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AAAA ![]() ![]() 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是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湖北省委宣傳部定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臺辦定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風景區現擁有神農牌坊、神農文化廣場、炎帝神農紀念館、神農碑、神農嘗百草塑像、神農泉、神農洞、神農廟、功德殿、萬法寺、龍鳳日月旗桿、烈山湖等20余處人文和自然景觀。景區位于隨縣厲山鎮,距隨州市城區西北18公里,316國道、漢丹鐵路、隨岳高速公路、西寧鐵路連接線穿境而過。隨州炎帝神農故里風景區總占地面積約171.3公頃,投資約4.4億元,為國家4A級風景區,……[詳細] |
![]() | 湖北省博物館AAAA ![]()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國家旅游局4A級旅游景區(點)。湖北省博物館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籌備處位于武昌水陸街,1956年遷至水果湖,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并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筑面積57……[詳細] |
![]() |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AAAA ![]() ![]() ![]() ![]() 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紀念園位于城關鎮(縣城),面積約1平方公里,由牌坊、紀念碑、烈士祠、烈士紀念館、烈士墓、骨灰堂和園林等組成,園內建筑古樸典雅,綠色琉璃瓦頂蓋,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鳥語花香,四季如春,登上錁子山可眺望縣城全景。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館位于烈士陵園內,建筑面積2463平方米。館房為古典庭院式結構,長廊環繞,飛檐碧瓦。館內設序廳和8個陳列室、1個畫室,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該館題詞,內陳設著230名著名烈士(其中省軍級27名、地師級78名,縣團級72名、被-授予軍事家的3……[詳細] |
![]() | 麻城烈士陵園AAAA ![]() ![]() ![]() 麻城烈士陵園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城區陵園路75號,是為紀念黃麻起義和緬懷鄂豫皖蘇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而修建的。麻城是一塊紅色的土地,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麻城是鄂豫皖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黃麻起義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是紅四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八軍的發源、組建或誕生地,是紅一軍、紅十一軍、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鄂東軍開展土地革命,新四軍開展抗日游擊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活動區域。在幾十年的革命斗爭中,麻城涌現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孕育了王樹聲大將、陳再道、王宏坤、-等一大批開國將……[詳細] |
![]()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AAAA ![]() ![]()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位于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境內,是我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著名的漢冶萍煤鐵公司的“冶”即指大冶鐵礦,歷經百年開采,大冶鐵礦東露天采場形成了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邊坡。2010年2月22日,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為了治理生態環境,該礦投資數千萬元形成了亞洲最大的硬質巖復墾基地。2006年7月,以大冶鐵礦區、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區組成的“一園兩區”,經國家礦山公園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確認為黃石國家礦山公園,規劃面積為30平方公里。這是中國首座國家礦山公園。公元226年,……[詳細] |
![]() |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位于宜昌市秭歸縣鳳凰山,北枕高峽平湖,西和南依秭歸新縣城,東連三峽大壩,景區總面積33.3公頃,總投資3.3億元。2013年1月被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13年接待人數達108萬人次,其中外賓6萬多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500萬元。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區內屈原祠原址在秭歸歸州城東五里的“屈原沱”處,唐代始建,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壩水利工程興建,屈原祠遷建至歸州鎮向家坪,更名為“屈原祠”。2010年1月……[詳細] |
![]() | 十堰市博物館AAAA ![]() 【十堰市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區。由中國建筑西南設計院設計,為地上3層建筑。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展廳面積4000多平方米,總高3層計24米,包括展廳、文物庫房、研究室、報告廳等設施。博物館按照科學、環保、安全等功能要求進行建筑設計。方案以人的抽象的眼睛作為構圖的一個出發點,以象征人類探索和發現的途徑。基本陳列有走進恐龍時代、遠古人類家園、仙山瓊閣武當山、十堰與水、東風之路、南水北調湖北庫區出土文物展等。基本陳列《走入恐龍時代》以十堰地區出土的恐龍、恐龍蛋化石為依托,向觀眾傳播關于恐龍的科學知……[詳細] |
![]()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樓)AAAA ![]() ![]()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廣場北端,是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建立的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博物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前身是清末湖北諮議局,始建于1909年,1910年建成。湖北諮議局舊址自成一個規整的院落,它的主體建筑諮議局議場是一幢磚木結構二層紅色樓房(俗稱紅樓),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國家議會大廈,風格典雅莊重。1911年10月11日,取得武昌起義勝利的革命黨人,在這里組成中華民-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任都督,宣布廢除清宣統年號……[詳細] |
![]() |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AAAA ![]() ![]() ![]() 湘鄂贛邊區鄂東南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79年,是為紀念湘鄂贛邊區21個縣市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犧牲的3萬烈士、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犧牲的20萬烈士、抗日戰爭中犧牲的5萬烈士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3萬烈士,共31萬革命先烈而興建的,位于湖北省陽新縣市區竹林湖畔的伏虎山上,占地面積427畝。是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烈士陵園座北面南,整個建筑隨山勢自然分布,按主峰兩……[詳細] |
![]() |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AAAA ![]() ![]()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是首家被認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的高校博物館,是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古生物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社會實踐基地、全國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武漢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武漢十大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7年11月7日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陳列館,首任館長蘇良赫教授。建館初期,標本主要繼承了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質系、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地質系和唐山鐵道學院地質科的收藏,……[詳細] |
![]() | 荊州博物館AAAA ![]() 荊州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占地4.8萬平方米。以其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館藏文物和獨具地域特色的文物珍品陳列,以及考古研究的豐碩成果而享譽海內外。1994年經國家文物局專家評選,該館榮獲中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美譽。荊州博物館配合各項工程建設,發掘出土珍貴文物12萬余件。其中,有戰國絲綢;四代越王劍、吳王夫差矛;有戰國秦漢漆器;有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專著《算數書》和蕭和“二年造律”的《二年律令》等漢初簡牘;有迄今為止保存年代最久遠、最為完好的西漢男尸。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荊州城西……[詳細] |
![]() | 中原軍區舊址景區AAAA ![]() ![]() ![]() 中原軍區舊址:位于湖北省大悟縣東北部的宣化店鎮,它是大別山區鄂豫兩省邊陲的一個山鄉重鎮,與河南省羅山縣、新縣接壤,東近天臺山,與紅安為鄰,西靠京廣線、京珠高速公路。開武公路貫通全境,南出浩浩長江,北依大別山,四周群山環抱,峰巒起伏,煙樹蒼蒼。宣化店地區是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發生地,周恩來同志1946年5月同美蔣代表舉行了宣化店談判;又是全國著名老根據地之一,從1925年起這里的革命火種未滅,革命紅旗未倒,革命政權未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鄭位三等曾在此戰斗過……[詳細] |
![]() | 李時珍紀念館AAA ![]() 李時珍紀念館位于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東風景秀麗的雨湖畔,依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時珍墓始建于1980年。全館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七千平方米,由停車廣場(含四賢牌坊)、本草碑廊、格調清新的生平紀念館、藥物館、百草藥園、墓園六大部分組成。整體建筑為前庭后院式,前面的碑廊、紀念館、藥物館一進三重,典型的仿明代建筑,后面的百草藥園和墓園為游覽休憩的地方。整個館區從前至后景致亦露亦藏,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呈現出中國古典園林建筑風格。李時珍紀念館內設李時珍紀念展覽和博大精深中醫藥學兩大基本陳……[詳細] |
![]() | 一九二三年二月,京漢鐵路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爭取成立總工會的自由和工人階級的政治權利,進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二月一日,總工會在鄭州召開成立大會時,遭到軍閥吳佩孚的干涉和破壞。當晚議決舉行全路總同盟提出了“為自由戰,為-戰”的口號。同時決定總工會遷移漢口江岸辦公。二月四日,大罷工實現,京漢全線工人一致行動,全線所有車輛一律停駛,長達一千二百多公里的京漢鐵路頓時癱瘓。二月七日,吳佩孚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在漢口江岸、鄭州、長辛店等地對工人進行了鎮壓,鐵路工人同敵人展開了英勇搏斗。江岸分工會委員長……[詳細] |
![]() | 武鋼博物館AAA ![]() 武鋼博物館,位于武漢市青山區冶金大道30號。武鋼博物館建筑面積約11000平米,展出面積6000多平米,館內采用高科技設備引導觀眾參觀,共設置了17個觸摸屏和22個液晶顯示屏,滾動播出各個時代有關冶金的信息資料。武鋼博物館是中國首家鋼鐵博物館,也是集展示、科普教育和接待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2010年11月,武鋼博物館掛牌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早在去年武鋼博物館籌建時起,什么是“鎮館之寶”就一直受到各方關注,是代表武鋼誕生的第一爐鐵水,還是見證武漢近代工業發展的“定漢神鐵”?1958年9……[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