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

霸州龍泉禪寺
  龍泉禪寺座落在霸州市信安鎮中心,是歷史上有名的禪宗道場。始建于后漢遼世宗天祿九四七至九五○年,寺內有古井兩眼,出甘泉,可供十方之眾(縣志記),故得名龍泉,該寺即為龍泉寺。大殿乃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公元1982年七月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金大定三年“敕賜普照禪院”碑文記載:宋遼作戰時,楊延昭被困于口關(信安),恰逢大旱,宋營官兵飲水奇缺,唯有這兩口井水,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楊元帥大悅,軍心穩定,宋朝八賢王趙德芳聞之親臨視察,嘆曰天不滅宋,實乃龍泉也,遂派兵嚴守,爾后受之“御井”美稱。龍泉禪寺山門前有一座九龍壁,上雕有九條神龍,形態顏色各個不同,鮮活如真。寺前有門殿…[詳細]
蘇仙嶺南禪寺
  南禪寺座落于福城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嶺的嶺巔之上,林深木密,鶯啼燕飛,景色清麗,素有“湘南勝地”之譽。蘇仙嶺因蘇仙神奇、美麗的傳說而馳名海內外,自古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譽。嶺上有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等“仙”跡,自然山水風光久負盛名。南禪寺原名蘇仙嶺頂庵,始建于西漢惠帝年間。相傳西漢年間,十二歲的蘇耽在蘇仙嶺飛升成仙,護佑郴邑,世人結草祠供奉。唐開元十九年(731年),建集賢祠,初奉道教。明天啟元年(1621年)始尊佛法。清代,清虛老和尚建頂中腳三庵,寺產遍布整座蘇仙嶺及其方圓幾十里的地方。湘南、粵北、江西幾十縣百姓家中添丁必到蘇仙嶺寄名,求福求祿無不靈驗。清光緒五年(1879年)和六年(188…[詳細]
撫順青龍寺景區
  青龍寺位于撫順縣后安鎮鄭家村,座落在山河秀麗的三塊石國家森林公園小鹿溝風景區內。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溪水潺潺,曲徑通幽,是一塊充滿著神奇傳說的佛教圣地。有栩栩如生的靈山臥佛、一億多年的觀音古洞;有神僧坐化飛升的圣地比丘洞;青龍寺主體建筑之處有八瓣蓮花托起,天空金0旋轉;南方為藥師佛神山,旁有神龜臥潭輝映,福、祿、壽三星云集;西面是西方圣境,壽齡600余年的巨大神榆有求必應,樹形猶如一頭奔鹿與小鹿溝地名之巧合令其名震四方,阿彌陀佛、觀音、勢至降足于此接引眾生;北方是五方財神駐足之地,財運恒達之所;東方遙望群仙清修寶地萬仙山,護持道場;左右兩道清澈的泉水,如玉帶般蜿蜒流淌,形成二條0之勢;中間…[詳細]
古秀寺
  古秀寺,是西-史最悠久教派“雍仲本教”的史傳名寺,坐落在素有“藏東江南”之稱的林芝縣。“林芝”藏語意為“神創的蓮花寶座”,地處藏東南雅魯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相比其它藏區,這里更多地被繁茂的原始森林屏障著,被豐富的植物物種滋養著,花海碧湖,美不勝收,一直是旅游、探險的圣地。林芝、米林和工布江達三縣古稱工布地區,作為雍仲本教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本日神山在全藏區信眾心中有著無比神圣的地位和加持力。 古秀寺由多丹日巴珠色大師修建于1332年。“古秀”是藏語音譯,意思是等身像。 根據典籍記載,雍仲本教的祖師敦巴辛饒彌沃佛陀在這里第一次傳授大乘佛法的八關齋戒,護法神供奉了與祖師等身的柏樹,敦…[詳細]
塞力亥寺
  塞力亥寺亦稱“塞勒亥寺”、“賽乃亥寺”、“色勒寺”等,藏語城“塞力亥噶丹彭措旦杰林”,意為“塞力亥具喜圓滿興佛洲”。位于縣治西南10公里的塞乃亥溝北側,尤龍冬季牧場南側,由西藏色拉寺格西德周和扎什倫布寺格西藏哇倉兩人受五世班禪羅桑益喜的委派來青海,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一云建于1692),屬西藏色拉寺系統。歷史上,塞力亥寺曾多次搬遷寺址,初建在河南蒙旗的阿柔早鐵地區,后遷至今海南州興海縣境內的黑尼山下。格西德周去世后,二世加力羅桑旦德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入寺,同年該寺又從黑尼山下遷至今同德縣的江群卡尕當地方;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經六世班禪班丹益喜指示,從江群卡尕當遷到現…[詳細]
西安小皮院清真寺
  西安小皮院清真寺位于古城西安市中心的小皮院巷內,東鄰市政府大院(亦是明清陜西巡撫衙門所在地)。它以悠久的歷史和為穆斯林培養出大批有成就的宗教學者而著稱于世,并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關注。至今,每逢禮拜時,八方信眾來此禮拜祈禱,朗朗誦經聲不絕于耳,宗教生活景象猶如當年。據寺內原碑(已毀)和現存碑文記載,小皮院清真寺原名“真教寺”、“萬壽寺”,又因其在化覺巷清真大寺(也叫東大寺)以北,且規模較大,亦稱“北大寺。據傳,該寺興建于唐末,宋徽宗(大觀)丁亥年(1107年),真教寺為長安京兆四坊舊有“清真寺”,是西安伊斯蘭教最早建筑之一。該寺敕建于元仁宗皇慶元年即公元1312年。據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詳細]
商南觀音寺
  商南觀音寺北出縣城二里許,兩山對峙,中虛一峽,名為峙溝。在峽半腰之上的崖壁上有一仙洞,洞前環山依崖坐落著一座建筑宏偉,雕梁畫棟,紅柱寶鼎,飛檐重閣,金壁輝煌的廟宇——觀音寺。觀音寺廟宇由停車場,寮房、天橋。僧樓、正殿五個部分組成,占地總面積約1500平方米,建筑總面積600余平方米。寺廟建在八十坡度的山崖上,建筑部局環山為S形,兩山中架一橋廊,貫穿東西,左右聯通。停車場設在寺廟腳下,從停車場順六十二級臺階拾級而上,進人天橋甬道,左向轉人房大院。順寮房大院登十二級臺階上天橋,過廊坊,進人觀音寺正殿大院。大院與正殿座基全用山石水泥依山砌成,高于停車場二十余米。大殿坐落在大院正后方,坐西朝東,為三間…[詳細]
羅源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羅源縣城南郊的蓮花山腰,進深三楹,依山而筑,漸次升高,沿中軸線為山門、天王殿、蓮池、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大殿左側為棲云洞,右側為門房和香積廚。首進天王殿,三開間硬山頂,兩邊封火山墻。殿后有“瀉露池”,即蓮池,泉水從石壁涌出,池中栽種荷花,旁有題刻“清池皓月”。“蓮峰月色”為羅源八景之首。第二進為大雄寶殿,單檐懸山頂,面寬五間,中央三間凹入為前廊。殿前兩側為鐘鼓樓,殿旁邊有客堂,為朱熹客居傳學處,手書“南石古道”至今仍在,也稱“文公書院”,“書室清幽”亦為羅源八景之一。客堂邊隔拱形小石橋便是棲云洞。該洞為天然石洞,高約三米,口窄內寬,有許多不同朝代的題刻。洞內供奉觀音及十八羅漢像,…[詳細]
臨海龍興寺
  龍興寺,為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區的靈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墻內,歷為臺州之首寺。自唐以來,成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之重要場所。天寶時,寺僧思托,六隨鑒真東渡-,講說天臺宗義,弘傳天臺章疏,親制鑒真干漆夾寧坐象,被日人奉為國寶,開日本雕塑藝術之先河。貞元間,日僧最澄入唐求學,駐錫龍興149天,研習天臺教觀,抄錄-,并授菩薩戒,回國后創立日本天臺宗教派。后代歷朝,有日僧圓珍、榮西、成尋、周然等先后來求學。寺始建唐神龍元年(705年),初名中興,后為龍興。歷代屢更其名,曾曰開元,景德,崇寧,廣孝等。及元以后,均稱天寧。悠悠古寺,歷歷千年,名僧輩出,昭著史志,突出者,元有一山,名垂東瀛。近代來,中日學…[詳細]
吳江報恩寺
  報恩禪寺坐落于柳字圩,位于屯村社區及西側,據寺內碑文(碑1959年被毀)和清順治《屯村志》記載:始建于東吳赤烏年間(238~250年),唐大中二年(848年)一名為顧文通的王裔為報恩舍宅再建,占地120畝。整個禪寺由山門、石佛大殿和觀音殿三部分組成,是江南五大古剎名寺(即金山寺、天寧寺、白鵲寺、靈隱寺、報恩寺)之一。寺院“廟田”唐至明前期有三千余畝,或和尚自種,或租給當地農民耕種。寺西建有小屋和打谷場,有條小河,稱“和尚浜”,建有歇船的船坊。東邊有座古橋,名為報恩橋。寺設有東西兩庵,西庵稱“洗心堂”,坐落在鎮西義危圩,因圩有石塔一座,故稱石塔圩;東庵稱“濟渡堂”,坐落在夫字圩(鎮東南),故稱和…[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狠狠丁香五月 | 亚洲伊人成大香线蕉99综合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久精品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