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閔行區烈士陵園位于休閑公園湖中小島上,占地2.46萬平方米,形如一把琵琶,迎賓大道似琴弦,居中軸線上,橫貫陵園東西。陵園自東向西依此為接待樓、辦公樓、祭掃廣場、革命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烈士墓區五部分。祭掃廣場西側樹立著一座紀念碑,正面鐫刻著毛澤東同志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向西拾級而上,是一座三層結構的革命烈士生平事跡陳列館。陳列館由人物廳、解放廳、文學廳、影視廳、雙擁國防教育館五個展廳組成。陳列館西側是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烈士墓區,墓區呈梯田狀分布,安葬著各個時期因戰因公而犧牲的183位革命烈士的忠骨。自2004年清明向社會免費開放以來,陵園已累計接待參觀祭掃的烈士家屬和各界人士十余萬人次……[詳細] |
![]() | 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錢學森圖書館,于2011年12月11日錢學森誕辰100周年之際建成對外開放。圖書館總用地面積93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188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陳展面積約3000余平方米。館內基本展覽分為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科學技術前沿的開拓者、人民科學家風范和戰略科學家的成功之道四個部分。2014年2月21日,錢學森圖書館獲評2012-2013年度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錢學森圖書館指的是建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錢學森紀念館。館內基本展覽分為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科學技術前沿的開拓者、人民科學家風范和戰略科學家的成功之道四個部分。館藏錢學森同志文獻、手稿和書籍7……[詳細] |
![]() | “周恩來號”機車展室始建于1978年。1998年,為紀念敬愛的周總理誕辰100周年和“周恩來號”機車命名20周年,展室進行了改擴建,時任鐵道部部長-題寫了室名“周恩來號機車展室”,陳列室由此更名為展室。1996年,“周恩來號”機車展室分別被鐵道部和閘北區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室面積為140余平方米,設有展覽廳和多功能廳。展廳內布置了周總理生平和機車發展的圖片資料204張,實物107件。展室主要對社區中小學生開放,至今已免費接待社會各界人士6萬余人次。 地址:天目中路465號 郵編:200070電話:51006762 傳真:51225223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 下午13:00~16:00;……[詳細] |
![]() | 著名抗日將領楊靖宇將軍的名字命名。1993年,控江街道黨委與靖宇中學聯合在校園內建楊靖宇將軍塑像,并將此地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后,有關單位多次組織學生在雕像前緬懷革命烈士,弘揚愛國情懷。2006年9月,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雙語學校搬遷,將楊靖宇將軍雕像重新修繕,松柏環繞、青草生機盎然。每年清明時分,該校都要舉行隆重的“緬懷先烈——清明祭掃活動”,向楊靖宇將軍雕像敬獻花籃,表達哀思和敬意,并莊嚴宣誓。 地址:靖宇南路15號 郵編:200093 電話:55805615 傳真:55805615網址:http://www.sisubs.net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需預約公共交通:軌道交通8號線……[詳細] |
![]() | 1944年8月21日,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浦東支隊在支隊長朱亞民的指揮下,依靠有利地形,伏擊日本侵略軍于六灶朱家店(今六灶鎮會龍村)。戰士們敢打敢拼,一舉殲滅日軍34名,我軍無一傷亡,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以后,這一成功戰例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軍訓部、軍事科學院戰史部作為步兵連第一優秀“進攻戰例”寫進教材,具有一定的影響。為了紀念這一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四軍在浦東地區具有較大影響的典型戰例,1986年5月15日六灶鄉人民政府在伏擊戰原址樹立了由朱亞民同志題字的“朱家店抗日之戰紀念碑”。地址:六灶鎮會龍村 郵政編碼:201322電話:58162434 傳真:581657……[詳細] |
![]() | 村進行修整。凌晨時分,在漢奸的帶領下,周邊據點1000多日偽軍對游擊隊居住地進行合圍,隨著哨兵的一聲槍響,北宋抗日突圍戰正式打響。在朱亞民同志的領導下,戰士們邊疏散群眾,邊進行全力反擊。但是,由于力量寡不敵眾,20多名戰士犧牲了,敵人傷亡50多人。在瘋狂搜捕無果后,撤退前燒毀了107間民房。從此,日偽軍不敢輕易聽信漢奸,不敢大規模的出來掃蕩。解放后,為教育后人,紀念英烈們的英勇事跡,1964年4月,奉賢縣人民政府設立了抗日烈士紀念碑,將其作為奉賢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于1995年和2006年二次進行改建。地址:奉城鎮北宋村大葉公路8662號郵編:201409 電話:67558168 傳真:……[詳細] |
![]() | 邱少云烈士紀念室位于環境雅致、交通便捷的上海市少云中學(黃興路1980號)內。紀念室面積50余平方米,主要圍繞邱少云同志短暫而光榮的一生來展示圖片和文字資料,還有抗美援朝其他烈士的資料圖片,以及不同時期紀念邱少云烈士的領導題詞。紀念室內整個展覽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偉大的邱少云”;第二部分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第三部分是“烈火真金氣壯山河”;第四部分是“永恒的紀念,學習的典范”。站在新時代回望邱少云烈士短暫的一生,看到的是一個頑強不屈,英勇戰斗,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地址:黃興路1980號 郵編:200433 電話:55090868轉805開放時間:全年;需預約公共交通:8、842、71……[詳細] |
![]() | 中共“四大”紀念館位于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綠地公園內,建筑面積為3180平方米,展覽面積約1500平方米,由序廳、主展廳、影視廳和副展廳等組成。中共“四大”原址在虹口區東寶興路254弄28支弄8號,當年的房屋已于一二八事變中毀于戰火。2006年,虹口區在多倫路215號建立了186平方米的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而異地重建的中共“四大”紀念館,一方面將彌補中共“四大”史料陳列館規模較小的遺憾,另一方面還將彌補建國前在國內召開的6次代表大會唯有“四大”沒有建立正式紀念館的遺憾。2014年3月成為本市中小學生3月起刷學生證可進78家社會場館的場館之一。 電話021-60761026景點位置四川北路與……[詳細] |
![]() | 地址:黃浦區浙江中路462號(南京東路街道圖書館內)郵編:200001電話:021-63229771傳真:021-63600943開放時間:星期一~星期五9:00~16:30預約參觀公共交通:公交14、19、21、64路南京路是近代上海發展、變化的一個縮影。《商街回眸——南京路史事掠影》展濃縮了南京路150多年的革命斗爭史和建設發展史,分為“屈辱往事”、“血染拓爭”、“燦爛黎明”、“春天頌歌”4個部分,以豐富的史料,采用圖片、實物模型、燈光和現代電子系統等手段展示了自1842年以來南京路歷經滄桑的歷史,反映了中國工人階級的覺醒、成熟和共產黨人、愛國將士的悲壯,展示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畫卷……[詳細] |
![]() | 宋園茶藝館建于1991年7月,地處南北高架北側出口處,座落在規劃中的上海北郊文化中心區城內,于東方明珠一條街、滬北永東城、上海馬戲城、閘北公園、廣中公園、大寧靈石公園毗鄰,是閘北中部地區文化娛樂、旅游休閑的重點場所,1995年被列為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茶藝館建筑面積3400平方米,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茶藝館,自1994年以來,多次作為上海國際茶文化節的主要活動場所,舉辦了開幕式、中外茶文化交流等重要活動,并經常舉辦多類書畫、工藝美術、名瓷名壺展銷活動,是弘揚民族文化、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場所。地址:共和新路1667號郵編:200072電話:56335252傳真:56334429開放時間:需……[詳細] |
![]() | 地址:閔行區光華路2688號郵編:201111電話:021-54980371開放時間:7:30~16:00公共交通:莘馬線、閔馬線馬橋鎮旗忠村地處上海西南角,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旗忠人成功走出了一條“農業安家、副業起家、工業發家、文化興家”的農村發展新路子,一躍成為上海第一個億元村,并被評為“上海市紅旗單位”、“上海市文明村”、“全國村民自治示范村”等。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該村進行視察,并對旗忠村改革開放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村內現有50平方米的村史陳列室,展示了100多幅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該村視察的照片以及旗忠村的發展史,對市民參觀實行免費。村內可以為青少年舉行18歲成……[詳細] |
![]() | 高炮四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有三個功能區,一區為“國防苑”,由光輝歷程、國防新旅、光榮團隊、神圣使命四個教育模塊組成。二區為“導彈模擬訓練館”,主要進行相關的國防知識的介紹,提供模擬操作平臺,達到寓教于樂目的。三區為各類庫室和基層連隊,主要展示良好的內務秩序和正規化管理水平。近年來,高炮四團積極服務于地方文明建設,面向地方黨政機關、中小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兩新”組織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2009年被嘉定區文明委命名為“嘉定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址:嘉行公路1336號 郵編:201808電話:39901605、39901602 傳真:39901638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公共交通:嘉唐華支線……[詳細] |
![]() | “夏林”(青少年綠色文明園)建成于2000年初,以夏允彝、夏完淳墓為基礎,并通過松江區各單位的認種形成了紀念林。夏氏父子是明末抗清領導人物、民族英雄,在文學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961年,上海市文管會為夏墓立碑,陳毅市長為墓碑題字。“夏林”占地30多畝,其中墓園占地近3畝,由牌坊、碑亭、墓基等組成。園內種植了龍柏、香樟、黃楊等10多種植物。“夏林”全年免費對外開放。 地址:小昆山鎮蕩灣村 郵編:201616電話:57761069 開放時間:8 : 30-16 : 00公共交通:松江20路……[詳細] |
![]() | 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自1994年9月成立至今,已先后被批準為首批21個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之一,國家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廣基地,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級綠色蔬菜溫室栽培標準化示范區,上海市現代農業園區重點建設單位,并完成1平方公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獲國內、國際雙證書,“國外先進農業與中國農業接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前瞻性發展理念,使我們走在行業的前列,開發區以現代科技武裝的工廠化、設施化農業為基礎,以高科技生物工程與設施農業相關的農產品加工業為主導,以內外貿為紐帶,走產加銷一體、農科游結合的農業產業化道路,發揮生產示范、推廣輻射、旅游觀光、科普教育和出口創匯五大功……[詳細] |
![]() | 地址:黃浦區云南中路171~173號郵編:200001電話:021-63225232公共交通:公交18、864路,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1928年春,在上海擔任黨中央會計工作的熊瑾玎以商人身份租得云南路447號(現云南中路171~173號)生黎醫院樓上的三間房間,設立黨中央政治局機關,并掛出“福興”商號的招牌作為掩護。1928年秋到1931年4月,中央政治局、中央軍委、江蘇省委的領導周恩來、項英、瞿秋白、李立三、彭湃、鄧小平、李維漢、李富春、任弼時、鄧中夏等經常到這里開會。周恩來幾乎每天在這里辦公。1931年4月下旬,因黨內有人被捕叛變,在周恩來親自部署下機關安全轉移。現舊址處設有簡易文字介紹……[詳細] |
![]() | 張聞天故居位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西側的川南奉公路與聞居路的交匯處。1900年8月30日,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在相當長時期的重要領導人張聞天同志誕生在這里,并渡過了其青年時期。2001年6月25日,張聞天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8月,張聞天故居西面修建了張聞天同志生平陳列室,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其中980平方米用于陳列展出張聞天同志的生平事跡。陳列分為“誕生•求學”、“投身新文化運動”、“踏上革命道路”、“在總書記的崗位上”、“在六屆六中……[詳細] |
![]() | 地址:黃浦區南京東路766號郵編:200001電話:021-63221279/63222646開放時間:全天公共交通:公交20、37、518、537路,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1925年2月,因抗議日本工頭毆打12歲童工,4萬華工舉行抗議罷工并取得勝利。5月15日,日商撕毀“二月罷工”時與工人簽訂的協議,進廠交涉的共產黨員顧正紅慘遭日方槍殺,激起全市人民憤怒。5月24日,上海工、學、商各界人士萬余人參加顧正紅烈士追悼大會。5月28日,中共中央通過《擴大反帝運動和組織“五卅”大--》的決議。5月30日,帝國主義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斗爭震驚全國,形成了全國性聲勢浩大的五卅運動,揭開了大……[詳細] |
![]() | 地址:黃浦區多稼路1號郵編:200010電話:021-63770126*205開放時間:13:30~16:00預約參觀公共交通:公交61、801、910路上海市第二人民醫院,原名上海醫院,由愛國人士李平書1909年集資創辦,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中西醫院。醫院建立后,為貧苦大眾免費診治,并積極幫助革命人士,積極參加革命斗爭。1943年~1944年,鄒韜奮秘密住進上海醫院。院長曾耀仲冒著被日寇、汪偽跟蹤、逮捕的危險,親自為其治療和護理,并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躲過了敵特的搜捕。鄒韜奮在病榻上堅持攥寫了《患難余生記》,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醫院還曾參加過五卅運動等革命斗爭。醫院設有陳列室,供社會公……[詳細] |
![]() | 黃浦劇場位于上海市區中心北京東路貴州路口,教育基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展館由序廳、國歌起源、國歌唱響、國歌與黃浦劇場等四個展廳組成。展館運用大量史料、照片、實物、浮雕塑像及多媒體等手段,展現優秀歷史建筑的經典文化主題,真實反映國歌誕生發展的歷史沿革,以此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黃浦劇場原名金城大戲院,始建于1933年,早期曾首映了《人生》、《漁光曲》、《風云兒女》等大量左翼進步影片并引起轟動,被譽為“國片之宮”。1935年5月24日,由田漢、聶耳作詞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正是在此唱出并迅速傳播,使黃浦劇場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歌唱響地。1935年,聶耳追悼會在金城大戲院……[詳細] |
![]() | 地址:閔行區報春路255號郵編:201100電話:021-64138467傳真:021-64138937開放時間:9:00~16:00公共交通:公交704路,滬莘線閔行區史陳列室于2000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1周年之際開館。區史陳列室面積約200多平方米,分“春申溯源”、“歲月足跡”、“閔行新貌”、“偉人希翼”四個部分,陳列展示了從元至元二十七年(1292年)建上海縣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照片187幅,檔案史料176件,再現了閔行區歷史面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后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巨變,是對市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市民參觀免費,同時可對青少年舉行成人儀式等活動免費提供場地和幫助。……[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