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旅游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為全面推進博物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在全面總結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于2008年7月印發了《關于開展二、三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啟動二、三級博物館的評估工作。
2009年5月,根據《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的規定,經過博物館自評申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評估,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專家核審備案,國家文物局研究決定中國長城博物館等288家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按行政區劃排列共288家。
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廊坊博物館等144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8年9月18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公布顯示,我國國家二級博物館再添86家,總數達439家。
深圳市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
  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位于深圳市龍華區藝之卉創意產業園,是深圳第一家由民營企業創辦的以服裝紡織為主題、深港地區面積最大、中國第一家以時尚為主題的博物館。EACHWAY(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是以展示中國近百年服飾文化和人們生活方式演變為主題內容的大型時尚博物館,通過對藏品的展示來反映時尚的變遷與創新,揭示時尚發展的規律,從學術的角度對中國近百年服飾文化研究成果和產業現狀進行整理、分析、總結。它是深圳首家由民營企業創辦的以服裝紡織為主題的博物館,同時也是中國首家以時尚為主題的博物館。…[詳細]
深圳市金石藝術博物館
  金石藝術博物館(以下簡稱“金石藝術博物館”)位于深圳市羅湖區望桐路梧桐山苗圃總場24號(望桐新路一號),是2015年1月國務院頒布《博物館條例》后,經省文物局核準登記的廣東地區首批非國有博物館。該館以收藏中國古代建筑、庭院石雕為主的文物藏品,秉承“個人收藏,社會共享”的理念,達成傳承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主旨。是一家免票開放的非國有社會公益機構。金石藝術博物館以收藏中國古代建筑、庭院石雕著稱于粵港澳地區。展出的這些明清時期代表性石雕、石刻,覆蓋了中國新疆、內蒙、陜西、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廣西等地區,合計約300余件。金石藝術博物館位于深圳市區最大的森林…[詳細]
斗門區博物館
  珠海市斗門區博物館,位于珠海市斗門區井岸鎮西堤路2233號,占地面積6118平方米,建筑面積1760平方米,樓高四層,內設展覽廳6個。是由美籍華裔容兆珍、李如心夫婦捐贈人民幣117萬元興建,并將其夫婦悉心收藏的百多件文物捐贈該館。該博物館屬綜合性博物館,履行文物征集、收藏、研究、陳列和社會教育等職能,也是斗門區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基地。1998年起分別被命名為“斗門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珠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珠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基地”。該館除開設《歷史文物》、《海外人士捐獻珍品》等基本陳列專室外,陸續舉辦了文物類、地方史料類、民間收藏類、科普類、思想教育類…[詳細]
三水區博物館
  佛山市三水區博物館于1989年由當時的三水縣政府批準成立,1995年10月搬進森林公園的紀元塔建筑群內辦公。博物館位于森林公園西南面入口的左側,占地面積75900平方米,其中博物館館舍建筑面積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省內縣級博物館最大的館舍之一。館內共有藏品2765件。三水區博物館是三水唯一的文博事業單位,是繼承和弘揚三水文化的中堅力量,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文化強區的建設,全力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創新發展現代文化,在1996年獲得了“佛山市文明窗口單位”的殊榮,于1997年被三水政府評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水區博物館分設六個展廳。常設的展廳有《三-洲貝丘遺址發掘成果展覽》、《世界貨幣展》、…[詳細]
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
  石灣陶瓷博物館是廣東首個以陶瓷為主題的行業博物館,它以匯聚、展示石灣民間陶瓷文化為“目標”,并生動地展現陶業的歷史演變。館內展覽共分陶瓷拾隅、陶的形成、窯的演變、石灣二十四行、石灣陶藝、陶瓷發展六大部分。“陶瓷拾隅”館主要是針對我國各時期生產的陶瓷及產地作概括介紹,其中包括用陶瓷制作的中國陶瓷歷代主要窯口分布圖和河宕貝丘遺址場景展示;“陶的形成”館從泥、形、飾、釉、火五個制陶工藝流程全面展示石灣陶瓷的制作過程;“窯的演變”館陳列了各個時期不同形狀的窯爐,直觀展示了我國窯爐的演變發展過程;“石灣陶業二十四行”館是石灣陶瓷博物館的一個重要展館,主要展示的是從明代到解放前石灣制作日用陶瓷的二十四個行…[詳細]
翁源縣博物館
  翁源縣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8月1日,是公益--業單位。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設有6個展廳,分為歷史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斗爭史文物三個展區。館藏有珍貴的歷史文物、民俗文物、革命斗爭史文物。博物館擔負發現、搜集、挖掘、整理、鑒別、收藏、研究、保護文物的職能,具有館藏、展覽、研究、教育功能,是翁源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博物館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文物保護方針,堅持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發現、搶救、保護、管理翁源文物。…[詳細]
乳源瑤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
  乳源瑤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乳城鎮育才路一號文化大樓,主要經營文物保護、收集等業務。博物館主要經營文物保護,收集,保管,鑒定,展覽,業務培訓,考古發掘等業務主要經營文物保護,收集。參觀信息9:00-17:00(周一閉館)2020年12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詳細]
和平縣博物館(陽明博物館)
  陽明公園(陽明博物館):陽明公園位于和平縣城東山嶺。公園內建有陽明博物館,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內陳列王陽明與和平有關史跡、文物資料、民間傳說等。陽明公園的石階梯有666級高,故取名“天梯”,又有“六六大順”之美譽,登高遠眺,和平縣城盡收眼底。博物館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筑面積2973平方米,框架2層。工程造價352萬元,采用仿明代建筑,充分體現民族建筑風格;總體設計外形仿照明代宮殿,內部結構結合現代建筑。館內展廳面積2600平方米,設4個展廳,包括1個臨時展廳(綜合展廳)和3個主題陳列室(分別是歷史文物部分、革命文物部分和民俗陳列部分)。博物館共收藏文物10370件。其中,已報國家文物…[詳細]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
  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位于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鎮大王嶺村,是展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歷史的專題紀念館,第四批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廣深高速、107國道轉厚大公路可達,距東莞市區約15公里。包括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嶺山抗日根據地舊址和東江縱隊主題展覽兩部分。1940年10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的前身之一——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三大隊,挺進東莞大嶺山區,在大王嶺村設立部隊領導機關,創建大嶺山抗日根據地,開展敵后游擊斗爭,曾取得百花洞戰斗的勝利,粉碎日偽軍“萬人大掃蕩”,沉重地打擊了日偽軍,有力地支援了華南地區及全國的抗日戰爭。大嶺山抗日根據地是東江縱隊發祥地和重要活動地之一,是東…[詳細]
蠔崗貝丘遺址
  蠔崗貝丘遺址位于南城勝和蠔崗村,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貝丘遺址,距今約5000年,是東莞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保存面積650多平方米,作為在市區中心發現的完整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也較為罕見。在考古發掘0土了一批新石器時代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殘件,發現紅燒土活動面、房子、墓葬、灰坑、溝等重要遺跡。墓葬0土了兩具珠江三角洲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人類遺骸,蠔崗貝丘遺址因此被專家譽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蠔崗遺址保存面積約650平方米。專家推測珠江三角洲是距今一萬年以來逐步形成的,遺址當時很可能是個海島,遺址西部原有一流向西北的河流,可為先民提供飲用淡水。據當地年齡大些居民介紹,二十世紀八…[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亚洲日韩精品 |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 一级免费国产视频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