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法源寺
  法源寺,又稱憫忠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菜市口附近教子胡同南端,是北京城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它不僅是北京城內歷史悠久的古剎,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是培養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場所,1983年,法源寺被國務院確定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0年,臺灣著名作家李敖所著《北京法源寺》出版后,在海內外廣泛流傳,使法源寺名聲大躁,引來無數佛教信眾以及尋幽探古的游客。法源寺法源寺占地面積6700平方米,建筑規模宏大,結構嚴謹,采用中軸對稱格局,由南王北依次有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憫忠臺、凈業堂、無量殿、大悲壇、藏經閣,大遍覺堂、東西廊廡等,共七進六院,布局嚴謹,寬闊…[詳細]
先農壇
  目的地介紹先農壇在宣武區永定門大街酉。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先農神的處所。建于明嘉靖年間(1522-1566)。現存主要建筑有先農壇、觀耕臺、神倉、太歲殿、慶成宮等。壇為磚石砌成,方形一層,長寬各約15米,高1.5米,四面出陛各八級。壇北有正殿5間,供奉先農神牌位,東房為神庫,西房為神廚,西北為宰牲亭,神庫和神廚之南各有井亭一座。民國初先農壇一度改為城南公園,30年代初東南角辟為體育場,北部則成為市場及街道。祭祀先農的壇,只是其中之一。南部原為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所建的山川壇,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為天神、地抵二壇。先農壇包括太歲殿、神廚、具服殿、宰牲亭、觀耕臺等建筑,1979年被列為市…[詳細]
香山碧云寺
  介紹位于香山東麓,原名碧云庵,始建于元代,為西山風景區中最完整的一座寺院,頗像西湖的靈隱寺。全寺面積4萬平方米,內有羅漢堂、孫中山紀念堂、水泉院、金剛寶座塔等名勝。寺里風景秀麗,松柏參天。山門外邊是一座懸空石橋,溝旁高槐大柳,溝底水聲潺潺,四季不涸。門前有一雙頗負盛名的石獅子。從山門到寺頂共分六層。山門內的中軸線上有四層大殿,殿后兩廂是生動高大、威武勇猛的哼哈二將。前殿是胖乎乎的彌勒佛。中間為釋迦牟尼殿。殿內有雕飾精美的金龍藻井、金色蟠龍,正中是釋迦牟尼講經時的雕像,周圍是他的門徒和羅漢。大殿后面是裝飾一新的孫中山紀念堂,院內松柏合抱,草地如茵。堂上是孫中山先生的塑像。院里還有孫中山先生的事跡…[詳細]
大慧寺
  目的地介紹  大慧寺位于海淀區,因寺內有大佛,俗稱大佛寺。大慧寺的大悲殿將明代的三大藝術─建筑、彩塑和繪畫熔為一爐,至今仍具有較強的藝術魅力和觀賞價值。   明正德八年(1513)司禮監太監張雄建。嘉靖時提督東廠太監麥某又在寺左增建了一座佑圣觀。明世宗時又在寺后建了一座真武祠,借這兩座道廟以保存大慧寺。當時大慧寺和佑圣觀一共有殿宇183間,占地421畝。萬歷二十年(1592)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曾重修。光緒時,寺院和道廟漸記毀,1949年后尚存山門、門前照壁和東西配殿以及大慧寺的大悲寶殿。山墻前高大的二十八諸天泥塑和墻上的壁畫,是明代雕塑和繪畫藝術的杰作。   位置:位于北京海淀區大柳…[詳細]
十方普覺寺
  十方普覺寺又名臥佛寺。位于西山北的壽安山南麓,距市區20公里。唐貞觀年間(627—649)建。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的譯音,意譯為“妙足”、“知足”。始建于唐朝貞觀年間,距今已有1300余年。初建時名兜率寺,內供有香檀雕制的臥佛像。元朝重建,并鑄一尊釋逛牟尼銅臥像置于寺內,同時更名壽安山寺。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改稱十方普覺寺。因寺內臥佛造像遠近聞名,人們通常稱臥佛寺。臥佛寺坐北朝南,由3組并列院落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額題“智光重明”,四柱三樓灰筒瓦頂。牌坊過后是長百余米的坡道,坡降12米,兩側古柏4行。主要建筑有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臥佛殿和藏經樓等建筑。樓后傍依山崗…[詳細]
清凈化城塔
  清凈化城塔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安外黃寺大街,建于順治九年(1652年)。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為紀念在這里圓寂的六世班禪,在西黃寺西側建造衣冠塔,命名為“清凈化城塔”。清凈化城塔院坐北朝南,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建筑面積900余平方米。該塔仿照印度佛陀迦耶式塔樣式,用漢白玉砌筑。中間主塔高16米,建于3米多高的臺基上,塔的轉角處放有力士的雕像。主塔四角各有一座高約7米的塔幢,與主塔組成金剛寶座式塔。清凈化城塔成為藏族和漢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國家文物局)…[詳細]
天津廣東會館
  天津廣東會館位于天津市南開區南門內大街。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十二月動工興建,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落成。1985年大修以后,辟為天津戲劇博物館。天津廣東會館作為主要建筑的戲樓,最多可容納六七百人,樓上是包間,樓下是散座。戲臺木雕是最為精華的部分,件件都透射出南方雕刻技藝的靈美之氣;還有藻井、雕案、舞臺等都獨具匠心,因此《金粉世家》、《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影視劇曾在此取景。在此還可欣賞快板、相聲等特色表演。會館建筑面積1,461平方米,主要由門廳、正房、配房、回廊及戲樓組成。會館采用傳統的四合院形式,外觀為北方風格,內部裝修具有廣東潮州特色。戲樓是該館的主要建筑,它利用四合院天井圍…[詳細]
臨濟寺澄靈塔
  臨濟寺澄靈塔坐落于正定縣城生民街東側臨濟寺內,俗稱青塔、衣缽塔,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澄靈塔高30.7米,密檐式實心塔。塔下為寬廣的八角形石砌臺基,臺基之上設須彌座,其束腰部分雕飾極其富麗的奇花異鳥圖案,其上為仿木構磚雕斗拱、平座、欄桿;再上即磚制三層仰蓮以承托塔身。塔身第一層甚高。正面設對開式拱形假門,側面飾花欞假窗。轉角處作圓形倚住。塔身的八層檐相距甚近,給入以重檐密布之感。從整體看,除第一層掾飛和各層角梁為木制外,其余各層檐下斗拱和平座欄桿均系磚仿木構。塔頂以磚雕刻的剎座,以鐵鑄的相輪、仰月、寶珠,增加了佛塔的莊重。澄靈塔設計精巧。造型美觀,雕飾富麗,結構富于變化,堪為密檐塔中的佳作…[詳細]
安國藥王廟
  安國市古稱祁州,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中藥材集散地之一,素有“藥都”和“天下第一藥市”之稱。安國藥市的興盛,起源于藥王廟。凡參加藥市的人,總要去瞻仰、拜謁藥王廟。安國藥王廟坐落于安國市城南(原南關),是全國最大的紀念歷代醫圣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中祭祀的藥王邳彤,西漢信都(今河北冀州人),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部下二十八宿將之一,曾作過曲陽(今河北晉州市)郡太守。邳彤輔佐劉秀打天下,英勇善戰,忠心耿耿,且足智多謀,為創立和捍衛東漢江山立下了不朽功勛,官至太常少府(相當于宰相)。邳彤酷愛醫學,頗受軍民擁戴,死后葬于祁州南…[詳細]
懷安昭化寺
  昭化寺位于河北省懷安縣安城鎮西大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后來又廢棄。明正統元年至八年(1435年-1443年)重新修建。昭化寺南北96米,東西38米,建筑面積670平方米。該寺座北朝南,現存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大士殿等,都是明代早期的木結構建筑。大雄寶殿是該寺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瓦頂,建筑面積292平方米。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大雄寶殿的四壁上繪制壁畫93平方米,繪制的人物有47組,490余位,規模之大實屬罕見,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昭化寺主要建筑具有明代早期建筑特點,在官式做法中,又表現了當地的地方民間做法,對于研究中國古建筑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视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区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午夜 | 一本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