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

靈渡寺
  靈渡寺為香港最早的寺廟,港地佛教的發源地。位于香港元朗廈村西側。創建于東晉末年,相傳梁代禪師懷渡留居此地而得名。靈渡寺是香港有史據可查的三大古剎之一,位于新界元朗廈村之靈渡山山谷。此山又名大頭別出,狀似老虎之頭,山勢奇雄。而靈渡地所處的位置,流泉林木,山野花香,清幽雅致,身在其中,自有人間凈土的感覺。相傳靈渡寺建于唐代,但亦有說是建于南北朝期間。據《廣東考古輯要-釋老篇》及《寶安縣志——人物略》所載,南北朝元喜初年(424-430年),杯渡禪師以杯渡海,駐錫屯門之杯渡山(即今日的青山),后又到數里以外的婁渡山開創靈渡寺,原址比現今寺院的位置稍高,宋明兩代均多次修葺及重建。據資料所載,清代道光二…[詳細]
崗溝寺
  崗溝寺位于太極湖西南岸,距縣城約15公里。當初建在臨溝的山崗上,故名。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創建上下兩院于溝腦。藏語稱“投吉乾寶”(意為南海觀世音)。 崗溝寺所處的峽谷,曲折多彎,溪流淙淙,叮咚作響,綠草如茵,山花點點。馨香飄逸,清新宜人,組成大大小小自然草坪無數。地極深邃,清涼幽靜,林木茂密,野藤懸垂,是一處避暑乘涼的好去處。周圍山勢雄奇,重巒疊嶂,石峰如林,奇麗異常。谷口,一泓晶碧透的湖面,波平如鏡,構造了一幅山奇水秀,神秘而美妙的自然畫卷,令人心馳神往。崗溝寺原建有兩院:上院是菩薩大殿、大佛殿、五華樓閣共30間,佛38身。菩薩大殿飛壁雕有一尊白玉菩薩角像,身高4丈,芙蓉花面,漫座祥云…[詳細]
慧劍寺
  慧劍寺位于四川省德陽市什邡五公里的回瀾鎮境內。寺廟占地76畝,坐北向南,呈長方型。采用古代傳統建筑的庭院組群布局,運用均衡對稱方式。寺廟建筑,全是木、石、土混全,工世精巧。殿宇樓閣的門、窗梁柱、卷檐枋楣,斗拱藻井、天棚壁面,均施彩繪,凌空的房檐屋背上,皆置從龍蛇虬獸,花鳥魚蟲,再襯以參天的柵楠,可謂輝煌。“宋淳熙十六年(1156年)十一月,邑人淳于震,放夢紫衣比丘,來此募化,交日隨父入寺,見僧真常,公所披之衣,所出之簿,所化之端(緣),所頌之偈,悉與夢符,你子驚然,以為異事。遂施稻田若干畝,助僧建樓于橋,并親記其事”。這便是應夢樓的來歷。還說,不數年,僧真常圓寂,而淳于震官登顯位,任轉運使,全…[詳細]
普佛寺
  普佛寺——劉備恩賜的甘露 普佛寺的前身為“甘露寺”,位于西門城外城曲。此寺三面環水,一面連路。寺院南有洗馬池,東有康王橋和司馬橋,西有西城古柏和孔明讀書臺,北有練兵場和歇涼亭,碧水環流,青松翠柏,一派壯觀景象。 普佛寺建于三國時期。傳說那時劉備、關羽、張飛在吳楚地界活動,行軍的一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云,忽見前面有一座涼,他們走進涼亭歇息時,劉備提議說::“為堅定興漢滅曹、安邦立國的決心,應立一誓愿為好。”關羽、張飛一致贊同。并議定,到時修一座甘露寺以了此愿。這時,關羽見涼亭前面有一青石雕成的臥式青牛,隨即揮動手中的青龍偃月寶刀,向那臥式青牛劈去,只聽一聲爆響,青石分…[詳細]
松隱禪寺
  素有“浦南第一山”之稱的松隱禪寺,是金山區最大的佛教圣地,座落于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九豐村1080號。松隱禪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原名“松隱庵”,由僧人唯庵禪師(又名德然和尚)所建。唯庵禪師俗姓張,華亭人,七歲到杭州天龍寺出家,后到江蘇霧霞山師從石屋禪師,石屋住處庵前有棵松樹,濃蔭疊翠,覆蓋滿地。有一天,石屋禪師以手指松樹對唯庵說:“子猶是松,后當廣蔭于人。”又說:“緣在吳淞。”于是手書“松隱”二字給唯庵。唯庵遵師教誨,不久還歸華亭赤松溪,結茅而居,閉關三年,修持不出,里人(鄰居)奇而敬之。里人吳山舍地捐款,集資為唯庵建廟,于元代至正年間(1357年)竣工,唯庵遂以“松隱”為庵名…[詳細]
邦薩寺
  邦薩寺邦薩寺(漢譯為受近事戒寺之意)位于拉薩市轄墨竹工卡縣扎西崗鄉所在地的瓊巴村向北行2公里左右山谷山腰處。這里水草豐盛,具有一種獨特的秀麗的幽谷風景。該寺據傳由嘉唐尼瑪旺久所創建。占地面積為東西長140米,南北寬130米,由1個喇讓(漢譯其含義為-居寶之意)和11個夏倉(漢譯為住處之意)所組成,最盛時該寺有二三百僧人,教派屬薩迦派。現有14個僧人。該寺整個建筑布局,按照自然地形所建,藏式平頂,呈長方形。現僅見當地群眾自籌資金,經上級批準修建9柱寬的大殿l座和3柱寬的佛殿以及6間各l柱寬的僧舍。該寺遺址現為一片孤零零的石砌墻壁廢墟。因此何時創建年代無有詳細資料。不過據該寺掌故老僧人70歲的阿旺…[詳細]
郭廈寺
  郭廈寺-------位于仲巴縣南部納久鄉郭廈寺—全名叫果廈仁增達丹寺(系藏語寺廟門面向東,具有永久不滅佛學文化之意),該寺坐落于仲巴縣納久鄉政府所在地的背后150米左右處帕日(系藏語中間山之意)山腳下,建寺的地方具有很多特點:西面有雄偉壯觀的杰瑪雍忠冰川;北面有動聽的雅魯藏布江滔滔的奔流聲;南面有無數清澈的泉水;東面有碧綠的草原,建寺的帕日山曾第十五世噶瑪巴認定為圣山,他還肯定了如在此地修行能成證悟。該寺先后具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也來過很多對佛學有學問的圣人,首先來自康巴的喇嘛羅布(顯宗、密宗各方面有很大的學問)長期在果廈寺的石洞里修行,最后他離開了此地,去了阿里馬綁湖,從此形成了果廈寺的基礎;…[詳細]
伊川大覺寺
  伊川大覺寺位于伊川縣高山鎮谷元村,坐北面南,長300米,寬120余米,占地50余畝,目前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它就是大覺寺。根據有關記載該寺始建于元朝惠宗至元年間(公元1335年至公元1340年),已歷逾600年滄桑,曾多次重修。據殘碑記載,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是大覺寺的鼎盛時期。當時的大覺寺包括東西跨院,有房舍200余間,建筑面積達5000余平方米,寺內及寺外有古柏數百株,寺地六七百畝,僧侶多達300余名。從碑刻上看,僅圓平、圓欽、圓仲等圓字輩僧人就有80多名。如今的大覺寺大部分建筑為清代遺留,其中軸建筑依次為山門、伽藍殿、三圣殿、大雄寶殿。從整個建筑布局看,大覺寺主次分明,左右對稱…[詳細]
巨鹿金閣寺
  巨鹿縣金閣寺,位于縣城東南8公里堤村鄉堤村集東側。據《巨鹿縣志》、《巨鹿縣文史資料》及《巨鹿縣地名志》記載,該寺與五臺山金閣寺一脈相承,是五臺山金閣寺的下院。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占地100余畝,位于巨鹿最高處—堤村古漳河之堤上,分前、中、后三座大殿,歷經唐、宋、元、明、清五朝,香火頗盛,香客絡繹不絕。民國時期,此寺成立高小,日本侵入中國后,因該寺內藏有抗日志士而被侵華日軍焚燒,變成一片廢墟。現遺存大石佛像兩尊,九龍碑五塊。現金閣寺占地13畝,建筑面積450平方米,有大殿兩座、僧房數間,常住僧人一人,常住居士30多人。現任方丈妙儉法師,92歲,1961年皈依。1987年,此寺被縣政府命名為縣重點文…[詳細]
麗水靈山寺
    靈山寺,位于浙江省麗水城郊,甌江支流好溪下游的靈山風景區,8 路公交車直達,交通便利。靈山寺建在半山處,背靠靈山,面向甌江,空氣清新,風景優美。  靈山寺具有悠久的歷史,曾多次修繕或改名。據《明一統志》記載:靈山寺,為五代時建,舊名靈鷲。清道光版《麗水縣志》稱:靈鷲寺,始建之年無考,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宋淳熙四年(1177)碑。現據相關史料考證,它始建于東晉大興三年(320,即漢光初三年),北周建德三年(574)因大火焚毀,唐朝貞觀六年(633)重建靈鷲寺,定名為靈鷲禪寺。宋太祖趙匡胤建隆二年(961),僧人,剡州丹城人祝生修繕了寺宇并新建觀音堂,將靈鷲禪寺改為祝生寺。祝生,剡…[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 伊人久久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 亚洲日韩十八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