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崖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崖篇

黃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
  黃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鄰水縣)位于鄰水縣龍橋鄉黃陵村黃陵山南崖和東崖約500平方米的崖巖壁上,共計摩崖造像3龕,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建造于宋代,延續于明清。摩崖造像3龕,造像42尊,開鑿于宋代。正視,作金剛座。左右各2尊弟子、菩薩像,服飾已完全漢化,無佛教造像裝飾特色。造像比例適中,線條流暢,保存完整。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是和尚火葬墓從墓葬雕刻風格特征看,3座崖墓均系宋代遺物。均分布在黃陵寺山東崖石壁上。據縣志記載:“黃陵寺系宋淳熙年間建造,在治南五十里,懸巖佛像甚多,高者長丈余,鏤刻俱極端嚴。”可見黃陵寺石刻造像應是宋代雕塑無疑。從碑記也可證實這一點。據調查,黃陵寺原有三…[詳細]
烈火危崖
  烈火危崖的正式名稱叫做巴彥扎格,位于蒙古國南戈壁省的戈壁地區。烈火危崖是巴彥扎格的俗稱,之所以取此名稱是因為這一廣闊的區域分布著眾多紅如烈火般的危崖。它們坐落于戈壁地區,這里天高云淡,視野非常開闊,自很遠處就能看見她們嬌艷的身影。尤其是在日落西山的時候,漫天的紅霞照應著連綿的山崖,相當壯麗,惹人愛憐。地球上很少有比烈火危崖還偏僻的地方,開拓者美國古生物學家和探險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在1922年至1930年間曾總共五次對這一區域進行了突破性的考察。安德魯斯和他的團隊在宏偉的峭壁下發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包括全球首次發現的恐龍蛋和…[詳細]
蓋平山摩崖石造像
  蓋平山摩崖石造像,位于萊州市柞村鎮東朱宋村東北約2.5公里的蓋平山面南的崖壁上,其北、東、南三面,山體環抱,石造像正南方為一寬敞平臺,是一處寺廟遺址。東面山上流下來的溪水,從寺廟遺址南的溝壑中自東向西流過,石造像的西南方為人工筑成一個小型水庫。石造像正對著的南山上植被生長極為茂盛,而石造像所在的北山,巖石裸露,少樹木生長。佛造像西約1.5公里處為南北公路,公路以東為至蓋平山均為東朱宋村的果園,林木繁茂,果園間有簡易的道路通向石造像處。侯登岸在成書于道光七年(1827)的《掖乘》中曾記載:“蓋平山,城東南三十里,有寺曰上寺,多松株,山根有二洞,中鐫佛像。”此處所指的佛像即為蓋平山摩崖石造像,這是…[詳細]
郁林觀唐隸宋篆摩崖
  唐隸宋篆摩崖在花果山山門以西不遠處,原有建于隋代開皇年間(581—660年)的郁林觀,14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夠指出它的遺址所在之處,完全得益于石壁上的那塊唐碑《東海縣郁林觀東巖壁記》。唐碑鐫刻在一塊天然的平整巨石上,凈面高2米,寬3.8米,蒼勁的隸書氣韻恢弘。由于石質優良,從唐代流傳至今,依然字跡清楚如新,是國內罕見的珍寶。《東海縣郁林觀東巖壁記》是一篇美麗的游記散文,敘述海州司馬崔惟怦巡視海疆之后,順路到這里游覽的情景。文中描繪了當地自然景觀,還詳盡敘述了地方官元暖開辟飛泉景點的過程。講他怎樣親自策劃和設計,砍盡雜草,剔除危巖,筑埝收貯上游的雨水,使飛瀑常年不斷。同時還種植不同季節開放…[詳細]
東崖絕壁
  嵊山鎮可投宿的旅館較多,價格20-50元不等。推薦在東崖絕壁所在地前衛村住宿,因為這里是嵊山島最東端,遠望大海,可看到太陽從海平面上升起,很是壯觀。但村中沒有旅館,在三輪車下車處有個雜貨店,可向老板娘詢問住宿,一般可得到解決。踏上嵊山碼頭,便是人頭攢動的集市。不時有人從歸航的漁船上挑著一擔碩大肥壯的蟹來賣。小商販的跟前放著大大小小的塑料盆,里面放著各種各樣的海鮮,有佛手、對蝦、海鰻等等,水靈靈的,價格極為便宜,千萬不要錯過。介紹在嵊山島最東端,也是舟山群島的最東端,高達數十米,連綿數千米,直伸入海,狂濤拍岸,濺起“千堆雪”。其中的元寶石千奇百態,妙趣橫生,極耐觀賞。景區內還有明清以來的摩崖石刻…[詳細]
菩薩巖摩崖造像
  菩薩巖摩崖造像年代:唐 類別:石窟寺及石刻 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安居區東禪鎮黃桷埡村簡介:菩薩巖石刻及摩崖造像位于東禪鎮,現有龕窟通編為19號,共有造像80余尊,題記3通,-2龕,鑿刻于東西長100米,高30米的崖壁上。其中4號龕開鑿于唐光化二年(899),有造像16尊,為二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力士八供養人,面南;二主尊后有桃形頭光,螺髻,體態豐滿,雙耳垂肩,面容慈祥,身著通肩袈裟,衣紋厚重,結跏趺坐于蓮臺。菩薩頭后有桃形頭光,頭戴高寶冠,披巾順肩敷搭,脖上戴項圈,上身斜披絡腋,腰系扎帛、帛下為著地長裙,外有披帛,胸前飾垂珠瓔珞,一手下垂提襟,另一手持扶塵,赤足立于仰蓮座上;弟子…[詳細]
登崖忘憂景區
  登崖忘憂景區,位于前景區彎月形山峰的彎月處,海拔380米,由六個景觀構成。忘憂崖下有鸚鵡巖、藥泉、老營、飲馬泉、盤龍石,崖上有幸運石。這一景區以老營為中心。老營,是多年來采山、挖藥和游人休息地。從老營順登山石階向下近約50米,路右面為鸚鵡巖,左面為藥泉。此藥泉,四季不枯,清涼可口。從老營向上攀登約30米即到達忘憂崖峰頂,登頂之后就可見幸運石。而從老營沿石階前行40米,路左有一泉,泉旁平放一天然石槽,因名“飲馬泉”。繼續前行約20米,路右邊便是“盤龍石”。此石高約2米,面積約10平方米。距石1米多遠長著一棵大柞樹,樹干彎向石頭,底干與大石塊上部平行,樹干附在石面變曲伸延,若干樹枝從橫長著的樹干上…[詳細]
碧水寺摩崖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寶成鐵路復線涪江大橋橋頭龍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000余龕,1940年修建龍西堰時毀損大部,僅存100余龕。造像鐫刻于長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廣明元年(880年)造像題記3則。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寬2米、高0.35米的矩形龕,龕內有排列整齊的造像4-6層不等共160小龕,龕內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綿陽市(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因修建綿陽至江油高等級公路拓寬路面施工需要,將其全部從崖壁剝離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崖壁有唐代摩崖佛教造像18龕、《金剛經》石刻一方,因年代久遠,造像風化嚴重,僅第1、4、5、16號龕和《金剛經…[詳細]
飛升崖
  導游:飛升崖一峰突起,三面絕壁,山脊上有一條小路直達峰巔,在此可覽武當“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勝景。介紹:飛升崖名稱的得來與一個傳說有關。相傳,真武大帝年輕時就在此-,他面壁數十年,心如古井,甚至鳥兒在他頭上筑巢他也紋絲不動。在他大道將成的時候,紫氣元君下凡來考驗他。元君化作一美女為玄武梳妝,玄武避女色而逃到絕壁的一塊巖石上。美女羞愧得縱身跳崖,玄武一見立刻跳下救人。這時,峽谷中五條神龍騰空而起,簇擁著真武升天而去。后人在這里建起了“梳妝臺”,并把伸出巖壁的巨石叫做“試心石”。據史料記載,宋代以來,就有許多隱士在飛升崖下的石洞中-。曾有一人長期住在洞中,問他姓名,他只回答“謝天謝地”,于是后人就把…[詳細]
騮馬山摩崖造像
  桂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騮馬山北麓。共6龕,23尊。主要鐫刻佛、弟子、菩薩和供養人。2~6號龕保存基本完好。其中3號龕較能代表唐代造像特色。該龕造像10尊,主像為佛,居中,坐高1米;身軀厚重,著廣袖褒衣,斜尖領,衣褶簡潔樸素; 面部略平,頤頰飽滿; 左手按膝,右手上舉作說法狀; 靜穆安詳,結跏跌坐于平臺金剛座上。臺座兩側置0獅子,作臥伏狀。佛左右為摩訶迦葉、阿難陀二弟子,均圓領袈裟,面向主付,合掌而立。迦葉高鼻梁,深眼窩,絡腮,卷胡須,眉脊、顴骨突起,形態嚴謹持重;阿難禿頭、胖臉,形態虔誠溫順。弟子左右為二菩薩。右首菩薩臉龐豐滿圓潤,體態豐腴健美; 右臂上曲偎胸,似持拂塵(腕已殘),左…[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之一线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小早川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韩视频 | 网友自拍区在线视频精品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