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崖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崖篇

水書摩崖
  水書摩崖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大壩村境內發現一處水書摩崖石刻。都江大壩水書摩崖石刻的發現,是繼三都縣塘州鄉拉下水文墓碑、周覃鎮的查水文墓碑、榕江縣計劃鄉的水文墓碑、都江鎮怎雷水文墓碑之后的水書文化古跡的又一重大發現。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大壩村上排(擺)勞村民小組的銀子坡上有一處水書摩崖,水書摩崖下臨都柳江支流猴子河出口和312國道公路。銀子坡三面河水環抱,北面為排長河,東面有猴子河,西面是都柳江。摩崖西距312國道公路的岔河口處約0.5公里,北距都江鎮人民政府駐地約5公里,東北距大壩村(全村有7個村民小組,都是水族)委會2公里,南距上排勞寨1公里。摩崖坎下幾十米是猴子河出口段。水書摩崖北5公里上…[詳細]
東崖云舫
  東崖禪寺位于九華山東峰頂,坐落于巨巖之上,海拔871米。在此可眺望長江,俯視九華鎮,仰觀天臺頂,環顧九華群景。佛國風光,一覽無余。唐開元末年,金地藏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初來九華山居于東崖洞穴,常在洞旁巖石上晏坐清修。唐至德二年(757年),山下居士諸葛節等數名鄉紳游山,行至東崖,見金地藏之苦行,深為感動,發心修建化城寺,請金地藏離洞居住。明正德年間,有僧周經于此結茅,后建“晏坐堂”,以祀金地藏。心學大師王陽明曾兩次來此與周經談經論道,相契甚深,并互有題贈。萬歷年間釋普通易“晏坐堂”為“東崖精舍”,因石崖位于化城寺之東故。明末,擴建了大雄寶殿和天簌軒。清同治九年,住持定慧重修大雄寶殿并建萬佛樓、地藏…[詳細]
崖宜風光
  從羅城向東行15公里的柏油路,就可抵達著名的小長安——崖宜風光所在地。在10多功能公里長的武陽江上,兩岸翠竹青青,奇峰異彩目不遐接,山村炊煙裊裊;江水清澈見底,水中嬉戲的魚兒清晰可見;舟行江上,水面波光粼粼,變化無窮。在崖宜水壩下,可見無數疊水奔瀉而下,聲形兼備。船行20分鐘,可到一約2000多平方米的沙洲,洲岸鵝卵石天然鋪設,洲上自然草毯覆蓋,在此開展野營聚舍或是進行日光浴都是絕妙的場所。類似的綠洲在上游半個小時的舟程處又有一個,而目面積比第一個更大,約有3000多平方米,同時兩岸的景致嚴然是幅上好的山水畫卷。武陽江兩岸沿途有千年古松、龍角山、神龜下水、犀牛山、馬口山、倍蕾山等眾多景點,可供…[詳細]
馬埠崖村
  景區稱號: 鄉村旅游 (山東省旅游特色村) 養馬島馬埠崖居委會位于風景秀麗的4A級景區養馬島東部,蟲娘娘山之東南,是養馬島8個行政村之一,也是養馬島旅游開發較早的村莊之一。埠崖地域為養馬島的1/8,陸地面積1.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5.6平方公里,居民1100多人,均為漢族。1992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馬埠崖村“村鎮建設明星村”榮譽稱號;2001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美在家庭建設示范村”稱號;2008年被煙臺市委、市政府授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郊型示范村”4星級稱號。生態環境良好。馬埠崖人世居海島,以漁耕為業。尤其是改革開發以來,村民紛紛開發海域,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近灘捕撈;建設…[詳細]
臥龍山千佛巖石窟
  千佛巖摩崖造像位于臥龍鎮五一村臥龍山頂。造像鑿于東西長5.5米,南北寬5.2米,高3.2米的長方體石墩四周壁上,東西北三面鑿三大龕,南面為石造像,未鑿龕?偣苍煜1000余尊,故名“千佛巖”。均為唐代開鑿。東龕,圓拱形,高2.3米,寬2.5米,深2.2米,龕內有造像9尊,為一佛二菩薩二弟子二供養人二力士。佛高1.3米,火焰形頭光,結跌跏坐于蓮臺上,身著僧衣,左手按膝,右手舉于胸前。從整體造型看,線條自然,肌肉感很強。二菩薩站立于佛的兩側,頭部殘,但表現出端莊、嫻靜的表情。二弟子站于佛的兩側,神態端莊。力士威武雄壯,守護在龕門兩側。龕沿兩側原刻有140尊小佛,現存68尊。龕頂部分的天龍八部為浮雕…[詳細]
紅軍崖
  紅軍崖位于泰寧縣大龍鄉龍安村北面500米。1934年3月,泰寧縣城失守后,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及部分紅軍、游擊隊經梅口、弋口轉移到雙坪、龍安堅持斗爭。1934年初夏,國民黨軍和-民團大舉進犯龍安蘇區,妄圖把轉移到龍安的中共泰寧縣委、泰寧縣蘇維埃政府一網打盡。6月26日,泰寧縣蘇維埃政府機關干部及紅軍、游擊隊100多人被敵人團團圍困在離龍安橋頭不遠的高山上。敵人放火燒山,情況十分危急。為掩護大部隊轉移,紅軍突擊隊奉命阻擊敵人。紅軍突擊隊在完成阻擊任務后,為了保證突擊隊能順利安全脫身,營部通訊員李火興挺身而出,要求只身一人留下拖住敵人。李火興,出生年月不詳,泰寧龍安人,家住白崖寨山下。1…[詳細]
雙龍寺摩崖造像及雙石塔
  雙龍寺坐落于萬寶山中心腹地。大殿前臺階左置一赑屃伸頸弓背負一石碑。碑文曰:林縣邑北五十里柳泉一里北,有古剎雙龍禪寺……不知建自何代……屋舍殘廢,僧徒廖落……有伽藍、山神兩祠,東西僧舍兩座,南殿三楹……十畝土地,后人不得變賣。碑尾注明時間為,明崇禎八年。寺院中另一處碑文顯示,嘉靖四十年間,曾有“善人”重修雙龍寺。可推斷寺院最晚建于明朝。在西廂房墻上鑲一石碑,雖年代更久,但對“雙龍”一詞只字未提,碑上題為“創建黑水山神廟記”的文字講述兩個“智勇雙全、德才兼備”的“招撫使”大破數萬賊眾的故事,成碑時間為“大金興定三載”。奇特的是,這方石碑下緣正中刻有一個十余厘米見方的圖章,內容莫辨?磥怼昂谒缴駨R…[詳細]
唐摩崖石刻
  在玉皇頂盤路東側,有峰巒絕壁如削,俗稱“大觀峰”,也叫“彌高巖”。上刻唐玄宗御制《紀泰山銘》,俗稱唐摩崖碑,高13.3米,寬5.7米,碑文書24行,滿行51字;碑額高3.95米,隸書“紀泰山銘”。摩崖碑上刻序言、銘文及額款共1008個字,是唐玄宗東封泰山-的紀事碑,曾多次貼金。它體偉幅巨,飛龍蟠首,金光奪目,蔚為壯觀。碑文共分五段:首先敘述封禪的始因及唐玄宗東封泰山的氣派“張皇六師,震疊九寓,旌旗有列,士馬無嘩,肅肅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第二段考證了封禪的來歷,改革“秘而不傳”的封禪舊制,公開宣稱自己是為“蒼生之祈福”;第三段敘述了封禪儀典的過程,并頌揚天下太平、國富民強;第四段是李隆…[詳細]
伏羲神崖
  伏羲神崖位于六盤天池景區北1000米處,遠看山的形狀像一個只展開雙翅的紅色蝙蝠,所以也有人叫“蝙蝠崖”。伏羲神崖高約100余米,寬300米。崖上有伏羲洞2孔,一為旱洞,深10米,寬4米,能容納200人;一為水洞,洞口處有深5米、寬3米的石水缸,傳說是伏羲夫婦造人和飲水的地方。水缸內的水增而不溢,四季如此,清澈甘甜。傳說以此水滴眼可明目,飲之可治百病,男女共飲可成伴侶,反目夫妻取飲可和睦,結仇朋友飲之則親密;還可以養顏保健、福祥永壽。…[詳細]
董村水晶礦摩崖題記
  董村水晶礦摩崖題記,位于新昌縣城東六十五里的沙溪鎮下董村口公路下方懸崖中,背倚石廠山,下臨龜溪,海拔為280米。此題記迄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記載了元大德二年(1298)十一月浙東宣慰使哈刺䚟奉旨來此,采得11374斤水晶礦石。次年正月,哈刺䚟將開采水晶過程擬書,刻于此崖壁之上。題記面朝南,分為左、右兩塊,左右文字共12豎行,每行字數不等。書體為行楷,陰刻,全文共130字。題記面積約100平方米。原文為:左文:“中書左丞自元日至人日,親率左右于石廠山獲水晶一藏,計一萬一千三百七十四斤,皆珍異奇絕者”。右文:“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尋采水晶,自寧海璋林至新昌之石廠,發泄地…[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图片综合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在线看又黄又爽成年视频 | 欧美激情综合在线三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