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巖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巖篇

月巖
  月巖在道縣城西20公里處的清塘鎮。巖有東西兩洞門,東洞門長65米,寬40米;西洞門長105米,寬60米,宛如城闕,狀極雄偉森嚴。入洞數十步,敞若廣庭,洞頂空能見天,日光直照洞內。月巖酷似月亮,自樂邊看象上弦月,自西邊看象下弦月,從洞中看,空頂之空圈宛如明月懸空。天光透入巖中,竟是三個月亮,中間的月亮能隨著行人的步伐變化出“上弦、滿月、下弦”,真是溶洞中罕見的奇觀。“月巖”由此得名。因東西兩門貫通,又稱“穿巖”。是為道州八景之一。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先生徒步一游月巖后,竟酒未沾唇,飯未下咽,就在月巖中撇下拐杖,解衣脫帽,草鞋當枕頭,仰面而睡,真真領略了此妙境的也只有霞客先生一人了。他在《楚游日記》…[詳細]
佛子巖
  佛子山景區面積137.3平方公里,由地下、地面及立體空間組成,東至旺樓,西至蛙巖,北至銅盆山,南至鎮前鯉魚溪,分為獅峰核心景區(11.5平方公里)、旺樓二級景區(3.8平方公里)、七星溪二級景區(6.5平方公里)、銅盆山景區。佛子山境內山坡樹草保護完好,珍惜名貴樹種繁多,如紅豆杉、香妃樹、古稀金樹、獼猴桃等,有政和的“原始森林”和“名貴樹種基地”之稱。佛子山人文景觀豐富,有可供贍仰的革命遺址、游擊隊戰斗過的山洞及佛教圣地等。四季氣溫清爽,景色宜人,民俗風情獨具特色。明代詩人曾對此發出“倚馬稠嶺坑上望,分明有獅在高崗,孤峰回挺天光碧,巨石還依曙色蒼”的詠嘆。佛子山風景區具有獨特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詳細]
烏蘭察布巖畫
  烏蘭察布巖畫分布于烏蘭察布盟各地。東從四子王旗起,西至烏拉特中旗西部,以達爾罕茂明安聯名旗查干教包蘇木推-廟,都崇敖包蘇木沙很,德里哈達,滿都拉蘇木南吉板登,新寶力格蘇木禪番乎熱,烏特攔中旗,東北部若格其格山一節分布最為集中。草原巖畫是先民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息繁衍、生產活動、思維信仰、圖騰文字的真實寫照,也是人類社會進步、自然環境變遷的歷史佐證。據史學家考證,烏蘭察布市境內的草原巖畫,最早創作于一萬年以前,最近的也有數百年的歷史。草原巖畫主要分布在四子王旗衛井蘇木西北約50公里處查干哈夏圖的一個臺地西側的斜坡上,坡面傾斜度為40。左右,從有巖畫的巖石順斜坡而下,三四十米處是一條南北向…[詳細]
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巖畫
  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巖畫位于意大利北部倫巴第區的阿爾卑斯山脈南麓的峽谷之中,是意大最著名的石雕畫廊。在這個長達70公里的峽谷中的2400塊巨大巖石上,共刻有14萬幅內容極為豐富、意義十分重大的石刻畫。這些石刻畫是在公元前刻成的,前后持續了大約8000年,描繪了當時的農業、航海、戰爭和魔法,是關于人類祖先活動的寶貴記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它具有“突出的全人類的人價值”,1980年將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梵爾卡莫尼卡巖畫就是卡莫尼卡人的藝術結晶,通過對這些石刻畫的技巧、風格和各個時期的內容和研究表明,梵爾卡莫尼卡石刻藝術是隨著梵爾卡莫尼卡人的社會和經濟結構的變化而變化的。梵爾卡莫尼卡巖畫筆觸粗獷有力,…[詳細]
盤龜臺巖刻畫
  盤龜臺巖刻畫位于韓國蔚山廣域市蔚州郡彥陽邑大谷里大谷川中流的巖壁上,是于1971年被發現的巖刻畫,1995年6月23日被指定為大韓民國第285號國寶。該巖石面的規模為寬10米,高3米左右,共有10余個,內容包括巨大的海洋動物、陸地動物和人類,非常豐富,寄托著原始人類對捕獵豐收的愿望。盤龜臺巖刻畫是在太和江的支流大谷川的碩大巖石上雕刻而成的,據說這個巖刻畫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歷經數代制作而成的。從樣式來看,各個時代的表現對象和技法又略有不同,主要分為面刻和線刻兩種。雕刻的形象也是千差萬別的,有巨大的海洋動物,也有陸地動物、人物、工具等,其中海洋動物又分鯨魚、水獺、烏龜等,陸地動物則有鹿、虎、野豬…[詳細]
華坪滴水巖瀑布
  滴水巖瀑布位于文樂傈僳族鄉青龍村,直距華坪縣城11公里。山巖呈扇狀橫夾,河水從百米高處傾瀉而下,可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特別是雨水季節,氣勢磅薄,水流飛濺,水汽朦朧,瀑聲震耳。如遇陽光還有彩虹映照,倍加瑰麗。巖底有一溶洞,左右相通里面空間約有五百平方米,形成寬敞的廳堂。廳底石柱林立,千姿百態;廳頂乳石倒掛,星羅棋布,水珠滴落,悅耳動聽。瀑布之水流洞20米左右進入一個大水塘,當地人稱“洗眼泉”。傈僳、苗族人民將此泉視為圣水,每年都來用水洗眼,據說可以治療眼疾。關于此俗,還有傳說:天神爾薩開天劈地以后,接著每天造就七對人。當時有一個叫昌王的惡魔,專門吃人的眼睛,爾薩造出的人都被昌王…[詳細]
圣弗蘭西斯科山脈巖畫
  圣弗朗西斯科山巖畫位于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巖畫之一,這些巖畫能完整的保存,完全歸功于當地干燥的氣候以及幾乎與世相隔絕的自然地理環境。大約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300年間,位于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中埃爾比斯卡伊諾保護區的圣弗蘭西斯,是一個現今已經消失了的民族家園,族民們世代生活在這里,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這里大部分是險峻的巖石山地和荒涼的沙漠地帶,常年干燥高溫,塵土飛揚。正因為有這樣的自然環境,這里留下了古老的巖畫群,數量多,規模大,而且保存完好。畫面上有人和許多種動物,包括哺乳動物、魚類、爬行動物以及鳥類,而且運用了非常復雜的顏色和技術。這些巖畫通常比實際的尺寸要大得…[詳細]
陵川龍巖寺
  龍巖寺龍巖寺(第五批國保)時代:金、明地址:陵川縣城西10公里禮義鎮梁泉村創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碑文記載,寺原名龍泉寺,為當地百姓祈雨求福之所。唐總章二年(669年)稱龍嚴寺,殿內“家具熔金作像”。金天會七年(1129年)僧惠耀主持修建過殿,天會九年(1131年)增修法堂。大定二年(1162年)改額“龍巖寺”。明萬歷八年(1580年)又大興土木,葺補修繕。現存過殿建筑為金代遺物,其余皆為明代建筑。寺坐北朝南,分為上下兩院,總占地面積1832平方米。上下兩院拾級而上,各院建在平臺之上,中軸線上依次排列有山門(僅存基址)、過殿、正殿,東西兩側為垛樓、耳殿、禪房。寺內主體建筑過殿為金天會七年(1129…[詳細]
直布羅陀巨巖
  直布羅陀巨巖或被稱為“海格力斯之柱”,是位于直布羅陀境內的巨型石灰巖。該巖高達426米,而其北端鄰近直布羅陀和西班牙的邊境。該巖石是聯合王國的皇家財產,其主權隨同直布羅陀,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后的1713年,根據《烏得勒支和約》,自西班牙交到英國手上。巨巖頂部的大部分屬于一個自然保護區,作為現存250只直布羅陀獼猴的生境。被當地人稱為“apes”的直布羅陀獼猴是歐洲唯一的野生猴子種群,它們和巨巖下面的迷宮隧道網絡都是直布羅陀的旅游熱點,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到訪。直布羅陀巨巖被認為是海格力斯之柱之一,并古希臘人稱為“Mons Calpe”。而另一柱則在北非,一說是位在休達的雅科山,另外一說位于摩洛哥…[詳細]
外巖里民俗村
  外巖里民俗村坐落在韓國忠清南道牙山市松岳面外巖里,是大約500年前開始逐漸形成的村莊。村內保存著忠清南道固有的古宅和石墻、庭院等,這些古宅的宅邸名都是根據主人的官職或出身地而命名的,如參判宅、兵史宅、監察宅、參奉宅等。村莊后面的雪華山溪谷里流出潺潺的溪水,用來往荷花池里注水或消防使用,既為這座美麗古樸的村莊增添了靈動的色彩,也具有實用功能。沿著長500多米并長滿苔蘚的石墻游覽,便能體驗到整個村莊濃濃的歷史氣息,透過石墻,可以看到家家戶戶的院子里種的柿子樹、杏樹、栗子樹、銀杏樹等。目前,民俗村里共有60多家住戶,居民居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草房,也有10幾間瓦房,因此,1988年政府把這里指定為傳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出国产丝袜熟女 | 亚洲中文字幕5g在线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在线je80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20 | 在线看午夜福利片国产片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