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旅游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為全面推進博物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在全面總結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于2008年7月印發了《關于開展二、三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啟動二、三級博物館的評估工作。
2009年5月,根據《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的規定,經過博物館自評申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評估,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專家核審備案,國家文物局研究決定中國長城博物館等288家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按行政區劃排列共288家。
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廊坊博物館等144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8年9月18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公布顯示,我國國家二級博物館再添86家,總數達439家。
遼陽市博物館
  遼陽市博物館位于遼陽老城內東四道街中心路2號,占地2.7萬平方米,建于1921年,原為奉系軍閥統治時期東三省官銀號總辦、東北邊業銀行總裁彭賢的別宅,用31間房屋、面積450平方米,布置5個展室,作為遼陽簡史基本陳列。從館藏文物4000余件中選出300余件充實陳列內容。從新石器時代至明清各時期的精品,以出土文物為主,也有傳世文物。突出了更新世梅氏犀牛化石、春秋戰國青銅器、西漢村落出土文物、古墓壁畫。清代王爾烈壽屏為鎮館之寶。1984年,這處宅院定為遼陽博物館址,1985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館。擴建后的遼陽博物館以彭公館建筑格局為基礎,外部采用大屋頂重檐式仿古裝飾,下面草白玉欄板回廊環繞四周,正…[詳細]
集安博物館
  博物館位于集安市城北迎賓路88號,占地面積1082平方米,建于1958年9月15日。2003年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博物館分西廳、東廳和正廳。西廳陳列著新石器時代高句麗建國前后的勞動工具、兵器以及各種生活用品,其中包括石器、玉器、金器、鎏金器、銅器、鐵器、陶器等。東廳展出高句麗時期的各種墓葬及高句麗多彩的壁畫。高句麗早期人們在石砌墓壁上涂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繪制的圖畫。內容有出行、宴飲、歌舞、狩獵、戰斗等場面。此外,還有屋宇、神仙、星象等內容。晚期壁畫則直接繪在墓室石壁上,內容以四神為主,輔以網紋、人物、蟋龍、伎樂仙人、蓮花等。正廳展出了整幅好太王碑文拓片,一至四面均完整清晰。還展出好太王碑不…[詳細]
鎮賚縣博物館
  類型:社會科學綜合性博物館隸屬關系:隸屬于鎮賚縣文化新聞出版和體育局開放時間:2007年所在位置:位于鎮賚縣團結東路1488號面積:館區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歷史沿革:鎮賚縣博物館成立于2005年11月,是在原鎮賚縣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基礎上組建的,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歷任館長:第一任館長劉雪山(2005年至今)參觀指南鎮賚縣團結東路、奧體公園北側乘車線路:公交4路郵編:137300電話:0436—6989277傳真:0436—6989277電子郵箱:zlbwg@163.com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8:30—16:30;周日9:00—13:00票價:免費…[詳細]
撫松人參博物館
  類型:屬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隸屬關系:隸屬于撫松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籌建時間:2008年3月籌建,同年9月1日建成開放所在位置:撫松人參博物館位于撫松鎮北新區面積:建筑面積4116平方米建筑特點:人參博物館大樓造型現代。玻璃幕墻的大面積運用,更體現出時代的氣息。大樓主體似一把利斧,象征文博人銳意進取的精神。歷史沿革:撫松人參博物館是在2007年9月舉辦的“中國人參文化展”的基礎上,于2008年8月成立了“撫松中國人參博物館”,同年9月1日對外開放。參觀指南地址:吉林省撫松縣撫松鎮參鄉大街1號乘車線路:公交車1路、2路郵編:134500電話:0439-6235135傳真:0439-6235135電子…[詳細]
靖宇火山礦泉群地質博物館
  靖宇火山礦泉群地質博物館始建于2004年,2005年建成對外開放,2008年擴館增加巖礦化石區和礦泉水生態環境監控室,2009年增加博物館室外展區,2014年在室外展區建設了博物館科普文化長廊。自然情況:靖宇火山礦泉群地質博物館是自然科學類博物館,位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城東部,隸屬于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靖宇水源保護區管理局、靖宇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現有人員7人。館內有動植物標本、巖石、礦石、化石、紋泥、巖芯粉、水資源類等7大類,5323件藏品,年參觀人數可達10萬人次以上。該館自對外開放以來,以提升服務公眾水平為根本任務,本著傳承文化、傳播文明、服務公眾的理念,不斷豐富藏品數量,完善博物館基礎設…[詳細]
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
  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位于大慶市薩爾圖區中七路32號,原為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2005年3月8日,決定把“二號院”建成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建設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歷時18個月零18天,于2006年9月26日落成開館。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占地面積15900多平方米,陳展面積4200多平方米,擁有館藏展品7458件。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精品陳列。館內陳列分為“歲月大慶”、“松遼驚雷,油出大慶”、“艱苦創業,光輝歷程”、“大慶赤子,油田脊梁”、“大慶精神,民族之魂”、“巨大貢獻,卓越品牌”、“春風沐雨,光耀征程”、“油田百年”、“百年油田暢想”九部分。通過采用編年體和…[詳細]
北大荒博物館
  北大荒博物館位于哈爾濱市香坊區紅旗大街175號,是2005年經國家農業部和省文化廳批準立項,由黑龍江省農墾總局興建的,展示黑龍江墾區半個多世紀歷史的綜合博物館。它是一部全面反映三代北大荒人艱苦創業的歷史畫卷,是對北大荒這一中國乃至世界墾殖史上堪稱奇跡的開發建設經驗的總結。北大荒博物館將幾代北大荒人用汗水、淚水、血水創造的歷史,和五十多年取得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豐碩成果凝固、濃縮于其中,傳承北大荒珍貴精神文化遺產,以激勵今人和鼓舞鞭策來者。這里是我省重要的歷史館藏和墾區廣大職工群眾進行革命傳統、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陣地。該館總展示面積10000多平方米,共設六個展館,館內藏品6000多件,展…[詳細]
黑龍江北方民俗博物館
  黑龍江北方民俗博物館是中國綜合性民族民俗類博物館,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巴彥縣。黑龍江北方民俗博物館以“弘揚民俗文化,傳承歷史文明”為己任,實現了漢語和英語的同步對照介紹,是中國北方歷史文化、北方民俗文化和中華文明的研究、展示、傳播中心,是黑龍江省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全國非國有博物館運行管理示范館,黑龍江省優秀非國有博物館,哈爾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巴彥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警民共建單位,哈爾濱市非遺項目傳承研發單位,也是哈爾濱市民文化休閑場所、巴彥縣市民文化休閑場所。職能和社會效果經黑龍江省文化廳批準,黑龍江省民政廳核準成立黑龍江北方民俗博物館,民辦非企業單位。主要職能是藏品收藏、陳列展覽、…[詳細]
大興安嶺5·6火災紀念館
  大興安嶺“五·六”火災紀念館是為了反思紀念1987年5月6日發生在大興安嶺的特大森林火災而建造。1988年10月22日建成開館,于2006年重新改擴建,新館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建筑面積為2518平方米,展廳面積2260平方米。一樓設有“起火之源”、“烈火熔城”、“悲慘瞬間”、“人間煉獄”、“悲傷的城市”五個展廳;二樓設有“油庫保衛戰”、“決戰興安嶺”、“救災援助”、“重建家園”、“撲火逃生”、“現代撲火技術”、“森林防火規章制度”等七個展廳;三樓設有一個“暢游漠河”展廳和一個環幕影廳,全面展示了“五·六”大火從起火、成災、撲火、救災、重建家園以及生態建設的全過程。紀念館采用圖片、場景、雕塑…[詳細]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位于中俄界河黑龍江中游南岸太平溝河口與二號亮子之間的嘉蔭龍骨山上,這里地形地貌屬臺地類型。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山勢平緩,依江而立,博物館總面積4650㎡,是一座集科普、娛樂、觀光、休閑于一體,將自然科學和人文景觀緊密結合的大型綜合博物館。嘉蔭是中國最早發現并經科學記錄的恐龍化石挖掘地。也因埋藏大量古生物化石而令它蜚聲中外。1902年,俄羅斯人將在此挖掘的恐龍化石組裝成一具高4.5米,長8米的完整恐龍化石骨架,定名為“黑龍江滿洲龍”,至今陳列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地質博物館內,這具恐龍化石骨架被世人稱為“神州第一龍”。嘉蔭龍骨山出土的恐龍化石屬平頭鴨嘴龍亞科,是晚白堊世大型鴨嘴龍的典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 | 色综合99久久久精品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区 | 综合激情亚洲丁香社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