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海前哨蝦峙島因形狀如蝦浮游于海上,加上岙門眾多、成犄角對峙之勢,故此得名。蝦峙鎮是舟山市主要的漁業強鎮,歷來有“浙江漁業看普陀,普陀漁業看蝦峙”的說法。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調整,蝦峙的海運業得到蓬勃發展;同時因地處蝦峙門國際航道,港口優勢凸顯,臨港工業茁壯成長。整個產業結構逐漸向多元化發展、海洋產業呈現出勃勃生機。位于島上的蝦峙中心小學立足于“讓海島的孩子掌握適合其個性發展、適應當地特征的生存能力和道德倫理,最大化地實現學校的社會作用”,于1989年11月掛牌成立“未來漁民學校”,并于1993年3月更名為“少年海洋學校”,從培養新世紀海洋建設人才出發,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的海洋教育研究。2002……[詳細] |
![]() | 為深切紀念和緬懷“東總”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遺志,更好地繼承和弘揚革命先烈的精神,2002年2月,在六橫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動工興建東海游擊總隊英烈紀念園,并于2003年12月正式對外免費開放。東海游擊總隊英烈紀念園位于六橫鎮坦岙村的賀家山,由“東總”革命烈士紀念碑、“東總”史跡陳列室和“東總”英烈園廣場三個部分組成。位于山頂的“東總”英烈紀念碑廣場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廣場正中巍然屹立著“東海游擊總隊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名由原浙江省委書記薛駒同志所書。碑身高18米,造型為一艘正在乘風破浪駛向遠方的大船,象征著“東總”當年在黨的領導下,踏平“東海千頃浪、掃除人間害人蟲”的磅礴的革命氣勢……[詳細] |
![]() | 展茅革命烈士紀念碑展茅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柴家村的長山頂上,與塔嶺遙遙相望。展茅是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時期,展茅人民在東區黨組織的領導下,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及農會、泥木工會、轎子工會、篾竹工會等抗日群眾組織,舉辦夜校宣傳抗日救國思想,動員廣大群眾投入抗日救亡運動,進行征糧、收稅,實行゛二五〞減租,運送公糧,支援四明山抗日根據地,動員群眾參軍參戰,同時建立武裝斗爭組織,同日偽軍進行頑強的戰斗,多次粉碎日偽軍的゛清鄉〞、゛掃蕩〞。翁芝英、翁敏、翁世寧、翁世俊四姐弟一齊投身抗日,吳杏娥先后送子女參加抗日和革命斗爭的感人事跡為人民所傳頌。這一時期,展茅共有34位愛國志士為國捐軀。在解放戰爭時期,展茅是舟……[詳細] |
![]() | 普陀博物館成立于二〇〇二年十月,位于沈家門繆家塘路40號內,占地面積550平方米,建筑面積365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為330平方米。館舍建筑有60多年歷史,為清代建筑風格,曾為漁業商貿場所,2001年在普陀區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支持下,投資250萬元進行了保護性修復。普陀博物館《漁都風情展》以沈家門漁港為主體,從漁、港、景三方面展示了普陀區域文化及漁都風情風貌。現共有展品451件,分《普陀漁業史話》和《漁都沈家門》兩部分展示,五大系列:海邊人家、漁都史跡、繁華漁港、港連九洲、巨變,展出內容有實物、模型、圖片、雕塑等。具體反映了漁家生活、生產習俗、漁業生產工具的進步、漁都形成的歷史、漁市發展的沿革……[詳細] |
![]() | 陳建軍烈士事跡陳列室,現處于舟山市普陀區東港街道香榭街2號的普陀區消防大隊內,原處沈家門東海中路217號的老-,為紀念在滅火中英勇獻身年僅22歲的原普陀區消防大隊戰斗一班班長陳建軍,1998年10月開始全面建設,1999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2005年10月遷至現址。2000年5月被中共普陀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12月被中共舟山市委、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回顧烈士平凡而短暫的一生:1976年8月,陳建軍出生于浙江省桐廬縣,1994年12月入伍到普陀消防大隊,199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參軍四年來先后11次受到部隊嘉獎,榮立三等功一次。1996年……[詳細] |
![]() | 勾山街道位于舟山本島東南部,西接舟山行政新區臨城,東南分別與東港街道和沈家門街道交界,北與展茅街道毗鄰。街道陸域面積44.1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6個農村社區和個城市社區,總人口約3.2萬人。2005年下半年勾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專題研究,決定建造勾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對勾山革命烈士史跡陳列室進行遷址重建,并把修建實施該工程作為政府實事項目之一。街道聘請浙江建筑設計學院為紀念碑進行了專門設計,并多次組織討論紀念碑陳列室建設方案事宜,最終選定在觀矸頭村的小山上征用山地2.4畝進行建造。2006年1月,勾山烈士紀念碑破土動工,經過半年的努力,克服了施工中的種種困難,于7月中旬正式完工。現以形成勾……[詳細] |
![]() | 舟山市普陀區螞蟻島鄉位于舟山群島東南面,全鄉陸域面積僅為2.64平方公里,總人口4136人,但就是在這個自然條件并不占優勢的“彈丸小島”上,一代又一代的螞蟻人民創造出了輝煌的業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螞蟻人秉持“勤儉辦大事”的堅定信念、以“螞蟻啃骨頭”的堅韌勇氣,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搓草繩、造漁船,硬是“不要國家一分錢”,把一窮二白的螞蟻島建設成為浙江沿海漁區乃至全國聞名的漁業先進典型,并在島上誕生了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1958年12月螞蟻島榮獲由周恩來總理簽署的國務院獎狀——全國農村建設社會主義先進單位,也因此創下了“小小螞蟻賽蘇聯”的響亮口碑。為深切紀念和緬懷這段輝煌歷史,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前……[詳細] |
![]() | 2007年普陀區新檔案館大樓落成,同年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利用綜合檔案館一樓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展廳,總面積880平方米。展廳共分為永久性展廳和活動性展廳兩部分。永久性展廳案館大樓夾層,面積180平方米,展品共分為長幅展板、實物、沙盤、船模型四個類型。展廳于2009年11月16日慶祝沈家門漁港開港600周年之際,以《追憶漁港檔案史料展》的形式對外展出。由于我們在布展過程中深挖館藏檔案的信息資源,拓寬資料的收集范圍,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載體,對展覽內容的編排等萬面都進行了充分的考慮,所以展覽取得了0成功。開展以來參觀人數不斷增加,并得到了參觀者的好評。活動性展廳位于區檔案館大樓一層,面積7……[詳細] |
![]() | 雙嶼港烈士陵園自1994年4月落成以來,積極實行對外開放,舉行各類展覽參觀活動,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近年來接待前來悼念先烈、觀光旅游的游客共3000余人次。雙嶼港烈士陵園現有面積1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余平方米,其余面積均為綠化帶。為加強雙嶼港烈士陵園革命烈士檔案工作,更好地弘揚先烈精神,教育后人,同時方便群眾查詢,鎮黨委及烈士陵園所在社區黨工委成立了專門的管理組織機構,主持陵園管理全面工作,同時,設立了辦公室,由烈士陵園所在地長涂村黨支部負責,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及對內、對外的宣傳報道工作和共建共育工作,負責陵園衛生管理、保存史料等工作。園區的管理、設施維修、宣傳教育費用由……[詳細] |
![]() | 位于普陀區東港街道塘頭社區的麟麟山,原名橫山,因形似麒麟,被許世友將軍命名為麒麟山。麒麟山總面積有300多畝,自古是兵將必守之地。2004年12月,“麒麟前哨”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舟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國防教育基地。2002年對外開放以來,共接待了180批次近15萬人次的游客。其中市內有12萬名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較好的社會教育效果。基地有活動區60畝平地,能夠同時開展團體拓展、野外露營、山地自行車、彩彈射擊、藍球比賽、百舸爭流、垂釣、青少年軍訓、野炊、定向運動、海洋科考11項戶外運動,且有普陀天安保險分公司承保;露營區能同時滿足400人以上(安……[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