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旅游

中國國家三級博物館

  為全面推進博物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在全面總結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基礎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于2008年7月印發了《關于開展二、三級博物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啟動二、三級博物館的評估工作。
2009年5月,根據《全國博物館評估辦法(試行)》的規定,經過博物館自評申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評估,全國博物館評估委員會專家核審備案,國家文物局研究決定中國長城博物館等288家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按行政區劃排列共288家。
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二批國家三級博物館名單,廊坊博物館等144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2018年9月18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名單公布顯示,我國國家二級博物館再添86家,總數達439家。
東山縣博物館
  東山縣博物館位于東山縣風動石景區內,創建于1988年7月,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下轄黃道周紀念館,占地面積2453平方米,建筑面積4349平方米,與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合署辦公,人員編制6名(含東山縣文物管理所2名編制),實際在編人員5名,固定臨時工(博物館服務部合同工)5名,屬于政府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長期以來,東山縣博物館充分發揮陣地作用,不斷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展覽來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廣大的人民群眾。先后舉辦五十多個陳列展覽,對東山文化建設、普及科學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東山縣博物館(含黃道周紀念館)現共有三個展廳,其中博物館新址擁有一樓與二樓兩個展廳,一樓展廳常設“史前…[詳細]
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
  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位于建寧縣溪口鎮溪口街49號,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前身為建寧縣革命紀念館,成立于1959年9月。2007年建寧縣委、縣政府斥資對建寧縣革命紀念館進行擴建,增加“中央蘇區反‘圍剿’大型群雕”,新建陳列館,并更名為“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園內有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包括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總政治部舊址,陳列館二座,大型群雕一座,辦公樓一座。紅一方面軍領導機關舊址于198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被福建省委確立為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被共青團福建省委、少先隊福建省工作委員會確立為少先隊雛鷹訓練基地,2005年被中…[詳細]
邵武市博物館
  1983年,為了弘揚邵武悠久的歷史文化,邵武市人民政府建立了邵武市博物館,館址面積約1200平方米。邵武市博物館是以寶嚴寺為館址的。寶嚴寺始建于唐大順元年(公元890年),幾經滄桑后于1980年重新修繕,基本上保存了唐、宋、元、明四個朝代的建筑風格,現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寶嚴寺既是古建筑,又是革命舊址,1932年10月,中央工農紅軍一軍團22軍軍長羅炳輝、政委譚震林率部解放邵武,邵武縣蘇維埃政府就設地寶嚴寺。2006年6月,第六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邵武市博物館共收--史文物近3000件,其中館藏一、二級珍貴文物數量在我省縣、市級中居第一位。為了宣傳邵武歷史上的“一世偉人”——李綱(邵武水北…[詳細]
泰寧縣博物館
  泰寧縣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館址設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筑群內。尚書第建筑群是目前我國江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面積達1.3萬余平方米,它以尚書第和世德堂兩大建筑為主。博物館館內藏品有3000余件,開辟了“尚書第書院”、“泰寧古城與尚書第”、“李春燁與尚書第”、“李氏家族生活館”、“泰寧節俗館”、“泰寧傳統建筑工藝和福建名宅名府”六大基本陳列,以圖版、模型、塑像、聲光電控等形式展現了李春燁傳奇的一生。博物館擁有一支年輕化、高素質的專業隊伍。館內分為安全保衛部、講解部、考古部三個部開展工作,其管理有序,責任分明。多年來,在文物保護、宣傳教育、旅游接待等工作中卓有成效,多次評為…[詳細]
寧德市博物館(閩東畬族博物館)
  寧德市博物館(閩東畬族博物館)隸屬寧德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是一家以收藏、展示、研究寧德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閩東畬族文物為宗旨的綜合性博物館。1989年建成閩東畬族博物館,2005年成立寧德市博物館,兩館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博物館新展廳面積800平方米,陳列分為寧德歷史和閩東畬族兩大部分,陳列文物800多件。寧德歷史文物陳列分為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記、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五大類,以圖文并茂的方式,生動展示了寧德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閩東畬族文物陳列則以豐富的館藏內容,從宗教祭祀、服裝首飾、生產用具、生活用具和工藝品等方面展示…[詳細]
長汀縣博物館
  長汀縣博物館位于長汀縣城關汀州鎮兆征路41號,占地面積9306平方米,建筑面積2870平方米,展廳面積1680平方米,現有干部職工22人,管轄了縣境內六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汀州試院;中央紅色醫院舊址——福音醫院及毛澤東休養所;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毛澤東、朱德舊居)——辛耕別墅;中央蘇區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舊址——云驤閣;中共福建省委舊址(周恩來舊居)——中華基督教堂;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劉少奇舊居)——張氏家祠。館址設以“省蘇”舊址內,是全省最早成立的縣級博物館。舊址內設有《中央蘇區紅色小上海陳列》、《汀州客家博物館陳列》、《共和國閩籍將軍館陳列》、《福建省…[詳細]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為中國第一個以船政為主題的博物館。本館展覽通過大量珍貴文物、圖片、模型以及各種仿真場景,運用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展示了中國船政在近代中國先進科技、新式教育、工業制造、西方經典文化翻譯傳播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體現了諸多仁人志士及其先進思想,折射出中華民族特有的礪志進取、虛心好學、博采眾長、勇于創新、忠心報國的傳統文化神韻。船政文化博物館(原中國近代海軍博物館)位于馬限山麓,為五層建筑,建筑面積為41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約3500平方米,始建于1997年,2005年更名。2004年以來,開發區政府為弘揚船政文化,根據福州市委“發掘船政文化,突破福州旅游”的戰略部署,投資600…[詳細]
漳平市博物館
  漳平市博物館是市(縣)級綜合性博物館,成立于1988年。新建的館址座落在風景優美、環境幽靜和具有歷史文化象征意義的東山公園風景區內。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館建筑面積4223平方米,總投資430萬元。其基本功能是:藏品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陳列展覽。它將成為漳平市文化教育、旅游觀光和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新的文化展示旅游區。漳平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豐富,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館內擬設立漳平歷史陳列館、漳平革命史陳列館、漳平建設成就展覽館、王景弘紀念館、陳性初紀念館,知青情緣館等專題展覽館,將市博物館建設成為向廣大市民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培養愛國愛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同時也…[詳細]
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
  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位于泉州市區東湖街732號,是主要展示泉籍華僑往海外移民及其在海外生存、發展的歷史,反映華僑華人群體的主要特點和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博物館。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于1982年開始醞釀籌建,1987年成立籌委會。1993年博物館動工興建,1995年底建成。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由1座主樓、1座綜合樓、2座館前區附屬樓組成。建館以來,博物館先后推出“出國史館”、“泉州人在南洋”兩個基本陳列。“出國史館”主要展示自唐代以來,不同歷史時期泉州籍華僑移民海外的原因、類型、方式、過程及其影響;“泉州人在南洋”表現了泉州人在海外生存、發展的歷史及海外泉籍華人社會變遷和現狀。景點位置中國福…[詳細]
安溪文廟(安溪縣博物館)
  安溪文廟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格局為清康熙年間重建。主體建筑貫穿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左右對稱,自外至內有泮宮、“騰蛟”“起鳳”石坊及泮池、照墻、欞星門、戟門、廡廊、大成殿、崇圣殿、教諭衙等,南北164米,東西寬36.5米,加上明倫堂,建筑面積達5986平方米。整個建筑布局合理,層次分明,規模宏大,藝術精湛,素有“秀甲江南”、“名冠八閩”之美譽,其建筑法式曾傳播日本,是中日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例證。中共安溪中心縣委軍政干部訓練班舊址安溪文廟位于泉州市安溪縣鳳城鎮大同路東側。抗日戰爭時期,集美中學內遷安溪,在安溪文廟辦校,黨組織在此建立中共集美學校支部,開展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电影 | 制服中文字幕资源第十页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 | 中文在线中出好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