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

玉架山遺址
  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遺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遺址首次發現的由六個環壕組成的完整的聚落,第一次揭示出了良渚文化社會的一個基本單元,六個環壕應該代表了六個相關的氏族。而且從6個環壕的面積大小、分布位置和墓葬等級等方面也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不同地位。玉架山遺址的發掘為研究良渚文化的社會組織結構等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視野,被評為“201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遺址位于浙江省余杭經濟開發區,西距良渚古城20余公里,南面是首次發現良渚文化水稻田的茅山遺址,西南面是發現高等級貴族墓葬的橫山遺址。2008年10月—2012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中國江南水鄉文化博物館聯合…[詳細]
胡家腦遺址
  胡家腦舊石器地點位于鄭州市二七區侯寨鄉上李河胡家腦村南約100米,地處鄭州西南部郊區的低山丘陵區,嵩山余脈延伸的東北部地帶。馬蘭黃土發育。在沖溝東西兩側斷崖剖面均發現有古人類活動面,遺址分布范圍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20余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是一處舊石器中晚期的古人類文化遺址,2006年發現。以沖溝東側斷崖剖面為主,頂部距沖溝底部高約10米,厚2—3米,文化層下為活動面,由北向南呈北高南低,局部有凹坑。人類活動面下部為馬蘭黃土堆積層。文化層內暴露出的有石制品和動物化石。地層內采集石制品標本27件,石制品巖性有硅質巖、石英、灰巖、砂巖、燧石;其中硅質巖9件,石器類型有石片、斷塊;石英8件,石…[詳細]
草莊頭戰斗遺址
  草莊頭戰斗遺址位于古交市邢家社鄉草莊頭村西300米的山梁上?谷諔馉帟r期,日寇在此構筑鋼筋磚石據點,中有主碉,西有巷道并有住宅十余間,四周有若干小碉堡,面積約三千平方米。曾住日軍一個小分隊,偽軍六十余人。憑借地勢險要和筑起的碉堡,日軍控制著草莊頭一帶和玉道川的大片地區,經常四處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草莊頭一帶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日偽軍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決定拔除這個釘子。1943年3月起,清太徐游擊四大隊和周圍民兵圍困據點達6個月。9月18日,晉綏八分區副參謀長呂懷忠率領分區6團6連和清太徐游擊大隊以及周圍各村民兵,由山后小路登上山岡,在內線偽軍協助下,一槍未發就俘虜了草莊頭據點內的…[詳細]
東山廟——東寶工農紅軍領導機關遺址
  東山廟——東寶工農紅軍領導機關遺址位于東莞市大朗鎮屏山社區對面的東山。1928年5月28日,東莞、石龍、寶安三地中共黨組織在東山廟召開聯席會議,決定以東莞、寶安交界的東山為中心,向東莞、寶安鄰近發展,實行武裝割據,進行土地革命。東莞、寶安兩縣的縣委負責人進駐了東山,在東山廟設立領導機關。兩縣黨組織領導的部分武裝隊伍,也開進東山。黨組織按照紅軍制度,對集中的武裝編為紅軍建制,準備從游擊戰爭入手,擴大紅軍和赤衛隊組織。他們一方面派人做瓦解國民黨軍隊的工作,試圖發動士兵起義;一方面深入東山附近農村,散發宣傳品,宣傳土地革命,懲辦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和-分子。由于當時--嚴重,-軍隊步步緊逼,紅軍部隊處…[詳細]
神池明長城遺址
  明長城亦稱“內長城、邊墻”。明嘉靖十八年(1539)修筑。自龍泉鎮龍元村入境,至烈堡鄉野豬口出界,境內約40公里。龍泉鎮項家溝村一帶為石城,烈堡鄉南寨村至野豬口系土城,余皆土石混筑。長城依山就勢,起伏曲折,十分壯觀,項家溝南北石城頂寬1.2米,高達4米。關峽口兩端筑有城頭墩臺,尤為險峻。遠觀雄偉蜿蜒,近登勞霸氣酣暢,-之感由然而生。 當年修筑長城時,這里多沙礫少土壤,于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千米遠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筑而成,堅固異常。頭道關向西6千米即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設有墩臺,臺11米見方,高約8米。三…[詳細]
鹿城崗城址
  鹿城崗遺址是西周古城遺跡,位于邢臺市,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根據文獻史料記載,邢國曾有三次筑城,分別為:“(商王)祖乙遷于邢”;“周成王封周公之子于邢,建邢國”;“春秋時期,齊桓公幫邢城筑夷儀城(傳說在漿水一帶)”。而如今的邢臺老城據考證建于漢代,F狀該遺址為古城遺址無疑。城墻內夯層、夯窩十分清晰。城墻已遭破壞,但西、南兩面仍高于地面約6米,遠看城郭十分清楚。城墻夯土非常純凈。該城建筑較早,很可能是在西周。文物價值河北省文物所專家組組長石永士先生也初步認為:古城遺存比較明顯。根據城墻規模、城墻…[詳細]
挺進師與浙南紅軍游擊隊會師遺址
  瑞安西部山區葛藤湖自然村與平陽縣龍尾相鄰,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和抗日戰爭時期是葉廷鵬等浙南黨組織領導人及其武裝人員常駐地之一。這里山高林密,地處偏僻,又是瑞安、平陽兩縣邊界地,適宜于游擊活動。1937年7月下旬,紅軍挺進師主力部隊從慶元縣來到瑞安西區(今文成縣大峃一帶),浙南臨時革命委員會獲悉后派農運委員黃先河到公陽(今屬文成縣)找到師長粟裕,后隨挺進師部隊到泰順、福鼎山區見到閩浙邊臨時省委書記劉英。同年9月,浙南臨時革命委員會軍事委員、游擊隊長陳鐵君率隊來到葛藤湖,與粟裕率領的紅軍挺進師會師。當日,兩支隊伍移師平陽包垟,葉廷鵬、鄭海嘯等人趕往包垟與粟裕會晤,并主動提出接受閩浙邊臨時省委的領導。挺…[詳細]
建泰獨立團游擊戰遺址
  建泰獨立團游擊戰遺址金鐃山位于泰寧縣大龍鄉鐃山村。1931年6月,國民黨軍在對中央蘇區發動第二次“圍剿”失敗后,蔣介石又調集國民黨軍23個師又3個旅共30萬軍隊,開始向中央蘇區發動第三次“圍剿”。這時候,毛澤東簽署了第三次反“圍剿”總動員令,紅軍主力千里回師贛南。7月9日,駐守泰寧的紅6師奉命收攏部隊,準備開赴建寧集結,回師江西興國。在撤出泰寧前,紅6師將部分干部群眾分散隱蔽到鄉下,并安排部署地方游擊隊牽制敵人,掩護主力紅--移。7月12日,紅6師回師江西興國參加反“圍剿”戰斗。中共泰寧支部和縣、區革命委員會及游擊隊的部分干部群眾,與開赴泰寧的建寧游擊隊100余人合編為建泰獨立團,轉移到兩縣交…[詳細]
孚龍廟遺址
  孚龍廟遺址  孚龍廟遺址座落在龍泉山腳下,四周花繁葉茂,幽雅僻靜,現僅存旗桿石和殘垣碎瓦。關于孚龍廟的由來,當地有個非常優美的民間故事。相傳古時候,東源連年大旱,禾焦草枯,餓死不少百姓,許多人不得不遠離家鄉,四處逃荒。百姓哀哀的哭聲,驚動了四海龍王,龍王動了惻隱之心,便向玉帝陳情,奏請玉帝準許給東源施雨,但遭到了玉帝的斷然拒絕。無奈之下,龍王只能偷偷派出—些蝦兵蟹將在東源四處鑿泉眼,一夜之間,東源到處泉水流淌,匯成一處,并且形成了一個滿而不溢的湖泊,這就龍泉湖。自此東源萬物復蘇,物阜民豐,逃難的百姓也紛紛返回家園安居樂業。為了紀念龍王的恩德,百姓在龍泉山建起了孚龍廟,終年供奉,并把湖泊取名為龍…[詳細]
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凌家灘遺址1985年發現于安徽省含山縣銅閘鎮凌家灘村,遺址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經測定距今約5300年至5600年,是長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自1987年以來,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4次考古發掘發現,聚落遺址內,包括居址、墓地、祭壇、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紅陶塊建筑遺跡。同時,發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禮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時期其他遺址中所罕見的精美程度和工藝水平。由此推斷,遠古時期的凌家灘是一座繁華的城市。凌家灘遺址因其各類遺存齊全,文化內涵豐富,被列為上世紀中國100處考古遺址大發現之一。專家評價,凌家灘遺址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唯一一處新石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制服丝袜中文丝袜点击进入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亚洲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另类欧美日本一区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