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濟寧市旅游

濟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曲阜明故城始建于明朝,為護衛孔廟而建。明故城內分布著孔廟、孔府、顏廟以及歷代孔宅府第、古泮池乾隆行宮等文物古跡,集中體現了魯國古都曲阜古老的城市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古韻。上世紀70年代末,曲阜明故城城墻大部分被拆除。孔府,本名衍圣公府,位于曲阜城中孔廟東側,是孔子嫡氏孫居住的府第。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賜給孔子46代孫孔宗愿的封號,這一封號子孫相繼,整整承襲了32代,歷時880年。衍圣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清代還特許在紫禁城騎馬,在御道上行走。孔府占地240畝,共有廳、堂、樓、房463間。九……[詳細]
  鄒城孟廟孟府,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鄒城市區南部。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從景區附近經過。是國內歷史久遠、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我國古建筑經典作品。始建于北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后經歷代維修與擴建,形成現有規模。孟廟坐落于山東省鄒縣的南關。孟廟又稱“亞圣廟”,是祭祖戰國著名思想家孟子的祠廟。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山東鄒縣)人,先世是魯國的貴公大族。他受業于孔子弟子子思的門人,以后發展了孔子的“仁學”,提出“仁政”的主張,被稱為思孟學派,代表孔門的嫡系正傳,后人將他與孔子相提并論,并把儒家的治世思想稱為“孔孟之道”。宋……[詳細]
  濟寧市博物館崇覺寺景區座落在市中心的鐵塔寺內,館的西門外即古槐路,往南500米便是京杭運河故道。該館始建于1985年5月16日,占地31畝。館舍由兩部分組成,東部為鐵塔寺,始建于北齊皇建元年(公元560年),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部為仿古建筑。館舍總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其中主展樓8831平方米,是一處古建與仿古建筑有機結合的建筑群體,蔚為壯觀。濟寧博物館現保存的古建筑有宋代鐵塔、明代大雄寶殿、鐘樓及僧王祠、漢碑館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塔寺內的大雄寶殿始建于北齊皇建元年(560年),,為單檐歇山式建筑,五楹,橫闊19米,進深1⒉5米,高約12米,飛檐出挑,……[詳細]
  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城區古運河北岸,原是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大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濟寧),“其居在酒樓前”,每天至此飲酒,揮灑文字,寫下了許多詩篇。賀蘭氏酒樓也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自唐咸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賀蘭氏酒樓觀光,為該樓篆書“太白酒樓”匾額,并作《李翰林酒樓記》,從此賀蘭氏酒樓便改為“太白酒樓”而聞名于世。宋、金、元時期對酒樓均依貌整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樓”時,以“謫仙”的寓意,依原樓的樣式,移遷于南城墻上,并將“酒”字去掉,名為“太白樓”,后于明……[詳細]
  鄒城市博物館為3A級旅游區,位于鄒城市唐王湖北岸,東依護駕山,南臨唐王湖,與孟廟、孟府東西呼應。博物館由地下一層,地上二層,主樓四層構成,集文物收藏、陳列展示、宣傳教育、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身。博物館內設10個展廳,7個基本文物展廳分別陳列著《史前文物展》、《古代青銅器展》、《古代石刻展》、《文物精品展》、《古代陶瓷展》、《北朝摩崖刻經展》、《古代書畫服飾展》,展出新石器時代至明清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物珍品近千件。另有3個臨時展廳,融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于一體,能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觀眾的參觀興趣和求知欲望。客服電話:0537-5253301地址:鄒城市順和路56號營業時間:9:00-1……[詳細]
  尼山區紅色教育基地位于鄒城市城前鎮駐地西北12公里處,由十八趟林場、尼山區抗日英烈園、旅游特色村等組成,面積4平方公里。其中,尼山區抗日英烈園坐落于十八盤山東麓渠莊村東,占地50余畝,園內有尼山區抗日紀念碑(2015年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尼山區抗日紀念館、抗日小學、抗日后方醫院、八路軍兵營、紅色廣場等,2016年1月被山東省宣傳部公布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愛國主義教育重要場所。……[詳細]
  中共曲泗工委于1938年3月由錢杰東、喬海秋同志在泗水縣楊柳鎮小顏廟村錢杰東家中成立。中共曲泗工委舊址紀念館(錢杰東烈士故居)始建于80年代中期,2000年被中國文化扶貧委命名為“萬村書庫扶貧工程”,其中征集了2000余冊(件)黨史、藏書和紀念文物,2003年9月免費開館。2007年被授予“濟寧市第二批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5年被評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濟寧市黨史教育基地、第二批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目前,中共曲泗工委舊址(錢杰東烈士故居)有管理人員4人,講解員2人,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值班制度,紀念館除錢杰東烈士故居外,還建設2個展室和1個圖書館,設有“……[詳細]
  梁山殲滅戰遺址紀念園包括1955年修建的梁山革命烈士陵園和2012年建設的梁山殲滅戰紀念館兩部分組成,分別位于梁山縣越山路5號和梁山縣水泊街道獨山村。梁山殲滅戰遺址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遺址山體---獨山海拔高23米,含2013年建設的烈士紀念設施休閑廣場占地面積共20畝。目前在梁山殲滅戰紀念館保存的戰斗遺物有繳獲的日軍戰刀、頭盔、腰帶和八路軍戰士部分遺物等。被山東檔案館收藏的有1941年5月10日《大眾日報》關于梁山殲滅戰中俘虜日軍的口述,羅榮桓、陳光指揮戰斗的珍貴照片等。梁山殲滅戰遺址先后被命名為梁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梁山縣愛國主義教育……[詳細]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位于嘉祥縣紙紡鎮武宅山村北,為漢代祠堂和墓地,始建于東漢桓、靈時期,全石結構,石刻畫像,內容豐富,雕制精巧,是我國保存完整的漢代石刻藝術珍品。現存石闕、石獅各一對,石碑兩塊,祠堂石刻構件四組40余石。武氏墓地最早見于北宋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南宋洪適將題字與圖像,集于《隸釋》、《隸續》中。1964年將處于深坑中的石闕、石獅,按原位置提升到現在的地坪以上,并建立了寬敞的保護室。196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群石刻為東漢晚期武氏家族墓地石刻建筑。又稱武梁祠、武氏祠。在山東省嘉祥縣武宅山村北。現存雙石闕、1對石獅、2通武氏碑和4組零散的祠堂畫像石,雕刻精美……[詳細]
  鄒城尼山區抗日英烈園位于鄒城市城前鎮渠莊村駐地,總占地面積80余畝,其中建筑面積1400平方米,主要建有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碑、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館、抗日子弟小學、抗日后方醫院、防空洞、八路軍兵營、紅色文化廣場、紅色體驗區、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和廁所等基礎設施,一期工程預計投資1500萬元,將于2016年7月初投入使用。1943年12月立。紀念碑座北面南,由四方形的石灰巖雕鑿面成。碑座呈方須彌形,高0.5米,碑身高2米,上寬0.40米,下寬0.55米。正面鐫刻著魯南參議長彭畏三同志書寫的“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碑”。碑陰(北面)記述著魯南尼山區黨政軍民抗日斗爭的光輝歷史,謳歌了尼山區軍民與日寇斗爭的……[詳細]
  魯西南戰役紀念館占地123畝,總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分為魯西南戰役陳列館和魯西南戰役全景畫館兩個部分。采用取“聲、光、電”等現代技術,展現從劉鄧大軍搶渡黃河到以羊山戰役勝利結束為標志的魯西南戰役的全過程。魯西南戰役紀念館內陳列著許多的珍貴的歷史照片、電文、書信等革命文物,其中有毛澤東主席給劉、鄧-的親筆電文,劉伯承、鄧小平同志過黃河后的合影、挺進大別山途中的照片和參加過魯西南戰役的-、-等五十余位老將軍、老領導的親筆題詞,以及有關魯西南戰役的書籍、軍戰史、影集、錄音、錄像等歷史資料。館內新建設的全景畫館,高19.47米,寓意戰役發生在1947年,它是按照抗日戰爭紀念館的標準建設的一座利用……[詳細]
  微山湖區具有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它既是蘇、魯、豫、皖四省的交匯之地,又是魯南和湖西兩大戰略區的結合部。它東臨津浦鐵路,南瀕戰略要地徐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抗日戰爭爆發后,0黨組織在各地相繼發動武裝起義,組建人民抗日武裝。為策應魯南和湖西兩大戰略區,先后在微山湖南北地區,開辟了兩塊抗日游擊根據地。分別建立了0沛滕邊縣委和0湖東縣委,并同時建立了魯南鐵道大隊(即鐵道游擊隊)、運河支隊、滕沛大隊、微湖大隊等抗日武裝。這些武裝既獨立作戰又和主力部隊相互配合。不光在鐵道兩側、微山湖區多次給敵以重創,而且保證了湖區秘密交通線的暢通,曾護送過-、陳毅、羅榮桓、肖華、朱瑞等一大批黨、政、軍負責同志過湖去……[詳細]
  太平鎮魯南人民抗日游擊總隊紀念館于2015年在南亢阜村舊址修建,紀念館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布展面積1000平方米,總投資2000余萬元。紀念館左邊,為1937年魯南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宣告成立的原址,是鄒縣、濟寧、魯南地區第一支地方抗日武裝力量,也是當時中共鄒縣縣委所在地,現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分為三個展區、四個單元,東展區為第一陳列單元:“播撒火種,喚醒民眾”,主要展示魯南抗日游擊總隊成立前的組織、宣傳、發動等準備工作情況;北展區一樓為第二陳列單元:“同仇敵愾,抗擊日寇”,展示的是魯南抗日游擊總隊的成立及武裝斗爭,二樓為第三陳列單元:“堅持斗爭,迎接解放”,展示的是魯南抗日游擊總隊發……[詳細]
  田黃鎮十八盤山黨性教育基地是田黃鎮黨員教育重點現場教學點之一,基地位于全國生態文化村、山東省景區化村莊——田黃鎮林豐村,背靠國家森林公園、省級原生態旅游景區十八盤山,南眺三仙山,項目采取軸對稱設計建設,占地面積60畝,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共分為6區4館。基地以老照片、文字說明、革命實物等多種形式,真實再現了1932年至1949年田黃革命乃至整個鄒東革命的歷史,特別是抗戰期間的革命歷史。同時,展示具有鄒東特色的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元素。十八盤山黨性教育基地全部建成后,將與鄒東革命紀念館、瓦曲老縣委舊址、小山戰斗紀念碑、紅旗雕塑廣場連成片區,形成集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廉政教育為一體的、具有鄒……[詳細]
  城前鎮尼山紅色教育基地位于城前鎮渠莊村,占地面積80余畝,是中國紅色文化遺產保護基地,該區域曾先后經歷小山戰斗、孫徐戰斗、羅頭伏擊、白彥戰斗、滋臨公路伏擊戰等100次戰斗,紅色資源豐富。基地內含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碑、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館、抗日子弟小學、抗日后方醫院、防空洞、八路軍兵營、紅色文化廣場等紅色教育點,黨員教育課堂、黨組織活動室、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展覽室等黨員教育點,為紅色精神宣講、黨組織活動、黨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平臺。該基地為山東省黨史教育基地、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山東省鄒城市城前鎮渠莊村村東部開放時間:周六周日、節假日開放,上午8:30—下午17:……[詳細]
  王杰紀念館主要是為了紀念毛主席的好戰士王杰同志建設。王杰一九六五年七月十四日,我們時代的又一個董存瑞、黃繼光式的英雄,雷鋒式的偉大共產主義戰士——王杰同志,在組織民兵實爆訓練時,因0包發生意外0,為保護在場的12名民兵和干部毅然撲向炸點后英雄犧牲,獻出了年僅23歲的生命,譜寫了一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壯歌。2009年,王杰先后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100位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山東省100位位新中國誠立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人物”。……[詳細]
  周堂地道戰遺址展覽館位于魚臺縣王廟鎮周堂村,是以周堂地道戰遺址為基礎,由紀念廣場、魚--史館、周堂地道戰展覽館、復原地道、黨群服務中心、鄰里中心六部分組成,融合傳統、現代建筑技術,依托現代化光影設備,通過虛擬現實、3D投影等技術生動再現當年場景的黨員教育重要服務載體。該場館現為“濟寧市黨史教育基地”“濟寧市理論宣講基地”“濟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地址:山東省魚臺縣王廟鎮周堂村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 9:00-11:30 ,14:00-16:30聯系方式:18354727817郭小偉……[詳細]
  小南莊遺址 (1)位置:曲阜市陵城鎮小南莊村。 (2)保護范圍:以中心坐標點(35°31’31.92,116°54’34.26)為基點向東、西各140米,南、北各80米。 (3)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100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不卡高清视频v中文字幕 | 夜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人妖最新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