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四川七大佛旅游

四川七大佛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和國家5A旅游區。景區周廣17.88平方公里,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山下江河爭流、波光云影、沙鷗翔集、帆影點點;山上繁花似錦、茂林修竹、朱樓畫檐、丹崖峭壁。有世界第一——樂山大佛、自然和人文奇觀——“巨型睡佛”、西部普陀——烏尤寺、東-浩崖墓、佛教藝術薈萃——東方佛都、宋元遺址——三龜九頂城、彌勒經變故事——佛國天堂、水上游江觀佛諸壯景。此外,尚有著名歷史文化景觀和景點:離堆、爾雅臺、海師洞、凌云寺、靈寶塔、龍湫虎穴、九曲棧道、東坡樓、注易洞、下觀音寺、千峰洞、沫…[詳細]
榮縣大佛寺
  榮縣大佛寺景區位于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城區大佛街大佛寺一號,距自貢34公里,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贊譽。大佛寺座落在榮縣城郊大佛山(亦稱真如巖)山麓,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中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1956年大佛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待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佛前有0遮蓋,以使佛身免遭風雨浸蝕,0也是大佛寺的主體建筑,把大佛從肩部以下遮得嚴嚴實實。因此,雖然要入寺內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給瞻仰者帶來不便,但卻保護了大佛佛體不受…[詳細]
仁壽高家大佛
  仁壽高家大佛:又稱牛角寨大佛,位于仁壽縣城東北35公里的高家鎮鷹頭村牛角寨,海拔760米,地處雙流、簡陽、仁壽三縣交界處,龍泉山脈中段東側邊緣,距成都市40公里,景區總面積4.8平方公里,南、北、西三面群山連接,層巒迭障,東西平疇數十里,近觀鷹頭水庫,遠觀簡陽三岔湖,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寨上古柏蒼郁,怪石嶙峋;寨東側崖壁依山鐫造彌勒佛胸像一尊,坐西向東,雙手齊胸合十,牛角寨大佛始于唐代天寶八年,頭高7.7米,頸高1米,胸高4.85米,面部寬4.6米,肩寬11米,是中國大佛的唯一胸佛。于公元707年建成。2002年3月,縣政府審定為縣級第一批旅游區。樂山大佛是海通帶領工匠始鑿于唐開元初年(公…[詳細]
二佛寺
  二佛寺位于重慶合川市城東30公里處的鷲峰山上,二佛寺原名鷲峰禪寺,占地5181平方米。據寺內碑文記載:唐廣明二年(881年),唐僖宗曾遣使到該寺祈禱,說明在晚唐時就有此寺存在,并有一定規模。現存建筑為清代重建。二佛古寺始建于唐,興盛于宋,分上下兩殿。其上殿坐落鷲峰山頂,占地5181平方米,分三個殿層,氣勢宏偉,宗教氛圍濃厚。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玉皇殿、大雄寶殿(即佛爺正殿)和觀音殿。左右分設社倉、禪房等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尤其是大雄寶殿,殿堂正中原來的三尊泥塑金身的主佛高五米,栩栩如生,佛光閃爍。兩側泥塑顏身的十八羅漢五光十色,神態各異,活靈活現,讓人望而生畏。可惜文革時期寺內文物慘遭破壞。唯…[詳細]
寶頂山摩崖造像
  寶頂山摩崖造像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城東北約15公里處。寶頂山石刻造像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止于淳祐九年(1249年),前后歷時70多年,是南宋的著名僧人趙智鳳所主持營建的“密宗”佛教的道場,共有石刻13處,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的規模最大。大佛灣呈馬蹄形,長500多米,巖高15~30米。雕刻造像分布在東、南、北三面,先以小佛灣為藍圖,后在此雕造石窟。有三十多幅巨型的雕刻,著名的有六道輪回、廣大寶樓閣、華嚴三圣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圣跡圖、九龍浴太子、孔雀明王經變等,其中以宋代的雕刻最有特色,保存完整,極富趣味性和故事性。千手觀音龕鐫刻于大佛灣南崖東頭的巖壁上,刻手1007只,…[詳細]
馬龍山臥佛
  馬龍山:在潼南至大足公路段的臥佛鎮,有一處我國唯一的年代最晚,規模最大的摩巖造像群。存有雕刻186龕,631尊,圓雕石像92尊,共計造像723尊,其中規模最大的一龕長40余米,最小的一龕僅0.57米。建于1926年。其建造年代之晚,規模之大在我國石窟寺建造史上是極為罕見的。馬龍山臥佛:摩巖鑿造在馬龍山太陽坡的北面巖壁上,是大足會首肖益謙請石刻大師于民國十九年春(1930)開鑿,民國二十年(1931)完成。臥佛長36米,頭長9米,手掌長3.8米,比大足寶頂臥佛還要長4米,是我國第一大臥佛。臥佛頭飾螺髻,面頰豐滿,雙目微閉,神態安祥,衣紋簡略,右肋而臥。臥佛頭枕蓮臺,為九龍所托。龍口清泉流淌,大旱…[詳細]
安岳臥佛
  位于內江市北部的安岳縣境內,建于唐代開元年間。佛像呈全身左側臥狀,長23米,腰間有一個切脈弟子,足下有0力士,周圍有大小不等的82個石窟,窟中刻有佛像千余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15個經窟的石壁上刻滿了佛經,共有131平方米,約26萬字。其中有《佛名經》、《大般涅槃經》、《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報父母恩重經》、《三藏經》、《妙法蓮華經》、《大方便佛報恩經》等16部佛經,多刻于唐開元年間。據壁文記載,-底本多用玄奘譯本。這是我國罕見而珍貴的唐代石刻經庫,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日本情欲片 | 中文字幕在线男人的天堂 |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 | 一级欧美精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丝袜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