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

天目山商周遺址
  天目山遺址,位于姜堰城區北部,東經120º、北緯32º,新通揚運河南側,姜溱河東畔。遺址所在地地勢較高,四面環水,形似一座小島。2006年5月29日,經國務院核準公布,天目山遺址作為歷史時期不同朝代、不同類別、不同地域且保存基本完好的典型遺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南京博物院、泰州博物館、姜堰文管辦3方人員組成天目山遺址考古隊,對天目山遺址先后進行了兩次考古考掘,揭露面積1316平方米。考古發現,該遺址是一座西周時期的古城址,分為內城和外城,外城外側有環城河道,外城墻目前僅發現東、北、西三側。內城周長近于萬歷《…[詳細]
紅軍赤溪河戰役遺址
  紅軍赤溪河戰役遺址位于湖南省桑植縣利福塔鎮赤溪村。南岔戰斗后,敵人不甘心失敗,狂叫要血洗桑植。敵步三團團長向子云率二千余人向桑植進犯。1929年7月13日晚,賀龍率紅四軍全部撤出縣城,埋伏在柏家沖、八斗溪、梅家山、西界等地,巧布“空城計”,誘敵上鉤,截斷退路,然后“關門打狗”。7月14日,敵軍全部渡過赤溪河,向子云旅見一小股紅軍向縣城“敗”走,又未遇到紅軍主力火力的阻擊,縣城很快被占領。賀龍在梅家山指揮所見敵兵全部進入縣城,乘敵立足未穩,立即命令點燃棕樹號炮,又命令鐘為成吹響沖鋒號,下達了反擊的命令。頓時各個山頭紅旗飄揚,殺聲四起,紅旗引著紅軍直向東、北二門沖去,進攻東門的是由柏家沖沖出的紅四…[詳細]
廣福村遺址
  廣福村遺址位于蘇州市吳江區桃源鎮西南約3公里。遺址現存面積28000平方米,于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1994年蘇州博物館考古部和吳江市文物陳列室進行了考古調查。1996年配合廣福村基建,蘇州博物館考古部和吳江市文物陳列室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遺址主要文化遺存為馬家浜文化(晚期),距今6000多年。在已發掘的160平方米面積中,發現墓葬20座、房址1座,出土器物56件,以及鹿、麋、豬、牛、狗、龜等動物的大量遺骸。為研究當時的喪葬與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廣福村遺址出土器物陶器居多,主要是鼎、豆,另有少量盆、缽、杯、網墜等。同期出土的還有石器:斧、錛、刀、紡輪,骨器:錐針,以及玉器:玦等…[詳細]
岑告山戰斗遺址
  岑告山戰斗遺址位于連平縣隆街鎮岑告村岑告山。1947年8月,江北人民自衛總隊指揮機關率領武工隊、鋼鐵連、飛虎隊、群英隊及東北隊共400多人,駐扎在接近馬頭、百叟的仰鳧塘潘屋一帶。8月12日,敵人派出四路部隊遠道奔襲,企圖消滅我部。第一路由敵一五二師羅營長帶領500余人從新豐梅坑奔來;第二路由敵保安營(其中有一個炮連)500余人從連平奔來;第三路由連平護路大隊謝岳臣率匪200余人從西草方向奔來;第四路由新豐政警隊100余人從馬頭、百叟堵截。敵方共1400多人,氣勢洶洶地奔向仰鳧塘,豈料我部隊早已獲悉情報,轉移出了仰鳧塘,讓敵人撲了個空。敵人撲空之后,在附近展開搜索。為打擊敵人,我主力部隊分成二路…[詳細]
柳灣遺址
  柳灣遺址位于青海省樂都縣高廟鎮東面兩公里處的柳灣村北的一處東西走向的旱臺上,這是一處氏族公共墓地,共發現有墓葬1700余座,出土珍貴文物35000余件,其中各種形制的彩陶器皿達15000件之多。柳灣墓地按考古學文化分期,分別為馬家窯文化半山、馬廠類型和齊家文化,屬于新石器時代。馬廠類型文化因1924年首先發現于青海民和馬廠塬而得名,廣泛分布在甘肅西部和青海河湟地區,距今約4000年。柳灣出土的彩陶器中,以馬廠類型最豐富、珍貴,其數量之眾,造型之美和花紋之繁縟,為其他古文化之冠。陶器是先民們的日常生活用具,彩陶得體地把器形和優美的花紋融為一體,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品,不但是制陶工藝發達的標志,更是古…[詳細]
下沙遺址
  下沙遺址位于南朗鎮下沙村,發掘地點背靠山丘,東連海灣,其遺物散布范圍約80平方米。采集文化遺物有:-,戈身磨光,有一穿孔,直援無胡。另有小口折肩方格紋泥印紋陶罐,米字紋陶甕,紋飾有蘷紋,小方格紋字紋。據考究,屬相當于商周戰國時期的文物。石錛,高5厘米,刃寬4.7厘米,厚1.5厘米。長把短身,雙肩,弧刃近平,偏鋒。據考究,屬夏商時期(公元前2000~前1000年)的文物。陶甕,高46厘米,口徑28厘米。泥質灰陶,胎質硬。侈口,卷沿外翻,廣肩,平底。肩部有四個對稱橋形耳。器表飾“米”字紋,據考究,屬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文物。銅魚鏢,長8.3厘米。圓形銎口,內有殘木屑,前出棱脊,緩…[詳細]
秦直道遺址(富縣段)
  秦直道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由秦將軍蒙恬監修。工程十分浩大。塹山堙谷,全長1800里。直道南起林光宮(陜西淳化縣北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直道沿子午嶺北上,在我縣境內南段接黃陵縣雙龍鄉三面窯村,途徑我縣八面窯、槐樹莊、白馬驛、大麥秸溝、和尚塬、魯樁坪到志丹、富縣、甘泉三縣交界處的墩梁,在富縣境內全長105公里。位于張家灣鎮楊家灣村車路梁處9公里路段,是沿途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路段,此段道路平整、筆直,修筑過程中逢山劈山,遇石鑿道,臨溝填谷,在崇山峻嶺中斬下一道道橫行凹痕。修筑時如《史記》所載:“斬山湮谷千八百里”。費盡人力物力。富縣境內直道至今清晰可辨。平…[詳細]
興義貓貓洞古文化遣扯
  頂效鎮位于興義市東北25公里,離鎮不遠,有貓貓山,因山頂有兩個隆起的山包,一個低而微垂如貓頭,一個高而扁長似貓身拱起而得名。遠遠望去,它像一只山貓匍匐在地,正準備縱身而起,捕獲獵物。貓頭上,有一個高3米,寬4米左右的巖洞,酷似山貓圓睜的大眼,當地人稱之為貓貓洞。1974年冬,考古工作者由于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洞里找到了有古代人工打擊痕跡的石片。次年10月進行試掘,11月正式發掘。從洞內黃褐色砂質上層和堆積物里,獲得珍貴的人骨化石、哺乳動物化石等大量文化遺物,還發現不少用火遺跡。出土的人骨化石下頷骨粗壯低矮,齒弓短而寬,形態與“山頂洞人”的下頜骨近似。股骨較粗壯,骨壁厚,髓腔小,與晚期“智人”化石…[詳細]
白口城遺址
  白口城遺址:位于泰和縣城西南3公里贛江南岸,城址面積23萬平方米,形狀呈倒梯形,分為內外城。外城全長1941米,除西北部部分損毀外,大部保存完好。內城平面呈方形,處在城內北側,全長861米,面積4.3萬平方米。外城現存7處豁口,西北角、南正中及北上中3處豁口可以肯定為城門。內城為東、西北、南面3處豁口,均可確定為城門。西北角城門寬35米,其底基距贛江水面落差僅2米,贛水上漲時,河水可直接入城內,推測可能為水門。西正中門寬28米,為“凸”形結構,從其上殘存疊壓瓦片分析,此處原可能為一處門闕。北正中城門寬15米,入門較陡,可分別進入內城和外城。內城西北門為“凹”形結構,似為“甕城”,也有大量瓦礫堆…[詳細]
麻絨塘古遺址
  麻絨塘古遺址位于益陽市資陽區李昌港鎮麻絨塘村,東經112°14’54.6″,北緯28°37’28.4″;海拔47M。南距資水約1.5公里,東南距益陽市區約7公里,遺址在高出地面1至2米的臺地上,周圍地勢平坦,為資水流域的沖積平原,現存面積約5000平方米。遺址剖面深達標1.5米,堆積較為單純,主要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堆積。第1層:表土耕作層,土呈灰黑色,松散。厚15~25厘米。含現代的磚瓦瓷片等。第2層:擾亂層,土色較雜,松散。厚10~25厘米,深25~40厘米。含近現代的青花瓷片,伴出泥質、夾砂陶片。第3層:土呈灰黃色,稍緊。厚8~15厘米,深35~55厘米。出土有泥質紅陶、褐陶、夾砂、夾炭陶…[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免费高清欧美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精品 | 久久免费视频第一页 | 五月综合激情国产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