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秀水河子鎮烈士陵園地處遼北重鎮秀水河子鎮所在地秀水河子村北山,101國道貫穿境內,距法庫35公里,距沈陽70公里。西側有歡子洞濕地自然保護區,西南與遼墓群圣跡山僅5公里。為紀念素有“東北解放戰爭第一個春天”之稱的秀水河子殲滅戰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經中央有關部門決定,秀水河子鎮烈士陵園于1968年設計動工,1970年建成,為國家二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歷史遺跡,于2008年以來爭取省市資金380萬元進行維修改造,建有秀水河子殲滅戰烈士紀念碑、秀水河子殲滅戰紀念館、石雕墻一座、烈士墳墓84座、圍墻……[詳細] |
![]() | “東北航空歷史紀念館”在法庫財湖機場開館,市民可免費參觀。紀念館陳列面積為1900平方米,共展出了一千余張珍貴的文獻資料,有百余件文物,第一次全面系統地真實再現了東北籍抗戰航空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跡。紀念館共包含4個展示單元及1個互動區域,互動區主要以實物模型、多媒體、飛行仿真模擬等形式,與觀眾互動,增進對航空歷史的了解和對航空業的興趣。4個展示單元的主要內容,一是抗戰風云,主要展現了從1931年至1945年,國共兩次合作聯合抗日時期,高志航、李桂丹、劉粹剛、閻海文等54位東北籍的英烈在14年的時間……[詳細] |
![]() | 鐵西老工業基地展覽館是指鐵西區鑄造博物館和工人村生活館這兩個館,鑄造博物館是在沈陽鑄造廠原址的基礎上改建的,工人村生活館是我國首個以工人生活為題材的原生態博物館。 鐵西區鑄造博物館是由沈陽鑄造廠翻砂車間改造而成的,一批“退了休”的老車床、破銑床、舊拖拉機重新上崗,共同見證沈陽工業半個世紀的艱辛與輝煌。 工人村是我國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工人聚集區,“這里曾經是新中國工人階級當家做主的象征,以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聞名全國。它是中國最大、最密集的重工業和裝備制造業基地工人生活的縮影,真實見證了東北工業發展歷……[詳細] |
![]() | 沈陽市皇寺路福安巷的中共滿洲省委舊址已正式更名為中共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中共滿洲省委是中國共產黨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東北地區的最高領導機構。舊址于1985年對外開放,2003年進行了大規模改擴建。目前,舊址紀念館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建有歷任書記雕塑、宣誓廣場等。該館更名以后,擬將進行擴建,并且廣泛征集文物,增加雕塑及展板數量。中共滿洲省委是中國共產黨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東北地區設立的最高領導機構。在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中,以陳為人、劉少奇、陳潭秋等為書……[詳細] |
![]() | 旅順萬忠墓紀念館,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九三路,是為紀念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慘遭日軍殺害的近2萬名中國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戰爭100周年之際新建的。1,旅順萬忠墓紀念館組成該館主要分為基本陳列內容包括“甲午戰爭前的旅順口”、“甲午戰爭與旅順口的陷落”、“震驚中外的旅順慘案”、“旅順萬忠墓”四部分。整個陳列真實地反映了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在旅順制造慘無人道的大-的罪惡行徑,時刻提醒著人們牢記歷史,勿忘國恥。2,旅順萬忠墓紀念館開放時間冬季8時30分至15時30分(15時停止入場),夏季8……[詳細] |
![]() | 在缸窯嶺還有一處遼西著名的紅色旅游勝地——下五家子殉難同胞紀念碑。下五家子殉難同胞紀念碑遺址位于缸窯嶺鎮北4公里的下五家子村,是1935年11月16日日寇慘殺下五家子屯397名愛國同胞的血證。1935年3月至9月,日寇曾三次大規模進犯當時錦西缸窯嶺下五家子,“圍剿”當地武裝的抗日群眾,結果都被當地的武裝抗日群眾所擊敗。一天,一架小型日寇飛機又來下五家子掃射,被村民們用自制的土武器把飛機打了下來。日寇對當地的抗日群眾恨之入骨,伺機報復。1935年11月16日凌晨,日寇出動駐缸窯嶺所有部隊,包圍了下……[詳細] |
![]() | 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的第一座鐵路大橋。1905年由日本人勘探設計,1909年8月動工興建,1911年10月建成通車。大橋全長944.2米,寬11米,共12孔。從中方數第四孔采用了開閉梁,以-墩為軸可并行旋轉90度,便于大型船只過往航行。1943年4月,日本侵略者在此橋上游不足百米處建成了第二座鐵路大橋(即今日中朝友誼橋),遂將第一橋改為公路橋。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飛機多次轟炸,鴨綠江第一橋被徹底炸毀。中國一側所剩四孔卻依然屹立于鴨綠江上,像一位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成為中國近百年歷史……[詳細] |
![]() | 大連中華工學會舊址位于大連市沙河口區,是大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大連市沙河口區黃河路658號,家樂福大連黃河路店對面,二層紅磚建筑。歷史的原因,這里一直是只有舊址而沒有陳列展覽,2002年10月這里被遼寧省委命名為黨史教育基地后,為充分發揮教育作用,有關部門即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文物征集和陳列布展工作,同時還對舊址做了必要的修繕,2003年5月,正式開館。新的布展遵循了真實再現歷史、真實表現人物的原則,突出了時代特點。在近200余平方米的展覽面積中,復原了當年中華工學會辦公……[詳細] |
![]() | 黑山阻擊戰烈士陵園位于黑山縣城北,總占地面積32224平方米,由陵園、紀念館、101高地三部分組成。黑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中的著名戰役,為全殲駐東北的國民黨主力兵團,解放全東北發揮了決定性作用。為緬懷在戰役中英勇犧牲的烈士,激勵后人繼承烈士遺志,弘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戰役結束后,當地政府和參戰部隊于1949年修建了“黑山戰役烈士之墓”,1979年重修,1984年遼沈戰役勝利35周年之際維修擴建成“黑山阻擊戰烈士陵園”。陵園由紀念塔、烈士墓群等組成。塔高13.5米,塔身正面陰刻楷書“黑山阻擊戰紀念塔……[詳細] |
![]() | 塔山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63年,1996年把烈士陵園辟為“全民國防教育基地”。1997年被確定為“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被確定為“遼寧省全民國防教育基地”。陵園包括塔山阻擊戰革命烈士英雄紀念碑,合葬著700多名烈士的烈士墓園。由于塔山阻擊戰的艱苦和慘烈,許許多多經歷過那場戰役的老將軍對塔山刻骨銘心,生前就要求死后葬在這里,因此,目前烈士陵園中還留有5位將軍的墳墓。在塔山阻擊戰紀念館中,展出了塔山阻擊戰的圖片和烈士生前的遺物。塔山烈士陵園每年接待4萬多名國內外參觀者和游客,團中……[詳細] |
![]() | 703戰備工程舊址位于清河門區河西鎮邢家屯村,依托邢家屯地區的地理位置和山勢而建,始建于1968年,竣工于1970年3月,包括三個防空山洞及部分附屬設施:分別為戰備火車頭隱匿隧道,戰備防空指揮所和戰備防空U型洞。戰備防空指揮所,洞高約3米,寬約4~5米,長230余米,內設防空走廊及辦公室、宿舍、食堂、水房、衛生間、電訊室等27間,每個房間約有20平方米;南側洞口外有平房建筑,北側洞口外有兩層樓房建筑;樓房西側約150米,另有戶外指揮部平房10間。另外在東南山坳里設有攔水壩及軍需塑料廠車間和飲料廠……[詳細] |
![]() | 位于蘇家屯區陳相屯鎮蛇山村的蘇家屯區烈士陵園占地面積7200平方米,共安葬363位烈士遺骨。陵園內設有烈士紀念碑、墓穴區、浮雕群及圍墻等設施。在無名烈士墓區內,集中安葬著解放戰爭時期在蘇家屯區犧牲的287位無名烈士。這些無名英雄都是為了解放、保衛蘇家屯這片土地而犧牲的。在烈士墓區,建有單體墓穴111座,現安葬著解放戰爭時期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犧牲的朱嗣嶺等76位烈士。昨日也是沈陽解放59周年紀念日,揭幕當天,各界人士向烈士墓碑敬獻了花圈。落成開放的蘇家屯區烈士陵園已成為全區乃至沈陽市的一個重要的愛……[詳細] |
![]() | 東北陸軍講武堂舊址陳列館,占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由沈陽文物古跡保護研究中心管理使用。展出東北講武堂相關歷史原貌。東北講武堂由徐世昌建于1907年,張作霖于1919年發展續建,成為與黃埔軍校齊名的軍校。2012年,陳列館啟動建設工作。位置:沈陽大東區珠林路25號交通:地鐵1號線、251路、287路、173路門票:免費……[詳細] |
![]() | 配水池位于錦州城北,是遼沈戰役著名的戰斗遺址,總建筑面積1100平方米。開發建設配水池戰斗遺址,是錦州市紀念遼沈戰役勝利暨錦州解放60周年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錦州市繼完成遼沈戰役紀念館改造、東北野戰軍前線指揮所舊址開發、黑山阻擊戰紀念館籌建等一系列紅色旅游景點建設之后打造的又一遼沈戰役紅色旅游品牌的重點工程。……[詳細] |
![]() | 總投資600余萬元、面積1800平方米的遼陽烈士紀念館坐落于遼陽市烈士陵園西側,展館主要包括日俄戰爭侵略暴行、三次解放遼陽城區、英烈業績光照千秋、緬懷英烈繼往開來四大展廳,共展出珍貴歷史圖片336張、歷史實物245件,說明文字近萬字,詳列了李兆麟、白乙化、喬恒志等179位烈士的光輝業績。……[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