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堂篇

阿穆德納圣母主教座堂
  阿穆德納圣母主教座堂坐落于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面對馬德里皇宮,全名為馬德里王家阿穆德納圣母主教座堂,是天主教馬德里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主保圣人為阿穆德納圣母(谷倉圣母)。1561年時,西班牙將首都從托萊多遷至馬德里,但教會中樞仍然留在托萊多,使得這個新首都一直沒有一座主教座堂。1879年開始在馬德里建造主教座堂,經過100多年斷斷續續的建造,于1993年完工。阿穆德納圣母主教座堂為巴洛克建筑風格,長104米,寬76米,中央穹頂的直徑可達20多米,內部的裝飾非常的現代化,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1993在時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祝圣下正式啟用,成為歐洲最新啟用的主教座堂,阿穆德納圣母的原始…[詳細]
圣彌額爾圣古都勒主教座堂
  圣彌額爾圣古都勒主教座堂坐落于布魯塞爾的一座山上,是布魯塞爾最醒目、最宏偉的大教堂之一。該教堂的主保圣人——總領天使圣彌額爾和殉道者圣古都勒,也是布魯塞爾的主保圣人。1047年,蘭貝爾二世在該教堂創立了參議會,并組織了圣古都勒遺物的轉移,后者曾被放在圣熱里島上的圣熱里教堂里。13世紀時,該主教座堂被翻新為哥特式;唱經樓在1226年至1276年間興建;立面完成于15世紀中葉。該教堂處在在天主教梅赫倫-布魯塞爾總教區,是一座梅赫倫-布魯塞爾總主教的總主教主教座堂,現在的總主教安德烈-約瑟夫•萊奧納爾是比利時的首席主教。由于圣彌額爾圣古都勒主教座堂位于國都,所以經常被用來舉辦全國性天主教…[詳細]
圣約瑟夫教堂
  圣約瑟夫教堂是位于法國勒阿弗爾地區的天主教堂,始建于1951年,完工于1957年。勒阿弗爾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幾乎全部被摧毀,作為五千平民在沖突中而喪生的紀念物,圣約瑟夫教堂是其戰后重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圣約瑟夫教堂由持重建勒阿弗爾城的法國著名建筑師——奧古斯特•佩雷設計建造。作為勒阿弗爾市中心的燈塔,圣約瑟夫教堂因其高達107米的八角形燈籠塔而成為了勒阿弗爾最著名的的標志之一。燈籠塔與教堂的地基相互連接在一起,其下方就是教堂中殿和唱詩班。6500塊兒彩色玻璃照亮了教堂內部,它們會依照太陽變換不同的位置而變換色彩,非常的神奇。尤其在夜晚燈光照亮時,大教堂的燈籠塔可以作為遠處海上的燈…[詳細]
利物浦座堂
  利物浦座堂坐落于利物浦市中心的一座山上,是圣公會利物浦教區的主教座堂,是全世界第5大主教座堂。它的鐘樓是世界最大的鐘樓,也是世界最高的鐘樓之一,高達101米。利物浦座堂于1904年開始建造,直至1978年完成,總長度為188.67米,寬60米,總面積為9687平方米,主要用取自郊區的砂巖建造。利物浦座堂是英國最大的,有著最高和最寬的哥特式拱形結構的教堂,其肅然起敬的規模和美麗總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教堂的13口大鐘位于67米的高處,重達31噸,是全世界最高和最重的。它是一個標志性建筑、一個象征、一座燈標,體現了利物浦這座城市及其自豪民眾的希望和信仰。游客進入教堂參…[詳細]
感恩圣母堂
   介 紹 多明我會的女修道院感恩圣母堂因收藏達·芬奇名畫《最后的晚餐》而聞名。 《最后的晚餐》繪制在修道院的餐廳墻壁上,畫于1494-1498年。達·芬奇以其作為科學家的深厚造詣,大膽打破常規的繪畫技巧,創造了獨特的-效果。 但是,由于這是一幅油畫而非傳統濕壁畫,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侵蝕,數百年來曾多次進行修復,以致面目全非。1999年,藝術家和科學家對其進行了大規模修復,恢復原有色彩,并且去除了之前修復時覆蓋的顏料,使之最大程度恢復了本來面目。 交 通 交通:地鐵MM1線Conciliazione站,MM2線Cadorna站。 門 票/開 放 時 間 開放時間:8:15~1…[詳細]
明斯特大教堂
  顧名思義,明斯特大教堂位于德國明斯特市內,是當地最主要的大教堂,是當地具有重要歷史紀念意義的建筑,同時還是明斯特教區的中心。這座宏偉的大教堂建立于13世紀早期,是當時的過渡建筑風格,教堂整體外墻為米黃色,而屋頂則是青綠色,塔樓高高聳起,給人一種威嚴肅穆的神圣感。教堂內最有看頭的當屬一個布滿中世紀雕塑的西門廊,以及一個帶有開闊空間的獨特中殿。而使得明斯特大教堂最為知名的莫過于這里的天文鐘,與現代鐘表不同,明斯特大教堂的鐘表被分為24小時,逆時針方向旋轉,同時顯示小時和分鐘。這尊獨特的鐘表表面朝南,因此,時針會隨著太陽的實際移動過程而指示時間。其主時針一端用太陽圖形裝飾,另一端用彩虹圖形裝飾;而羅…[詳細]
圣卡斯托爾大教堂
  圣卡斯托爾大教堂教堂是位于德國科布倫茨最古老的教堂,它面對著德國之角,高聳的雙子塔樓直至蒼穹,從很遠處就能看見。在2002年,圣卡斯托爾大教堂作為“萊茵河中上游河谷”的組成部分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圣卡斯托爾大教堂在路易一世的支持下最早建造于817-836年,善良者路德維希兒子們的使臣在這座建于836年的羅馬式教堂里展開了842次的外交談判,終于在公元843年簽訂了分割法蘭克帝國的凡爾登條約。現在所看到的建筑是于12世紀末重新改造的的。教皇約翰內斯•保羅二世在1991年7月30日把圣卡斯托爾教堂升為次級大教堂。在德國的歷史記載中這座教堂擁有全面的羅馬式的建筑風格,同時這些設施也大部…[詳細]
圣伯多祿鎖鏈堂
  圣伯多祿鎖鏈堂又稱歐多西亞大殿,是位于意大利羅馬市內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次級圣殿,興建于公元432—440年教宗西斯篤三世時期,主要是為了供奉圣伯多祿(即彼得,是耶穌十二使徒之一)在耶路撒冷被-時所戴的鎖鏈。據說歐多西亞皇后(瓦倫丁尼安三世皇帝之妻)從耶路撒冷帶回這條鎖鏈,將它贈送給教宗良一世,當教宗將這條鎖鏈和圣伯多祿最后關押在羅馬馬梅爾定監獄時所戴的鎖鏈放在一起比較時,這兩根鎖鏈竟然神奇地結合在一起,目前鎖鏈保存在圣殿的主祭臺下面的圣髑盒。圣伯多祿鎖鏈堂在8世紀時重修,1475年增加了門廊,1471到1503年間增建了回廊,是意大利至今保留的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殿堂內收藏著包括帕羅迪天頂畫、《圣…[詳細]
圣母教堂
   介 紹 圣母教堂是慕尼黑明信片上展示的標志性建筑。 教堂建于15世紀,但教堂的尖頂卻一直沒有竣工。直到50年后的16世紀,人們才決定完成此塔頂的建筑。當時,哥特式的建筑時代已被文藝復興風格時代代替。哥特式教堂免不了也被安上了當時時髦的圓頂,人們將其稱為“羅曼國家的”帽子,它的意思也就是“異國風味的”或者也可以說是“意大利風味的”。正是這種圓頂風格成為了以后巴伐利亞眾多教堂建筑的典范。 夏季時有電梯可直上塔頂,晴天時可以在這里眺望南面的阿爾卑斯山脈群峰和慕尼黑市區。 傳說:建筑師Jurg von Halsbach,對魔鬼許諾說建造一個從里面不能看到一扇窗戶的教堂。因此,魔鬼就幫助他建造了這…[詳細]
天主教圣巴特利爵主教座堂
  天主教圣巴特利爵主教座堂是全愛爾蘭主教長、天主教阿馬總主教的駐地,位于北愛爾蘭城市阿馬。圣巴特利爵主教座堂起源于445年圣帕特里克興建的石砌教堂。在宗教改革后,中世紀的圣巴特利爵主教座堂歸屬愛爾蘭圣公會。1840-1904年,羅馬天主教新建有兩座塔樓的圣巴特利爵主教座堂。羅馬天主教和圣公會的兩座同名主教座堂都位于阿馬市內,相距不遠。該教堂高高聳立在一處凸起的小山丘上,其高聳入云的雙子尖塔占據著阿馬的天際線,成為了阿馬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主教座堂里每天都舉行彌撒,星期一至星期六在上午10:00舉行;星期六晚上7:00有守夜彌撒。在星期日,彌撒在上午9:00,11:00和下午5:30舉行;在節日,…[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一品道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午夜飘花国产精品 | 中文乱码在线精品日本 | 一区二区日本精品理论片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