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天后宮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天后宮篇

芷江天后宮
  芷江天后宮,原為福建客民會館,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福建客民所建,天后宮從始建至今已有250多年,占地3700平方米,現存建筑面積1970平方米,為內陸最大的媽祖廟。芷江天后宮坐西朝東,南北建有耳室,中間三進:戲臺、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筑結構基本保存完整。198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占地3700多平方米,現保存建筑面積1970平方米。座西朝東,南北建耳室,中間三進;戲臺、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梳妝樓已拆,建消防池。全部建筑結構完整。解放后,駐進電廠、鄉政府、財貿學校。建筑上蓋保持原狀,下部隨著需要改裝成宿舍、課堂、餐廳…[詳細]
泗陽天后宮
  天后宮整體建筑原前后兩幢,臨街面(騾馬街)的叫前廟。前廟東壁磚雕“河清”,西壁磚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預祝“天下太平”之意。主體建筑稱后殿,規模宏敞,殿宇輝煌。建造時,設計、用料、施工一應皆為外地人,特別是建筑藝術,雕梁畫棟,磚雕石刻,小瓦飛檐,都融合了閩南文化的因素。傳說大廟落成,人們膜拜三天,可謂盛極一時。 天后宮又稱天妃宮,祭祀的神像,相傳為宋代福建莆田湄州林氏女,名默,她是掌管海上航運的海神,好善樂施,常只身搶救海難漁民,援助漁業,功德無量,是沿海地區人民心目中的保護神。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90年)統一臺灣時,據說,因此神顯圣助陣,神號便由天妃晉封天后,閩商把他們會館建成…[詳細]
汀州天后宮
  汀州天后宮位于長汀縣城東大街,朝天門外。由山門、朗門、戲臺、鐘鼓樓、水0、前殿、正殿、后殿及圣母間組成。占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四面環水,是汀州八邑敬奉媽祖的場所和旅游觀光勝地。汀州天后宮始建于南宋紹定年間,原名“三圣紀宮”,宋《臨汀志》載:“三圣紀宮在長汀縣南富文坊,及潮州祖廟(天紀廟)。……今州縣吏運鹽綱必祝禱焉。”據考,宋理宗紹定年間,汀州知州李華及著名法醫鼻祖、長汀縣令宋慈,開辟了汀江航運,使汀州與潮州、汕頭的交往日臻繁榮。因汀江多有急流險攤,為航運安全,故在汀江河畔修建媽祖廟,祈愿護海女神媽祖庇佑所有船只安全。50年代,汀州天后宮劃歸縣電廠管理使用。改革開放后,為保護文物舊址,恢…[詳細]
東山天后宮
  天后宮坐落在東山島最南端的漁村---宮前村。從縣城西埔驅車沿西陳公路15公里即到。 天后宮坐東朝西,背靠青山,面臨宮前灣,是明崇禎年間從湄洲媽祖廟分靈而建的媽祖宮。宮為單進,左旁有配殿護臨,為明代建筑風格。宮內供奉媽祖神像,懸掛一塊綠底金字御牌匾,《康熙敕封橫榜文》,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立。宮內楹上還有三幅對聯:“圣德如天萬里風波寧海國,母儀稱后千秋俎豆奠湄洲”;“系出湄洲吸月吞江靖海宇,祠鎮陵島慈云法雨澤群黎”;“赫赫楊休倪天之妹,穰穰降福在水之湄”,頌揚媽祖“護國庇民”的功德。 廟有靈則名,天后宮這座古老的小寺廟,這所以名聞遐邇,游人香客絡繹不絕,原因在有傳說中媽祖的“靈圣”。據…[詳細]
夏江天后宮
  雷州天后宮位于雷州市雷城鎮夏江韓公橋北。又名龍應宮。始建于南宋,明清兩代各有重修。現為清道光年間重修后的建筑,院落式布局,有門樓、前堂、拜亭、后殿和配殿。磚木結構,穿斗式梁架,硬山頂,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宮前有清代戲臺1座。宮祀天后林默娘。雷州三面臨海,且多莆田移民,對天后尤為崇拜,故該天后宮門聯云:“閩海恩波流粵土;雷陽德澤接莆田”。現宮內保存明清碑刻10余通,內容涉及明清時期雷州商埠貿易情況和鄉規民約,較有價值。1983年海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雷州天后宮始建于宋代,歷代幾經重修,1985年,當地群眾又集資130多萬元,再次修葺一新。其建筑宏偉,三進,按中軸線布局,基本保留明…[詳細]
海口天后宮
  海口天后宮位于中山路87號的海口天后宮(也稱天后廟、媽祖廟)始建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歷史。解放后,海口市財政部門將天后宮當公產接收,后轉歸海口市房產局管理。海口市房產局將其當做直管公房,長期租賃給海口市商貿局所屬的海口市特需商品供應總公司的中山華僑商場使用。2000年6月,海口市政府批準公布天后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海南省政府批準公布天后宮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明正德《瓊臺志》記載,最晚在元代,在瓊山(今屬海口)、萬州(今萬寧)、崖州(今三亞)和感恩(今東方)等地,就已經出現了“天妃廟”。不過,萬寧、三亞和東方的“天妃廟”已無遺跡,唯有海口的尚存,遺址就在海口老街中山…[詳細]
芷江天后宮石坊
  湖南芷江天后宮,原為福建客民會館,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福建客民所建。芷江天后宮坐西朝東,南北建有耳室,中間三進:戲臺、正殿、觀音堂,左為財神殿,右為武圣殿和五通神殿,全部建筑結構基本保存完整。1986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湖南芷江天后宮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鎮舞水河西岸,座西朝東,與芷江縣城隔舞水河相望。天后宮由閩商創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是目前我國內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媽祖廟,“湖南瀟湘百景”之一,天后宮之石坊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港臺報刊譽其為“雄冠大陸大西南”、“內地罕見的媽祖廟”。 芷江天后宮最為稱贊的地方是石坊青石浮雕:坊高10.6米、寬6.3米、重檐…[詳細]
胡志明市天后宮
  天后宮位于越南胡志明市堤岸的阮廌街,是一座由越南華人于19世紀建立的廟宇,廟內供奉著被中國東南沿海人奉為海神的媽祖。相傳,媽祖于宋代開國元年(906年)3月23日出生于福建興化軍莆田縣的湄洲島,出生時已有特殊征兆:紅光滿室,香氣四溢;出生至滿月均沒有啼哭過,故取名林默娘。林默娘自童年起即有預測天氣的異能,常于海難發生時前往救人,至29歲時于鄉間湄洲峰上羽化升天。其后時常顯靈,于海濱救人無數,于是沿海鄉民紛紛立廟祀奉,歷代君主都賜以頭銜,尊為天妃,直至康熙22年(1683年)福建水師施瑯攻打臺灣鄭克塽,因戰船擱淺,清朝軍人乃向天妃禱告因而脫險。康熙帝知道后將天妃改加為“天后”,此后天后成為中國及…[詳細]
深圳赤灣天后宮
  赤灣天后宮也叫天后博物館,坐落在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赤灣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風光秀麗。其創建遠溯宋代,其營造氣勢宏偉,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明萬歷初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創海上“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一站。以天后宮為中心的“赤灣勝概”是明清時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赤灣天后宮建于宋代末年,營造氣勢宏偉,明清兩朝多次修葺,規模日隆,成為當時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廟宇,凡朝庭使臣出使東南亞各國,經過這里時必定停船進香,以大禮禱神庇佑。據說,赤灣天后宮鼎盛時有數十處建筑,一百二十余間房屋,占地九百余畝,殿宇巍峨恢宏,廟貌氣象萬千,是我國沿海地區最大的…[詳細]
吉隆坡天后宮
  天后宮位于馬來西亞吉隆坡樂圣嶺,主祭天后媽祖,由雪隆海南會館籌建,于1987年建成,并于1989年開幕啟用,是吉隆坡當地的標志性華人廟宇。天后宮的建筑主要為嶺南式與華北式的結合體,大殿屋頂可見嶺南風格的龍、鳳、魚、蝦等瑞獸,旁殿、牌樓屋頂則可見到華北式的各種脊獸。廟宇內可見有彩梁、斗拱、雀替、欄桿、藻井、龍柱、琉璃瓦等富有中國傳統建筑特色的結構。天后宮主殿供奉天后媽祖,左右兩邊側殿則分別供奉水尾圣娘及觀世音菩薩,這三尊神明可說是海南人的心目中的重要南海神靈。由于供奉觀世音菩薩,天后宮也成了道教與佛教并存的宗教場所。春節期間,牌樓掛滿燈籠的天后宮每逢神誕、春節、衛塞節等道教、佛教及華人節慶,都會…[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特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a日本 | 现在在线免费观看AV | 精品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