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亭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亭篇

柘林華亭東石塘
  華亭東石塘地處杭州灣北岸奉柘公路南側,系原華亭縣內石塘東段,故名為“華亭東石塘’”,于2002年4月27日由市政府批準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石塘始筑于清雍正三年,至雍正十三年筑成。1996年,奉柘公路柘林段路基降坡,埋藏在土塘內二百余年的石塘露出地面。塘身通體以青石和花崗石的條石壘砌而成,石與石之間用鐵筍、鐵肖相連,縫隙之間用白灰沙砌縫,嵌有“屹若金湯”、“萬世永賴”、“河口界碑”、“長慶安瀾”、“海宴河清”和“保護桑田”等碑銘。石塘暴露部分東起柘林鎮區,西迄柘林鎮奉海村,全長4.5公里,底寬3米,頂寬1.5米,高出地面2.5米,氣勢磅礴,蔚為壯觀,為上海市郊最具規模、最具氣勢之古跡,有“…[詳細]
燕尾亭
  燕尾亭坐落在韓國仁川廣域市江華郡江華邑月串里242號,因臨津江和江華海峽的模樣就像燕子的尾巴,所以起名叫燕尾亭。它靜靜的佇立在月串臺頂峰,歷經歲月的雕琢和幾次修補,至今仍然聳立在那兒,迎接著八方游客。燕尾亭的八角屋頂由橡木搭建,整體是在石柱上樹立10個柱子而建筑的韓式房屋,已于1995年3月1日被指定為仁川廣域市有形文化財產第24號亭子。它的最初建設年代不詳,但在壬辰倭亂、丙子胡亂、6.25戰爭后,經過多次洗練,被損壞的部分都被復原到現在的模樣。之前燕尾亭一直被指定為軍事保護區域,禁止外人出入,只有在軍部的允許下才可以。但近來只要出示身份證就允許一般人進入,一睹她的芳容和亭子旁邊百年古樹的風范…[詳細]
張覺青烈士紀念亭
  張覺青烈士紀念亭位于和平縣熱水鎮南湖村石圳鏡新書舍。張覺青(1906~1945),原名張錦鐘,和平縣陽明鎮人。1926年與黃驚白等組織“新和平青年團”,并被推選為廣東省工人代表大會代表。“新和平青年團”被取締后,被迫遠走惠州、博羅等地。1931年冬被捕入獄,獲釋后回鄉協助羅響創辦東華小學。1938年6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先后任支部書記、縣委組織部長。1940年春,調到博羅縣從事情報工作。1945年10月,隨東縱三支隊挺進九連山開辟游擊根據地,負責青州、熱水、大湖、忠信等地區的情報和黨組織工作。1945年12月中旬,由青州趕往熱水向總部傳送情報,在途經熱水下徑村時,與國民黨軍相遇。由于特務告密,張…[詳細]
玩鞭亭
  “玩鞭亭”系古“蕪湖八景”之一,千百年來以其動人的歷史典故為世人所傳頌。玩鞭亭始建于北宋元豐七年(1085年),后毀:明代重建,清代再修,又廢:現亭于1984年新建于市北郊汀棠公園內。亭高10米,二層,八角八柱,金碧輝煌。亭內繪有晉明產帝遺鞭脫身的壁畫四幅,栩栩如生。據《晉書》載,東晉太寧二年(324年),大臣王敦謀反,晉明帝“密知之”,乃便衣輕騎悄“至于湖”,暗察王敦營壘,被發覺追捕。為脫身,明帝將七寶馬鞭給路旁一“賣食老嫗”,日:“后騎來,可以此示”。片刻“追者至”,見鞭珍貴,“傳玩良久”,明帝乘機遠遁。李白《南奔書懷》詩云:“顧乏七寶鞭,留連道旁玩”,即指此典故。玩鞭亭歷來是游覽名勝,留…[詳細]
回歸亭
  回歸亭位于光明農場大博山上,是1997年夏由深港漁農界群賢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懷抱捐資興建,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題寫亭名。立亭于此,紀念香港回歸祖國,意義深遠。回歸亭為重六角亭,亭高30咪,雕梁畫棟,氣派巍峨。登上回歸亭,地闊天高,群山疊翠,新樓林立,滿眼風光,盡收眼底。…[詳細]
溫溪亭
  溫溪亭時代為清。位于湖南省桂陽縣敖泉鎮溫溪村。此為湘南地區具有較高建筑藝術的路亭。 亭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由當地村民集資興建,光緒三十四年(1908)及20世紀80、90年代曾數度維修。 此亭為木石結構,通高13.4米,為四層重檐樓閣式建筑。一層為長方形,由8根方形石柱支撐,三開間,東西長14.9米,南北寬7米。2-4層為八角形,歇山式頂,飛檐翹角,蓋小青瓦,瓴鋪琉璃瓦,中間4柱上架田字木梁,中心以一圓形雷公柱為支撐點,直達頂層,橫梁上刻藤蔓花紋,雷公柱下刻三層蓮花,每層用8根牽梁連8根童柱,使2-4層形成八角形。頂部安置1.3米高的攢尖式琉璃寶瓶。 溫溪亭建筑結構新穎,造型…[詳細]
五松亭
  五松亭又名憩客亭,位于中天門北,因亭前有五大夫松而得名。此亭南近云步橋,北鄰朝陽洞,建無考,明、清重建。原為3間,1956年擴為5間,1978年又翻修屋頂。亭面闊16.1米,進深6.05米,通高5.75米,建在四層條石壘砌的石基上,臺基高10.4米。亭四柱五架梁七檁前廊式,重梁起架,檐柱為方形石柱,內柱為圓形木柱,卷棚歇山頂,前后兩面每間均裝四隔扇門。亭兩端也各開一門,裝隔扇門四扉。亭東北有房屋3間,面闊8.65米,進深5.14米,通高5.3米,三柱五檁五架梁前廊式,重梁起架,單脊仰瓦硬山頂,裝四隔扇門,次間開窗。據《史記》載,秦始皇封時中途被雷雨所毀,因其護駕有功,被封為“五大夫”。今存兩株…[詳細]
濟州觀德亭
  濟州觀德亭坐落在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濟州市觀德路上,是朝鮮世宗時期安撫使節淑晴為了訓練士兵而建造的濟州代表性的建筑。觀德語出《札記》的“射者所以觀盛德也”,意思是指平時要把心態擺正,培養高尚品德,而取名為觀德亭的用意就是希望人們學到真正的“文武”精神。濟州觀德亭自建成之后,雖然歷經幾次修補,但都依照原貌進行,所以至今保留著始建時的風格。觀德亭的梁柱上刻畫著十長生圖、赤壁大捷圖、大狩獵圖等格調較高的壁畫,其匾額也是安平大君流傳下來的親筆題字,非常珍貴。1963年1月21日,觀德亭被韓國指定為第322號寶物,成為濟州最著名的遺跡之一。Jeju Gwandeokjeong Pavilion 必去理由:…[詳細]
賀滿姑烈士紀念亭
  賀滿姑烈士紀念亭位于湖南省桑植縣澧源鎮北二街澧水岸邊。賀滿姑(1898—1928)系賀龍的胞妹,大革命時期,她同大姐賀英拉起農民武裝,打富濟貧,除害滅暴。1926年夏,賀滿姑隨賀英擴充兩營農軍,聯合本縣民軍進占桑植縣城。10月,她留守后方,率領隊伍活躍湘鄂邊境,支持北伐戰爭。1927年任游擊支隊長。1928年她帶領部屬劉玉階、賀炳南、滕久云、廖盡元、李云卿等一千余人組成的湘西北特委領導的工農革命軍,開展武裝斗爭。6月,團防張恒如偷襲,她不幸被捕入獄,受盡折磨,在敵人慘無人道的屠刀下,堅貞不屈,農歷8月6日,她在縣城教場坪-反動派凌遲處死,時年30歲。賀滿姑烈士紀念亭原名為永生亭,1980年修建…[詳細]
草蘆亭
  草蘆亭位于襄陽市隆中風景區內三顧堂后坡上方,呈六角形,雙層飛檐,碧柱紅瓦,亭中一塊大石碑上刻有“草蘆”兩個大字,字體蒼勁端莊,是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原址上所立。此處本為諸葛亮隱居時住宅的讀書室,明襄簡王朱見淑迷信風水,意將此古跡霸占為自己的陵墓。李自成起義后,把陵墓建筑搗毀,但土墳仍在。后人在墓邊修了這個草廬亭,表達對前賢孔明的景仰與懷念。草廬亭位于隆中山畔,是諸葛亮十七歲至二十七歲居住房子的象征性建筑。這里背山向谷,周圍竹芭松茂,環境幽勝。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指的就是此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湖北省人民政府和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视频 |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综合久久久久狠狠狠97色 | 日韩少妇AV在线不卡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