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

太史第遺址
  太史第遺址位于高州市城西的廣潭村,是清代光緒年間,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國史館編纂楊頤的故居遺址。楊頤(1824~1899年),清代高級-,高州市城西廣潭村人。咸豐二年鄉試中舉,同治四年赴京會試進士,自此踏上仕途。先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后任至國史纂館修,及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他任職期間,剛正不阿,敢于-那些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的大臣。在幾次擔任主考官中,為朝廷錄選了不少人才。對修纂國史、修建北京勝跡也作出了貢獻。1898年,為慈禧太后佐勘東陵工程后,請假回鄉省親。翌年病逝家中。楊頤故居原為三進建筑,磚木結構。待進士及第并出任京官后,擇基另建新居,稱“太史第”。太史第主體…[詳細]
塔嶺戰斗遺址
  塔嶺戰斗遺址位于連平縣繡緞圩西南方500米的塔嶺山坡上,涉及面積約10000平方米。1948年,大湖地區農會組織、婦女組織、兒童團組織、民兵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地建立,敵人因而加緊了對九連地區的“圍剿”和“掃蕩”。1948年3月11日,敵人圖謀將大湖作為進攻九連青州的橋頭堡,出動保五團官照灑部與和平縣警隊200余人從和平城向大湖撲來。早上8時許,敵人至鑿石崗時被我前沿哨兵發現,即鳴-報警,公路沿線村莊的民兵聽到-聲后,村村寨寨鳴鑼報警,頓時,大湖、三角地區的民兵沿公路兩邊的山坡往繡緞方向沖去,迅速投入戰斗。8時半左右,駐扎盤石河背一帶的桂林一中隊由曾坤宜、曾坤延率領,迅速搶占塔嶺山。廖鏡連率二班占…[詳細]
名山后遺址
  名山后遺址位于奉化市江口街道名山后村村南名山北麓斜坡上,2003年被公布為奉化市文物保護點。2007年公布為奉化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分布范圍為東自名山后村加工廠往南沿水渠至小和山北坡,南自小和山沿山坡至方井頭(包括小和山岙),西自方井頭沿秧田垅至笆下四廟,北自笆下四廟沿六角山北麓至名山村新區的北側(以水池為界)。該遺址曾先后經過二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620平方米,出土文物約300余件,陶片1萬余片年。確定年代上下限距今6000年至3500年左右。文化堆積豐厚,內涵十分豐富。堆積主體為河姆渡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堆積。該遺址河姆渡文化晚期遺存較河姆渡遺址更為豐富,良渚文化遺…[詳細]
瓦哈卡歷史中心與阿爾班山考古遺址
  瓦哈卡位于海拔1500米的山谷中,大約在一千五百年前不同的人群曾在阿爾班山居住過,他們包括奧爾梅克人、薩巴特克人和米斯泰克人,那里有梯田、水壩、運河、金字塔以及人造小山頭,這些都是從山里開出來的神圣的地形學的標記。在它的附近,瓦哈卡縱橫交錯的設計是西班牙殖民建筑的一個很好的例證。阿爾班的城市結構受到特諾奇蒂特蘭城的影響,它帶來幾乎是巨大的建筑和宏大的城市空間。另一方面,瓦哈卡具有小殖民地城鎮的風貌。它的建筑也遠遠地大了很多或許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這只能用地震的威脅來解釋。受到良好保護的巴洛克外觀和小圓屋頂的教堂是宗教和市民建筑的不朽整體的主要特點。阿爾班呈現出莊嚴的建筑景觀,例如馬丘比丘體現了…[詳細]
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
  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于2009年落成,包括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將帥雕塑和石刻標語。1935年4月2日,紅四方面軍經過激戰,一舉攻克川北軍事要塞劍門關,紅軍血戰劍門關創下了戰爭史上的奇跡,是紅四方面軍的著名戰列之一。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100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之一。劍門關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之一,關隘位于四川省劍閣縣城南15公里,大、小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劍門關景區位于劍閣縣城南10公里處,原稱劍閣,為蜀北屏障、兩川咽喉,是古劍門蜀道上的一處重要關隘,…[詳細]
肖城古遺址
  肖城古遺址位于冠縣北館陶鎮東南肖城村,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肖城古遺址為宋代古城址,建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本是遼國蕭太后攜子遼圣宗進攻澶淵時所建的駐兵城,故又稱肖城、駐馬城、歇馬城。肖城城墻為夯土建成,呈方形,每邊長約1250米,周長5000米 。城墻基部寬26米 ,頂部闊8米 ,高13米 ,護城河寬80米。其現存東北城角高達12米 ,西南城角高10米 ,西北、東南城角高約8米 ,四城角沿直角處向外夯筑“箭樓”。南北兩門相對,為甕城形制。城有四門,均為扭頭門,東門外有寬約80米 的城壕。城內有“點將臺”遺址,相傳是肖太后在此點將征兵的處所,高約5米,方圓10余米,夯層厚15厘米 ,每層…[詳細]
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
  南越國水關遺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西湖路63號光明廣場負一層。南越國水關遺址是南越國都城南城墻的“水關”(水閘)遺存,發現于2000年,水關僅存木構水閘,坐北朝南,距今地表約4米,其上疊壓有東漢、晉、南朝和唐、宋等晚期的建筑遺跡。水閘位于當時的珠江北岸,南北向,閘口寬5米,南北長35米,水閘的閘口的南北均呈“八”字形敞開,面積約903平方米。南越國水關遺址是目前水關遺址是我國城市考古發現時代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處木構水遺址。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前史書記載只知道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將任囂在番禺建城,史稱“任囂城”。公元前204年趙佗創立南越國后…[詳細]
中共泉上縣委、泉上縣蘇維埃政府遺址
  中共泉上縣委、泉上縣蘇維埃政府遺址李氏宗祠位于寧化縣泉上鎮泉上村下巖組(集鎮所在地)。1933年7月,紅軍東方軍入閩作戰取得泉上土堡戰斗勝利,解放了寧化東北片。為加強黨對新區的統一領導,1933年8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48次會議決定增設泉上縣,并成立中共泉上縣委、泉上縣蘇維埃政府,王惠民等4人先后任縣委書記、曾芹仲等2人先后任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下設內務部、財政部、糧食部、土地部、勞動部、教育部、文化部、軍事部、裁判部、保衛局等工作部門,縣蘇維埃政府先期設在巫坊區巫坊鄉(今寧化縣湖村鎮巫坊村),1934年2月遷駐泉上區泉上鄉(今泉上鎮泉上村)下巖李氏宗祠。中共泉上縣委、泉上縣蘇維埃政…[詳細]
閩贛軍區司令部暨高唐區蘇維埃政府遺址
  閩贛軍區司令部暨高唐區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將樂縣高唐鎮高唐村橋南后路1號。1933年8月底,閩贛軍區司令員蕭勁光率領紅3軍團第6師駐扎高唐近一個月,司令部設在天后宮。蕭勁光還曾在天后宮召開群眾大會,親自做動員講話。會上,將從廖火華、王國興、邱林勝等土豪劣紳家沒收來的衣服、筍干、豬肉、糧食分給群眾;成立了高唐區蘇維埃政府,選舉陳金保任主席,邱金豐、林彩耀分別任財政委員、土地委員;同時組建了游擊隊。張正根兩兄弟、張友明等幾十名當地青年當場報名參加紅軍和游擊隊。10日,蕭勁光發給朱德、周恩來的電報稱:“最近擴大紅軍將近一百三十名,其中七十多名系失業紙工;在高灘、積善一帶建立了革命委員會,并在各處組織了…[詳細]
下川遺址
  下川遺址下川遺址(第二批省保)時代:舊石器地址:沁水縣城西70公里的下川鄉遺址主要分布于中條山東端的垣曲、沁水、陽城三縣毗連的縱橫二、三十公里的范圍內。文化遺存以下川盆地最為集中。盆地位于中條山主峰——歷山的東麓,南北向狹長約4.5公里,東西最寬處2公里,海拔1550米,盆地下伏基巖和周圍山巒為寒武紀和奧陶紀灰巖組成,盆地南端有一狹谷,坡度較大,水流由此泄出。下川地區地層保存較好,遺存最為豐富,故稱下川遺址。經碳14測定距今二萬三千年到一萬六千年前。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現和發掘。下川文化以石器為代表,石器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粗大石器,以沙巖、石英巖、脈石英為原料,占石制品總數4.7%;一類為細石器…[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精品aⅴ |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久久 | 日本精品区视频 | 日本有码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