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旅游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為全面推進博物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在全面總結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于2008年7月印發了《關于開展二、三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啟動二、三級博物館的評估工作。
2009年5月,根據《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的規定,經過博物館自評申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評估,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專家核審備案,國家文物局研究決定中國長城博物館等288家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按行政區劃排列共288家。
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廊坊博物館等144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8年9月18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公布顯示,我國國家二級博物館再添86家,總數達439家。
容縣博物館
  容縣博物館是一座以古建筑文物為主,兼備園林風光的園囿式博物館,占地18,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880平方米。南臨繡江,遙對都嶠山,環境幽美。園內氣勢雄峻,高出河岸20米的經略臺真武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圍有創建于唐代的面面亭和鐘亭,還有明、清時代的游廊、碑欄以及民國時的涼亭等附屬建筑。經略臺相傳為唐代著名詩人元結任容筅經略使時所建而得名。館內有藏品5357件,以地方歷史文物為主,其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大石鏟和成批出土的滑石網墜。有戰國時代的銅斧、銅鑿和頗具特色的南方少數民族樂器羊角鈕銅編鐘。有秦代半兩錢和漢至南北朝的銅鼓。有唐宋時代的各式銅鏡、石硯和陶瓷器。有明清以來的銅器、瓷器、玉…[詳細]
合浦縣博物館
  合浦縣博物館成立于1978年9月20日,館區占地面積2344平方米,綜合大樓建筑面積1800平方米,收藏出土、傳世文物5000余件,其中銅鳳燈、銅倉、銅方匾、三足盤等5件隨“國家出土文物展覽“先后到日本、加拿大等國展出。博物館館藏有文物3150件,以漢墓出土文物、清代書畫和扇面為主。其中,以漢墓出土的完好的玻璃杯、玻璃碟、銅屋、銅井、銅灶、金帶鉤、玉壁和傳世的鐵斗、銅鐘等更是珍貴。曾出版《合浦文物簡介》、《合浦文物古跡》、《合浦漢墓出土文物講解》。合浦縣博物館的陳列以《合浦漢代墓葬出土文物展》為主。展廳以木制展板分隔成四個展室,展覽面積238平方米,展品250件,以青銅器、陶器和琉璃、琥珀、瑪…[詳細]
中國紅軍第八軍革命紀念館
  中國紅軍第八軍革命紀念館是紀念鄧小平親自組織、領導和發動龍州起義、創建紅八軍的專題紀念館。該館位于廣西龍州縣城新街19號,總占地面積4922.5平方米,由中國紅軍第八軍軍部舊址、左江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八軍革命文物展覽大樓等三個部分組成。館內收藏和陳列著大量的龍州起義、左江革命根據地及中國紅軍第八軍珍貴的革命文物和歷史資料。紅八軍紀念館自自1985年2月1日(鄧小平領導龍州起義、創建紅八軍紀念日)成立以來,己接待前來瞻仰、參觀的觀眾達100多萬人次。館內的紅八軍軍部舊址原為當時龍州乃至廣西西南地區有名的“瑞豐祥錢莊”,由一幢法式建筑風格的樓房和一幢中式傳統建筑組成,是龍州起義前后黨的領導機關和紅…[詳細]
橫縣博物館
  橫縣博物館坐落在風景優美、綠樹成蔭的橫縣縣城西郊海棠歷史文化公園內。館址曾是淮海書院(明代為紀念北宋著名詞人秦觀在橫州設館講學、施教敷文而建)舊址,故博物館同時冠名淮海書院。橫縣博物館于1991年7月動土始建,1992年5月建成開放,是南寧市第一個縣級博物館。該館為二層半鋼筋水泥結構仿古建筑,占地面積1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00平方米。內設辦公室、陳列廳、文物庫房,是橫縣文物收藏、陳列展覽、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2009年5月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010年被評為南寧市文明單位。橫縣博物館館內收藏有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明清時期的各類珍貴文物及標本近千件,主要包括石器、骨蚌器、陶瓷器、金屬器、…[詳細]
金秀瑤族博物館
  金秀瑤族博物館1991年建成,建筑面積1300多平方米。博物館的主體建筑融瑤族民居的吊樓、谷倉、竹瓦等風格為一體。我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2001年12月被命名為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秀瑤族博物館主體分上下兩層。下層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主要介紹大瑤山的歷史沿革、概況,陳列瑤族古老的生產生活用具和石牌等。上層主要展示瑤族服飾、手工繡品和銀制飾物等。寬敞明亮的展廳,展示了一個遠古的世界:木耙、開山鋤、鐵鍬、禾剪、長砍刀是瑤族刀耕火種的工具。弩箭、鐵貓、竹魚夾、獵鍬、魚筌、撈絞、-、鳥盆是瑤族狩獵和捕魚的古老武器。紡車、紡織布機、舂坎、石齒輪、竹飯盒、背簍、撩錘等瑤族的生產和生…[詳細]
開州博物館
  開州博物館位于重慶市開州區濱湖中路(市民廣場北面)。該項目投資5000余萬元、占地面積18畝,于2011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2013年1月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基本陳列《錦繡開州》被評為重慶市十大優秀展覽,專題陳列《弄潮開州人》獲得重慶市2014年最佳創意獎。整個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其中庫房面積500平方米,文物保護技術面積200平方米,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公共服務面積1000平方米,辦公區面積500平方米,屬于4層框架結構,建筑高度18米。博物館現收藏有文物7000余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520件。收藏文物基本以陶器、瓷器、青銅器、皮影為主,其中青銅兵器、宋代龍泉窯瓷器和清代皮影等較為有…[詳細]
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
  重慶市渝北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加掛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位于渝北區雙龍大道二支巷碧津公園內,是為適應文化遺產保護發展需要,于2016年在原區文物管理所基礎上成立的集文物保護、非遺傳承與博物館免費開放為一體的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與宣傳教育機構。中心以保護利用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為宗旨,依法承擔全區文物保護管理、文物研究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整理與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業務培訓等職責。重慶巴渝民俗博物館,建成于1997年,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面向社會免費開放。2015年改陳后設有民俗館和古床館,民俗館以“民俗”為主題,展示傳統農耕生產、物質生活、婚俗禮儀和民間信仰等巴渝民俗事項;古床館在博物館婚禮院…[詳細]
白帝城瞿塘峽景區
  白帝城位于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三峽的著名游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所建。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白帝城位于長江北岸,距奉節城東8公里。它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是三峽旅游線上久享盛名的景點。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白帝城的名稱,最早出現于西漢末年。當王莽篡位時,他手下大將公孫述割據了四川。公孫述在天府之國里,勢力漸漸膨脹,…[詳細]
釣魚城遺址
  釣魚城遺址位于中國西部四川省的合川市,是一處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的軍事堡壘及古戰場遺址。釣魚城始建于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該城址距嘉陵江約400米,城周長20余公里。現存有城墻、7座城門、皇城、皇井、午朝門、元帥府、水閣涼亭、敵樓、炮臺、閱兵場、指揮臺、天池、插旗山、牢房、一字城、水師碼頭等遺跡。在城址內還發現有唐末宋初的石刻臥佛、千佛巖,以及宋、元、明、清的歷代摩崖題記多處。此外,城內的忠義祠和護國寺內,還存有宋、元、明、清各代的石碑16通。釣魚城遺址的發現,對于研究宋元時期的政治、軍事、建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家文物局)…[詳細]
劉伯承同志紀念館
  劉伯承同志紀念館位于重慶市開縣漢豐街道盛山公園內,于1992年12月建成正式對外開放,鄧小平親筆題寫“劉伯承同志紀念館”館名。紀念館先后兩次擴建,現占地60畝,由主展館和東西部景區組成。主展覽館分內外兩進院落,內院為陳列布展廳,共有展廳6間,以回廊相連,外院有書畫廳。紀念館西部景區修建了借遠橋、兵法小品園、劉帥功勛柱石雕廣場、流水松風館等景觀。紀念館前聳立著劉伯承青銅塑像,座高2米,像高4.1米,前下方石梯擋土墻中有大型壁畫《山河頌》鑲嵌藝術圖;在西面的劉伯承元帥功勛柱廣場,矗立著反映劉伯承元帥豐功偉績的8根青石圓柱浮雕。在前院院壩中立有江澤民親筆題寫的“學習劉伯承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思想品德”漢…[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 | 亚洲欧美午夜不卡在线观看 | 三上悠亚AV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