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祠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祠堂篇

屏山舒氏祠堂
  光裕堂——舒氏家族的總祠堂。在傳統建筑中,屋之門類似于人之面。古人言“宅以門戶為冠帶”,門坊在建筑模式上代表家族的臉面,也是整棟建筑裝飾之精華所在。與在西遞看到的胡氏祠堂不同的是,舒光裕堂采用的是貼墻牌坊的形式,是徽派建筑中罕見的“牌樓門”。“看過九都菩薩廳,再進衙門也不驚”,可見光裕堂氣勢之恢弘。而在古代,祠堂的建造充分表現了封建社會倫理綱常的等級理念。第一層是“恩榮”及飛龍騰飛,代表著皇恩;第二層為、“錦衣還鄉”磚雕,代表著功名;第三層鐫刻“世科甲第”,代表著科第;第四層雄獅歡騰,代表著子孫;最底層為松鶴延年畫,代表著孝悌。就是這樣以家族為本位,重宗法、重血緣的理念,才讓這樣一個龐大的家族…[詳細]
緝熙堂祠堂
  時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鎮歇馬村四巷與五巷之間緝熙堂乃清朝嘉慶年間梁君杖的十一個兒子為他所建的祖祠。嘉慶四年(1799)動工,次年竣工。該祠堂布局為三進兩天井,青磚結構,杉瓦蓋頂,寬10.45米,進深26.8米,占地面積280平方米。巨木為柱,抬梁堅固,構件雕刻精美,彩繪壁畫清晰,原汁原味,充分體現出清代中期嶺南建筑的藝術特點。建此祠堂時,因梁君杖健在,按俗禮諱死,故不稱祠堂,為弘揚祖德,發揚家族“忠信仁義,尊師重道”等優良傳統,故起名緝熙堂。緝熙堂建成后,成為梁君杖家族議事,喜慶的活動場所,并以超前的意識,物盡其用,利用它開辟成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書院。梁君杖四世同堂,四代共育男丁107…[詳細]
雷家祠堂
  雷家祠堂位于嘉禾縣普滿鄉雷家村,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祠堂為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030平方米,是嘉禾境內面積較大的祠堂。前后三進,由戲臺、露天坪、廂房、中廳和神堂組成。門屋三間,設一條中門和兩條側門,中門上繪有兩幅門神。兩根柱子,一道橫梁支撐整個明廳,門前額枋刻雙龍戲珠浮雕(文革時被毀,現存殘跡),兩側是耳房,三疊馬頭式封火墻,硬山頂。從左右側門進入,即為戲臺,穿斗式木梁架結構,四方藻井,歇山頂,戲臺正前方曾繪有龍鳳、瑞獸、云紋等圖案,整個戲臺線條流暢,簡潔樸實,無奢華修飾。戲臺正前方為露天坪,青石鋪墁,四周排水,是村民看戲及活動場所。兩側是廂房,分上下兩層,裝木制窗欞,封閉式,兩…[詳細]
余隘祠堂
  余隘祠堂位于寧波市江東區福明街道余隘社區,為余隘社區(史稱冰廠跟余隘)內余氏宗祠,也是目前方內保存至今最為完好的一座宗祠。初步考證始建于清末,據碑刻記載,民國元年余氏族人曾進行修繕。20世紀30年代,有余隘余氏宗族人發起并未捐資修建余隘祠堂,修建方柱及水磨汀殿堂,上有雕梁畫棟,下有二十四孝圖木刻浮雕,其結構新穎,規模宏大,方內享譽。20世紀50年代后,余隘祠堂曾一度較長一段時期被作作余隘小學校舍,作為附近幾個村子的農家子弟教學讀書處所。自1998年以來,余隘村村委會和余氏后人捐資共計10多萬元對祠堂又進行了較大規模維修、裝飾。祠堂坐北朝南,正門前有一條小河。祠堂由祠堂大殿、廂房、天井組成。大門…[詳細]
新基莫氏祠堂
  新基莫氏祠堂位于東莞市麻涌鎮新基村的八宅坊,坐西向東,三進五開間硬山頂建筑,長120米,寬20米,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筑面積800平方米,前院1600平方米,全用石柵欄圍著。這么宏偉的宗祠可能是東莞最大的。相傳莫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1572-1620)。殘存的墻壁畫處,有“民國37年重修”幾字。最近一次重建是2006年。 莫氏為麻涌一大族群,其先祖發祥于肇慶。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傳至邑三世祖考丕莫東湖始遷入麻涌(古梅)。至四世,支分兩派,號南糖和北糖。南糖分布新基、東埔(含九宅);北糖分布麻涌的東寧(麻三)、西寧、松柏坊、向北(麻一屬地),遂稱“一莫三鄉”。莫東湖為“莫氏崇…[詳細]
金庭徐家祠堂
  徐家祠堂位于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東村街西,該堂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原有門屋、轎廳、大殿、后樓四進。其間以兩座門樓,三個天井間隔,占地甚廣,分布面積為1252.6平方米。宗祠祭典代表著中國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前廳頂部,布滿了精美的木雕與彩繪,有人物戲文、花草動物、喜慶吉祥等多種圖案,雕刻手法有透雕、高浮雕、平雕等。在軒梁和前軒檁上,繪滿了施瀝粉金線聚錦蘇式彩畫,色彩艷麗明快,圖案簡潔清秀。2008年,金庭鎮政府對徐家祠堂進行保護性維修。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藝術創造力。徐家祠堂整座建筑裝飾華麗精致,其梁、…[詳細]
嚴家祠堂
  嚴家祠堂位于咸豐縣城西北40公里的尖山鄉大水坪村,總建筑面積736平方米。嚴家祠堂是由當地的嚴姓族人集資修建,于清朝光緒元年(1875年)伐木興工,光緒三年建成。嚴家祠堂是一棟磚木結構的四合院,主體分門廳、亭院、正堂三大部分。門廳高6米,木柱木枋,四列二十柱無斗拱。三間穿堂,內外12扇鏤空凋花大門,古樸典雅。過門廳是邊長爲12.8米正方形天井,正中有由八塊石闆構成長六棱形的放生池,外壁刻有王士晉編宗規十六條,四邊精凋云紋。池的上方0.7米處斜置石凋藝術珍品——盤龍石,長2.6米,寬2.06米,石上鏤空鐫刻三龍搶寶、鯉魚跳龍門圖。正廳長17米,寬12.2米,高8米,面積21.24平方米,四列三間…[詳細]
自貢陳家祠堂
  自貢陳家祠堂位于自貢市貢井老街河街歷史文化街區,建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建筑面積760m2。于2007年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堂位于貢井老街順巖碥33號,建于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為正廳、廂房廊樓、戲樓構建而成的磚木結構四合院,其建筑精巧玲瓏,木雕、石雕、泥塑美輪美奐,是清代川南地區民居宗祠的典型代表。該祠堂曾作為清朝榮縣貢井分縣第82任縣丞居所,是中國古代首批工業生產專設行政區劃和自貢因鹽設市的珍貴歷史物證。陳家祠堂是一顆建筑藝術明珠。祠堂整體為磚木結構,穿斗、抬梁式構架,木雕、石雕、磚雕、泥塑等雕刻雕塑藝術一應俱全,鏤雕、陰刻、浮雕多種技法并用,山門、戲樓,…[詳細]
李亨祠堂
  李亨祠堂建于清朝道光末期,距今近200年了,3000多平方米的占地,在彼時彼地也不失為一座宏偉建筑。對研究清代的祠堂建筑和鹽業經濟具有重要的文化、文物價值。李亨祠堂位于涼高山街原無一廠內,建于道光年間,大鹽商李振亨的祖祠。占地3040平方米,由大門、正廳、左右側廳、過廳、廂房、花房、后院組成的建筑群,面闊達81.5平方米,入口中柱的高大懸山屋面與兩側對稱人字形山墻,連接側門中線的梯形墻十分壯觀。進深為39.5米,共有大小天井共11個.正廳為五間四柱硬山小青瓦頂,山墻為典型的川式馬頭墻,美觀雄壯,為臺梁式木構架,中間四柱為石柱,周長1.4米,十分壯觀。檐下挑房、吊瓜、掛落多數雕刻保留完好。李亨祠…[詳細]
龍家祠堂
  龍家祠堂龍家祠堂建于1932年,是一座仿清建筑,極具規模。龍家祠堂建在小松山腳下的龍潭邊,距昭通城西南十公里,為龍云家廟。仿照昆明吳三桂的金殿而建成,但其規模又比金殿大得多。祠堂建于民國21年(1932年),祠堂坐南向北,四周有高大厚實的石墻,由于建于兵荒馬亂年間,護墻上沿設有槍眼和垛口,正面左右接護墻外有二層尖頂炮樓。左為祠堂,右為莊院,最前立照壁一堵,門開兩側。據說,龍云一步一步走出昭通,經歷磨難當上了云南省主席后,為建家祠,昭通有名的風水先生翻山越嶺尋龍點穴一直到永豐簸箕灣的小松山,舉目望去,可看到龍山寨、望海樓,小松山腳下有龍潭水,便附會龍入大海,選定在小松山腳下修建龍家祠堂。1928…[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 |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视频二区视频一区欧美国产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中文一区蜜芽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