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

中興寺造像碑
  河南省鎮平縣楊營鎮賈莊村西南(500米)處有座中興寺(又名登禪寺),寺院內有一座碑樓,里邊嵌立著一通造像碑。據南陽志第三十九卷記載,該寺始建于北魏元年(公元386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碑刻于南北朝西魏文帝大統三年(公元537年),距今已有1460多年的歷史。 造像碑呈圭形,通高184厘米,寬82厘米,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造像佛龕,下部為碑文。佛龕內深浮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和四飛天。釋迦大佛跏趺坐于中間方座上。袒露右胸,著褒衣博帶式袈裟,衣著復褶垂于座前。二弟子身著雙頜下垂式袈裟,侍立于佛后兩側。佛和弟子身后有火焰紋桃形頭光。二菩薩位于佛前兩側,跣足立于俯瓣蓮花座上。頭戴花蔓冠…[詳細]
清苑觀音寺
  觀音寺位于保定市東北15公里的清苑縣閆莊鄉國公營村,西距京深高速公路3公里。觀音寺始建年代不詳,約在隋唐時期。據大明正德十年(1515)敕賜南禪講經沙門、華嚴大師弟子義濟、定敏、慧堂所撰《重建觀音禪寺之記》記載:“直隸保定府清苑縣閆莊社,在郡城之東北二十五里許,地名國公營。村后有古剎一所,大定年間(1161~1189年)重建。”后因時間久遠,寺院逐漸坍塌。正德十年,信士善人詹福友、鐘慶延請到大慈閣寺僧省公無幻禪師重建寺院。明天啟三年(1623),湖廣承天府地方守備司禮監、臨發內宮監太監邊靜寧(清苑縣國公營人)發心重修觀音禪寺。自當年二月初始,至天啟五年(1625)八月,用兩年半的時間,將天王殿…[詳細]
撫順海林禪寺
  海林禪寺位于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后安鎮,遼寧省長白山龍脈的龍頭,前有臥佛山,后依領袖峰,渾河源頭的社河從山上玉帶而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到這里來的人們都留連忘返,確是人杰地靈之寶地。喝山泉水,吃野生植物,念佛、坐禪、參話頭——念佛是誰?這是一處能夠讓人解脫煩惱、放下萬緣、了脫生死的人間凈土。北天佛國,龍興祖地,榮載之法音道場,承繹于佛力加被,孕蘊殊勝因緣。今者上明下殊比丘尼,師承遼寧省營口市楞嚴寺上圓下山長老,又依江蘇省揚州市高旻寺上德下林老和尚修行,發愿恒順眾生,效法先賢,弘揚我佛,為和諧社會造福一方。二〇〇六年逢盛緣而至,在遼寧省佛協會長上照下元大和尚引薦下,以“落實國家宗教政策,弘揚民族…[詳細]
陸河觀天寺
  觀天寺位處陸河縣之東,主峰海拔約860米,有“離天三尺,離水萬丈”之稱的觀天嶂,。該山巍峨壯觀,峰巒聳立,綿亙數十里。山上霧繞云行,霞彩飄渺,變幻莫測,置身其中,如入仙境。山中之望海峰、小馬頭、大馬頭、齋公石、齋果石、蛤蟆石、“三姓地”、古剎名庵等,傳說奇異。因觀天嶂天造地設,人杰地靈之寶地,古人擇址于此,建有寺觀四座。一是石船寺,相傳有千年歷史,曾是明朝任禮部給事中、太常寺少卿葉高標少時念書場所,據《陸豐縣志》載“寺內有巨松十余株,系標手植”;二是鵝公庵;三是規模最大,“佛”、“道”、“儒”三教合一、始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寺觀“清霞洞”,遠近信民感其靈驗,膜拜不止,香火不絕。四是觀天寺,于半嶂依…[詳細]
和日寺石經墻及和日寺
  和日寺:亦稱“切更寺、“切更爾寺”,藏語稱“和日貢特卻扎西林”,意為“和日妙乘吉祥洲”。位于縣治西北90公里處,在今和日鄉政府所在地南2公里的智合加。該寺為寧瑪派寺院,早年為帳房寺。約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該寺第一世德爾敦(意為掘藏師)-德欽卓多在和日部落頭人昂欽的支持下,于寧秀臥杰額頓浪山始建土房寺。此后,第二世德爾敦·牟盤噶瓦羅哲(1862年生)擴建經堂,塑立佛像,彩繪壁畫,并建立扎倉,開講經說法之制,寺院有了較大發展,寺僧多達300余人。第三世德爾敦·晉美桑俄合丹增(亦云晉美桑杰丹增,1893年生)時期,鑒于寺院飲水困難并遭搶劫等原因,遷寺于現址。第四世德爾敦·晉美鄂賽,同仁隆務莊…[詳細]
周至涌泉寺
  涌泉寺位于周至縣馬召鎮涌泉村,該寺內明代舊碑,周至學者王三聘撰文有記,原佛殿建于元至正三年,是否始創未考證,自仙游寺誕生長恨歌,及后傳楊貴妃生逃東瀛之說,故今日本國亦隨泉涌寺與仙游寺為推想,若楊氏慌亂中自馬嵬坡潛行途經涌泉仙游也未必不可能,故推斷該寺于唐天寶前已創建,后歷宋元至明景泰弘治(1488-1505)、嘉靖(1522-1566)之際,寺院均有不同程度之修葺。涌泉寺是由泉而得名,而涌泉村是由寺而得名,而周至馬召,也因擁有了這泉,這寺,這一方民眾的質樸純厚,從而萬物豐潤而貴為金周至之名。據《周至地名志》云,因翠微山下有清泉自地中涌出之故。民間相傳,唐時玄奘法師自長安出發,取經天竺,途徑該寺…[詳細]
安遠東源寺
  東源禪寺,原名五里街觀音堂,始建于明朝萬年歷間,迄今四百多年。該堂明末清初因兵亂被毀,后由一尼領眾修復一小廟。相傳該堂主座觀音,內宿一尼,衲衣苦修,終年托缽,日中一食。有年大旱,該堂蚊蟲成群,尼手持破扇,四處拂掃,口念“扇子送慈風,吹蚊到空中,觀音灑甘露,蚊蟲往西方”,頃刻,蚊蟲嗡擁而出。此后,世人稱該尼為慈姑,故民間相傳∶“五里觀音,普渡眾生,百姓有愿,心誠則靈。”西元一九九二年秋,在信眾的迫切要求下,由善信郭福善、李文星、王圣德、葉全坤發起,后有在家佛弟子唐世宗、王有金、胡細英、黃來秀、葉喜添等人參加,并組成以王有金為首的九人理事會,向十方信眾集資,買葉姓土地重建五里街觀音堂,一幢三間,中…[詳細]
威德寺
  威德寺是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的一座佛教寺廟,坐落于三娘灣旅游風景區的烏雷嶺上。縱觀歷史,有著一千四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欽州,原是佛廟較多的地區,有著豐厚的佛教文化底蘊。欽州的大寺鎮就是因為寺廟集中而得名的,其佛教信眾根基深厚。據欽州縣志記載,建國前欽州城內仍有“崇寧寺、北府寺、女庵寺”等佛教活動場所,后因種種緣由已不復存在,解放后,欽州市的佛教信眾只能在舊居民住宅改造的念佛堂中進行佛事活動,存在著諸多不便和經常性糾紛。幾經搬遷的念佛堂最后位于市區二馬路新盛街66號,由于仍處于居民住宅中心,每逢佛教活動,擁擠的人群和喧鬧的聲音影響到周邊群眾的正常生活。加之原地域局限,念佛堂不能擴大建設,佛教信眾…[詳細]
營口楞嚴禪寺
  楞嚴禪寺位于站前區八田地街道辦事處惠安社區,東與公園毗鄰,得名楞嚴寺公園。是我省現存較為完整的民國時期的大型寺院建筑群之一,坐北朝南,三進院落,占地一萬平方米,有佛殿九十九間。楞嚴禪寺始建于1922年,1931年落成開光。是禪定和尚多方募化費用,在原佛教宣講堂舊址上建成的。據傳,當時浙江寧波觀宗寺禪定法師來營口宣講佛經,產生在本地建廟的構想,即與眾人商討,經測風水,認為佛教宣講堂所在地乃龍頭所在,建廟于此,會大吉大利,經當時營口縣署批定修建禪寺。楞嚴禪寺歷時十年才建造成功,山門懸巨匾一塊,上 書四個大字“楞嚴禪寺”,此為浦儀小朝廷“國務大臣”鄭孝胥手筆。全寺有佛殿九十九間,院落規整。全部建筑物…[詳細]
乾縣彌陀寺
  乾縣彌陀寺彌陀寺位於陜西省乾縣陽洪鎮內。該寺建於1987年。現任主持果宣法師,于2005年12月1日彌陀寺正式掛牌為宗教文化旅游區,每年農歷三月廿八日至農歷四月初八這里都舉行大型佛事活動,并有秦腔戲劇助興。寺院內“大雄寶殿”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大殿前是“韋陀殿”;后面是具有藏地氣息的“密宗殿”;左側是“觀音殿”;右側是“地藏殿”。兩座鐘鼓樓巧妙地建在“密宗殿”兩邊。整個寺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境優雅。 彌陀寺位於陜西省乾縣陽洪鎮內。該寺建於1987年。現任主持果宣法師,于2005年12月1日彌陀寺正式掛牌為宗教文化旅游區,每年農歷三月廿八日至農歷四月初八這里都舉行大型佛事活動,并有秦腔戲劇助…[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精品国产在天天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国产拍精品福利 | 亚洲国产综合91 |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