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津市少年宮創辦于1956年,位于南開區東馬路94號,是全國較早興辦的綜合性校外教育單位之一。建宮50余年來,天津市少年宮充分發揮市級校外教育單位的示范引領作用,面向全市少年兒童,指導各區縣少年宮及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提供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注重實施素質教育,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市少年宮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少年兒童,面向學校,面向少先隊”的方針,聯合各區縣少年宮在全市少年兒童中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思想品德、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等少年兒童文化教育活動。每年堅持開展學雷鋒等傳統活動,切實將學雷鋒活動常態化、自覺化。開展“自強之星”“創新思維大賽”“我夢幻中的海河……[詳細] |
![]() | 天津市高級中學學生軍事訓練東麗基地始建于1998年9月,坐落于金鐘街歡沱村東,北靠金鐘河,南接空港物流加工區,西鄰市區13公里,東距東麗湖度假村10公里。基地占地面積840余畝,建筑面積近5.7萬平方米,建有專業理論教學區、多功能運動訓練場區、CS拓展訓練場區、實彈靶場區、學工學農社會實踐科技園區、室內激光射擊模擬、校園生活區等10個場區。2007年至2009年,基地相繼建立了天津市唯一的禁毒教育展館和集聲光電于一體的國防教育展館、人防教育展館。目前,基地建有訓練場地6.7萬多平方米,11個營區學員住宿樓,能同時滿足5000人訓練住宿,建有400米障礙訓練場、實彈射擊靶場、單兵戰術訓練場、激光……[詳細] |
![]() | 在海河塘沽段的北岸,聳立著一座巨大的紀念碑。該碑由原塘沽區政府于1992年所立。紀念碑底座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形似墳瑩,碑身是三根自色大理石巨柱,中間最高的一根高達16米,紀念碑底座上鐫刻著“萬人坑紀念碑”六個遒勁大字以及字字血淚的碑文,寓意:在黑色大理石砌成的墳墓下埋葬著成千上萬名勞工的遺體。墓后純自色大理石立柱似一把利劍直沖蒼天,向世人控訴口本軍國主義在華所犯罪行。墳墓兩邊側立的石壁表不人體被肢解、國土被宰害l,一個用鋼鐵煉成的圓形物體通過兩條鐵鏈空懸在墳墓上力一,象征著花環和警鐘,既表不對死難者的悼念,又警不后人,慘痛的歷史不容忘記。“七七事變”后,口本軍國主義者為補充國內因大量征兵而造成……[詳細] |
![]() | 海鷗表博物館坐落于天津海鷗工業園內,建于2010年,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建設投入資金約750萬元。博物館包括太陽投影鐘景觀及A,B兩館。太陽投影鐘由國家天文臺和海鷗集團共同建造,直徑19米,由印度紅、芝麻白、黑金沙三種顏色的花崗巖組成,周邊鑲嵌十二屬相銅雕,極具中國特色。由GPS定位投影坐標,北緯39°722、東經117°2414,按農歷24節氣,劃出刻度,以人體的太陽投影為指針,通過時差修正表修正,計算出當時的北京時間,誤差極小。A館分10個部分:計時中國、首表中國、計時之寶、創新之路、走向世界、表藝世界、品牌海鷗、中國時刻、精品專賣、走向未來。展示了從古至今,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計……[詳細] |
![]() | 大邱莊于明永樂二年建村。自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大邱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發展,曾經貧窮落后的小村莊,呈現出一幅農村經濟跨越發展、農民生活水平蒸蒸口上的美麗畫面。1993年,大邱莊撤村建鎮,現轄鎮域面積124平方公里,26個村街,11萬人。距市核心區30公里,距濱海新區40公里,津滄、榮烏、長深高速和京滬高鐵等“六縱五橫”的立體交通網穿境而過,是中國十大特色名鎮、中國鋼管產業集群名鎮、中國首批綠色低碳試點鎮、全國文明村鎮。近年來,大邱莊鎮緊緊把握“高標準、邁大步、創一流”的工作基調,堅持“統籌安排、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再上水平”的基本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轉……[詳細] |
![]() | 中新藥業現代中藥產業園建于2004年,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期投資近6億元,總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產業園以中藥的現代化研發、提取和制劑為核心,是目前國內頗具特色和規模的中藥現代化生產基地之一,已成為天津中藥現代化發展成果的集成平臺。園區包含兩個展覽館、三個參觀區域。天津醫藥展覽館展示了天津醫藥百年發展變遷對中華醫藥文化的推動作用和中新藥業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新藥業自然人文陳列館展示了各類藥物標本1萬多份,其中動物礦物標本600多份,包括全國稀有的虎骨、豹骨各一架,植物標本2000余份,蠟葉標本7000多份,是集科研、教學、標本收集、鑒定與制作于一體的多功能展館。三個參觀區域為“百……[詳細] |
![]() | 天津市古林古海岸遺跡博物館位于大港城區東南側的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古貝殼堤區域內,2002年經市政府批準建立,2003年3月動工修建,10月竣工并對外開放。開館至今已接待國內外專家學者、團體游客、大中小學生共計10萬余人。博物館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保護用地6公頃。館內地下一層,地上兩層。地下部分為古貝殼堤剖面展示區,屬第二道貝殼堤最古老的一段,同美國的圣路易斯安那州貝殼堤、南美的蘇里南貝殼堤并稱世界三大古貝殼堤。展出的古貝殼堤在世界三大古貝殼堤中,層次最豐富,貝殼含量最高,規模最宏大。古貝殼堤形成于約2600年前,是天津海陸變遷自然遺跡之一,對于古地理、古氣候、海洋生態、海陸變……[詳細] |
![]() | 楊連弟烈士紀念館始建于1995年,初址位于北辰區青少年宮六樓。同年,建楊連弟公園和楊連弟銅像。2012年,在楊連弟烈士犧牲60周年之時,啟動重建工程,2013年清明節前夕.新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楊連弟.1919年出生于天津市北倉鎮.1949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在修復隴海鐵路8號高橋時,楊連弟機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橋墩,提前完成修橋任務,榮獲“登高英雄”的光榮稱號。1950年10月,楊連弟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鐵道兵團第1師第1團第1連任副連長。在朝鮮戰場上,楊連弟多次出色完成搶修鐵路大橋的任務,有力地支援了朝鮮前線的……[詳細] |
![]() | 天津是中國最早開辦自來水的城市之一。自來水博物館坐落于紅橋區“水趣園”內,是我市唯一一座建在生產車間構筑物上的專業博物館。博物館由天津市自來水集團自行建設,2010年建成。展廳面積1100平方米,擁有各時期的工具、設備和文獻資料等實物202件套,掛圖300多幅,開館至今已先后多次舉辦天津城市供水企業發展史、供水新技術科普展等各類活動。館內展覽分創業初始、供水新生、引水發展、惠澤民生和科技興水5個部分,通過展現天津自來水的歷史沿革和科技發展,讓廣大市民了解我市自來水的歷史脈絡,感知當今自來水生產過程,體會到“自來水”并不是“自來”的道理,從而增強珍惜水,愛護水資源,增強節水的意識。創業初始(18……[詳細] |
![]() | 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建于1980年,是我國制造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王朝御苑酒堡是王朝酒業發展的縮影,展現酒業發展的巨大成就。王朝御苑酒堡是王朝酒業斥資2億元、耗時3年建成的亞洲最大的單體酒堡,坐落在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王朝工業園內,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酒堡占地260多畝,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庭院綠化面積近7萬平方米。酒堡的設計借鑒法國波爾多地區19世紀古堡風格,以法國羅浮宮為設計理念,融入中國審美元素,承載了王朝酒業對于世界葡萄酒文化和中國融合的理解,典雅精致、華貴浪漫,體現出王朝公司中法合璧的特點。王朝御苑酒堡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結構。從廣場上的金字塔形建筑物可以直接進入地……[詳細] |
![]() | 泰達圖書館檔案館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核心地段,是一座造型別致、氣勢恢宏、人稱“知識水晶宮”建筑。自2003年12月開館以來,本著有利于傳播進步思想、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公共素質、促進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則,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開發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設施和標志性建筑,不僅是有識之士求知解惑的殿堂,也是廣大市民及青少年接受區情區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學生社會實踐的基地,是“國家一級檔案館”“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實行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的區域性文化機構。該館占地面積1.6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67萬平方米,其中圖書館檔案館建筑面積……[詳細] |
![]() | 天津市青少年綠色文明基地旨在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全面推進以德育教育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基地的業務范圍包括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科技示范,組織大、中、小學生開展植綠、護綠和識農、學農教育及相關的教育、培訓活動等。基地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幽雅,地處天津市東南部渤海之濱,位于京津塘三角區腹地和環渤海經濟帶中心,是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是濱海新區旅游開發的重點地帶,官港生態游樂園旅游區重點開發區域的核心地區。基地距天津市區40公里,距北京165公里,矗立于富饒的田野之上,依偎于優美的官港湖畔,占地面積1076畝,建筑面積近4萬平方米。基地春旱夏濕,秋溫宜人,季節變……[詳細] |
![]() |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建于2005年7月,2005年9月竣工,坐落在薊縣羅莊子鎮金水泉山。紀念碑建成后,已先后接待各界參觀祭掃群眾5萬多人。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碑總面積約100畝,紀念性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共分紀念碑、無名烈士墓、警示門三部分。紀念碑碑體總高19.45米,寓意1945年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碑座為四方形,象征4萬萬人民眾志成城,浴血奮戰。碑座下8級臺階,象征8年全面抗戰。碑后浮雕墻長35.20米,寓意抗戰期間有3520萬同胞死傷。碑頂步槍呈V字形,托起和平鴿組成的貼金球形花團,寓意維護和平,警示戰爭。碑前上坡臺階60階,標志抗戰勝利60……[詳細] |
![]() | 寧河縣烈士陵園坐落在蘆臺鎮東側,始建于1969年10月,2005年12月完成重建,占地面積1.5萬余平方米。園內建有2755平方米的紀念廣場、于力一舟烈士墓、于力一舟烈士塑像、骨灰堂、黑色大理石烈士幕墻和鄧穎超題寫館名的于力一舟烈士紀念館。陵園內蒼松翠柏、綠樹成蔭,在幾十種花草樹木的掩映下,安放在這里的270座烈士墓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寧河人民有著反侵略斗爭的光榮傳統,特別是在抗擊口本侵略者及國民黨反動派的戰斗中展現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曾參加冀東大暴-動.組織抗口武裝.在冀東戰爭時期38名。這些烈士中解放戰爭時期500名軍區的領導下,組建寧河大隊,他們參加攻打新河船廠、南湖阻擊戰、趙莊伏擊戰、……[詳細] |
![]() | 天津,緣水而生,因河而興,運河成就了天津的繁榮和富庶。運河鄉情展館充分挖掘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多姿多彩的津味運河文化。運河鄉情展館建于2011年10月,位于天津市北辰區北倉小學教學樓內。自建成開館以來,多次接待學校和社會各界參觀、開展活動。展館建筑面積300平方米,以史實和史料為依據,采取圖文與實物相結合的形式,充分運用空間造型藝術、平面設計藝術,形象直觀地展示北運河文化的豐富內容。展館展示內容以北運河所流經的北辰區域為主,重點介紹北辰區的歷史和北運河的形成及其帶動的具有北方特色的經濟、文化、教育和藝術發展過程,特別是人杰地靈的北辰大地所涌現出的文化界和教育界的著名歷史人物。整個館區劃……[詳細] |
![]() | 中共中央北方局舊址紀念館是中共中央北方局1936年3月至1937年2月在天津的辦公駐地,也是劉少奇同志任北方局書記期間曾居住過的地方。該館坐落于和平區黑龍江路隆泰里19號,房屋建于1915年,為里巷式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占地121.22平方米,建筑面積202.16平方米。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陜北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確立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和方針。為貫徹會議精神,劉少奇同志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于1936年3月到達天津,主持中共北方局工作,領導華北地區的抗日運動。4月初,在劉少奇主持下重新組建北方局,彭真任組織部長、陳伯達任宣傳部長。劉少奇同志領導北方局期間,正確分析北方的革命形勢……[詳細] |
![]() | 普育學校坐落于津北古鎮宜興埠,選址在原宜興埠第二小學。1929年,著名教育家溫贏士胸懷教育救國之志,為弘揚普育精神在宜興埠創辦了普育女子學堂。學堂以“勤勞、真實”為校訓,以先進理念和辦學模式施教于學子,聞名遐邇、英才輩出,后男女兼收更名為宜興埠師范小學,直至解放戰爭時期因戰火而燒毀。2006年12月,天津市“歷史名校”工程領導小組同意由北辰區人民政府實施重建普育學校,2008年12月竣工交付使用。重建后學校占地面積約5.3萬平力一米,總建筑面積3.9萬平力一米,為中式仿清建筑,包括小學教學區、中學教學區、實驗區及行政辦公區等設施,采用灰墻飾面、自涂粉刷、庭院風格、鋼梁連通等手法,輔以琴棋書畫等……[詳細] |
![]() | 1985年5月,為順應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形勢和農村生產力發展需要,經國務院批準,提出“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項目,促進地方經濟振興”。隨后,“星火計劃”付諸實施,寓意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將燃遍我國的農村大地。繼而在中塘這片孕育希望的沃土上,“星火計劃”以氣吞山河之勢點燃了經濟發展的燎原之火,更點燃了中塘人自強不息的心靈之火。中塘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的建設與發展,成為大港科技發展史乃至天津市農村科技發展史上的里程碑。1992年12月,經國家科委審核批準,中塘星火技術密集區成為全國首批37家星火計劃區域綜合開發示范區.也是京津地區首家國家級星火技術密集區。1993年,經過一年運行的中塘星火技術密集區,再次……[詳細] |
![]() | 天津大學的前身為北洋大學堂,誕生于1895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為知史鑒往,傳承文脈,啟迪后學,天津大學于2001年創建了“天津大學歷史檔案陳列館”,2010年又擴充改建為“天津大學校史博物館”,發揮歷史檔案的愛國教育功能,提升校史文化的正能量,教育青年學子。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坐落在校園內銘德道上,館舍總建筑面積為2000平方米。展覽以史為經,以事為緯,系統敘述了學校的創建、發展直至今天的全過程,運用珍貴歷史照片、翔實圖表、檔案史料與實物、藝術作品、場景復原等多種方式,展不學校的創辦發展歷程、精神文化傳統以及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是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詳細] |
![]() | 在美麗的渤海之濱,天津宋慶齡渤海兒童世界有一座銅像。雕像上兩位老人正用慈祥的目光愛撫著膝下天真爛漫的孩子。這就是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恩來鄧穎超和孩子在一起銅像。銅像上的兩位老人就是中國人民敬愛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和鄧穎超。周恩來和鄧穎超同志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他們的革命生涯都是從天津開始的,他們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深情,稱這里是他們的第二故鄉。周恩來、鄧穎超兩位偉人共同的生活軌跡都與天津、與國家、與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1976年1月6日,敬愛的周恩來同志在與病魔進行最后的搏斗后,與世長辭。按照他的遺愿,他的骨灰被撒在祖……[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