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巡游足跡之湖南(環長沙線)旅游

巡游足跡之湖南(環長沙線)

蘇仙嶺景區
  蘇仙嶺位于湖南省東南部的郴州市郊,這座名山并不高,海拔只有525米,但它自古以來就很出名,被譽為天下第十八福地,這是因為此山與仙結了緣。上千年來,距郴州僅2公里多的蘇仙嶺一直因蘇仙嶺的傳說而聲名遠播。據傳西漢年間,郴州城東潘家坪有一位長得十分漂亮又知書識禮的潘姓姑娘,有一次在郴江邊洗衣服,被一根江水飄來的紅絲線纏住了洗衣用的棒槌,用手扯不掉,她就用嘴去咬,紅絲線卻鉆入她肚中,由此受孕,為避村人恥笑,她躲在蘇仙嶺的一個石洞中生下一個男孩,此即蘇仙。蘇仙出生后,有白鶴以羽暖其身,有白鹿喂其奶水。蘇仙后被其母因景取名蘇耽,自小-,修成后跨白鶴升天。因其飛升前曾先知次年郴州附近將遭瘟疫,遂囑其母以井水…[詳細]
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高亭鄉西北部,土地面積2.4平方千米,現有人口1651人,一個自然村布局,轄19個村民小組,446戶,村民以種糧、種烤煙為業,傳統古樸。板梁古村蘊藏著中國古老的宗法儀式、儒學傳統、風水觀念、哲學意識、建筑技巧、生態原理等,被譽為規模最大,保存最全,風水最好,文化底蘊最厚重的“湘南第一村”,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特色景觀旅游名村、國家AAA級景區和湖南省歷史文化名村。人文和歷史文化板梁村歷史久遠,初建于宋末元初,強盛于明清時代,距今有600多年歷史,是原金陵縣的重要集鎮,也是桂陽、耒陽、常寧往返的商埠之地。板梁人杰地靈,是當地劉姓的主要開源地之一,據族譜記載,從板梁遷徙開…[詳細]
蔡倫紀念園
  湖南省耒陽市蔡倫紀念園是耒陽市委、耒陽市人民政府修建的紀念偉大的造紙術發明家蔡倫的重要場所,位于耒陽市蔡侯路蔡子池畔,占地116畝,投資1.4億元人民幣,于2001年8月28日重新對外開放,是國家重要的旅游景點。紙和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東漢元興元年(105年),蔡倫利用廉價易得的樹皮、廢麻、舊布、破魚網作原料,造出了質輕、價廉,適于書寫的植物纖維紙,史稱“蔡侯紙“,取代了笨重的簡牘和昂貴的縑帛,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杰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尊祟紀念。園內現存的蔡侯祠、蔡子池、石臼以及園內現存的蔡倫造紙作坊,是蔡倫總結前人經驗,發明造紙術和人們世代應用傳播造紙術的重要…[詳細]
回雁峰
  靠近湘江之濱,在衡陽湘江上的公路、鐵路兩用橋附近。立在回雁峰,不僅可俯瞰大橋,還可縱觀衡陽城全貌。回雁峰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古人一直認為,北來的大雁南飛至此處便不再南飛了,只等來年春天再飛回北方,故名。杜甫就寫過“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回雁峰的山門是一座石砌牌坊,過山門不遠后有半山亭,再往上走,越過“百步云梯”后就可到達頂峰,峰頂有雁峰寺。據史籍記載,這座寺廟建于南北朝時期,梁武帝時稱乘云寺,唐以后改稱雁峰寺,它與花藥寺、西禪寺、羅漢寺并稱為衡陽佛教禪宗四大寺院,歷代有不少高僧都曾來此參禪。在回雁峰還流傳著一位古代歌0的故事。唐德宗光啟年間,一個叫王幼玉的歌0住在回雁峰下,她有著艷麗的容貌…[詳細]
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原址在衡陽石鼓山,時衡州名士李寬在石鼓山尋真觀旁結廬讀書,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為衡州學者講學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遂與睢陽、白鹿洞、岳麓書院并稱全國四大書院。書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敬業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書院在衡陽保衛戰中毀于日軍炮火。2008年當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書院格局重建了石鼓書院。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陽市石鼓區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齊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側。憲宗元和年間,州人李寬筑屋山巔,讀書其中。宋代太平興國2…[詳細]
衡陽保衛戰紀念館
  衡陽保衛戰紀念館位于衡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橋管理處第七組。景區內主要建筑系清代記名提督、振威將軍陸成祖(1838—1891年)于光緒七年(1881年—1887年)建造,距今已有125年歷史。它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風格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長方形,占地面積2640平方米,房屋為磚木結構,祖屋石木構件及山墻墀頭、檐下、窗額等分別施雕刻、彩繪、堆塑,內容有“丹鳳朝陽”、“玉兔望月”、“福祿壽喜”、“博古八寶”及珍禽瑞獸、人物花卉、如意云紋等祥瑞圖案。整個建筑裝飾十分講究,木雕、彩繪、堆塑內容豐富,工藝精湛,有的堪稱藝術精品,是觀賞、研究晚清民居建筑及其相關問題重要的實物資料。陸家新屋…[詳細]
羅榮桓故里景區
  羅榮桓故里景區位于中南重鎮衡陽市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文明旅游風景區。由羅帥故居、羅帥銅像廣場、羅帥生平業績陳列館和羅帥辦公室、臥室復原陳列室等景點組成。羅榮桓故居位于中南重鎮、歷史文化名城——衡陽市衡東縣榮桓鎮南灣村,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第四屆中國紅色旅游市場游客滿意十佳景區。清光緒28年(1902)11月26日,開國元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羅榮桓誕生在衡永郴桂道衡州府南灣旗桿屋場新大屋,3歲時全家…[詳細]
衡山縣農民運動紀念館
  衡山縣農民運動紀念館位于衡山縣開云鎮沿江大道9號。衡山縣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篷勃興起的農民運動,在全省、甚至全國,頗負盛名,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923年4月,毛澤東和中共湘區委員會派遣劉東軒、謝懷德回衡山開展農民運動。9月16日,衡山岳北地區成立了岳北農工會。這是湖南第一個農會組織,是全國第三個農會組織。它是湖南農民運動的旗幟,為湖南省和全國以后的農民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創造了寶貴經驗。1926年下半年至1927年上半年,衡山縣農民運動迅猛發展。1926年4月,衡山就有多個秘密農民協會在活動。北伐戰爭勝利后,衡山農協組織開始公開活動。到當年7月底止,已有區農協13個,鄉農協203個,農協會員2…[詳細]
株洲博物館
  株洲博物館成立于1984年6月,為省、市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株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位于株洲市建設中路文化園內,這里風景秀麗,環境幽雅。主要負責收藏、保管、展示文物,包括文物征集、研究地方歷史、舉辦各類展覽、出版各類文物資料書籍,對全市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科普教育等。現博物館建筑規模4200平方米,館藏文物5萬余件,其中,國家珍貴文物1200件。近年來,株洲市博物館先后榮獲“湖南省文明博物館”、“三峽十大考古發現”、“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株洲博物館收藏從舊石器時代到近現代文物50000余件,其中,已鑒定國家珍貴文物2000余件。博物館陳列展覽分為基本陳列和…[詳細]
株洲烈士紀念園
  株洲烈士紀念園位于株洲荷塘區荷塘鋪,始建于1987年,占地32畝。株洲烈士紀念園分為紀念區和休閑娛樂區兩個部分,紀念區包括紀念廣場、烈士群雕、紀念館、紀念墓等,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場所。紀念廣場:位于入園左側山坡上,占地700平方米,全麻石構筑,四周欄桿刻有精美的故事場景浮雕。紀念碑高11.3米,最寬處2.4米,重75噸,整石結構,刻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九個大字,為原省委副書記文選德所撰寫。碑體保持了開采時的原貌和石材粗獷的原質,頂端有一斜切,右側中部向外突出,象一把大刀。此碑從其高度和重量上享有中南第一碑的美譽。紀念館:為兩層坡屋頂結構。流芳紀念館的門匾由李鐸將軍所題寫,一樓展出為反映紀念墓歷…[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图片欧美亚洲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亚洲中文AⅤ在线视频 | 污污精品91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观看 | 三级中文字幕在线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