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甘肅省旅游

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中共中央國際交通線永登紀念館臨時過渡布展地址在縣博物館二、三樓。計劃布展總面積2000平米,共分為4個展廳,內容分別為:龍潭虎穴,紅色電波;巨大關懷,光輝足跡;國家脊梁,民族靈魂;浩瀚工程,輝煌成就。紀念館著重體現中共中央國際交通線永登交通站作為西北重要的一站,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共中央決定開辟與共產國際的地下交通線。為落實中央決定,1942年2月,中央農委負責人任弼時、李富春約見中共甘肅工委組織部長王實先,傳達了中央開辟國際交通線的決定。當時,中共中央的意圖是通過甘肅、新疆,溝通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的聯系,通過沿途設站,轉送物資、人員和情報。選擇人員應為掩護身份……[詳細]
  程海寰烈士紀念館,坐落在文縣白水江南岸風景秀美的江南公園內。紀念館共設有兩個展廳,主題為:追逐光明的腳步——程海寰烈士生平展。以時間為序分為:位卑未敢忘國憂、心若磐石志如竹、甘灑熱血衛吾華三個單元,集中展現了程海寰烈士追求光明,追求進步,追尋救民救國道路,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引下,堅定不移地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奮斗不息,直至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歷程。 程海寰,原名程步灜,字以行,1908年10月出生在文縣城關鎮的一個書香之家。自幼秉性耿直,廣覽博學。在校學習期間,關心國家和人民的前途命運,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思想,在同學中組織能力也是出類拔萃的。1926年畢業于蘭州第一師范學校。1936年……[詳細]
  靈臺工委紀念館位于靈臺縣城西城區文化中心。紀念館布展分為中國工農紅軍在靈臺、人民解放軍三進靈臺、中共靈臺工委三部分,陳列共制作窯洞場景1組,制作展柜5組,展出照片66幅,繪畫拍照12幅,影視截圖2幅,連環畫2組10幅,圖表6幅,文版20余幅,展標浮雕1個,文獻實物20件,大刀、馬刀、“漢陽造”槍等文物31件(套),全面展現了靈臺的紅色革命歷史。1944年夏季,靈臺西屯鄉青年農民柳書來為躲債到平涼大寨關家埡壑一帶打短工,結識了平東工委負責人、共產黨員李義祥、喬培仁。10月,柳書來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在靈臺群眾中發展的第一位地下黨員。隨后,在其介紹下,西屯小村徐培俊加入黨組織。喬培仁往來于平涼、靈……[詳細]
  景古紅色政權紀念館位于康樂縣濱河廣場南面附城鎮新集村博物館大樓二樓,現有館藏文物53件,展廳面積866平方米,公共服務區面積180平方米,辦公區域面積80平方米。紀念館展覽分兩個部分八個單元,全面展示了紅軍和黨的組織在康樂地區的革命活動。 1936年8月9日,中國工農紅軍二、四方面軍長征到達甘肅南部,紅12師駐扎在康樂縣蓮麓鄉,師部駐扎在地寺坪小學,村上設立了兵站。24日,紅軍抵達景古城,5000多名紅軍指戰員駐扎在蓮麓鄉山扎坡到五戶鄉丁家灘的村莊里。 紅軍所到之處,張貼標語,散發傳單,公布紀律,宣傳政治主張。紅軍以鐵的紀律和模范行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徹底揭穿了國民黨地方當局散布的-宣……[詳細]
  武山縣隸屬于天水市,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秦嶺山地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素有“全國武術之鄉”之稱。紀念館分三個單元四個章節,由中央紅軍三大主力先后過境武山、武山早期黨組織建設、武山縣工委領導下的武山起義和武山東梁渠四個部分組成,共展出各種圖片100余幅、革命歷史文物100余件,陳展面積200多平方米,以圖片、沙盤、雕塑、電子視頻、實物展示等形式,全面系統地反映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真實展現了從1935年紅軍過境武山到建國初期武山的革命歷程、經濟建設和滄桑巨變。 1935年9月25日,毛澤東、彭德懷率領陜甘支隊,從漳縣新寺鎮過龍川河進入武山縣境內,沿途經過包家柯寨、苗莊、楊……[詳細]
  中國梯田化模范縣紀念館位于莊浪縣城的紫荊山下。莊浪縣地處甘肅省中部,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區,共有耕地114萬畝,人均2.5畝,人多地少,干旱多災,自然條件嚴酷,水土流失嚴重。為了徹底改善生存條件,從1964年開始,歷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堅持把梯田建設作為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徑,經過34年的不懈努力,共建成水平梯田96.4萬畝,梯田占坡耕地面積的93.6%,移動土方2.76億方,投工5670萬個。有116人因之負傷致殘,32人獻出了寶貴生命。于1998年建成了第一個“中國梯田化模范縣”,實現了整縣基本解決溫飽的歷史性跨越,鑄造了“實事求是、崇尚科學、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莊浪精神,創造……[詳細]
  甘肅和政古生物化石國家地質公園位于臨夏盆地,距蘭州90公里。晚古生代地層中盛產海洋(淺海)古生物化石,發育良好的晚新生代地層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古脊椎動物化石,被古生物學界譽為“東方瑰寶、高原史書”。公園總體布局為“一心、兩帶、兩園、六區”,總面積263.8平方公里。公園及其周圍化石分布面積達2800多平方公里,已發現化石出-100多處,產出化石分屬3綱8目150多個屬種,和政出土化石分屬新生代晚期的四個不同哺乳動物群:距今約3000萬年前的巨犀動物群、1600—1200萬年的鏟齒象動物群、1100—500萬年左右的三趾馬動物群、200萬年左右的真馬動物群,占據六項世界之最: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詳細]
  會寧縣博物館始成立于1990年10月,為副科級建制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于會寧縣文化體育和廣播影視局。館址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東北角,博物館內設辦公室、保衛部、業務部、宣教部、后勤部五個職能部門。現有職工15人,大學本科學歷以上6人,其中有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3人。會寧縣博物館是集收藏、教育、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縣級博物館。會寧縣博物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為三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其中一、二樓為展廳,面積840平方米,三層為文物庫房和辦公區。現館藏有陶器、石器、玉器、瓷器、銅器、書畫、化石等各類文物10932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2件(套),二級……[詳細]
  天水大革命歷史紀念館,位于麥積區馬跑泉鎮什字坪村,總面積3480平方公里,整個展館通過圖片展板、藝術雕塑、歷史遺物等方式,真實還原天水革命先輩艱苦卓絕、不屈不撓斗爭的歷史畫卷。陳展內容有紅色印記、卓絕斗爭、走向輝煌等。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和其他進步思想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正在北京求學的葛霽云等20多名天水籍學生在以李大釗為首的馬克思主義小組影響下,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中國共產黨誕生后,葛霽云經李大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甘肅最早的黨員之一。1925年初,葛霽云發起并組織在京的天水籍同學吳鴻賓等20余人成立“天水學會”,創辦了《新時代》季刊,在北京、天水等地傳播馬列主義,宣傳反……[詳細]
  黃河上游河段,有許多峽谷和川地相間出現,河水穿過千巖壁立的深邃峽谷,水勢有如萬馬奔騰,景色十分壯觀,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劉家峽。劉家峽位于青海與甘肅交界處,距離甘肅省會蘭州市西南約八十公里。劉家峽水庫有一個很大的水利發電站,可供應陜、甘、青三省的用電。到劉家峽游覽,可乘船溯流而上,河水清洌,浪花飛舞;進入峽谷后,但見兩岸奇峰對峙,景色變化多端,足可與桂林山水、長江的巫峽相媲美。出峽后,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蕩漾,襯以藍天白云,別有一番湖光山色。到劉家峽游覽,可乘船溯流而上,入峽時,但見兩岸奇峰對峙,筆立千仞,還以為是桂林山水,乍看也會以為是長江的巫峽,由此可見劉家峽景色多變化。出峽后,眼前是高山湖,……[詳細]
  山丹艾黎紀念館位于山丹縣城文化街上,主體為民族風格的兩層樓建筑,硬山單檐,第二層置前后外廊,主樓兩側展廳對稱,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占地面積4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434平方米。紀念館布展內容共分八個單元,全面展示了艾黎光輝的一生。路易·艾黎(Rewi Alley) 1897年12月2日出生在新西蘭南島克萊斯特徹奇市以西的斯普林菲爾德鎮。1927年4月21日,路易·艾黎從新西蘭來到中國,在華生活和工作了60年,將畢生獻給了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和國家建設事業。1982年路易·艾黎85歲壽辰時,北京市政府授予他“榮譽市民”稱號。1985年,甘肅省政府授予他“榮譽公民”稱號。1987年12月逝世于北京,……[詳細]
  八盤峽旅游度假區位于蘭州市黃河上游最西端的八盤峽水庫。這里有雄偉的電站大壩,環境優美的廠區,寬闊的庫區水面。廠房內發電機組轟鳴,廠房外樹木成蔭,百花盛開,鳥語婉轉,風景如畫。溯河而上,沿岸棗林蔥郁,蘆葦搖曳,水鳥翔集,是工業旅游及休閑度假的絕佳勝境。您如果想體會撲面的河風,可以乘坐快艇,高速掠過如鏡的庫區水面,享受風馳電掣般的快感。龍舟,這只有在江南水鄉才能看到的景致,你想親自登上它與別人一爭高下嗎?那么請你到八盤峽來吧!庫區岸邊50畝果園內已經是果滿枝頭了。您可以在石子鋪設的道路上悠閑地徜徉,也可以坐在樹下的石桌旁,與友人娛樂聊天,享受炎熱夏日里的清涼。汽車愛好者的最愛--卡丁車場即將建成,……[詳細]
  紅山寺石窟位于白銀市平川區共和鎮共和村西300米。又名開元寺,據載:元至正十九(1359)年鑿窟修殿,明萬歷十二(1584)年擴建,清乾隆二(1737)年創建窟前木建,古建筑大多已毀,現存1窟,坐北面南,石窟前有雕鑿門闕,進深8、寬6米,券頂,門寬2米,崖前木建為磚木混合結構,硬山卷棚頂殿堂建筑,窟內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保持基本較好。對研究石窟建筑形制和佛教史有重要價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平川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平川區西北部的共和鎮境內,省道308線可直接到達。紅山寺亦名開元寺,因座落在紅巖石山上,故稱紅山寺。據寺內石碑記載,紅山寺石窟始建于北魏,明弘治擴建石窟,修大雄寶殿,……[詳細]
  涼州戰役紀念館原名涼州四十里堡戰役紀念館,位于涼州區永豐鎮四十里堡村祖師宮院內。2008年7月成立,2011年11月13日更名為涼州戰役紀念館,占地面積2680平方米。由緬懷廣場、紀念建筑物、烈士紀念碑、展館、紅西路軍戰斗遺址等組成,展柜14組,展板52塊,文物82件,圖書106冊。1936年11月14日,紅西路軍先頭部隊進入武威縣境。21日,紅30軍進占四十里堡。紅88師263團固守土堡,265團置于外邊準備反擊進攻敵人。22日,敵步騎總指揮馬元海指揮步騎6個團與青海的5個民團,向紅30軍88師防地發起進攻。馬元海命令敵騎5師祁明山步兵旅馬如林團和100師劉呈德團為主力,正面進攻紅88師占據……[詳細]
  鎳都開拓者紀念館位于金昌市金川公園內,展區共分五個單元:發現金川銅鎳礦;金川鎳礦早期建設;深部找礦:世界第二個特大硫化鎳銅礦床;改革開放后的鎳都建設和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鎳都。紀念館以歷史圖片和實物,全面展示了金川早期建設者們艱苦奮斗的創業歷史。1958年10月,甘肅省地質礦產局祁連山地質隊一分隊在永昌縣境內找礦。隊長湯中立在向永昌縣領導匯報工作期間,發現了西北煤田地質勘探局145煤田地質勘探隊唐東福、郭春山報送的孔雀石樣本,立即追根溯源,在金川白家咀進行調查。經化驗,采集的標本內含豐富的鎳銅等有色金屬,由此揭開了金川鎳礦勘探的序幕。1959年1月,祁連山地質隊對礦床進行了初步鉆探。3月初鉆頭打……[詳細]
  為集中展示紅西路軍鏖戰永昌這段歷史,宣傳革命傳統,教育后人,永昌保衛戰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園),于1983年動工修建,1988年正式建成。建館20多年來,歷經兩次大的調整,于2007年免費對外開放。紀念館位于縣城北郊北海子公園東側校場山南坡,坐北向南依山傍水占地面積6437平方米,建筑面積1184平方米。由紀念碑、紀念堂、烈士墓、陳列室及管護用房等建筑構成。館藏文物200余件。陵園門額書“革命烈士陵園”,背面書“浩氣長存”,掛“永昌保衛戰紀念館”門牌。第一臺階兩側陳列室里陳列紅西路軍征戰永昌時部分遺物、圖片及史料。紀念碑豎立在第二臺階中央,碑高10.18米(寓意10月18日),寬1.936米(寓……[詳細]
  肋巴佛革命紀念館位于和政縣松鳴鎮。紀念館展廳面積650平方米,布展面積500平方米。肋巴佛(1916-1947),亦名懷來倉•金巴堅嘉木措,松鳴巖寺第十八世--,甘南農民起義領導人之一。1916年出生,1922年他被認定為和政松鳴巖寺第十七世肋巴佛的“轉世靈童”,被接到松鳴巖寺坐床。之后,肋巴佛去卓尼縣水磨川寺學經。1940年,肋巴佛在卓尼組織“草登草哇”(七部落濟民性質的組織),帶領群眾抗糧抗捐,開展--斗爭。1943年3月27日,肋巴佛率領藏、漢僧俗群眾3000余人,在臨潭縣冶力關起義,自任總司令。29日夜攻克臨潭縣城,擊斃國民黨臨潭縣長和縣黨部書記長,釋放囚犯,開倉濟貧。4月……[詳細]
  “新城蘇維埃舊址”就位于明代洮州衛城之內,是一處既具八百年古跡景觀,又有現代革命史地意義的勝地,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城蘇維埃舊址,舊稱韃王金鑾殿,始建于十三世紀的元代,最早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時的行宮。其后是當地群眾祭祀天地及民族英烈的場所,又稱為隍廟。現存主建筑殿宇四座,即正北大殿,東西兩側殿,山門樓臺和東西廊房。均為典型的高階深廊,飛檐斗拱、復瓦彩繪的歇山式木質中式建筑。使這座歷史建筑有功于國家民族,成為遠近知名的革命勝跡的是二十世紀的中國工農紅軍。1936的8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四方面軍在-、張國燾、-率領下長征攻占臨潭,總部就設在這里,領導臨潭人民掀起了工農革命斗爭,在這里……[詳細]
  高臺烈士陵園由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紀念亭,烈士公墓,紀念碑等紀念建筑物組成。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坐落于有“塞上水鄉、北涼古都”之稱的高臺縣城,前身為高臺烈士陵園,始建于1957年,現占地面積200畝,館內掩埋著紅西路-戰河西、血戰高臺而壯烈犧牲的紅五軍軍長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楊克明等3000多名紅西路軍革命烈士。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先后被命名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是目前全國反映中國紅西路軍歷史最全面、最具權威性的紀念館,年接待游客量達到26萬人(次)。2008年,紀念館……[詳細]
  明朝兵部尚書王竑是臨夏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弘治元年(1488)12月去世,謚莊毅,葬于河州城東。嘉靖十一年奉詔重修墓園,并編夫看守。1964年1月,王竑墓被批準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初,成立臨夏王竑墓園籌建委員會,臨夏市劃撥7.2畝土地,開始原地重建。后又征地1.5畝,解決了路基等問題。20多年來,采取政府撥款和各族各界集資相結合的方式,經過兩期工程建設,修起南北長140米、東西寬約70米,占地約5466平方米,建筑面積2040多平方米的墓園,使誥文碑、碑座和華表、石像生等一批明代文物和陸續發現的文史資料得到有效保護,成為省、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國優秀愛國史學研究示范基地……[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亚洲国产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 最精彩色站在线播放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