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司令部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司令部舊址篇

中共九連地委、粵贛邊支隊司令部舊址
  中共九連地委及粵贛邊支隊司令部舊址位于東源縣上莞鎮新南村六角樓。1947年2月,中共九連地區工作委員會(簡稱九連工委)在香港成立,嚴尚民任書記,同年3月,嚴尚民等九連工委成員進入九連地區,領導恢復武裝斗爭。1948年6月,中共粵贛湘邊臨委派黃松堅、梁威林到船塘,在白竹坑召開九連工委擴大會議,會議作出五項決議,將九連地區劃分河東、河西、連和、和東四個戰區。改九連工委為中共九連地方委員會(簡稱九連地委),由魏南金、鐘俊賢、鄭群、黃中強、吳毅、卓揚、張華基、林鏡秋、駱維強等組成,魏南金為書記,鐘俊賢為副書記。將九連地區武裝部隊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邊支隊。鐘俊賢為司令員,魏南金為政委,鄭群為副司令…[詳細]
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舊址位于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大店村南北大街的東側。1939年3月初,八路軍一一五師從晉西北入山東境內,轉戰于魯中、魯西、魯南。1941年3月初,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由魯中沂蒙山區轉移到莒南縣,直至1945年9月中旬離開山東,挺進東北。四年多的時間里,一一五師司令部駐于大店、西辛莊等處。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1941-1945年)重要史跡。位于山東省莒南縣大店鎮大店村南北大街的東側。1939年3月初,八路軍一一五師從晉西北入山東境內,轉戰于魯中、魯西、魯南。1941年3月初,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由魯中沂蒙山區轉移到莒南縣,直至1945年9月中旬離…[詳細]
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舊址
  在遵義會議召開70周年紀念日之際,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舊址修復并對外開放。這一革命歷史遺跡坐落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后面,占地面積860多平方米,室內按原樣陳列。1935年1月8日,中央紅軍智取遵義后,為確保即將進入遵義城的中央領導機關的安全,下令成立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任命縱隊司令員兼任司令員,縱隊政治委員兼任政治委員。紅軍遵義警備司令部的成立,對確保遵義會議的順利召開,對以遵義為中心的蘇區根據地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地址:遵義老城楊柳街中段(遵義會議紀念館后面)門票:免費交通:公交:18路,21路,25路,2路內環,2路外環,4路,6路環線,7路,9路聯系方式:0851-28222785…[詳細]
閩浙邊臨時省軍區司令部舊址
  1938年,閩浙邊臨時省軍區司令部進駐平陽縣山門鎮鳳嶺山麓西南側的龍井禪寺。粟裕負責省軍區全面工作,張文碧負責政治工作,王守知負責管理電臺。部隊下轄3個中隊和1支教導隊,分別駐扎在山門街、鳳林、馬頭崗和大屯等地。粟裕辦公室(兼寢室)在禪寺東首橫廂0上。當年,為給抗日救亡干部學校講課,粟裕經常在此挑燈備課。《粟裕軍事文集》中的開篇,即他當年向干校學員和教導隊授課的主要教材——《游擊戰術講授大綱》就是在龍井禪寺擬稿成文的。 閩浙邊臨時省軍區司令部舊址,位于平陽縣山門鎮鳳嶺山麓西南側的小山坳,現為龍井禪寺。禪寺門口掛著當年臨時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張文碧將軍題寫的“閩浙邊臨時省軍區司…[詳細]
屏山紅三軍團司令部舊址
  屏山紅三軍團司令部舊址地址:石城縣屏山鎮屏山村事件發生年代:1934年屏山紅三軍團司令部舊址位于屏山鎮屏山村鏡面排組。建于清道光年間,為天井式客家民居建筑。座西朝東,磚土木結構,懸山頂,面寬69.4米,進深22米,占地面積1526.8平方米,建筑面積2700平方米。1934年8月下旬至10月中旬,紅三軍團受命駐守中央蘇區北部石城,與進犯中央蘇區的敵軍進行過英勇頑強的戰斗,史稱“石城阻擊戰”。為遲滯敵軍向中央蘇區中心地域的進犯,保障中央機關和主力紅軍的安全集結與戰略轉移,贏得時間,紅三軍團遵照中革軍委的命令,在石城以北約五十華里的縱深地域內,設置了三道防線,展開了石城阻擊戰。整個戰斗十分慘烈,紅…[詳細]
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
  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位于余姚市梁弄鎮曉嶺街“小源和”。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曾是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和浙東革命根據地的軍事指揮中心。現為余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寧波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原址現開辟為新四軍浙東縱隊史料陳列室。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是目前我市保存相當完好又頗具地方建筑特色的一座清代四合院民居建筑。它座北朝南,前后兩進,前進系倒座平房,后進為重檐硬山樓房,兩翼為左右廂房,中為石板天井。整個建筑典雅靜穆,氣勢莊重,很多地方匠心獨運,體現了較高的建筑藝術水平。為了緬懷新四軍游擊縱隊抗擊敵寇、浴血奮戰的不朽業績,教育子孫后代,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在浙東區黨委成立暨浙東抗日根據地創…[詳細]
鄧寶珊司令部舊址
  鄧寶珊司令部舊址—桃林山莊位于榆林城南3公里金剛寺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國民政府軍第21軍團團長、晉陜綏邊區司令鄧寶珊坐鎮榆林,為防日軍飛機轟炸,將其作為總司令部駐地。后又在金剛寺旁辟建窯洞數孔,作為鄧寶珊的居住和待客議事之處,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為之題寫了“桃林山莊”的匾額。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曾先后派陳奇涵、南漢宸、袁任遠、蕭勁光、王震等多次來榆在桃林山莊與鄧寶珊等共商抗日救國大計。鄧寶珊的女兒鄧友梅,在三原縣上中學時便奔赴延安參加革命,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來因患肺病來榆療養。仍盡力為黨工作,公開斥責國民黨積極--、消極抗日。1947年3月12日,鄧友梅病故,被安葬在桃林山莊的山崗上。鄧…[詳細]
二野渡江司令部舊址
  渡江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司令部(簡稱渡江戰役二野司令部)舊址,位于桐城市北大街桐城中學校園內。1949年4月19日,司令部由舒城移此。作戰室設在中學圖書室內,此系一幢高臺基的近代建筑,面積231平方米,座西朝東,抬梁式磚木結構,下為磚石壘砌臺基。面闊一間,進深三間,四周設回廊,寬1.2米,回廊設16根木柱,墊以四方石柱礎。磚砌隔墻,東設大門,南北墻各設五個券窗,兩旁設邊門。西墻設兩個券窗。梁架結構露明,五根碩大七架梁,四角用扒梁與之連接。屋頂四坡水,小瓦鋪蓋。現辟為“二野渡江司令部展館”,向海內外開放。據《二野大事記》和二野司令部《陣中日記》記載:4月15日二野在此召開師以上干部會…[詳細]
國民黨江陰要塞司令部舊址
  原國民黨要塞司令部舊址,原為江陰市近代實業家吳汀鷺先生的宅地,建于1923年,占地面積382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8平方米。1937年12月日本軍隊侵占江陰,吳汀鷺避居鄉間,被日軍挾持來澄,威逼他出任“維持會長”,他凜然拒絕,設計出避上海。此宅被日軍侵占作為駐澄警備司令部,抗戰勝利后,又被國民黨軍隊接收。1947年成為國民黨要塞司令部。司令先后為孔慶桂、戴戎光。江陰要塞以唐秉琳為首的中共地下黨曾在此從事巧妙而艱苦的斗爭,在1949年4月21日渡江戰役中成功策動了國民黨江陰要塞7000多名官兵起義。4月22日江陰縣城解放,要塞司令部即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接管。4月28日,奉中央軍委之命,…[詳細]
粵贛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黃沙小學)
  黃沙小學粵贛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粵贛湘邊縱隊司令部舊址位于惠東縣安墩鎮黃沙村黃沙小學。其建筑物為三合土泥磚瓦木結構,白墻灰瓦硬山頂為主的“上三下三”普通圍屋,始建于1939年,1940年落成。當時是黃沙小學的校舍,有教室5間、教師宿舍2間,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1948年12月下旬至1949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為了貫徹在解放戰爭期間建立鞏固的大塊根據地,把游擊戰爭推向新的階段的指示,由粵贛湘邊區黨委在黃沙小學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會議由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副書記、粵贛湘邊區黨委書記尹林平主持。會議傳達了中共中央關于南方游擊戰爭的重要指示,對1948年的工作進行總結和回顧,并對軍事、經濟、民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 偷自拍亚洲综合在线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中文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