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自然博物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自然博物館篇

森暉自然博物館
  森暉自然博物館座落于東莞市莞城區可園路,與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可園、可園博物館、嶺南畫院、文學院僅一路之隔。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有著良好的文化氛圍。森暉自然博物館,占地面積10000多平方米(內附古玩城),展館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展館主要分為:大型根雕觀賞石館、精品觀賞石館、觀賞石文化走廊、古生物化石館等,是東莞一家規模大、藏品多、設施完善、功能齊備的自然科普性博物館。特產美食1、麥芽糖柚皮:東莞民間傳統食品,以新鮮柚子皮和麥芽糖加工而成,甜而不膩,齒間留香。石龍鎮所產最著名。景區現場可買。2、石碣龍眼:龍眼,(Dimocarpuslongan),又名桂圓,屬無患子科龍眼屬常綠喬木,樹高8…[詳細]
三亞自然博物館
  三亞自然博物館座落與國家5A級旅游區——三亞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區內,2007年9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館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承接設計,博物館采用高科技聲、光、電技術,再現了1.4億年前的世界,其設計達到一流博物館的水準。三亞自然博物館是一座集觀賞、展覽、征集、科技和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風格和施工達到國際一流標準。三亞自然博物館是海南省唯一的自然博物館,館藏品包括被聯合國科教文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遼西熱河古生物化石;貴州關嶺、河南西峽、山東山旺動物群、寧夏同心生物群、內蒙、甘肅等全國各地珍貴的古生物化石以及海南當地獨有的動植物標本,亦有被譽為“東方神木”價值…[詳細]
廣西自然博物館
  廣西自然博物館坐落于南寧市人民公園白龍湖東側,其前身為1934年7月1日成立的廣西省立博物館的自然科學部,1988年分出獨立建制,1989年1月1日正式開館,F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全國重點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也是我國西部兩座省級自然博物館之一。廣西自然博物館主要從事現生動植物、巖石礦物、古動物(含古人類)化石等自然標本的采集、收藏、研究和陳列,F收藏有古動物化石、古植物化石、現生動植物、巖石礦物等各類自然標本5萬余件。廣西自然博物館擁有一支精干的專業人才隊伍,在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刊物發表了100多篇研究論文;與美國、英國、法國、泰國等國專業機構保…[詳細]
神農架自然博物館
  松柏鎮1996年建成一座神農架自然博物館。這棟很小的兩層建筑,是華中地區僅此一家的區域性自然博物館。神農架自然博物館是全面了解神農架的窗口,被人們譽為“神農架的縮寫”。博物館設有綜合廳,陳列著神農架的地形模型,四壁懸掛著很多彩色照片,有神農頂雄姿、鐵堅杉偉影、枝繁葉茂古梭羅樹,有蒼莽的林濤、壯闊的云海等,可以幫助人們了解神農架的全貌。全館共分植物和動物兩大部分,第一層植物館內收集有2000多種植物,是一座豐富的植物基因庫,像珙桐、香果、銀杏、連香、篦子杉等60余種孓遺物種都是在生物學界被稱為“活化石”的珍品,此外還有一些神農架特有的珍稀藥材。第二層動物館內陳列著400多種動物標本,其中最惹人注…[詳細]
鄭州師范學院自然博物館
  鄭州自然博物館(鄭州師范學院自然博物館)是由鄭州市政府專項資金支持、鄭州師范學院承建、地方特色鮮明的博物館。該館主要從事動物、植物、古生物、礦物、土壤、水資源等領域的標本收藏、展覽,集教學、科研、科普等功能于一體。展覽以生物、礦物等分類為主要內容,向觀眾普及自然科學生態保護、天人合一的大生態觀。博物館面積3,000平方米,設有嵩山之春、南國夏風、大河金秋、冰雪風情、水生世界等9個展區。開辟了科普講座、互動式探索自然奧秘的實驗天地。每年都會推出若干個臨時性專題展覽。展館收藏、展示標本1.3萬余件,其中有華南虎、金錢豹、揚子鱷、巨蜥、丹頂鶴、朱鹮等國家Ⅰ、Ⅱ級珍貴動物標本二百余種。大部分珍貴標本是…[詳細]
武夷山自然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位于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三港,1987年由國家林業部和福建省林業廳共同投資興建,建筑面積1673平方米。1990年2月,開始館內的展出設計和施工,同年12月18日正式開館展出,陳列展出面積1300平方米;武夷山自然博物館以“濃縮、再現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自然面貌”為目標,以“森林生態系統”為軸線,采用衛星圖象、浮雕、立體全景畫等表現手法,分3個展廳展出。第一廳為自然環境廳,采用衛星圖象、浮雕、彩色燈光照片、實物標本等與圖表相結合,展示了武夷山保護區的歷史演變和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植被等概況。第二廳為生態景觀廳,采用全景畫和立體表現手法,濃縮再現了武夷山保護區典型的中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詳細]
常州少兒自然博物館
  常州少兒自然博物館是常州博物館下設的一個分館。1986年開始籌備,1995年月12月正式揭牌成立。1997年被常州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命名為“市科普教育基地”,1998年又被首批列為“江蘇省科普教育基地”及“江蘇省科技示范基地”。也是江蘇省唯一的一家少兒自然博物館。館內擁有各類自然藏品2000多種、4000余件,其中屬國家一、二級保護的野生動、植物標本103種、180件,珍貴化石及國外珍稀物種標本200余種、300余件,并形成了以皮毛類動物、海螺、國內外精品昆蟲及地區性中草藥標本為特色的四大系列標本。多年來面向公眾不斷推出有影響的大型固定陳列和臨時科普展覽,累計接待觀眾逾100萬人次,為常州市科…[詳細]
加拿大自然博物館
  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坐落于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館內的藏品從1856年就開始由加拿大地質調查所收集,于1912年開館,其所在的建筑為哥特復興建筑風格,已被列為國家地標建筑。加拿大自然博物館主要講述了加拿大從古至今的自然生態環境,通過150多年的收集,藏品已達一千萬件,為加拿大最富有、最具科學價值的博物館之一。館內的藏品可以分為植物學、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和地球科學,從已消失的恐龍世界到現代鳥類、哺乳動物及植物的發展過程,既有化石、模型,也有活生生的植物。博物館通過活潑生動的說明文字、圖解和互動式數字工具讓游客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加拿大的自然歷史。孩子們對這個博物館非常感興趣,不僅可以進入實驗室進行有趣的…[詳細]
圖牧吉自然博物館
  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博物館位于扎賚特旗圖牧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辦公樓西9公里處,建筑面積500㎡。建于2003年,2006年6月正式開館,共收集動物標本55種147件,植物標本60件,墻壁鳥類圖片70件。自然博物館致力于“標本收藏、科普教育、科學研究、觀賞娛樂”為一體,采取高科技的聲、光、電等手段,模擬自然界中鳥獸的生活狀態,力圖再現圖牧吉草原和濕地生態系統原貌,是了解保護區的一個重要窗口。自然博物館分序廳、大鴇廳、生態廳、植物標本及圖片展廳、電教室和警示廳。序廳內有反映保護區全貌的沙盤,從這里可以了解到保護區的面積、區域類型、鳥類資源分布等情況;大鴇廳全程再現了大鴇從育雛到成鳥的過程;生…[詳細]
土地暨自然博物館
  土地暨自然博物館為澳門路環島第一個自然博物館,是以自然資源和生態保育為主題,由當時的海島市市政廳籌建,并于1997年3月21日落成啟用。該博物館分別介紹了澳門自然地理、動物標本、植物標本和仿真紅樹林等,是市民或游客認識澳門地理、氣候、動植物資源和生態功能的教育場所。土地暨自然博物館面積為57平方米,藏有300多件收藏品,設有兩座場館共有五個展區。其中,第一展區介紹澳門地理位置和氣候、樹木存在的價值和功能、水的重要性以及侵蝕的成因和影響等情況。第二展區展有昔日在澳門離島從事農牧業居民使用的農具。第三展區位于兩個場館之間的空地,展有鋤地、灌溉、打禾和磨谷等不同農業生產活動的造型。第四展區設有一個小…[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在线 | 最新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麻豆AV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