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巡游足跡之山西(晉南方向)旅游

巡游足跡之山西(晉南方向)

山西博物院
  山西博物院位于太原市濱河西路,是我國建館時間較早的綜合性地志博物館之一。1992年7月30日成立山西省博物館新館籌建處,2001年8月10日舉行新館建設奠基儀式,2005年1月8日,新館建成并舉行預展儀式,新館命名為山西博物院。山西博物院總投資3.1億元,是我國新建成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之一,為國家“九五”重點建設工程,也是建國以來山西省投資規模最大的文化基礎設施。山西,一個歷史尤其悠久的地方,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山西博物院作為山西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據統計,山西共有國寶級文物12件(組),其中10件(組)藏于山西博物院。博物院占地面積168畝,建筑面積510…[詳細]
山西地質博物館
  山西地質博物館隸屬于山西省自然資源廳,位于太原市濱河西路,迎澤橋北,毗鄰山西博物院、太原市圖書館、中國煤炭博物館,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陳列面積11811平方米,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普及礦產資源和地球科學知識的專業科技類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巖石、礦產、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礦物珍品瑰寶,共有藏品5.1萬多件,藏品豐富、種類齊全、稀有性和獨特性俱佳,其中發掘和收藏的山西山西鱷、王氏鱷等化石,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發展歷史:1958年,山西地質廳地質博物館建成,1982年更名為山西地質礦產局地質礦產陳列館,1995年政府機構改革中更名為山西…[詳細]
中國煤炭博物館
  看點:中國煤炭博物館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煤炭行業博物館,是全國煤炭行業歷史文物、標本、文獻、資料的收藏中心,是煤炭工業的科普教育機構、科學研究機構和宣傳教育機構,是崇尚科學和文明的象征。:中國煤炭博物館分東、西兩院,占地約11公頃,建筑面積約90,000平方米,由陳列大廳、中國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學術報告廳、辦公研究樓和現代科技學院等組成。中國煤炭博物館基本陳列總體規劃為“七館一井”:煤的生成館、煤炭與人類館、煤炭開發技術館、當代中國煤炭工業館、煤炭藝術館、煤炭文獻館、中外交流館和模擬礦井,F在,對外開放的有煤的生成館、煤炭與人類館、煤炭藝術館、煤炭文獻館和模擬礦井。另外還新開發了古代壁畫館和煤…[詳細]
太原文廟
  文廟(第三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太原市迎澤區文廟巷3號太原府城之文廟,原在城西縣前街(即令府西街西段)一帶,規模雖壯觀,但遠不及今文廟。清光緒七年(1881年),汾河決堤,文廟毀于大水。水退之后,山西巡撫張之洞,遂在原崇山寺的廢墟(今文廟址)之上,大興土木,新建文廟,文廟巷之名稱亦得于此時。新建的文廟,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門、廡、祠,組成三進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毀的零星建筑,較之原廟更為恢宏、莊重、婉雅、俊逸。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原文廟的功用,由奉祀孔圣人逐漸發生了演變,到1920年,文廟改辟為“山西省圖書博物館”,新中國誕生后,于1951年,將一大批劫后余生的文物,收藏于此,…[詳細]
汾河公園
  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態景觀公園,首期工程建于1998年10月至2000年9月,總投資5.6億元,是具有中國北方園林風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園,全長6公里,寬500米,占地300公頃,形成了130萬平方米水面和130萬平方米綠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綠地游樂場所。同時也是太原城區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復式河槽由中隔墻分成東西兩渠,東側清水渠,寬220米,由四道橡膠壩分為三級蓄水湖面;西側渾水渠寬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庫灌溉輸水。東西兩岸各布置一條箱形排污暗涵,接納城市排污管道和邊山支溝來水,送至下游污水處理廠進行凈化處理。在公園兩岸帶狀綠化平臺上分布著4個主題廣場、6個自…[詳細]
常家莊園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財取天下之抱負,逐利四海之氣概,制茗于武夷山,扎莊于恰克圖,拓開萬里茶路,經銷蒙俄北歐,綿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內之晉商巨賈,中國對俄貿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業長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該族深謀遠慮,居富思危、課子苦讀、家學淵源,代代恪守“學而優則賈”的家訓,源源將優秀的文化人才輸送到商界,經商集團保證了持久精英,縱橫捭闔,將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完美地體現在經濟意識與經營活動中,實現了經濟理性與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馳名中外之儒商望族。作為堅持“學而優則賈”的儒商世家,常家非常重視子弟們的學術教育,家族中既有進土、舉人、秀才,又不乏書畫名家。除了深邃的儒文化內涵外,這里的藝術含量也…[詳細]
清徐壽寧寺
  清徐集義鄉大常壽寧寺始建于唐朝,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到此拜訪當年有功之臣苗廣義,據寺內碑文考證:宋太祖時已成古剎,且載閆、趙二僧犒王師而顯神通,事嗣后補建于明成化年重建于嘉慶二年,道光年間休整成現規模。民間傳說,當年寺中又一和尚,人稱之為田善友,農忙時村里盡是請他幫忙,同一天里好心人請求幫忙,間谷的、鋤高粱、鋤玉米的,不管多少他都有求必應,但第二天就全部都做完了,消息象風一樣傳開,傳到趙二世匡義耳中,難道真有如此神人,于是便前往拜訪,田善友早知此人來訪,故意不見,卻升到寺廟半空中伺機聽數,趙二世騎馬入寺,從前院尋到后院,見大殿門開著,原以為他在大殿誦經,便催馬上殿,馬前蹄踏入往里看時卻空無一人,…[詳細]
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于祁縣喬家堡村正中,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也是《喬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等30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點。如果看過這些電影,那你一定對這里的場景不陌生:成排高掛的紅燈籠、高高的磚墻、精美的雕刻、漂亮的斗拱飛檐、深邃的巷落,這就是著名的喬家大院。這是一個明清時期的民宅建筑群,建筑樣式如城堡一般,威嚴氣派,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家庭的居住格調。從高空俯視,整個院落布局很像一個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這里的建筑群布局嚴謹,同時也富有變化,僅是房頂的一百四十余個煙囪也各有特異。有“皇家看故宮,民宅看喬家”的說法。進入喬家大院大門,一條長約80米的筆直石鋪甬道把六個…[詳細]
劉胡蘭紀念館
  劉胡蘭紀念館坐落在山西省文水縣劉胡蘭村南,東瀕汾河,西接太汾公路。紀念館始建于1956年,建筑總面積8400平方米,1957年劉胡蘭烈士就義10周年時落成并對外開放,成為向全國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課堂。紀念館建筑總面積6萬平方米,以紀念碑和陵墓為中軸對稱分布。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寬敞的廣場,花壇中央聳立著高大的漢白玉紀念碑,碑的正面,有毛澤東同志的親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碑的背面,鐫刻著《中央晉綏分局關于追認劉胡蘭同志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的決定》。碑后是近3000平方米的槽形建筑,正面欄柱中央懸掛著郭沫若所題館匾“劉胡蘭紀念館”。周圍的火炬象征著中華兒女“發揚胡蘭精神,獻身四…[詳細]
平遙鎮國寺
  鎮國寺坐落于山西省平遙縣縣城東北的郝洞村。鎮國寺原名“京城寺”,始建于五代十國時期北漢天會七年(963年),明清時寺廟頹敗。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仿照原樣重修了寺內的主要建筑萬佛殿。寺院分前后兩進院落,布局嚴謹。山門內是天王殿,內塑四大天王,左右鐘鼓樓對峙分布。前院正中為萬佛殿,東西兩廊內有二十余通石碑,大多是記載寺院歷史的。后院有觀音殿、地藏殿和三佛樓。除了觀音殿外,各殿均有塑像,比例適度,面型端莊秀麗,隨其內容的不同,各具特色。三佛樓內兩山墻上繪有釋迦故事的壁畫,構思超凡脫俗,景物清晰,人物傳神,是明代壁畫的上乘制作。萬佛殿是寺中最早的建筑,大殿脊榑下有題記“準大漢天會七年歲次癸亥叁月…[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网 | 最新肉丝袜福利在线观看 | 天堂mv亚洲mv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按摩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