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興國革命紀念館位于江西省興國縣瀲江鎮紅軍路5號,是縣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籌建于1958年冬,1963年11月成立,并正式對外開放。1976年中宣部批準籌建毛澤東長岡鄉調查紀念館,1977年正式對外開放,隸屬興國革命紀念館。為加強我縣文物保護工作,2005年縣政府批準成立了興國縣文物局與革命紀念館合署辦公,為二塊牌子一套人馬,且不增加人員和編制。興國革命紀念館為社會歷史類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三級博物館,負責全縣文物征集、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以及保護和管理全縣不可移動文物,處理全縣境內文物行政違法事件,組織開展文物行政執法巡查工作,并對發現的文物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和……[詳細]
  龍江書院,建成于1840年(清道光庚子年)。是由原寧岡、酃縣、茶陵三縣的客籍紳民捐款集資修建的,當年也是三縣客籍人的最高學府。整座書院,分中、前、后三進,面積2000余平方米,大小合計100多間,現存42間,系磚木結構。建國后,政府多次撥款按原貌維修。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會面舊址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等同志率領的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分部隊和湘南暴-動農軍來到礱市,與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這就是著名的“井岡山會師”。當時,朱德、陳毅率領的部隊是4月25日到達礱市。4月28日,指揮部隊擔任掩護任務的毛澤東也回到了礱市,他聽說朱德等人住在龍江書院,立即帶領幾名干部趕來,在書院的……[詳細]
  建于1953年。堂的前廳有毛澤東手跡:“共產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難烈士萬歲!”。正廳祭壇上立有紀念碑,由朱德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紀念堂前的廣場中心有一座紅軍戰士塑像。堂的前廳有毛澤東手跡:“共產主義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難烈士萬歲!”。正廳祭壇上立有紀念碑,由-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陳列柜中,珍藏25萬余革命烈士名冊。兩邊廳陳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0個戰斗史跡。二、三樓陳列300多位烈士生平斗爭事跡、遺著和遺物等。位于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紀念堂前的廣場中心有一座紅軍戰士……[詳細]
  贛東北特委、贛東北革命委員會舊址即市區樂平市政協所在地。樂平是贛東北蘇區的門戶,土地革命時期。為了擴大革0據地,1930年8月20日,在方志敏同志率領下,紅軍一舉解放了樂平城,從此,樂平的革0據地迅速擴大,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實現全縣一片紅,縣、區、鄉、村蘇維埃政府相繼建立,革0據地得以壯大和鞏固。 1930年9月,贛東北委在加緊鞏固弋陽、橫峰、德興縣蘇區根據地的同時,為更好開辟景德鎮、鄱陽等地革0據地,進而向都昌、彭澤、湖口等地挺進,于9月10日贛東北特委由弋陽經眾埠街遷來樂平縣城,駐扎在樂平鎮東大街周家巷口左側大豪紳汪老伍家,當時門口掛“贛東北革命委員會”的牌子,該屋是19世紀20……[詳細]
  興國烈士陵園位于興國縣汽車站旁,內有烈士紀念塔、紀念亭、英名碑、廣場、飛機陳列館等建筑群。烈士紀念塔建于1957年,高18米,三級四面,磚混結構,塔頂為2米高的五角星,巍峨雄偉。烈士紀念館1957年建于雞心嶺,1977年遷入現烈士館內,由門廳、靈堂和五個展堂組成,占地1401平方米,展出興國23000多位著名烈士的生平、照片和部分遺物,并建有著名的馬前托孤、寧死不屈、洗衣隊員、江善忠跳崖、過雪山等藝術雕塑。1991年建成的“革命烈士英名碑”,呈五角回廊式,中間為英烈群雕,回廊鑲滿鐫刻全縣23179位烈士的英名的碑石。1995年1月,2001年7月先后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詳細]
  贛南支隊司令部駐地舊址位于大余縣樟斗鎮樟斗村蕉葉陂。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贛南支隊于1949年5月在油山正式宣告成立,劉建華任司令員兼政委,鄧國梁(即戴耀)任副司令員,全陽任副政委,云昌遇任政治部主任。原粵贛湘邊區人民解放總隊在贛南活動的部隊統一編入贛南支隊。6月,贛南支隊司令部從油山轉移到大余樟斗地區,先駐牛嶺,后駐樟斗村蕉葉陂。在司令員兼政委劉建華的領導下,發動群眾開展政治宣傳,分化瓦解敵人,在公路沿線阻擊南逃敵軍,配合南下解放軍作戰。8月下旬,解放了贛南全境。贛南支隊司令部駐地舊址為四合院,建于19世紀70、80年代,座西向東,土木結構,一棟三間,分前后廳,前廳為廳堂,后廳為倒花池,……[詳細]
  為再現賀子珍傳奇的一生,江西永新縣投資八百余萬元人民幣興建了賀子珍紀念館。賀子珍紀念館位于永新縣三灣公園旁,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11617平方米,分上下兩層,第一層為賀子珍生平事跡陳列,第二層為永新籍將軍陳列。展廳運用圖片、資料、文物、場景、蠟像以及聲光電等現代化的表現手法,生動形象立體地再現了賀子珍這位集“永新一支花”、“延安第一美女”、“雙槍女將”、“神槍手”、“井岡山第一位女紅軍”等諸多美譽于一身的傳奇女子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風采。賀子珍紀念館是繼“三灣改編”紀念館之后又一大型紅色紀念館,將成為大井岡紅色旅游圈的又一重要景點之一,和宣揚愛國主義教育的又一紅色基地。……[詳細]
  紅十軍建軍舊址位于江西省樂平市眾埠鎮界首村,建筑面積近300平方米,清代居民風格,舊址內陳列了有關紅十軍建軍的照片、圖表等珍貴的歷史資料,反映了紅十軍為創建、鞏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保衛中央蘇區和掩護中央紅軍主力戰略大轉移,推動全民族的抗戰和中華民族解放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光輝歷程。眾埠鎮界首村是樂平馬氏最大的一個村莊,共有近500戶、2000人口,因其位于樂平與弋陽兩縣交界處而定村名,它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的創建基地。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簡稱紅十軍),是由方志敏、邵式平、周建屏等創建的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主力紅軍,1930年7月22日在界首村舉行建軍典禮而建成,軍部設在界首祠堂,主席臺設在祠堂外……[詳細]
  地點:江西省南昌市。簡介:江西省地質博物館隸屬于江西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是江西省內唯一的地學博物館,已有近八十年的歷史。該館館藏標本1500余件,內設5個展區。以現代化高科技手段,展示了贛鄱大地地質變遷的歷史、豐富的礦產資源、優美的地質環境,突出了江西地質工作者數十年辛勤工作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成為面向廣大群眾和青少年普及地學知識的科學園地和宣傳江西地礦科技成果、了解江西礦產資源環境的重要窗口。先后被授予“江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稱號。……[詳細]
  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位于修水縣義寧鎮鳳凰山路136號。1927年8月初,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警衛團奉命由武漢赴南昌參加起義,因南昌起義軍已南下廣東,遂改變行動計劃,將部隊開至修水、銅鼓一帶休整待命。9月初,警衛團、平江工農義勇隊一部和修水農民自衛軍共計2000余人,在修水組成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鐘文璋任團長。第1團系湘贛邊秋收起義主力部隊。起義爆發后,全團指戰員高喊“紅色領帶系在頸,只顧死來不顧生”的口號,由修水出發,進攻平江長壽街之敵。當主力進到平江金坪時,突遭前不久由余灑度收編的土匪武裝從后方來的襲擊,被打散兩個營,損失人槍各200余,團長鐘文璋失蹤。盧……[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AV大片 | 日本特级婬片中文免费看 | 在线人成免费播放 |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国产A∨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