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福建省 > 漳州市旅游

漳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又稱芝山紅樓。這里原來是美國教會學校尋源中學,紅樓是尋源中學的校長樓。1932年4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東路軍在毛澤東主席率領下,一舉攻克漳州,取得重大勝利。毛主席就住在紅樓里,為中國革命寫下了光輝的一頁。30年代初,漳州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國民黨49師盤踞于此,摧殘閩南革命,迭犯閩西蘇區(qū)。為了調動敵人,求得戰(zhàn)爭,展開局面,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根據(jù)國內時局和閩粵敵我形勢,提出集中一、五軍團兵力攻打漳州的戰(zhàn)略方案,指出:政治上必須直下漳(州)泉(州),方能調動敵人,求得戰(zhàn)爭,展開時局。這一正確主張得到中共蘇區(qū)中央局書記周恩來的支持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詳細]
  解放前的東山島,風沙肆虐、寸草不生。“荒山禿嶺和尚頭,林草奇缺水如油。風沙無情田屋休,三餐難度人外流”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隨軍南下解放東山的老縣委書記谷文昌,帶領東山人民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實踐,制定出筑堤堵沙、種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找到適宜東山種植的樹種木麻黃,并在全縣掀起植樹造林熱潮,至1964年共造林8.2萬畝,全縣400多座小山丘和3萬多畝荒沙灘基本綠化,141公里的海岸線筑起“綠色長城”。1987年,東山人民將他的骨灰安葬在當年他親手建起的赤山林場;1999年,東山各界捐資120萬元,在此基礎上修建了谷文昌陵園,內有谷文昌塑像與谷文昌陵墓;谷文昌紀念館經(jīng)中共中央辦公廳批準建立,2004年……[詳細]
  中共閩南地委機關舊址位于漳州市云霄縣和平鄉(xiāng)通貝村烏山共頭里。1946年11月,根據(jù)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撤銷閩粵邊臨委,成立閩粵邊工作委員會,同時宣布撤銷閩南特委,成立閩南地區(qū)委員會(簡稱閩南地委),隸屬閩粵邊工委,陳文平任書記。1947年5月,閩南地委改隸屬閩粵贛邊區(qū)工作委員會,地委領導班子也相應進行調整,盧叨正式從邊工委調回,任閩南地委書記,陳文平任副書記。1948年8月,成立中共閩粵贛邊區(qū)委員會,書記魏金水,閩南地委書記盧叨、副書記陳文平等15人為委員。至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前,閩南地區(qū)黨組織得到空前發(fā)展,閩南地委下轄中共平和縣委、中共詔安縣委(原云和詔縣委)、中共靖和浦縣工委、中共……[詳細]
  南靖樹海中共閩南地委舊址紀念館位于南坑鎮(zhèn)大嶺村,原為中共閩南地委領導革命斗爭的前沿指揮部,共6間舊民房及舊學堂,占地120平米。目前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黨史教育基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樹海,群山連綿,林濤似海。她以南靖大嶺、北坑、象溪為中心,跨越山城、南坑、船場、奎洋、書洋、梅林鎮(zhèn)的幾十個行政村,方圓數(shù)百里,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閩南游擊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戰(zhàn)后期,中共閩南特委派盧炎、黎炳光等同志到南靖樹海一帶隱蔽生產(chǎn),領導反頑自衛(wèi)斗爭。1945年10月,王濤支隊第一大隊武裝開辟樹海,閩粵邊臨委……[詳細]
  為紀念老一輩革命家的豐功偉績,2010年我縣先后投資120多萬元在科嶺村修建巖永靖軍政委員會舊址紀念館。該館已經(jīng)成為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一個專題紀念館、教育基地。。科嶺村位于南靖縣西北部,地處南靖、永定、龍巖、漳平四縣邊區(qū)中心,以科嶺為中心的(龍)巖永(定)(南)靖革命根據(jù)地由張鼎丞、鄧子恢、譚震林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創(chuàng)建,是閩西蘇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央蘇區(qū)擴展時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巖永靖革命根據(jù)地始終在閩西革命根據(jù)地的東南前沿構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紅色屏障,為鞏固和發(fā)展閩西蘇區(qū),為掩護中央紅軍長征,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在閩西南革命斗爭……[詳細]
  芝山紅樓,又稱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紀念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芝山南麓的勝利西路118號。紅樓原為美國教會創(chuàng)辦的尋源中學的校長樓,1932年4月20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東路軍攻克漳州后,毛澤東同志曾居住在這里。建筑為三層磚石結構樓房,占地約700平方米,建筑面積480平方米,其中陳列室面積400平方米。樓坐北朝南,底層為地下室,墻體用條石壘砌而成,二、三層為磚木結構,紅磚砌墻,故有“紅樓”之稱,小巧美觀,引人注目。樓內有7個房間,二層西南側帶有前廊,羅馬拉式拱頂,三樓有涼露臺,平面布局較合理,有明顯的西式風格,樓前有廣場,后有花園庭院,四周筑圍墻,正面和東側圍墻上留有工農(nóng)紅軍攻克漳州時書寫的革命標語……[詳細]
  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長泰縣武安鎮(zhèn)羅侯山頂。長泰縣為紀念在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烈士9人,在剿匪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的烈士20人,在建立鞏固革命政權中被敵人殺害犧牲的村干部21人,在抗美援朝保衛(wèi)海防邊疆等戰(zhàn)斗中犧牲的11人,在為社會主義建設中獻身的烈士4人,共65名革命烈士,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園。由于種種原因,安葬在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的革命烈士只有16名。長泰縣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9年12月,陵園面積4262平方米,陵園正中央的圓臺上矗立著“革命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紀念碑,紀念碑四周的山坡受雨水沖刷,曾出現(xiàn)崩塌現(xiàn)象,政府投入資金維修,及時構筑了三道擋土墻。陵園內有16位烈士的單體墓,坐西朝東,呈“U”形排……[詳細]
  中共漳浦縣委成立舊址位于漳浦縣馬坪鎮(zhèn)后康村庵仔自然村馬坪中心校。大革命失敗后,漳浦一批共產(chǎn)黨人李聯(lián)星、陳元宰等在馬坪鎮(zhèn)后康村的馬坪育才學校以教學為掩護,宣傳革命道理,整頓農(nóng)會組織,發(fā)展農(nóng)民入黨,成立黨支部。1928年1月10日,在共產(chǎn)黨人領導下,馬坪農(nóng)會向國民黨軍第11軍實行武裝--抗捐,揭開福建農(nóng)民武裝反抗國民黨新軍閥斗爭帷幕。--農(nóng)民遭到--,死傷數(shù)人。慘案發(fā)生后,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致函漳浦黨組織。接到省委指示信后,大坑、丹井、馬坪、官潯相繼成立了黨支部。在這個基礎上,于1928年春,在中共福建臨時省委派人指導下,在馬坪中心校成立中共漳浦臨時縣委。3月,正式成立中共漳浦縣委,領導漳浦各地農(nóng)會……[詳細]
  貝烏紀念亭位于長泰縣道林墩工業(yè)區(qū)。1950年12月25日,流竄于安溪、同安、長泰邊界的散匪共約150人,在政治土匪林冠祿糾集下,設下圈套,配置四挺機關-埋伏在貝烏通往同安隘口兩側的山頭上,故意制造匪情消息。當天林墩鄉(xiāng)正準備召開宣傳貫徹秋征政策的群眾大會,接到有兩三個土匪在搶人的敵情報告后,軍政干部決定由副班長曲孟義同志帶領兩個戰(zhàn)斗小組(6人),增加配備一支沖鋒搶、一支自動-、六顆手-前往追剿。年僅十五歲的縣政府通信員韓南松同志主動要求參加戰(zhàn)斗,四區(qū)武裝班的一名戰(zhàn)士和另一名通信員也隨同出發(fā)。曲孟義率領這支共十人的隊伍沿著溪邊走進貝烏水壩,遭土匪伏擊,在數(shù)十倍于我的敵火面前,我方沉著應戰(zhàn),英勇還擊……[詳細]
  侯虎江紀念亭位于長泰縣坂里鄉(xiāng)正達村。解放初期,長泰縣的土匪活動猖獗。1950年2至3月,人民解放軍正集中力量準備解放沿海島嶼,一方面急需糧食支援,另一方面也削弱長泰軍事力量,土匪活動更加頻繁。中共長泰縣工委研究部署了突擊搶運我軍存放在坂里鄉(xiāng)正達村公糧的任務,決定抽3個武裝班加強護運,并從各區(qū)組織民工幫助坂里鄉(xiāng)運糧。4月26日,三區(qū)區(qū)長侯虎江帶領干部、武裝人員和民工虎口奪糧。4月27日,民工在2個武裝班大部分人員的護送下,挑糧出發(fā)。埋伏周圍的土匪見機向正達村撲來,駐地此時只留下13人看守,身上的武器僅有1桿-和2支-,而匪徒有200多人,并配有2挺機關-,運糧隊駐地被團團包圍并遭受猛烈攻擊。侯虎……[詳細]
  紅軍之家紀念館位于漳浦縣石榴鎮(zhèn)車本村。車本村位于漳浦縣西北部,坐落在靖和浦三縣交界的尪仔石山的山脈中。這里山高林密,峰巖疊嶂,地勢險要,交通閉塞,遠離-統(tǒng)治中心,有利于紅軍游擊隊開展游擊戰(zhàn)爭。1932年4月24日,中央紅軍東路軍第3軍占領漳浦,成立漳浦縣革命委員會,在廣大城鄉(xiāng)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土地革命斗爭。車本村成為靖和浦革命根據(jù)地的中心區(qū)域,先后為土地革命斗爭時期紅3團、中共漳州中心縣委、中共靖和浦縣委、中共閩粵邊臨時特委、中共閩粵邊特委機關駐地之一,也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共閩南特委機關駐地之一。1948年春起,該處為中共靖和浦縣工委機關駐地。中共靖和浦縣工委機關舊址所在的舊厝……[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dvd日本欧美精品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日韩a∨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吧 | 日本一本到精品综合视频 | 尤物在线精品国产 |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