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旅游

中國國家一級博物館

  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文物局為加強博物館行業管理,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服務功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正式登記、注冊并接受年檢,具有文物、標本收藏保管、科學研究、陳列展覽功能的,對外開放的各類博物館,經該國家局組織設立的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在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議,并以打分方式產生的博物館最高等級劃分。2008年5月評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83家,2012年11月評出第二批17家。
2017年01月20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的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顯示,我國國家一級博物館再添34家,總數達130家。
中國茶葉博物館
  中國茶葉博物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龍井路雙峰,于1991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唯一一座以茶和茶文化為主題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集文化展示、科普宣傳、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及品茗、餐飲、會務、休閑等服務功能于一體。博物館由陳列大樓、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風味茶樓、茶藝游覽區等建筑組成。陳列大樓內設茶史、茶萃、茶事、茶具、茶緣、茶俗等六個展廳,以“茶史鉤沉”、“名茶薈萃”、“茶具藝術”、“飲茶習俗”、“茶與人體健康”等專題,勾勒出中國幾千年茶葉文明的歷史軌跡,細致生動地反映了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中華茶文化。國際茶文化交流館,內設有學術交流報告廳、臨時展廳、貴賓接待室、會議室等,是一個設備先進、…[詳細]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是由杭州市政府出資建設的工美主題的博物館,館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北起中國刀剪劍、傘博物館南面,南近登云路,西起小河路,東與京杭大運河相望。博物館在紅雷絲織廠老廠房基礎上改造而成,是對中國刀剪劍、扇、傘三大國家級博物館的擴容和升級。博物館總規劃用地面積7571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5149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8930平方米。三樓為3000平方米的基本陳列展區,分為雕刻、陶瓷、織繡、編織、金屬工藝、民間工藝美術六大類,集中展示杭州工藝美術的發展歷史、成績斐然的藝術成就;第二課堂互動區可開展相關工藝的體驗學習活動。二樓為大師工作室與臨時展廳,是開展藝術交流、創作…[詳細]
天一閣博物院
  天一閣位于寧波市天一街10號,在風光秀麗的月湖歷史文化景區內。它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之間,原為兵部右侍郎范欽藏書處,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私人藏書樓,1982年被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一閣主人范欽,字堯卿,號東明,官至兵部右侍郎。他依據《易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理論,取“以水克火”之意,把藏書樓定名為“天一閣”,閣前鑿池,名“天一池”。范欽原藏書籍7萬余卷,至解放前只剩1萬3千多卷。保存下來的圖書,絕大部分是明代的刻本和鈔本,其中不少已是海內孤本,尤其是為數不少的明代地方志271種和明代科舉錄370種,更是研究我國明代歷史的珍貴文獻…[詳細]
寧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中國港口博物館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春曉濱海新城,建筑面積40978平方米,于2014年10月建成開館。中國港口博物館定位以港口文化為主題,集展示、教育、收藏、科研、旅游、國際交流等功能于一體,體現國際性、專業性、互動性的我國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大型港口專題博物館,成為挖掘港口歷史、傳承港口文化、傳播海洋文明的重要基地,成為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文化支點。中國港口博物館將承載“港通天下”的文化內涵,為國內外研究中國港口歷史、探求港口未來的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臺;為參觀者了解中國港口發展過程、掌握港口知識提供深入學習環境;為廣大青少年科學感知港口的發展、培育對港口的興趣提供直觀形象和互動氛圍;為…[詳細]
南湖革命紀念館
  南湖革命紀念館,為了紀念“一大”在南湖勝利閉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管理好“一大”嘉興南湖會址,1960年,在黨中央和浙江省委的直接關懷下,南湖革命紀念館成立了。建館之初,館址設在湖心島。1992年中國改革開放轉型后,南湖成為旅游風景區。2006年建立新館。1991年7月,建黨七十周年前夕,一座由嘉興人民捐款350萬元興建的南湖革命紀念館在南湖東岸拔地而起。這是一座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精神的現代建筑。步入紀念館廣場,一面長約3-4米的鮮紅黨旗鑲在西南側的墻壁上,廣場四周筑有四個火炬形花壇,中心4個小花壇向心而抱,數千朵盛開的紅花將廣場映襯得異常燦爛。站在廣場仰望紀念館,只見寓意新中國度過42級臺階…[詳細]
舟山博物館
  舟山博物館是地(市)級綜合性博物館,屬國家所有社會公益-業單位,創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1998年新館落成,2000年1月對外開放,現占地面積5500平方米,建筑面積369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為1100平方米。舟山博物館常設固定展廳“舟山史跡陳列”、“百年老床陳列”、“海洋漁業標本陳列”等固定展廳三個,(除周一外)全年對外開放。其中“舟山史跡陳列”展廳面積350平方米,展出文物、藏品200余件(組),由“史前文化”“最初家園”“文明曙光”“千秋良港”和“海疆烽火”五個專題組成,展現了舟山上起距今1—6萬年更新世晚期、下迄清末鴉片戰爭舟山海島發展、演變之脈絡,重點突出舟山港在歷代中外經濟文化…[詳細]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位于合肥市蕪湖路239號,與省圖書館和包公祠隔街相鄰,占地面積約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460平方米,其仿古建筑風格,曾為解放初期合肥市四大標志型建筑之一。它是目前安徽省唯一一座省級自然科學博物館。隸屬于安徽省地質礦產局,其工作經費按行政事業單位核發。該館組織機構健全,現設科普部、科研部和陳列部三個部,人員結構合理,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人員占80%。館內有固定的科普教育設施,并配有相應的科普宣傳資料,擁有較高水平從事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輔導人員。該館現已開放四館二室,分別為礦產資源館、奇石館、生物演化館、地史館和寶玉石室、聲像室。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已制定規劃,準備利用已有的場地和館藏…[詳細]
淮北市博物館
  淮北市博物館創建于1976年,由著名考古學家、文學家、詩人郭沫若先生題寫了原館標。博物館新館于2004年9月對外開放,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新城區中心,占地40余畝,建筑面積一萬多平米,地域特色濃厚,造型別致。該館原系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藏文物數萬余件,陳列面積5000余平方米。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淮北地區的早期文明。春秋宋國的國都、秦泗水郡、西漢沛郡、東漢沛國的治所均設于相城。博物館收藏了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我市的出土文物,從不同側面再現了相城作為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曾有過的輝煌,展陳專題有:《隋唐五代陶瓷》、《宋金元陶瓷》、《運河遺韻》、《茶具鑒…[詳細]
宿州市博物館
  宿州市博物館,位于宿州市政務中心對面,占地50畝,建筑面積1萬平米,2010年10月建成開放。建筑風格充分吸納了漢文化元素,仿漢式高臺大屋頂規制,大理石外墻,正立面鑲嵌著取自漢化像石圖案的浮雕,莊重古樸。全館共分為三層:一層為庫房、辦公區域、臨時展廳和民間藝術館。其中,民間藝術館包括地方戲曲、埇橋馬戲、民間工藝、書畫藝術和靈璧奇石5個部分。二、三層是展示宿州歷史文化展廳,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漢雄風、汴水咽喉、明清遺韻、現代風云、人杰地靈等7個部分。展陳文物700余件,館內集展覽、收藏、陳列、研究、傳播于一體,史料翔實、圖文并茂。宿州市博物館是副處級事業單位,下設辦公室、陳列部、宣教部、保…[詳細]
蚌埠市博物館
  蚌埠市博物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區東海大道市民廣場西側,市政府以南。蚌埠市博物館新館自2015年12月16日正式開放,總占地面積3.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2.5萬平方米,地下約9000平方米,總投資3.4億元。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歷史、近現代城市發展史以及淮河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截至2021年,蚌埠市博物館共有各類文物藏品一萬余件,包括了數十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遺物,同時也有進入歷史文明時期各個朝代的陶瓷器、青銅器、玉器、書畫及古籍善本等。展覽長年對外開放,有《孕沙成珠•蚌埠古代歷史文明陳列》、《翰墨丹青•館藏古代書畫作品展》、《…[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阿v片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不卡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91 | 欧美日韩国产激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