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寧寺三圣塔
  天寧寺三圣塔位于河南省沁陽市博物館院內(nèi),該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位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天寧寺三圣塔總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邊長8.6須彌座,承托著十三層密檐式塔身。基座南面一券門上方有青石題額一方,-“中天一柱”四個大字,為懷慶知府張甑題。第一層塔身四面設門,門兩邊施隱窗,在普柏枋以上設磚砌斗拱承托撩檐枋,以上各層疊澀密檐下均施菱角磚,并砌出腰檐。檐上砌菱角牙子,其上疊澀做出密檐,各層高度由下向上逐層遞減,寬度也逐級收斂,使整體外輪廓呈拋物線形。剎頂為一小寶塔,相輪式剎座,上置寶珠。…[詳細]
妙樂寺塔
  妙樂寺塔,又名妙樂寺真身舍利塔,位于河南焦作武陟縣城西7.5千米處,建于后周顯德二年。據(jù)碑載:佛祖舍利靈骨,建寶塔一十九所,妙樂寺塔其一也,系列第十五。妙樂寺塔高34.19米,塔身自下而上每層高度均勻遞減,外輪廓呈優(yōu)美德拋物線形。塔二層以上南、東、西壁佛內(nèi)置佛像,計17尊,兩鐵佛,其余為宇佛。妙樂寺塔整體設計、砌作工藝及建材質(zhì)量均屬上乘,千余年來,雖歷經(jīng)地震、洪水等各種自然災害,但塔體及木結(jié)構(gòu)保存完好,妙樂寺塔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五代御塔之一。2001年6月,妙樂寺塔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陟嘉應觀
  嘉應觀位于河南焦作武陟縣城東南12公里楊莊村南,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為紀念在武陟筑壩堵口、祭祀河神、封賞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宮、廟、衙三位一體黃淮諸河龍王廟,建筑風格形似故宮,主要包括山門、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閣等,規(guī)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宮”之美譽。嘉應觀現(xiàn)占地140畝,中軸線南北依次有山門、御碑亭、前樓、更衣殿、龍王殿、風神殿、雨神殿,東西跨院為河臺、道臺衙署。嘉應觀山門為單檐歇山頂,頂部覆蓋蘭色琉璃瓦,檐下為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瓏別致。外檐木質(zhì)上均有彩繪,筆調(diào)明朗,色彩鮮艷。門前門牌上 書-有“敕建嘉應觀”五個大字,為雍正皇帝手書圣旨。御碑亭似清朝…[詳細]
臨潁小商橋
  小商橋位于臨潁縣黃帝廟鄉(xiāng)小商橋南小商河(潁河故道)上。橋為敞肩單孔石拱橋,長20.87米,寬6.67米。大拱競夸11.6米,矢高2.13米,矢跨比為1/5,拱券面厚0.65米,小拱凈跨2.13米,矢高1.2米,兩岸小拱腳間距20.2米,主拱和小拱均由20道拱石并列砌筑而成,主孔每塊拱石間均由咬鐵連接。券面石浮雕有天馬,獅子,蓮花和幾何圖案,拱之上端置有獸,伸出橋身。橋墩下部四角有高浮雕金剛力士像,雙肩扛拱,雙手上托,大小一尺左右,造型生動,風格古樸。據(jù)方志記載,小商橋始建于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但現(xiàn)橋主體結(jié)構(gòu)屬北宋建筑風格,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最大的一次修筑是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詳細]
南陽府衙
  南陽知府衙門位于南陽市民主街西段,是目前我國惟一保存比較完整的封建時代郡府級官署衙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陽知府衙門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歷經(jīng)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個不同時期,至今已有730余年可考歷史,府衙現(xiàn)存明清建筑140余間,位于中軸線上的衙署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照壁、大門、儀門、大堂、寅恭門、二堂、內(nèi)宅門、三堂等。另有部分耳房、配房、廂房、榜房、庫房、科房、官邸、吏宅、馬號以及古井、蓮池等,整座建筑坐北面南,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40米,占地面積72000平方米,呈軸線對稱、庭院式布局。現(xiàn)存南陽府衙古建筑群對于研究中國古代官署的規(guī)劃、形制、發(fā)展、…[詳細]
潞澤會館
  潞澤會館位于河南省洛陽市老城東關新街南頭,俗稱東會館。原為山西潞安府、澤州府商人所建,是當時潞安、澤州在洛陽商人聚會之所。現(xiàn)存有舞樓及東西配房、鐘鼓樓、大殿及東西配房、后樓及東西廂房等建筑,多為清代建筑遺存。另有石獅兩對,古碑石數(shù)通等,四周有圍墻。潞澤會館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占地15000多平方米,該建筑群呈較為嚴格的中軸對稱,坐北朝南,軸線上依次為戲樓、大殿、后殿,另有東西廂房、耳房、鐘鼓樓和東西配殿,規(guī)模宏大,布局嚴整。潞澤會館的木雕和石刻都十分出彩。在每層建筑的構(gòu)件上,特別是屋檐下邊的木桁、額枋、斗拱、雀替、擋板、垂柱上,幾乎都有木雕裝飾。人物、動物、花卉、樹木、亭臺、樓閣、…[詳細]
濟源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河南省濟源市南6公里軹城鎮(zhèn),創(chuàng)建于北宋。原名“通慧禪院”,元代改名“大明寺”。歷代多有修葺。現(xiàn)存建筑為山門,面闊三間,硬山灰瓦頂,有斗拱,為明代晚期建筑。山門后天王殿已無存。向北為前佛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坐落在直壁臺基之上,為元代建筑。中軸線兩側(cè)還有迦藍殿、金剛殿、地藏殿、閻君殿等明清懸山式、硬山式或卷棚式建筑。大明寺中佛殿,建筑手法粗獷豪放,木材使用隨意自然,就勢而搭,就質(zhì)而用,體現(xiàn)出鮮明的元代工藝風格。中佛殿是元代的建筑,卻更多的繼承和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風格。元代的特點,宋代的遺風,跨越時空的建筑風格,是大明寺珍貴的歷史價值之一。中佛殿前,千年的娑羅樹仿佛在訴說大明…[詳細]
奉仙觀
  奉仙觀,金至清時期古建筑,位于河南省濟源市區(qū)北海辦事處三莊村,創(chuàng)建于唐代垂拱元年(公元685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因殿中有一荊木梁,故俗稱荊梁觀。奉仙觀原有建筑很多,占地60余畝,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僅存山門、玉皇殿、三清大殿、碑亭、東西4座配殿,形成二進院落,南北方向。院雖不大,但布局合理,結(jié)構(gòu)緊湊,北高南低,錯落有致。山門三間,清代遺物,中間甬道,兩邊各一間垂花門。玉皇殿三間,明代建筑,殿內(nèi)供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石像碑,置有碑亭,碑身碑額相連,高3米,寬1.1米,厚0.33米,額上雕6龍盤頂似半圓形,中有道像三尊,中間是老子端座在蓮花盤上,兩邊各一侍童。碑文字跡漫漶,大意是:說古道今,稱…[詳細]
荊紫關古建筑群
  荊紫關古建筑群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城西北44公里荊紫關鎮(zhèn)。該鎮(zhèn)西傍丹江,東依猴山,居豫、鄂、陜?nèi)〗尤赖貛В恢秒U要,臨著丹江航道重要碼頭,是商業(yè)要地、軍事關口。古鎮(zhèn)依丹江東岸走勢南北延伸2.5公里,700多間清代建筑風格的房舍沿街分布,古建筑林立,星羅棋布,錯落有致。南街設關門,磚石結(jié)構(gòu),二層級,單拱門,跨街而立,-“荊紫關”三個大字,1914年建。關門內(nèi)為平浪宮,建于清初,屢有重修,取名寓風平浪靜之意。該宮坐東向西,占地460平方米,硬山式建筑,院內(nèi)建三級疊檐、四角攢尖式鐘、鼓樓各1座,樓外碧瓦金檐,頂立鋼叉,氣勢雄偉,玲瓏剔透。上殿供奉楊泗將軍塑像及船家歷代先賢牌位。山陜會館位于中街,…[詳細]
溫縣慈勝寺
  慈勝寺(元代)慈勝寺位于溫縣西北23公里大吳村。創(chuàng)建于五代,元至元五年(1304年)重修。現(xiàn)存大雄、天王兩殿。大雄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架,單檐歇山頂,為減柱造,是元代典型的柱子排列方法。門頭上懸掛的木制鳳字形牌匾,乃國內(nèi)稀有的珍品之一,-大雄寶殿,造型古樸大方,書法筆力剛勁,素有陰溝鐵畫之稱。殿內(nèi)原來全部繪有壁畫,現(xiàn)僅存殘余部分。西壁一處為瀝粉界畫殿閣,東壁一處是城廓兼人物,線條工整,造型美觀,是元代壁畫藝術的珍品。天王殿為單檐懸山頂建筑,殿內(nèi)西壁現(xiàn)存四天王彩色人物畫,保存比較完整。四人身高皆二米,各執(zhí)不同兵器,線條粗獷豪放,肌肉節(jié)節(jié)隆起,強壯有力,衣飾飄帶,迎風飄卷,個個目光炯炯,栩栩...2…[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麻豆精选在线播放网站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 |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精品99精品在线观看区 |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一区网站 | 制服丝袜国产中文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