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珍寶島烈士陵園AAA ![]() ![]() ![]() 寶清縣珍寶島烈士陵園位于縣城東3公里,撓力河東岸,萬金山南山頭西北坡,始建于1969年,1984年進一步擴建,占地面積36,315平方米。園內安葬著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五位戰斗英雄和六十三位烈士,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在寶清犧牲的部分烈士,聳立著為紀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珍寶島戰役而建的三座紀念碑和一座紀念館及辦公室、涼亭等。珍寶島革命烈士陵園依山傍水,地理條件優越,有福饒公路經過陵園南端,為游人提供便捷的交通條件。陵園內環境優雅,綠化植物繁多,墓區建筑莊嚴肅穆。陵園雖建在寶清,但卻記載著具有國際影響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死難烈士的光輝事跡,展館內詳盡展示著珍寶島事件的歷史資料,弘揚了……[詳細] |
![]() | 東北抗聯十二烈士山位于雙鴨山市寶清縣小城子鄉西北5千米,完達山脈藍棒山西南5千米的石灰窯南溝。此山原名小孤山,是平原凸起的一座小山,從西北到東南長百余米,高百余米。1938年春,日偽軍向東北抗聯第二路軍總部和第五軍三師的后方密營藍棒山發起進攻。第二路軍五軍三師八團一連的12名戰士,為了掩護大部隊的安全轉移,在小孤山與日本關東軍、偽興安軍400余人的騎兵隊展開了一場殘酷而慘烈的血戰。他們在戰斗中消滅日偽軍100余人,打死日偽軍馬90余匹,最后終因寡不敵眾,12位同志壯烈犧牲,他們是連長李海峰、指導員班路遺、排長朱雨亭、戰士魏希林、陳鳳山、李芳鄰、夏魁武、王仁志、張全富、楊德才、王發、李才。為紀念……[詳細] |
![]() | 饒河烈士陵園位于雙鴨山市饒河縣饒河鎮三義村。饒河烈士陵園始建于2000年,距縣城5千米,東距三義村3千米。烈士陵園占地4萬平方米,其中主墓區占地5000平方米,擁有牌樓、拱橋、辦公室等基礎設施。牌樓為水泥大理石建筑,高8.6米,寬12米。饒河烈士陵園銘記著抗聯第七軍將士在饒河這塊土地上,為之奮斗,英勇拼殺,流血犧牲的光輝業績,是抗日時期饒河軍民并肩驅逐日寇的真實縮影和寫照。同時,該陵園也是珍寶島戰役死難烈士的紀念場所。墓區-開鑿有人工河,四面環水。周邊栽植了松樹1000余棵。2003年10月,饒河烈士陵園被黑龍江省烈士紀念事業基金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
![]() | 雙鴨山烈士陵園位于雙鴨山市尖山區園林路北秀公園西北部。該陵園始建于1985年,重修于2002年,占地面積由重修前的75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2003年新建一座占地500平方米的烈士紀念館,展廳內有兩處仿真場景,烈士遺物15件,文字資料30萬字,照片畫像20張,全面展示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雙鴨山市轄區內戰斗過的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先進事跡。目前,烈士陵園有3800平方米大理石祭祀廣場,廣場上有雄偉壯觀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此碑建于1985年,高30米,塔碑表面鑲嵌大理石,周圍是漢白玉底座圍欄。紀念碑的后側,有東北抗日聯軍龐老道廟會址紀念碑。當年的龐老道廟,就位于雙鴨……[詳細] |
![]() | 饒河天津班戰績地位于雙鴨山市饒河縣饒河鎮大頂子山北側平嶺山一帶。1937年3月,東北抗聯第七軍與紅槍會共同配合襲擊偽西林子警察隊及偽工作班。日本駐饒河縣公署參事官大穗久雄親率日偽軍200多人由西林子迂回到新開溝里,妄圖一舉殲滅抗聯第七軍主力(此時第七軍干部正在狐仙堂召開軍事會議)。第七軍得知消息后,自天津班溝口屏嶺山東端始,沿路設四道崗卡。大穗恃其兵多勢強,3月6日拂曉,分坐十余張馬爬犁,向天津班溝進發。我軍前二道卡將敵人放進,待敵進入天津班東第二山頭時,第七軍150多名戰士發起猛烈進攻。敵機槍手連續被擊斃3人,第七軍軍長陳榮久率領戰士去奪取機槍時,被臥伏在爬犁底下的日軍受傷人員暗槍擊中胸部,……[詳細] |
![]() | 饒河農場新興洞戰斗遺址位于雙鴨山市饒河縣欣城鎮斗文村(饒河農場5隊)。1935年9月,根據中共吉東特委的指示,饒河反日游擊大隊改編為東北反日同盟軍第四軍第四團,李學福任團長。為了擊退日偽軍的秋季“討伐”,團長李學福和政治部主任李斗文一起,率領150名戰士,發起了新興洞戰斗。他們在連續攻打了饒河縣小南河大排隊,拔掉了小西山敵偽政權后,于9月26日來到烏蘇里江邊的新興洞休息,被日軍指揮官高木發現,他率巡江部隊70余人登岸搜索。四團搶占屯西北土崗與日軍激戰,擊斃敵高木司令以下30余人,李學福團長乘機率隊突圍。突圍中李斗文因一顆炮彈在身邊0-,不幸犧牲。副團長樸振宇在掩護部隊突圍時不幸犧牲。新興洞戰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