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蚌埠市博物館AAAA ![]() 蚌埠市博物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東海大道市民廣場西側,市政府以南。蚌埠市博物館新館自2015年12月16日正式開放,總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2.5萬平方米,地下約9000平方米,總投資3.4億元。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歷史、近現代城市發展史以及淮河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截至2021年,蚌埠市博物館共有各類文物藏品一萬余件,包括了數十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遺物,同時也有進入歷史文明時期各個朝代的陶瓷器、青銅器、玉器、書畫及古籍善本等。展覽長年對外開放,有《孕沙成珠•蚌埠古代歷史文明陳列》、《翰墨丹青•館藏古代書畫作品展》、《……[詳細] |
![]() | 淮上軍紀念碑及張匯滔塑像、淮上軍紀念碑廊是蚌埠市唯一的以弘揚辛亥革命精神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位于風景秀麗的蚌埠市南山公園南麓,是集市民休閑、娛樂、接受教育于一體的好地方。 1911年8月,武昌起義爆發,八千淮上健兒揭竿而起,組成淮上革命軍。在總司令張匯滔的指揮下,大軍馳騁皖淮,先后光復鳳陽、蚌埠、懷遠等23個州縣,促成安徽獨立,為辛亥革命立下不朽功勛。駐守南京的江南提督張勛在江浙聯軍進擊下沿津浦線北竄,張匯滔速令袁家聲、岳相如部急赴蚌埠布防堵截。1911年12月2日,兩軍交戰于蚌埠小南山,經激戰六七個小時,終擊敗張勛辮子軍,殲敵數百人,寫下了辛亥革命歷史上的光輝一頁。是役,淮上軍廖璞純……[詳細] |
![]() | 懷遠縣革命烈士陵園建成于2002年8月,坐落在風景秀美的荊山公墓境內。陵園坐北向南,占地2600平方米。陵園正中矗立一塊長方形花崗巖紀念碑,紀念碑高1.5米、寬3.1米,基座共三階高0.85米,紀念碑雕刻有毛澤東主席手書拓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陵園首批安葬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英勇犧牲的五位懷遠籍烈士的忠骨。2002年10月,為緬懷前輩,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對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中共懷遠縣委、縣人民政府,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授予及現今資料可查的獻身于民主革命時期的革命志士、創建新中國的革命先烈、對越自衛反擊戰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宋玉……[詳細] |
![]() | 渡江戰役總前委孫家圩子舊址紀念館,位于蚌埠市燕山鄉孫家圩子村,西蘆山的南麓。1949年3月22日至4月4日,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等十多位領導人率中共中央華東局、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總前委移住蚌埠孫家圩子村。在孫家圩子村,總前委召開會議研究制定了渡江作戰方案,并由鄧小平親自組織擬定了指導第二、第三野戰軍渡江作戰的綱領性文件——《京滬杭戰役實施綱要》,確定了華東軍區海軍部隊領導人選,為我軍成立第一支海軍部隊做好準備;在這里,第三野戰軍下達了《京滬杭戰役作戰命令(京字第二號)》,吹響了渡江戰役開始的號角。渡江戰役總前委孫家圩子舊址,1998年被市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被安徽省政……[詳細] |
![]() | 湯和古跡園位于蚌埠市龍子湖區曹山南麓,占地54.19畝,依山傍水,環境優美,風景秀麗。其墓是依山開鑿而建的長方形石坑磚石結構的多室墓,墓長10.3米,寬5.8米,深6.2米,由前室、后室和一側室構成。墓前有神道,原長225米,現長160米。神道兩側有石像6對:望柱1對、戰馬及側立牽馬士1對、跪羊1對、坐虎1對、文臣1對、甲士1對。神道前端立一塊高6.35米的神道碑。墓主湯和,字鼎臣,生于公元1326年,死于公元1395年,享年70歲。濠州(今安徽鳳陽)太平鄉東湖村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同村老鄉,引路兄長,忠實戰友,得力助手。明朝開國元勛。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十一日,朱元璋大封功臣時……[詳細] |
![]() | 蚌埠市科技館于1984年6月正式開館,是安徽省第一座科技館,也是當時全國僅有的6座科技館之一。多年來,科技館堅持服務科普、服務大眾、服務青少年的工作宗旨,通過組織中小學校學生來我館免費參觀、開設主題展覽、開展主題活動等形式,對青少年和廣大市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科學普及教育,年均開放250天以上。除了常設展覽之外,先后舉辦了《知水、識水、話節水》、《崇尚科學文明 反對迷信愚昧》和《科學發展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篇》大型圖片展,《宇宙奧秘》科普展,《節約能源 保護環境—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大型專題展覽,《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系列展覽》,《20世紀科技成果及21世紀科技展望展》,《倡導低碳生活……[詳細] |
![]() | 蚌埠市革命歷史陳列館位于市東郊曹山腳下,占地近50畝,山水相映,風景秀美,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已故全國政協主席李先念同志題寫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碑名和“蚌埠市革命歷史陳列館”館名。革命歷史紀念碑背枕曹山仰面龍湖,紀念碑高15.85m。陳列館展陳自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蚌埠市革命發展的歷史,通過大量圖片、繪畫、史料以及實物,形象地再現了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其中有辛亥革命時期犧牲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陳良、宋玉琳;大革命時期犧牲于蚌埠小南山麓的楊兆成烈士,他是在安徽殉難的第一位共產黨員 ,犧牲時年僅24歲,以及朱務平、李文宗、周啟幫、王昭烈士等。中央領導同志薄一波、張愛萍、……[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