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巡游足跡之2023初春(贛浙閩)旅游

巡游足跡之2023初春(贛浙閩)

鵝湖書院
  鵝湖書院位于上饒鉛山縣鵝湖山麓,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會聚于此,辯論“性理”之道。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會聚于此,辯論“性理”之道。這場辯論的結果是不歡而散,但在這次辯論中所顯現出來的思想火花卻照亮了理學發展的前途。人…[詳細]
上饒集中營景區
  聞名于世的上饒集中營,是“皖南事變”的歷史產物。主要囚禁皖南事變中談判被扣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彈盡糧絕被俘的新四軍排以上干部及愛國進步人士760余人。景區座落于江西上饒市城區南部(今茅家嶺街道境內),景區總體面積2平方公里,擁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亭等紀念性建筑物及23處遺址、遺跡,景區可分五大參觀游覽區。上饒集中營名勝區是全國重點文物和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十大紅色旅游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為了緬懷在集中營犧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繼承先烈遺志,黨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嶺建立革命烈士陵園,陸續修建了革命烈士…[詳細]
信州雙塔
  雙塔公園是因為上饒信州區境內的兩座古塔而得名。“雙塔”分別是五桂塔和奎文塔,始建于明清年間,是上饒市城區歷史文化遺存的寶貴財富。經過2005年的改建后雙塔公園已形成“五桂塔史跡保育區”、“濱水文化景觀區”、“奎文塔院瀏覽區”及“龍潭橋下濕地景觀區”,建成龜峰探源、錦鱗耀輝、桃源煙柳、臥龍觀瀾、松壑聽濤、奎文顯淵、龍潭馳懷、流溪落霞等八大景點。是繼三江親水廣場之后上饒市中心城區又一大型城市臨水景觀,將成為城市的綠肺、活的綠色“呼吸機”,城市居民居住、休閑、娛樂的后花園![詳細]
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華山,位于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縣的交界處,國家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這些頭銜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她的存在。雖比不過黃山的羞,廬山的奇,但三清山獨特的花崗巖峰林地貌,一年中200多個云霧天氣,讓三清山自古就享有“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云漢江南第一仙峰”之殊譽。三清山有著許多造型奇特,形神兼備的奇石,巨蟒出山、司春女神、猴王獻寶、玉女開懷、老道拜月,都是三清山標志性的奇景。棧道是三清山另一特色。陽光海岸位于三清山的東部,與三清山西海岸、三清宮兩大景區形成一條海拔1600米的高空環型旅游線路,是觀賞三清山東部瑰麗風光的最佳之處。其中叫絕的有以下幾大奇觀:日出、壯闊云海、百里松林、驚險刺…[詳細]
衢州江南儒城·水亭門
  衢州江南儒城·水亭門景區位于衢州古城西隅,含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古城墻遺址公園兩大區塊。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是衢州傳統風貌最集中、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的街區,各類建筑風格及街巷肌理保留完好,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三街七巷”格局,街區內有大量歷史遺存!敖先宄恰にらT景區”位于衢州古城西隅,北至新河沿、南至南湖西路、西臨信安湖、東至五圣街,含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古城墻遺址公園兩大區塊,總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是衢州市區僅存的兩個歷史文化街區之一,也是傳統風貌最集中、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的街區。各類建筑風格及街巷肌理保留完好,形成了縱橫交錯的“三街七巷”格局,街區內保有大量歷史遺存,其…[詳細]
龍洲塔
  【龍洲塔】龍洲塔又名文峰塔,在縣城東北新橋頭。明隆慶年間始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七月重建,故第三層磚砌匾額“龍洲聳秀”4個大字邊款有“乾隆五十三秋月吉旦”等字。六面七層,樓閣式空心磚塔,高26.13米。塔基二層條石砌成,高0.48米,塔身倚柱磚砌,柱頭上施一斗三升式轉角斗栱,底層及第二層平身科施二攢,二層以上一攢。底層南面有1拱券門,以上各層隔面有壺門。塔內原有木結構,現無存。塔檐除底層外,各層東北角及西北角均坍塌,塔剎已毀。1982年4月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金華山雙龍風景名勝區
  金華山雙龍風景區位于金華市城北8公里西南山麓,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記》稱第三十六洞天金華山,是我國道教第三十六洞天所在地,又稱赤松山,相傳為晉時黃初平(號赤松子)-得道成仙處。至宋元佑六年(1091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從此名聲大振,游人不絕,譽滿東南。宋朝名相王安石贊為橫貫東南一道泉,F山、石、水、洞等勝景風貌依然,險、奇、秀、幽的景觀氣派猶存。雙龍風景區位于海拔500-1312米之間,是一處以山岳森林為背景,地下懸河、巖溶奇觀、赤松祖庭為特色,觀光度假、康體休閑、海外朝圣等為主要旅游活動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全區劃分為雙龍洞、黃大仙、大盤天、優游園、仙鶴妍、尖峰…[詳細]
西津橋
  西津橋位于永康城西,橫跨永康江上。這里在600多年前是個渡口。著名的“西津晚渡”就出在里。每當夕陽西下,江面波光粼粼,立在船頭,遠處燕子低飛,眼前鶩鴨爭游,景色分外艷麗,是永城八景之一。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始建成一座木造結構橋梁。此后屢壞屢建,最后一次修建于清嘉十二年(1807),并在橋頭立了一塊《西津橋志》石碑表彰。這次修建不僅已復舊貌,而且比先前更堅固更雄偉了。西津橋設計巧妙,造型奇特。全橋13墩14孔,長70丈,寬1.5丈,高1.4丈。橋墩上有木構橋身,上建廊屋55間,橋中心3間建有雙層亭閣,構造美觀實用。排列成行的石墩呈弧形向下游微曲,如此從北向南看,可使人感到“一眼看不穿橋身…[詳細]
應星樓
  應星樓,位于浙江麗水甌江濱江景區內,樓高達45.9米,共有九層,面積達2480平方米,2009年重建。麗水舊稱處州,已有1419年歷史。隋開皇九年(589)設州建縣時,正值天上少微處士星分野,故名處州,并名廈河對面(今紫金大橋南邊)那座山為少微山。對此《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記載:“少微山在浙江麗水東南十里,一名大栝山,以郡應少微處土星,故山名少微,州曰處州。”而清道光版《麗水縣志》則明確“少微山在廈河之南,舊有少微星君祠,以郡應少微處士星也。”應星樓,因對應天上“少微處士星宿”得名,始建于南宋開禧三年(1207)。由葉宗魯撰文、何澹書丹的《應星樓記碑》拓本尚存,記述應星樓興建始末。處州也因“…[詳細]
中國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區
  中國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區位于僑鄉青田的核心區,于2009年榮升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由青田石雕博物館、中國石雕城、千絲巖石文化公園等景點構成。青田石雕博物館以展廳的形式把青田石雕6000的歷史、170多種原石與歷代藝術家所創作的傳世石雕精品作全方位的展示,是中國唯一的石雕文化主題博物館;中國石雕城集原創與商鋪為一體,既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專業石雕市場,又是觀賞石雕工藝創作流程的圣地,是直接參與并體會青田石雕的平臺;千絲巖石文化公園是自然與文化相結合的中國第一個石文化主題公園,依托石文化母地而延伸石與印的文化。地址:麗水市青田縣涌泉街26號類型:博物館等級:AAAA…[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乱码伦十八在线观看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狠狠 | 日本精品不卡中文AⅤ | 色综合日本久久综合网 | 香蕉网伊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