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司令部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司令部舊址篇

張家口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位于張家口市宣化路第六中學校園內,總面積約3600平方米。現存主體建筑是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小樓,西側是二層主樓,東側是兩座南北相對的單層配樓,具有明顯的歐洲風格,同時采用中國傳統工藝,可謂中西合璧。主樓內陳列著相關的實物、圖片、文字材料等,再現了晉察冀軍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光輝業績,以及晉察冀邊區首府的革命歷史。校園門口豎立著聶榮臻元帥塑像。經過八年抗戰,1945年8月23日八路軍從日偽鐵蹄下奪回了張家口。我軍解放張家口后,晉察冀軍區司令部于8月27日遷到張家口市橋東宣化路62號,即現今市六中院內,直到1946年10月10日我軍戰略撤退。在一年多時間內,聶榮臻、羅瑞…[詳細]
太行軍區第七軍分區司令部舊址
  太行軍區第七軍分區司令部舊址是河南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新鄉市衛輝市蒼峪山大峽谷西段獅豹頭鄉柳樹嶺村西頭,主體建于十九世紀末,1943—1944年曾作為第七分區臨時司令部,領導了汲縣、林縣、淇縣等廣大豫北地區的抗日斗爭,譜寫了一曲曲抗日殺敵的壯烈戰歌。皮定均司令部舊址坐東朝西,硬山式灰瓦頂,為11間石砌單層民房組成的四合院,由過道、南屋、東屋、西屋、院墻組成,總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山區建筑風格。舊址外北側存放了三口石磨,講述了皮司令帶領廣大軍民自給自足,豐衣足食。大門門樓窗楹上還存有皮司令親筆書寫的“毛主席”三個字,簡樸大方。南屋內展板對皮定均司令員的生平事跡進行了介紹,…[詳細]
嵐城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
  嵐城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第五批省保)時代:1938年地址:呂梁市嵐縣嵐城鎮嵐城村1938年10月至12月,八路軍一二〇師駐進嵐縣,司令部設立在五龍廟。賀龍、關向應、甘泗淇、周士第等--均居住于此。一二〇師駐嵐期間,組織抗日自衛隊,成立農救會,協助犧盟會建立游擊大隊,舉辦軍政訓練班,廣泛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嵐城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坐北面南,南北長41.20米,東西寬19.50米,一進院落布局,原為一處完整的廟宇,建有正房、南房、東房與西房,現僅存正房、南房、西房,均為清代遺構。近年來在舊址東側新建圍墻與院門。舊址院內長有古柏6株。嵐城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舊址作為八路軍在嵐縣區域…[詳細]
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
  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太岳軍區司令部舊址(第二批省保)時代:1940—1942年地址:沁源縣城東南7公里太岳軍區正式成立于1940年6月7日。是根據朱總司令指示,-率決死一縱隊在晉東南開辟抗日根據地,在沁源開展游擊戰,粉碎閆錫山“十二月事變”以后,為了適應新的斗爭形勢,根據黎城會議整編建立的。由386旅旅長陳賡任司令員,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漢任參謀長,蘇精成任政治部主任。軍區歸屬192師指揮,下設3個軍分區。軍區成立伊始,司令部駐于閆寨崔家大院。1940年11月18日,日軍第41師團,36師團和獨立混戰旅團各部7000余人對沁源進行了第一次掃蕩后,閆寨成為一片廢墟。太岳區領導號召軍民挖窯洞安居,繼續…[詳細]
第三戰區司令部舊址群
  第三戰區司令部舊址群位于鉛山縣,時代為1943年-1945年。含司令長官部舊址(五都周氏宗祠)、參謀處舊址(周氏民宅)、衛生處舊址(林家新屋里)、俄國顧問室舊址(黃家老屋)、虹橋聯絡站舊址(葉氏宗祠)、八都聯絡舊址(八都村詹家五公廳)、憲兵大隊舊址(八水源楊家老屋)、軍務處舊址(蘇家老宅)、通訊兵指揮部舊址(下畈林氏老宅)、第二十三集團軍軍部舊址(港沿義門第)、干部訓練團舊址(鵝湖李氏宗祠)、兵站總監部舊址(本地孔氏宗祠)、戰地黨政委員會第三戰區分會舊址(麻山孔氏宗祠)、軍政部陸軍擔架團舊址(局里彭氏宗祠)、軍政部陸軍擔架團舊址(中洲王氏宗祠)、軍政部陸軍擔架團舊址(局里邱氏宗祠)、港東聯絡站…[詳細]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
  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在赤坑鎮交贊村,原是當地謝姓居民祖祠“肖梅謝公祠”。三進三開間,深29.67米,寬11.36米,面積37平方米,磚木結構,金字瓦頂,瓦脊上彩塑裝飾吉祥圖案。左右兩側外為走廊與附屬側房,門口為廣場。民國35年(1946),西江人民抗日義勇隊進駐交贊村,在該祠設立司令部。主要領導人梁嘉、錢興、陳禹(陳奇略)、馮石生等在此辦公。部隊還在此舉辦干部培訓班。民國36年7月,為適應全國新形勢的需要,統一整個西江地區黨的領導,建立和發展粵桂湘邊區革命根據地,中共南方臨工委決定成立中共粵桂邊區工作委員會(習慣稱西江區工委),梁嘉為書記,錢興為副書記。區工委成立后,在交贊村召…[詳細]
粵桂湘邊縱隊綏賀支隊司令部舊址
  綏賀支隊領導了綏江、賀江一帶包括四會、高要、廣寧、德慶一帶的中共地下黨組織,積極發展人民武裝力量,先后組建8個團級武裝開展游擊戰爭,指揮大小戰斗200余次,配合中共人民解放軍南下戰斗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譜寫了光輝篇章。德慶“二·二八”武裝起義后,中共綏江地委、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湘邊縱隊綏賀支隊機關及主力轉移到德慶高良與懷南一帶回旋。1948年4月,根據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成立中共綏江地委。中共綏江地委書記葉向榮及地委機關多數人員隨著斗爭的需要,曾駐黃石降村,領導黨和武裝工作。1948年4月至10月,綏賀支隊司令部在該屋召開了多次重要會議,貫徹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以及邊區工委的指示和…[詳細]
友聯紅五軍團司令部舊址
  友聯紅五軍團司令部舊址地址:石城縣友聯村虎尾坑事件發生年代:1931年友聯紅五軍團司部舊址位于橫江鎮友聯村虎尾坑賴氏香火堂。建于清中期,座西朝東,磚土木結構,懸山頂,二井三廳,面闊五間,二舍二橫屋,建筑面積1800余平方米。1931年12月寧都起義部隊整編后組建紅五軍團,軍團司令部就駐此處。通過整編組建的紅五軍團全體官兵的政治素質和軍事素質顯著提高,在中革軍委的領導下,以嶄新的姿態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成為我工農武裝的一支雄師鐵軍。紅五軍團在攻打漳州以及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等歷次戰斗中屢立戰功,以勇猛頑強、善打硬仗惡仗著稱;長征中,以其頑強的阻擊和悲壯的犧牲為自己贏得了“鐵流后衛”的稱…[詳細]
華野濮陽整軍司令部舊址
  華野濮陽整軍司令部舊址,位于濮陽縣城關鎮孫王莊王家大院,座北朝南,占地400平方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48年3月,陳毅、粟裕率領華野機關和一、四、六縱隊全體指戰員,到濮陽地區開展新式整軍運動。司令部設在濮陽縣城東孫王莊王家大院,部隊分別住在縣城、柳屯、清河頭、岳村、保安集等地。新式整軍運動以土改教育為中心,以干部為重點,發動群眾訴苦。在訴苦的基礎上進行“三查”,即查思想、查工作、查斗志。爾后進行“三整”,即整頓組織、整頓思想、整頓作風。華野部隊在濮陽整訓,本意是為渡長江南進、在南方數省執行寬大區域機動作戰任務做準備。粟裕從戰爭全局的得失利弊考慮,提出了華野3個縱隊留在中原作戰的建議。中央軍…[詳細]
紅十一軍三十一師司令部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及三十一師司令部舊址位于新縣陳店鄉程七灣村。1928年7月下旬,第七軍和地方黨領導人在柴山保的尹家咀舉行會議。會議決定將工農革命軍第七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一師,吳光浩任軍長兼師長(吳光浩犧牲后由徐向前擔任),戴克敏任黨代表,曹學楷任參謀長。全師120余人,編為四個大隊。這是鄂豫皖蘇區第一支紅軍隊伍。軍部設在尹家咀,后遷至這座祠堂。軍長兼師長徐向前曾住在祠內辦公,領導邊區軍民粉碎了“鄂豫”、“徐夏”會剿,并在這里訓練部隊,親自教紅軍戰士使用機槍等武器。同年冬,在此傳達了鄂豫邊第一次黨代會會議精神。2004年被信陽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市級重點革命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工農紅…[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精品偷拍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动图 | 亚洲免费AV在线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 在线日韩中文自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