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

康大營戰斗遺址
  康大營戰斗遺址,位于梅河口市康大營鎮民安村,占地約400平方米,現為民安村村委會及民居。1931年,康大營-署有武裝-30余人,是圍剿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和游擊活動的據點。-署長赫永昌,死心塌地為日寇效勞,為了拔掉康大營-署這顆釘子,偵察敵情任務落在中共康大營黨支部地下黨員劉正儒身上。當時,劉正儒的父親與-署長赫永昌曾結金蘭之好,-署長赫永昌是劉正儒的盟叔,劉正儒同他的母親就住在與康大營-署一墻之隔的兩間民房里。赫永昌素好棋道,閑暇無事常跟劉正儒在“楚河漢界”中拼殺。劉正儒出入-署本來就比較隨便,但兩個人為了來去方便,就在院墻兩側各設一木梯。劉正儒去-署陪赫永昌下棋,一向踏梯越墻,很少走-署的大…[詳細]
鳳林古城遺址
  早在1800年前,滿族祖先挹婁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這塊黑土地上,在漫長歲月中,先民們采集漁獵,拓荒農作,用勤勞的雙手譜寫了第一部拓荒史。鳳林古城遺址公園位于七星河左岸友誼縣成富鄉鳳林村西南1.4公里,與隔七星河相望的炮臺山北斗七星祭壇址,俗稱“對面城”,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省唯一一處漢魏時期規模最大的王城城址。2000年10月,雙鴨山市七星河兩岸鳳林古城、七星祭壇遺址文物出土,證實鳳林古城遺址是兩千年前漢魏時期挹婁人王城之所在,七星祭壇是東北亞最大天文星座祭祀場所遺址。經考證,兩古城是三江平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山城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黑龍江的文明之光。鳳林古…[詳細]
索縣漢代城址
  索縣漢代古城遺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東北15公里處鼎城區韓公渡鎮城址村;俗名崆嚨城,又名漢壽城.據《常德地區志·文物志》載:古城分為大小二城,坐北朝南向,東為大城,西為小城,中間有城垣相隔。大城南北長約700米、東西寬約600米;小城南北寬600米,東西長約300米。兩城總面積為54萬平方米。殘存夯土垣高3-4米,寬12-18米。東西南北均有城門。城的四角有瞭望臺,殘高7-8米。城的四周有護城河,寬約30米。城址內遍布漢磚、漢瓦、和漢代陶器殘片。曾經有村民挖出有銘文“漢壽城”字樣的古磚和陶器等。城外東南方向有較多漢墓,其中有的規模較大,傳說中的楚平王墓遺也在其中。據史料記載,索縣城始建于東漢,是…[詳細]
古哲里木會盟地遺址
  古哲里木會盟地遺址哲里木會盟地位于吐列毛杜鎮境內,后依哲里木山,前臨霍林河,西望奎屯罕山,東視罕查干山的-原中央。是從扎魯特、巴林、巴仁哲里木山谷,經今霍林河煤礦至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必經之路,從準哲里木山谷,經科右前旗至寶格達山與蒙古接壤,從阿貴山谷經六戶可至烏蘭浩特、嫩江,向南沿霍林河經巴彥呼舒可至通遼等地呈“五岔溝”型,是軍事戰略要地和物資集散地。據史料記載,該處曾為遼、金時代的重要關隘。金長城、金東北路招討司駐所要塞古跡至今明晰可見。會盟地西為遼臨潢府境地,東屬金泰州管轄。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將嫩江科爾沁的圖什業圖、札薩克圖、蘇鄂公、扎賚特、杜爾伯特、達爾罕、博多勒噶臺,賓圖、前…[詳細]
申橋李莊遺址
  李莊遺址,又叫“山臺寺遺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申橋鄉李莊村,因其基址上過去有座山臺寺而得名。李莊遺址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存為主,同時又含有較多的岳石文化遺存。龍山文化距今為4200年~4500年,此時農業生產已占相當比重,耜耕和以石器磨制、輪制陶器為代表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已有較高水平,家畜飼養有了顯著發展,陶器種類眾多,形態多樣,造型美觀,飾紋纖細。遺址面積約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4米余。出土文物有陶鬲、罐、紡輪、網墜和蚌器、骨匕、骨鏃等。陶器飾有方格紋、粗繩紋、附加堆紋。遺址中有一個埋有9頭整牛和一個鹿頭的“九牛祭坑”,使山臺寺的龍山文化與殷商文明搭上了密切關系。《世本•…[詳細]
白鴿寨遺址
  白鴿寨遺址,明清代建筑,位于湛江市麻章區太平鎮通明村。曾是明代廣東沿海六大水師營寨之一(其它五個分別是:柘林寨、碣石寨、南頭寨、烏兔寨、白沙寨),現屬湛江市太平鎮通明港村。此地地理位置十分險要,三面環海,海面遼闊,是明清時代水師重鎮,也是軍事要塞。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在今廣東省湛江市郊區通明港設寨(名白鴿寨)駐水師,拒倭防盜。清順治八年(1651年)于此設鎮守水師。康熙九年(1670年)于此筑土城、設官署、建炮臺。 地處廣東湛江城月河和通明河匯合處的通明港村,古稱白鴿寨,曾經是明清時期水師重鎮。該村共有四十八個姓氏共七千多人,村民間和睦相處,互通婚娶,親密無間。據史書記載,明朝隆…[詳細]
薛家崗古文化遺址
  薛家崗遺址位于安徽潛山縣王河鎮,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自1979年開始,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廣州中山大學古人類學系先后6次對潛山薛家崗遺址進行發掘,出土文物3000多件。在這些出土文物中,尤以石鏟和奇數多孔石刀等石器最具特色,其孔眼周圍繪有花果形圖案,極為罕見;其中一把13孔石刀,不僅在國內首次發現,在世界考古史上也絕無僅有。該遺址坐落在潛河邊上,高出附近農田3-7米,為一橢圓形臺地,總面積約有六萬多平方米。在已經開挖過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們從土質結構上可以看到五個自然層。第一層為耕土層,第二層為唐、宋文化層,第三層為殷商文化層,第四、五層為新石器文化層。從四、五層疊壓關系和隨葬品的組合變化…[詳細]
731細菌特別實驗場遺址
  侵華日軍第731細菌部隊安達特別實驗場遺址位于黑龍江省安達市先源鄉八一村(鞠家窯屯)東約1公里處的崗地上,西距安達市域區約18公里。遺址為一高出周圍地面約2米的獨崗,北為黑土質的耕地,西約一公里處為八一村(鞠家窯屯)東、南均為草原和泡沼,遺址面積約為40000多平方米。侵華日軍第731細菌部隊安達特別實驗場,始建于1941年夏,屬731部隊的配套工程,距731本部駐地(哈爾濱平房)約130公里,歸屬第二部(實驗室)管轄。“實驗場”當時分地面、地下兩部分建筑,地面有飛機場和作為倉庫、井房子、牲畜圈、老鼠舍用的簡易木板房,地下部分有實驗室、觀測室、監獄、宿舍、辦公室等。自“實驗場”建成之日起,73…[詳細]
容美土司遺址
  容美土司是鄂西最大的土司,遺址位于鶴峰縣容美鎮屏山村、張家村等地。遺址群始建于明代晚期,包括屏山的爵府、署衙、洞府建筑群落及土司屬官向氏家族墓群,與土司活動相關的祭臺、戲樓、天牢、地牢、橋梁、石刻建筑遺址,以及九峰橋、萬人洞、情田峒,形成了規格宏大的容美土司遺址群。現遺址群包括爵府遺址、司署遺址、細柳城遺址、萬全洞洞府遺址、萬人洞洞府遺址、情田峒洞府遺址、南府遺址、中府遺址、水寨遺址、天泉山關寨遺址、官墳園“奉天誥命”碑、容美土司家族墓地、向氏家族墓地、九峰橋、大屋場遺址、紫云山祭祀遺址、“百順橋”碑、“保善樓記”碑、鳳翔書院碑。爵府遺址:位于容美鎮屏山村,面積約50萬平方米,原是容美山土司田…[詳細]
大觀亭遺址
  大觀亭遺址位于大觀亭街中段(今大觀亭街56號)。元至正18年(1358)初,率軍守衛安慶的元朝淮南行省左丞余闕在與陳友諒軍隊交戰中失利投清水塘而死。明太祖朱元璋念其德績,諭旨在其葬地修建忠臣祠廟,這是有關大觀亭的最早建筑。嘉靖年間知府陸珂建大觀亭,清康熙年間徐國相、張懋誠兩度重修。太平天國三年(1853)毀于戰爭。同治六年(1866),吳坤修重建,后人在其周圍又建起了樓舫,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更上樓”(后更名“上達樓”、“望華樓”)、“停云舫”、“鏡舫”。整個建筑群錯落有致,加之花木竹石輝映,景像蔚為壯觀,五百多年來一直是安慶的游覽“圣境”。大觀亭位踞山上,背倚大龍山,前臨長江,境界開闊,氣象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日韩欧美九九精品综合网 | 尤物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 亚洲国产性色在线 | 亚洲一区精品国产 |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