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現存50大古建筑旅游

中國現存50大古建筑

小雁塔(薦福寺)
  小雁塔位于友誼西路南側的薦福寺內,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成為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之一。小雁塔建于唐景龍年間(707—709),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獻福寺的佛塔。薦福寺創建于公元684年,原名獻福寺,是唐高宗生日宗室皇族為他“獻!倍ㄔ斓摹N鋭t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稱大薦福寺。薦福寺的鐘樓懸有一口金代明昌三年鑄造的大鐵鐘,高3.5米,口徑2.5米,周長7.6米,重10噸。鐘聲清脆銳耳,10里之外都能聽的清楚。塔影秀麗,鐘聲宏亮,這就是稱作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小雁塔為密檐式磚塔略呈梭形,高43.38米,塔底平面呈正方形,底邊各長11.56米,每層迭澀出檐,南北兩面各開一門。底層…[詳細]
正定隆興寺
  隆興寺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東門里街,是國內保存時代較早、規模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十大名寺之一。隆興寺位于距離石家莊15公里的河北省正定縣城內,始建于隋朝,時稱“龍藏寺”,唐朝改名為龍興寺,至宋朝時落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筑群,之后歷經多次修葺,直至清朝康熙年間,形成了東、中、西三路并舉的建筑格局,規制日益完善,達到鼎盛時期。隆興寺占地面積為85200平方米,坐北面南,建國后,多次撥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門(南門)外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內建筑主要有天王殿、天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門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康熙乾隆二御…[詳細]
曲阜孔廟
  孔廟(本廟)位于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讖R-(北孔)位于東經116°58’30”----北緯35°36’42”。曲阜孔廟(ConfuciusTemple)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據稱孔廟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后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擴建成現代規模。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詳細]
蘇州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亦稱“蘇州園林”,是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境內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總稱。蘇州古典園林溯源于春秋,發展于晉唐,繁榮于兩宋,全盛于明清。蘇州素有“園林之城”的美譽,境內私家園林始建于前6世紀,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現存50多處。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筑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蘇州古典園林所蘊涵的中華哲學、歷史、人文習俗是江南人文歷史傳統、地方風俗的一種象征和濃縮,展現了中國文化的精華,在世界造園史上具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重大的藝術價值。以拙政園、留園為代表的蘇州古典園林被譽…[詳細]
奉國寺
  奉國寺始建建于遼開泰九年(1020年),是世稱釋迦牟尼轉世的遼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緒在母親蕭太后(蕭綽)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初名咸熙寺(因供奉七尊大佛,又稱大佛寺或七佛寺)。金代改稱大奉國寺。該寺自創建至清代,經歷代修繕10余次,遭受地震災害有記載的兩次。其中規模較大的修繕有金天眷三年(1140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等。大雄殿后門內,有倒坐觀音像一尊,為明代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重塑。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以后,陸續在原觀音閣的遺址上建立萬壽殿(后易無量),改五間山門為三間,將大雄寶殿以石墻圍之,增建內山門及牌房等。遼代建筑,只余大雄寶殿。1…[詳細]
晉祠
  晉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甕山麓。晉祠原為紀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武王次子、晉國開國侯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關于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為出名了。晉祠現已稱為一個有著幾十座古建筑的中國古典園林的游覽勝地。這里殿宇、亭臺、樓閣、小橋、古樹互相映襯,山環水繞,文物薈萃,古木參天,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古建園林,被譽為山西的“小江南”,馳名中外。晉祠的文物古跡很多,比較著名的有:圣母殿、侍女像、魚沼飛梁、難老泉等。侍女像圣母殿是晉祠的主體建筑。殿內,除圣母居中端坐外,旁有42尊侍女像。她們有的灑掃,有的梳妝,有的奉飲食,有的侍起居…[詳細]
獨樂寺
  獨樂寺位于天津北郊的薊縣城西門內,它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該寺始建于唐貞觀二年(628年)。主建建筑山門和觀音閣為遼統和二年(984年)重建,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代表作。山門屋頂為五脊四坡形,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虎殿頂山門。觀音閣通高23米,上下兩層中間設一暗層。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斗拱24種,建筑上以手法高超著稱。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筑。獨樂寺行宮,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稱乾隆行宮,是清代皇帝去東陵謁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區僅存的一處行宮。據記載,獨樂寺自遼代重修以來,曾經受過28次地震,其…[詳細]
大雁塔
  大雁塔文化休閑景區,坐落西安標志性建筑大雁塔的腳下,是國家AAAAA級景區,也是中國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曲江新區的北大門。自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廣場盛妝開放以來,景區平均每日接待各地游客數以萬計,成為游客的樂土、市民的家園、城市的窗口、文化的盛地,被譽為西安的“城市會客廳”,為西安、陜西的文化建設和旅游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品牌效應。大雁塔位于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內,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為保存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層,后加蓋至九層,再后層數和高度又有數次變更,最后固定為所看到的七層塔身,通高64…[詳細]
頤和園
  頤和園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區,距北京城區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頤和園(Summer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為三山五園(三山是指萬壽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別建有三園清漪園、靜宜園、靜明園,此外還有附近的暢春園和圓明園,統稱五園)中最后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詳細]
承德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承德離宮”。它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歷時89年。清代前中期的幾位皇帝幾乎每年都來這里消夏避暑,處理政務,通常是每年農歷四、五月份來,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莊實際上已成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個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山莊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宮殿區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筑組成。苑景區又分為山區、湖區、平原區三部分。以山區面積最廣,約占山莊總面積的70%多。山莊集全國園林精華于一園,具有南秀北雄的特點。清代山莊內共有亭子90座,堤橋29座,碑刻摩崖25處,假山疊石70余組,殿宇、樓堂、…[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色欧美2019最新在线 | 曰本A∨久久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综合网在线影院 |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伊人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一色噜一噜噜噜人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