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邯鄲市旅游

邯鄲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位于河北省涉縣赤岸村。屬全國先進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景區、全國首批國防教育基地。2008年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列為河北省首批免費對外開放單位之一。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位于涉縣河南店鎮赤岸村中央,由下院、上院、后院、司令部伙房、識字班等九個具有冀西南民居風格的四合院組成,占地面積3949平方米,是集一二九師司令部、太行軍區司令部、太行區黨委、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和劉鄧舊居等于一體的革命舊址,為當年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院落內至今保留著司令部會議室、辦公室、機要室、作戰室和劉伯承、鄧小平、李達、李雪峰、賴若愚、張磐石、何正文、等師首長的宿辦室。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劉……[詳細]
晉冀魯豫革命紀念園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晉冀魯豫革命紀念館),是按照黨的七大精神,為紀念犧牲在晉冀魯豫邊區的八路軍總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晉冀魯豫軍區及129師的革命烈士,1946年3月由晉冀魯豫邊區參議會決議修建的,于1950年10月21日落成。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晉冀魯豫革命紀念館)作為抗日戰爭勝利后共和國首座宏大革命紀念建筑,是我國建設較早、規模較大、建筑藝術較高、環境較美的全國著名革命烈士紀念地,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陵園(紀念館)位于具有三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名城邯鄲市中心,分南北兩院,總面積21.3萬平方米。主要紀念建筑有烈士紀念塔、人民英雄紀念墓、陳列館(晉冀魯豫邊區革命史跡陳列)、烈士紀念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英烈……[詳細]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遺址,位于太行山南麓鼓山腳下,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義井鎮山底村。山底抗日地道是由該村早期數名共產黨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帶領全村村民為抵御日寇侵略,有利殲滅敵人,于一九四二年在原有“躲金洞”的基礎上拓展、延伸挖掘而成的。現存地道主巷1626米,復巷304米,支巷13666米,大峒室2個,小藏身洞關口6個,陷井4個,直通枯井的地道2條,通往距山底村1000余米太行山腳下的地道1條,另外還有輻射鄰村王看村、宿鳳村等地的地道。地道主巷分上下復洞,洞口設有多種多樣的開關蓋、開關門,既能防水、防毒、防火,又能防破壞、防-,每個轉角處都留有搶眼、陷井、暗洞。地面上村民家中的灶底、樹洞、水井、碾盤底,野外崖旁都有偽裝的地道和射擊孔,其地道洞洞相連,戶戶相通,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下戰斗……[詳細]
邯鄲市博物館
  邯鄲市博物館坐落在市區中心中華大街中段,與“趙武靈王叢臺”相望,氣勢雄偉壯觀。1999年10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1月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邯鄲市博物館建筑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館內現有大小展廳20個,展廳使用面積5500平方米,可舉辦大型基本陳列和各種臨時展覽。邯鄲市博物館現舉辦有《磁山文化》、《趙文化》、《中國磁州窯瓷器陳列》、《中國歷代錢幣陳列》、《邯鄲古代石刻藝術》等五大專題基本陳列。1、總序廳博物館一樓大廳北、東、南三面墻壁裝飾有三幅大型鍛銅壁畫,由河北省原美協主席、省美院院長王懷騏教授設計,是目前國內較大的室內鍛銅壁畫。大廳正面(東壁)一幅為氣勢磅礴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圖:北側壁畫反映磁山文化……[詳細]
一二九師陳列館
  129師陳列館坐落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赤岸村附近的將軍嶺上,與司令部舊址一里之遙。陳列館建筑面積2252平方米,共分5個展室、一個序廳、一個《挺進太行》的半景壁畫室。從涉縣這走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和2位元帥、3位大將、18名上將、48名中將、295名少將,近百名一二九師領導擔任國家重要職務,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的搖籃。在邯鄲召開了華北財經會議,劉鄧大軍南征會議。這里還是《人民日報》《人民畫報》《新華日報太行版》誕生地和《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印刷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前身華北新華廣播電臺在邯鄲涉縣開播,中國人民銀行前身之一的冀南銀行總行在邯鄲涉縣誕生。左權、徐向前、劉伯承夫婦都安葬在邯鄲。一二九師陳列館記錄、傳承著這一抗戰史和精神,由最初的幾座四合小院,發展成為一處集參觀、瞻仰、學習為一……[詳細]
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公墓舊址
  晉冀魯豫抗日殉國烈士公墓,位于涉縣遼城鄉石門村蓮花山下,占地面積200余畝,因安葬有抗日戰爭中為國殉難的著名抗日烈士而得名,又因安葬有我軍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最高將領、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當地人稱它為“左權將軍墓”。整個墓地分三層陳列:第1層為圓形蓮花池,第2層是左權將軍紀念塔,紀念塔四周刻有朱德“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及彭德懷、羅瑞卿、楊秀峰、薄一波、戎武勝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筆題詞。第3層是左權將軍墓。以左權墓為中心,左側嶺上是冀南銀行第一任行長高捷成烈士和第二任行長賴勤夫婦的墓地。左側前方嶺上是范筑先將軍和楊裕民先生紀念塔。左后方洼地是《新華日報》社社長何云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政權工作部秘書長張衡宇的墓地。右側為朝鮮義勇軍烈士紀念館,右側嶺上是朝鮮……[詳細]
大名縣直隸省立第七師范紀念碑
  大名縣直隸省立第七師范紀念碑位于大名縣大名鎮京府大街(育才路)43號河北大名師范學校院內,建筑占地面積4221平方米,保護范圍面積6萬余平方米,屬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直隸省立第七師范紀念館建于1983年,位于歷史文化名城河北大名府育才路43號;刈鴺耍簴|經114.5°,北緯36°;卣嫉孛娣e4221平方米,建有“直隸省立第七師范紀念館”,革命教育家謝臺臣先生紀念碑庭,革命教育家謝臺臣同志雕像,原國務院副總理、中顧委副主任薄一波、宋任窮等省部級以上領導同志題詞16處。2001年4月,中共邯鄲市委、邯鄲市人民政府命名“直隸省立第七師范紀念館”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中共委、人民政府命名“直隸省立第七師范紀念館”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直隸省立第七師范,1923年建校,192……[詳細]
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位于武安市西南的磁山鎮,該館建筑面積8000平方米,展出出土文物1100多件,遺址保護大棚面積2800多平方米,再現了出土挖掘之初的磁山文化歷史場景。館體采用古今結合之建筑特點,大門為古建格局,展廳、保護棚及辦公用房為磚、木、水泥混合結構仿古建筑,碑廊均為水泥仿木結構長廊,頂為雙坡灰瓦卷棚頂。保護棚建筑為鋼結構礦架。博物館由中部序廳和兩側主展廳組成,并配有聲、光、電現代高科技手段,再現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生活、生產情景,展廳兩端為“磁山先民”漁獵、采集景觀。展廳設有通壁貫通式展櫥,其內依次陳列石器、陶器、骨器、農業、易文化、祭祀等內容。院內西側建有55米×30米的大型展棚,包括房址、窖穴、灰坑及“組合物”等遺跡現象的模擬場景。東大廳陳列骨器、箭頭、魚標、骨針、骨鏟及貝殼,家雞……[詳細]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
  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位于河北省邯鄲市涉縣城西北的索堡鎮彈音村。距邯鄲市區104公里。為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晉冀魯豫邊區政府于1941年7月18日成立,1942年2月,從涉縣靳家會村遷此,1945年遷往涉縣下溫村,同年12月遷至武安縣下柏樹龍泉村。管理全邊區的政務,對邊區施政、頒發命令綱領,制定實施方法、規程及特別地區之單行法規。楊秀峰、薄一波、戎伍勝任正副主席,下設秘書處、財政廳、交通廳、教育廳、稅務總局、軍區司令部、高等法院等。1945年下設太行、太岳、冀南、冀魯豫4個行署,22個專署,154個縣,東起津浦路,西至同浦路,南抵隴海路;北接石德、正太線,包括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四省的部分地區。全區面積12萬多平方公里,人口2551萬。1948年9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后撤銷。在抗日……[詳細]
  【地址】邯鄲市曲周鎮新光路與利民街交叉口【服務人口】110萬人(2022年曲周縣常住人口58萬及相鄰雞澤、邱縣、肥鄉、永年和平鄉縣部分區域人口)【聯系電話】0310-8858831 13903309000【設施情況】曲周博物館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 2018年以來,先后被曲周縣關工委、團委、教育局和民政局命名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曲周縣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同時,被河北工程大學和邯鄲學院命名為“大學生研學實踐基地”!救藛T情況】從業人員9人,在編職工9人!攫^藏情況】曲周博物館現有藏品總數為11000(件/套),陳展文物1256(件/套)。另有藏書1.4萬余冊!咎厣惲小壳懿┪镳^現有5個常設陳列展區:《陶器》《瓷器》《銅鏡》《邊區紙……[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综合久久久 | 新国产乱子伦精品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幕 | 日本综合AⅤ精品视频 | 日韩美女少妇免费观看 | 亚洲日本欧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