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旅游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為全面推進博物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在全面總結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于2008年7月印發了《關于開展二、三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啟動二、三級博物館的評估工作。
2009年5月,根據《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的規定,經過博物館自評申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評估,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專家核審備案,國家文物局研究決定中國長城博物館等288家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按行政區劃排列共288家。
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廊坊博物館等144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8年9月18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公布顯示,我國國家二級博物館再添86家,總數達439家。
明城垣史博物館
  明城垣史博物館南京明城垣史博物館于1998年5月24日正式掛牌成立,位于風景秀麗的南京城墻臺城段。該博物館是一座集中收藏、展示和研究南京城墻的專題性歷史類博物館。2001年,明城垣史博物館被列為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山、水、城、林融于一體的自然景色,構成了明城垣史博物館鮮明的特色。明城垣史博物館重點收藏明代銘文城磚及眾多相關的文物資料和文獻資料,標本城磚達600多種,其中還有明代宮廷專用的“金磚”。南京城墻磚文蘊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資料。博物館還收藏有明故宮的基礎木樁和古代戰爭中使用的壘石等文物。館內設有《南京城墻》基本陳列,系統地介紹了南京城墻的歷史沿革、…[詳細]
金壇博物館
   金壇建縣雖只有1400多年,但境內早有人類生活。1985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的西崗三星村遺址,后經南京博物院和金壇市文管會6次聯合發掘,探明這一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已有5500年至6500年。三星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4000多件,其中有國內同期文物中最大的玉玦,有目前國內所見時代最早、最完整的鉞,考古成果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填補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研究區域的空白。   金壇博物館館藏文物之豐,還得益于當代金壇籍銀行家和文物收藏家張律均。他平生酷愛文物,每見精品,不惜重金收購。1987年,張律均身患重病之際,毅然把自己精心收藏了半個多世紀的136件珍貴文物無償捐贈給家鄉金壇。經國家…[詳細]
邳州博物館
  邳州博物館 邳州博物館始建于1988年,為一座地方性的綜合博物館。為弘揚我市優秀的歷史文化,進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2003年邳州市委市政府投入2800余萬元,在新城區建設占地2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200平方米的新博物館,于2005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館陳列分古邳文明、長河余音、民俗文化三部分。館中陳列有長3.66米的象牙、大墩子出土的將江蘇歷史向前推進約2000年的彩陶以及春秋戰國時期的良王城出土的銅器、石器、陶器等各類文物5000余件。…[詳細]
新沂博物館
  新沂博物館創立于1986年,系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為進一步弘揚悠久的地方歷史文化,新沂市政府于l997年選址建設新館,2001年7月1日建成開放。博物館占地十畝,座落在迎賓大道和沭濱公園之間。主體樓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為局部四層,外觀古樸凝重,別致雄渾的仿漢建筑,體現出源遠流長,古蘊深厚的地方文化特征。院內花香木秀,小橋碧潭,綠地如茵,營造出清洌宜人的環境,漫步其中您將感受歷史文化的熏陶和高尚情操的陶冶。新沂地處江蘇北部,自然地理環境優越,歷史悠久。早在一萬年前,北馬陵山的-頭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先民們便己過上以農耕、漁獵為主的定居生活。南馬陵山脈的小徐莊遺址及著名的花廳古文化…[詳細]
漢廣陵王墓博物館
  浩淼秀美的保障湖北岸,綠草如茵,林木森森。蜀岡中峰之上,聳立著一座有“神秘地下宮殿”之稱的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墓主人漢廣陵王劉胥,為漢武帝第四子,受封廣陵,他鑿城興業、開礦鑄錢,開創了西漢揚州的首度繁榮。可惜,他卻做起了帝王夢,幼帝劉弗繼位后,他終因詛咒天子之罪被人告發,用一根綬帶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劉胥畏罪自殺后,漢宣帝仍讓他享受了帝王級別的墓制。漢廣陵王夫婦墓于1979年發現于揚州西北郊的神居山。同年6月至1982年5月,由南京博物館主持發掘墓葬,江蘇省政府遂決定整體遷移復原于蜀岡之上。1992年5月,漢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后更名為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又稱“漢陵苑”。漢廣陵王墓建筑宏大,面積約…[詳細]
南通珠算博物館
  南通珠算博物館于2004年12月建成開館,由珠算展覽廳、學術報告廳和少兒珠心算培訓基地等三部分組成,集展示、研究、教學、交流和旅游等功能于一體。館藏史料典籍4000余冊,其中不少為珠算發展史上的孤本、善本,館內藏有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不同歷史時期的珠算器具2000多件,形狀各異。館內另向游人提供許多便民服務,包括提供舒適的休息場所、紀念品等等,游人還可以在現場親試由館內開發的智能化算珠,與算珠親密接觸。門票·開放時間開放時間9:00-11:30;14:00-16:30。…[詳細]
史可法祠墓(史可法紀念館)
  史可法墓在揚州市廣儲門外街24號梅花嶺畔。史可法,字憲之,號道鄰。河南祥符(今開封市)人。崇禎進士,南明大臣,抗清名將,初為西安府推官,后升任南京兵部尚書。崇禎十七年(1644)明亡,南明弘光政權建立,以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督師揚州。順治二年(1645)四月,清兵圍困揚州,他拒降固守,城破被執,不屈而死。嗣子副將史德威尋遺骸不得,乃葬其衣冠于梅花嶺下,實現他生前的遺愿。清初曾建祠于大東門外,后圮。乾隆年間(1736~l795)于墓西側建祠,并謚“忠正”。咸豐間(1851~1861)毀于兵災,同治九年(1870)重建。民國24年(1936)和37年(1948)曾進行過維修。現存建筑除遺墨廳、梅花…[詳細]
求雨山文化名人紀念館
  求雨山文化園求雨山文化園素有“江北蘭亭”之稱。可想象,這里是古代人們設壇求雨的地方,看來真是個風水寶地,目前,這里已建成了林散之、蕭嫻、高二適、胡小石四位享譽海內外的當代杰出藝術大師的書畫陳列館。林散之原名林以霖,出生于1898年,去世于1989年,享年92歲,祖籍安徽烏江七棵松村,后全家遷至今江蘇烏江江家坂村,兩村相距不遠,林散之的大伯父自幼膂力過人,18歲從軍,因屢立戰功,后被官封至建威將軍,駐守山西大同,并在家鄉蓋了50多間房子,準備告老還鄉后頤養天年,但因其性格剛介而遭到仇家暗算,死于任所,林散之就出生于這樣一個沒落的大家庭里。烏江在歷史上是一個久負盛名的地方,兩千多年前的西楚霸王項羽…[詳細]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
  介 紹 1945年11月1日,蘇皖邊區政府于淮安成立,它是中國0領導下的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區的人民民主聯合政府。 邊區政府舊址現存兩個院落,占地6100平萬米。保存磚木結構、古色古香的平房(其中部分房屋為兩層樓房)48間,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北院26間二層樓房為原邊區政府交際處辦公地點,現用于邊區政府史料陳列及李一氓生平陳列,展出歷史照片280余幅,文物文獻資料140件,全景再現了邊區政府當年的歷史風貌和豐功偉績,以及邊區政府主席李一氓光輝戰斗的一生。院內還有李一氓銅像一尊、李一氓骨灰敬酒處及李一氓親手設計的六角亭等可供游人瞻仰。南院為四幢平房共22間,為邊區政府主席、副主席…[詳細]
唐城遺址博物館
  揚州之盛,肇基于唐。唐武德八年,揚州治所從丹陽移至江北廣陵,揚州官衙城池首建于蜀岡。位于蜀崗中峰的唐城遺址,標志著史稱“揚一益二”的繁華城市從此拉開大幕。考古發現的唐城遺址綿延三平方公里。1979年揚州成立了唐城遺址保管所,1999年更名為唐城遺址博物館。全館占地總面積1.9萬平米,建筑面積4300平米,展廳面積1200平米。唐城遺址博物館內有延和閣、回廊、城墻、三絕碑亭等唐代建筑,設有“明月揚州”展廳,陳列、展示唐代揚州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揚州城的布局和變遷。館藏各類文物、標本700余件,主要是陶瓷、銅鏡、石刻、城磚、書畫等。重要展品還收藏有唐淮南節度使杜佑題名的八角石柱,刻有吳道子畫、李白…[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福利91社区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 亚洲午夜成人不卡在线 | 青青青青久久综合色 | 五月天激情中文网 |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