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古寺建于東晉末年,原址在太白湖西廟兒咀上。其寺歷史悠久,飽經滄桑,幾遷幾廢,記載資料殘存。現僅存洮緒卅提重伸長寺序一篇,序中云:太白湖濱水府古剎者,東晉城宋公飛仙來梅駐錫之始地也,飛仙去后,鄉人修以祀之,蓋二千余年。舊址殘垣中,發現元朝皇慶年間斷碑一塊,碑身殘缺,字跡斑駁仿佛能辨認隋開皇廟兒咀、青蓮庵等字樣。又據前清黃梅縣志載:唐武德九年,詔沙羅咀建廟,足見水府古剎建立之久,實屬道教圣地。歷史上北方移民向南大遷,并沒有多少人在太白湖定居下來,說明太白湖之水鄉澤國極度荒涼,從南北朝到殘唐五代,從金亂到宋元之間,北方難民大多逃到江南去了,成為客家人。直到明代,特別是永樂年間之后,政局較穩定,許…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