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上海市旅游

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青浦區檔案館成立于1958年11月,是上海市一級檔案館,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館藏檔案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其中文書檔案有10類,專業檔案17類,科技檔案4類,聲像檔案3類,館藏檔案26萬卷。 2005年,“當代青浦籍名人館”在檔案館隆重開幕,陳列面積為100平方米。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征集到了101位青浦籍知名人士珍貴檔案史料,內有陳為松將軍參加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中紀委”的代表證、會議公文包,教授級高工俞云卿捐贈的市勞模獎章、國家科技獎證書等,另有有關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的學術著作、作品、照片、資料等200多件。展覽采用人物照片和實物的形式,每期展示21位遍及國內外的青浦籍才俊之……[詳細]
  趙天鵬烈士1903年12月11日生于南匯泥城中橫港的一個封建家庭。1927年10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南匯縣魯家匯縣立觀濤小學教師的公開身份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28年6月16日,趙天鵬處決了四團鎮欺壓百姓、無惡不作的大惡霸張沛霖。張沛霖死后,敵人連夜在全縣范圍內進行搜捕。天鵬同志和戰友撤到泰日,在沿街的一家茶館,天鵬等同志正想休息一下,此時敵搜捕隊踏進了茶館,天鵬同志為了掩護戰友,挺身而出,被敵人帶進了監獄。在獄中,天鵬同志受盡了嚴刑拷打,但他始終咬定殺張沛霖是自己一個人干的。1928年7月2日,25歲的趙天鵬在四團鎮的銀杏樹下為革命事業獻出了他寶貴的生命。解放后,四團鎮人民政府在趙天鵬烈……[詳細]
  金橋出口加工區是1990年經國家批準成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上海浦東新區東北部,規劃面積27.38平方公里。經過近20年的開發建設,金橋出口加工區已快速崛起為上海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新興的生產0業集聚區,成為展示浦東開發開放成果的重要窗口和上海經濟發展重要的增長點。金橋出口加工區以先進制造業為立區之本,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及零部件、現代家電、生物醫藥與食品加工四大主導產業的先進制造業基地。近年來,金橋出口加工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 “總部經濟、研發設計、商貿營運和服務外包”已成為金橋生產0業發展四大亮點,集聚了50多家總部機構、90多家研發機構、25家服務外包企業。金橋出口加……[詳細]
  上海萬里城坐落地的前身是普陀區長征鎮萬里村,位于普陀區北部,東起交暨路,西至真南路,南沿交通路,北至武威東路,占地21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57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7%。整個居住區被105萬平方米的都市園林環抱,是一個科技領先、環境優美、交通便捷、配套齊全的示范居住區。居民區由上海中環集團于1997年6月17日著手開發,是上海市首批四大示范居住地之一。先后獲得新中國成立50年上海經典建筑評選最佳住宅小區大獎、上海優秀住宅金獎、全國跨世紀小區方案優秀獎、全國住宅設計特別金獎、建設部精品戶型設計唯一特別金獎、中國首屆優秀環境設計大賽建筑形態金獎、景觀設計金獎等。地址:富平路萬里中央綠化帶,靠……[詳細]
  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閘北。衛戍守護淞滬之責的十九路軍將士不顧國民黨蔣介石不許抵抗的命令,奮起抗戰。十九路軍軍部原駐守在南京,為抗擊日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決定將軍部移至真如鎮范莊親臨指揮抗戰。十九路軍以自己的鮮血譜寫了“一•二八”淞滬抗戰的光輝詩篇,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迫使日本侵略軍四易主帥;愛國主義者宋慶齡、何香凝不顧個人安危,親臨前線,慰問前線抗戰將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滬西17家日商紗廠4萬多工人掀起聲勢浩大的反日大罷工,滬西成為全市工人反日斗爭的中心,被稱“赤色滬西”。范莊,系1920年廣東人范肖元在此建別墅而得名,1937年“八̶……[詳細]
  閔行區檔案館是全區重要檔案的集中保管與利用基地,區檔案館堅持以“五位一體”公共檔案館建設為目標,注重挖掘館藏,利用獨特的檔案資源積極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結合檔案新館建設,建成了800平方米的“鑒證歷史——閔行區檔案館館藏史料展”,全面展示了閔行的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遷。圍繞重大活動、重要紀念日等定期舉辦各類臨展、講座與主題活動,積極開展檔案館與社區、校區的共建活動,區檔案館已成為青少年檔案教育實踐基地、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點、志愿者服務基地,也逐步成為傳播地區歷史文化、弘揚時代特色先進文化和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近年來,閔行區檔案館已先后建成國家一級檔案館、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獲得了全國檔案系統先進集體……[詳細]
  青浦任屯血防陳列館始建于1973年,改建于1978年,擴建于1985年,大修于2001年,現總占地近2000平方米,展廳800平方米,并設有會議室和接待室。館內陳列著上海青浦人民堅持奮戰33年,防治結合,綜合治理,消滅釘螺,治療病人,送走瘟神,造福人民,以及鞏固監測的成果。館前樹了一座碑,碑的正面為毛澤東《送瘟神》兩首詩。陳列館分設5個展館,第一館為“瘟神肆虐萬戶蕭疏”,第二館為“親切關懷綜合防治”,第三館為“加強科研指導防治”,第四館為“繼續奮斗鞏固監測”,第五館為“送走瘟神造福人民”。館內陳列照片、圖表、資料150件,陳列實物115件、雕塑1組、模型2組。據不完全統計,陳列館1973年建館……[詳細]
  中遠兩灣城東起恒豐路橋,西至江寧路橋,南沿蘇州河,北迄內環線高架路,總占地49.05萬平方米。規劃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有2000米蘇州河親水岸線、60000平方米中央島天然環水,全城底層架空,綠茵連綿,水天一色。改造前,此地屬“兩灣一宅”(潘家灣、潭子灣、王家宅)地區,共有居民近萬戶、企事業單位170多家,是市內最大、最集中的危棚簡屋區之一。1998年,由中遠三林置業集團分四期滾動開發。中遠兩灣城利用地塊的自然形態、親水資源等特點,以“大疏大密”的手法,構筑了寬敞的林蔭大道、水面環城綠化帶和八大主題綠化景區,富有江南園林特色,并與蘇州河景觀岸線共同勾勒出一幅絢麗的畫面。地址:中潭路100弄……[詳細]
  華亭東石塘地處杭州灣北岸奉柘公路南側,系原華亭縣內石塘東段,故名為“華亭東石塘’”,于2002年4月27日由市政府批準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石塘始筑于清雍正三年,至雍正十三年筑成。1996年,奉柘公路柘林段路基降坡,埋藏在土塘內二百余年的石塘露出地面。塘身通體以青石和花崗石的條石壘砌而成,石與石之間用鐵筍、鐵肖相連,縫隙之間用白灰沙砌縫,嵌有“屹若金湯”、“萬世永賴”、“河口界碑”、“長慶安瀾”、“海宴河清”和“保護桑田”等碑銘。石塘暴露部分東起柘林鎮區,西迄柘林鎮奉海村,全長4.5公里,底寬3米,頂寬1.5米,高出地面2.5米,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為上海市郊最具規模、最具氣勢之古跡,有“……[詳細]
  上海福壽園,是目前國內一流的園林文化藝術陵園,也是一處享譽海內外的的“人文紀念公園”。陵園薈萃著章士釗、蔡元培、陳望道、喬冠華、聞一多、潘漢年等數百位各界名人精英的藝術墓雕、紀念碑和名人名家的勒石墨寶,上海福壽園還正式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經市文管委批準的人文紀念館。陵園內設置了勞模豐碑園、“刑警之魂紀念墻”、 新四軍廣場、“上海市紅十字遺體捐獻者紀念碑”、 救國會七君子紀念群像等建筑。其中邢警之魂紀念墻矗立在“江南名探”端木宏峪身后,為國捐軀的邢警英名都鐫刻紀念墻上。紀念墻警徽的下方是一把出鞘利劍,“金色盾牌,熱血鑄就”,劍與盾一直是共和國衛士的象征。新四軍廣場于2005年10月建成,占地5000……[詳細]
  徐克強(1908—1942年)原名世祥,寶山區淞南人,中共黨員。二十世紀30年代,徐克強先后任中共蘇州縣委組織部長兼肖陸區委書記,蘇州縣委書記和中共蘇、常、太工委組織部長。民國31年5月,他調任縣委書記兼獨立團政委。6月30日,為了打開邊區局面,縣委、縣府和獨立團全體同志由中心區雅周莊向姜(堰)、黃(橋)河西挺進。7月1日,隊伍到蔣垛區繆家野宿營,徐克強不顧長途行軍的疲勞,連夜找地方干部和群眾了解情況,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指導工作,直至深夜。2日拂曉,哨兵發現千余名日偽軍從三個方向包抄而來,情況危急。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徐克強從容決策,要縣長帶隊突圍,自己留下斷后,帶領通訊員馬林沿著小溝邊打邊撤……[詳細]
  省吾中學是1945年由上海地下黨組織創辦并領導的革命據點學校,是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長寧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任校長并制定“服務創造”的校訓。校內有錢其琛同志題寫的“省吾之光”大型浮雕紀念碑和教育基地陳列館。陳列館于2010年8月重新改建并開放使用,共211平方米,珍藏了省吾中學創辦至今的272件革命文物和568張歷史照片。展覽共分6大部分,其中重點介紹了學校創辦緣起、解放前參與多次重大-、解放后學生參加新中國建設與保衛及省吾中學三位分別在解放上海、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黨、為人民、為祖國英勇獻身的學生的先進事跡。學校對外實行免費參觀,并為青少年舉行各類儀式活動免費提供……[詳細]
  1937年8月23日,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分會第一救護隊副隊長蘇克己及隊員謝惠賢、劉中武、陳秀芳,為救護在對日空戰中負傷的飛行員苑金函慘遭日軍殺害。1946年8月13日,中國紅十字上海分會、中華醫學會等團體在烈士殉難處建立紀念碑。紀念碑(原碑)高5.65米,平臺占地229.4平方米。上鐫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第一救護隊抗戰殉難烈士紀念碑”,四周刻有四烈士遇難的事實經過。東、西兩面鑲有烈士瓷像。1981年6月,紀念碑遷建于羅店中學(現陳伯吹中學)內。1984年在原碑西側15米處,按原樣放大重建紀念碑。紀念碑對學生團體、個人免費開放,同時為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8歲成人儀式、入黨和入團儀式等免費……[詳細]
  沈壽昌,清末北洋海軍愛國將領。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上海出洋總局肆業,旋隨容閎赴美國,與詹天佑等120人同為中國首批官派留美學生。光緒七年(1881年),沈壽昌奉調回國,入北洋水師學堂,畢業后至北洋海軍服役。光緒十五年(1889年),升署中軍左營都司,濟遠艦幫帶(副艦長)兼領大副。光緒二十年六月二十七日(1894年7月25日),濟遠艦執行任務后返航,于朝鮮牙山口外豐島海域遭日本艦隊圍攻,甲午戰爭爆發。沈壽昌忠于職守,冒炮火立于望臺指揮發炮,擊傷日艦兩艘,戰斗酷烈時,望臺中炮,沈壽昌頭部被彈片擊中,當即陣亡,年僅32歲。沈壽昌是甲午中日戰爭中第一個為國捐軀的海軍將領,他視死如歸的英勇業績,永……[詳細]
  上海銀行博物館由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主辦、上海市民政局登記注冊的上海市銀行博物館于1998年6月開始籌備;經近二年籌建,于2000年4月9日正式開館,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姜建清、上海市委副書記龔學平為銀行博物館揭牌。上海銀行博物館是上海乃至全國首家金融行業博物館,它以其簡明、翔實的史料實物及生動、鮮明的表現手段,以上海近代銀行發展史為主線,濃縮了上海150年的銀行滄桑。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博物館包括歷史館、錢幣館和展示廳,收集銀行各類藏品計20,000余件,陳列展品計2,000余件。其中較有歷史價值的有錢莊存折、帳冊、匯票,各個時期的銀行印章、支票、股票、徽章、器具、早期銀行……[詳細]
  南匯烈士陵園地處浦東新區周浦鎮,索建于1960年,占地面積14241平方米。能容納近千人的紀念廣場北端矗立著一座11米高的紀念塔,這里長眠著為在1949年5月16日解放周浦而英勇犧牲的127名來自五湖四海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陵園東側是一棟30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史跡陳列室。室內陳列著大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建國以后四個革命歷史階段本區具有代表性的烈士事跡。西側是烈士英名室和教育音像室。陵園每年接待前來祭掃烈士英靈的各界人士逾2萬人,是新區弘揚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十多年來一直被評為區級文明單位。地址:周浦鎮康沈路1646弄58號郵編:201318……[詳細]
  青浦現代農業園區是上海市首批啟動的4個市級農業園區之一,1999年3月始建于香花橋鎮,2002年10月因全區產業布局調整,重新選址至練塘鎮,總面積為17.07平方公里(25610畝),可耕面積9.6平方公里(14402畝),地處黃浦江水源保護區,園區內配套服務設施齊全,有商業、醫療衛生、文化服務等公共設施。園區按照科技興園、產業強園、生態建園、創新治園的總體思路,積極培養和壯大園區特色產業,已初步顯現優質種源、設施菜田、特種水產、特色林果、生態園林五個特色產業片,包括培育青浦生態稻米品牌、進行稻蛙種養結合、開展“羅非魚—白對蝦”模式探索、發展優質無公害蔬菜、特色水生作物引進培育、草莓品質提升的……[詳細]
  金葫蘆社區位于趙巷鎮東北角,因地形酷似葫蘆而得名“金葫蘆”。社區總規劃占地面積118.76公頃,規劃戶數2652戶,規劃人口達9282人,小區綠化面積覆蓋率占40%,室外活動場所約16478平方米。整個社區的居民是由涉及全鎮13個不同自然村的村民拆遷而來。成立至今,獲得了上海市社區建設示范居委會、上海市安全小區、青浦區文明小區、青浦區科普示范居委會、青浦區交通文明居委會等榮譽。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內有婦女之家、殘疾人協會、青年活動中心等,整個中心建筑面積2100平方米。社區注重開展各類社區居民文化活動,聯合有關部門舉辦“消防安全進社區”大型演習活動、法律知識巡回展、江南水鄉攝影展、科普知識系列展、……[詳細]
  徐涇鎮國防教育基地建立于2004年10月,坐落于諸陸路蟠龍居委會活動中心內,占地面積238平方米。 徐涇鎮國防教育基地總體劃分為圖文展覽館、多功能影視廳兩大板塊。圖文展覽館主要以我國在各個歷史時期國防建設及徐涇地區的革命斗爭史實為教育內容,整個展覽館內共收集和展示了珍貴歷史資料照片238幅,配以40余萬字的文字說明,內容詳盡,圖文并茂。多功能影視廳,收集有100多部近代至現代的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供參觀人員觀看。徐涇鎮國防教育基地以“國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青少年抓起;著重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宗旨,適時地組織應征青年、現役軍人家屬和-進行參觀學習,開展一系列愛國主義教育;貫榕e行入……[詳細]
  外灘歷史紀念館于1995年9月落成,由黃浦區政府和上海市檔案局聯合主辦,觀眾可以在館內從外灘發展軌跡中洞悉上海的發展歷史。2003年1月,紀念館被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內以珍貴的歷史照片為主,輔以具有代表性的檔案文獻、實物,向觀眾展示了外灘開埠150年來的歷史變化。紀念館采用現代化多媒體手段,通過數碼相框、投影、觸摸屏、電子書等集中展示了外灘百年滄桑變化。展示內容既包括當年外灘聚集各國銀行組成“東方華爾街”、形成“萬國建筑群”的舊貌,也有改革開放30年來外灘建筑保護,中央商務區和金融集聚帶建設等內容。紀念館分為解放前老外灘歷史、解放后新外灘的發展兩大板塊,以“外灘——近代上海城市……[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亚洲另类专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全国免费性爱网站 | 亚洲аv天堂网最新版在线 亚洲一区精品动漫 | 亚洲аv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