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堂篇

圣維特主教座堂
  圣維特主教座堂(Saint Vitus Cathedral)是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的一座天主教堂,羅馬天主教布拉格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全名是圣維特、圣溫塞斯拉斯和圣阿達爾貝特主教座堂。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內,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彩范例,其中有許多波希米亞國王的墳墓。圣維特主教座堂的幾個參觀重點包括20世紀的彩色玻璃窗、圣約翰之墓和圣溫塞斯拉斯禮拜堂。走進教堂入口,左側色彩鮮麗的彩色玻璃是布拉格著名畫家穆哈的作品;圣約翰墓位于圣壇后面,用純銀裝飾,非常華麗(圣約翰,1736年反宗教改革者)。圣溫塞斯拉斯禮拜堂位于圣約翰墓之后,金碧輝煌,以金色為主色調,比純銀的圣約翰墓更加…[詳細]
集市教堂
  集市教堂位于德國威斯巴登舊城區,是威斯巴登地標建筑之一。這座新哥特式的三殿大教堂于1852-1862年間由卡爾•博斯(Karl Boos)設計建造,色調以紅色為主,并帶有古典主義風格,是歷史主義建筑風格的典范。集市教堂全部由紅色的磚砌成,令其成為拿騷大公國第一座磚式建筑。其主樓高達98米,是威斯巴登最高的建筑,教堂的其他部位也近60米高,集市教堂至今還基本保持著當初的面貌,1900年教堂內墻被涂上深色的壁畫。在修復了二戰時的損壞后,教堂于1949年重新啟用,并且在教堂中部的窗戶上安裝了彩畫玻璃;1963年到1964年,又把教堂內部的色彩重新修復到卡爾•博斯當初設計的基調…[詳細]
林雪平大教堂
  瑞典的林雪平市城區面積并不大,最顯眼的是高107米的林雪平大教堂塔樓了,每每去林雪平游覽的人也必定會把大教堂作為一個重要的景點。林雪平大教堂是林雪平教區的主教座堂,處在林雪平城堡的正對面,高聳的塔樓異常醒目。近800年來,當地及周邊的人們一直前往林雪平大教堂祈禱、許愿。大教堂的建造始于1230年,主建筑結構在1520年完工,鐘樓和西側翼是在1885年附加建造的。作為區域總堂,本教堂采用了哥特式建筑風格,因此,林雪平全城的建筑風格都受到其深遠的影響,就連1627年建成的瑞典第三大高等學府——林雪平大學,它現在的也是得名于這座聞名的大教堂。林雪平大教堂是瑞典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中世紀教堂建筑,在這里…[詳細]
比薩大教堂
  比薩大教堂(Pisa Cathedral)是意大利羅馬式教堂建筑的典型代表,位于意大利比薩。大教堂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謹主持設計,教堂平面呈長方的拉丁十字形,長95米,縱向四排68根科林斯式圓柱;縱深的中堂與寬闊的耳堂相交處為一橢圓形拱頂所覆蓋,中堂用輕巧的列柱支撐著木架結構屋頂。比薩大教堂正立面高約32米,底層入口處有三扇大銅門,上有描寫圣母和耶穌生平事跡的各種雕像。大門上方是幾層連列券柱廊,以帶細長圓柱的精美拱圈為標準逐層堆疊為長方形、梯形和三角形,布滿整個正面。教堂外墻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鮮明,具有獨特的效果。教堂前約60米處是一座洗禮堂,洗禮堂…[詳細]
法蘭克福圣保羅教堂
  法蘭克福圣保羅教堂是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座教堂,是德國重要的政治象征符號。它是一座橢圓形的新教教堂,建于1789年,完成于1833年。由于它的集中式造型,在1848-1849 年用作法蘭克福國民議會的所在地。1848年5月18日,國民議會首次在此舉行,因此稱為“圣保羅教堂議會”。到1849年,制定了保羅教堂憲法。由于普魯士和奧地利的反對,1849年5月30日,設在圣保羅教堂的國民議會解散。1852年,圣保羅教堂重新恢復宗教用途。在二戰中,圣保羅教堂和大半個法蘭克福內城幾近毀滅。由于它是自由的象征和德國的搖籃,戰后得到重建,在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00周年時重新開放。由于經費限制,內部結構改變甚多。而且…[詳細]
圣巴爾多祿茂教堂
  圣巴爾多祿茂教堂坐落于德國巴伐利亞州的貝希特斯加登縣,國王湖西部的一個小島上,名字源于當地的主保圣人圣巴爾多祿茂(Saint Bartholomew),為國王湖最受關注的宗教建筑。圣巴爾多祿茂教堂是一座天主教朝圣教堂,起源于12世紀,最早建立于1134年,自16世紀起成為巴洛克風格。圣巴爾多祿茂據說是阿爾卑斯山農民和擠奶女工的主保圣人,擁有兩個半球形紅色圓屋頂,平面圖仿造了薩爾茨堡主教座堂。這座教堂的粉刷由薩爾茨堡藝術家約瑟夫•施密特完成,后殿的祭臺分別供奉圣巴爾多祿茂、圣凱瑟琳和圣雅各。教堂附近有一個同名的古老狩獵小屋,小屋和教堂一同建于12世紀,已經重建多次,曾為私人住宅,在貝…[詳細]
特里爾主教座堂
  特里爾主教座堂為德國最老的主教教堂,在羅馬天主教時期為特里爾教區的圣母教堂,因其極其長的壽命和在不同年代的設計而知名。1986年特里爾主教座堂與特里爾其他古羅馬遺址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特里爾主教座堂的長112.5米,寬41米,是特里爾最大的教堂。教堂的西側是法蘭克尼亞王朝時期五個對稱的羅馬式建筑。教堂內部是三個羅馬式向哥特式過渡的中殿,小禮拜堂為巴洛克式建筑,由羅馬磚建成,是在圣海倫納的指揮下建成的。教堂中最珍貴的遺跡是圣袍——基督的外衣,根據基督教傳說,皇帝的遺孀海倫娜把這件沒有縫合縫的基督的袍子帶到了特里爾。這個圣袍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1世紀,文獻對圣袍的歷史的確切記載…[詳細]
圣波尼法爵教堂
  圣波尼法爵教堂坐落在德國威斯巴登路易斯廣場,其高達68米的雙子尖塔占據了整個廣場的視線。教堂建于1844-1849年,于1849年6月19日落成,是威斯巴登市內最古老的教堂。該教堂由著名的建筑專家菲利普•霍夫曼(Philipp Hoffmann)負責建造,霍夫曼后來還造了內奧山上的俄羅斯教堂和米歇爾斯貝格猶太教堂。圣波尼法爵教堂是威斯巴登主要的天主教教堂,呈哥特復興式建筑風格,教堂雄偉高大的外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堂內部,日光透過圓形的彩色玻璃照射進來,教堂內各處點燃的蠟燭給教堂蒙上了一片神奇色彩,讓祈禱者沉浸在圣潔的宗教氣氛之中。無論參觀者在哪兒駐足,教堂中央的主祭壇永遠在視線…[詳細]
格拉納達皇家禮拜堂
  格拉納達皇家禮拜堂建造于1505年至1517年,1504年的時候,天主教主希望自己去世后可以將自己埋葬在格拉納達,因而禮拜堂應運而生,因而這個禮拜堂可以說是埋葬天主教統治者的陵墓。格拉納達皇家禮拜堂為哥特式建筑風格,拉丁十字布局并帶著一個后殿和合唱團位、有棱紋的拱頂和墻上部突出的裝飾。禮拜堂內部最為突出的特點是位于耳堂的文藝復興的爐格,天主教主、墓地,還有就是圣十字祭臺。墓地內安葬有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以及他們女兒卡斯蒂利亞和萊昂女王胡安娜和胡安娜的丈夫腓力一世。在禮拜堂內還有一個圣器收藏室博物館,展出有圣髑、肖像、掛毯、巴洛克雕塑和繪畫等,主要是15世紀佛蘭芒,…[詳細]
蘇黎世圣母大教堂
  蘇黎世圣母大教堂由日耳曼人路易為其女兒建造于853年,是一座歸正會教堂,為瑞士歸正會在蘇黎世的34個本堂區之一,同時也是蘇黎世最知名的大教堂之一。由于歷史悠久,蘇黎世圣母大教堂的部分建筑已經損壞,在20世紀的時候被修復,增加了彩色玻璃窗,使其煥然一新。這個宏偉的大教堂因其高高的尖塔而知名,尖塔的頂部為藍色,非常的顯著,成為蘇黎世上空最顯著的風景線。除了尖塔外,大教堂還因5塊彩色玻璃窗而聞名瑞士,這些玻璃窗由法國藝術家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設計,于1970年安裝在教堂上。每一塊彩色玻璃窗都有一個主導色彩,極其的精美,每塊玻璃窗上還講述了一個基督教故事。除了由馬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六月婷婷国产精品综合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第57页 | 日本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思思99热这里只有精品6 | 亚洲欧美无线码中文字母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