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之寺廟篇

襄陽廣德寺
  廣德寺原名云居寺。位于襄陽縣城西約13公里處。四周呈方形,面積約30000平方米,有一條寬約10米的小溪環繞。殿宇林立,古樹參天,苔蘚匝地,異常幽靜。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名“云居禪寺”,明成化年間(1465~1487)由隆中遷此,因憲宗御筆親賜“廣德禪林”,遂一直沿襲至今。寺內原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伽藍殿、韋馱殿、觀音殿、藏經樓、方丈房等建筑,現僅存天王殿、藏經樓、方丈房和多寶佛塔。天王殿為硬山頂,因人為破壞,已改原有風姿,內部完整,外部改成民用建筑。藏經樓為重檐硬山頂式,系清代重修。大雄寶殿重檐九脊,翼角惲飛。多寶佛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至弘治九年間,為磚石仿木結構…[詳細]
寶鼎寺
  寶鼎寺寶鼎山位于保山壩子東北部,2776米的海拔使它成為了壩子周邊最高的山峰。寶鼎山在曾為漢代不韋縣治的金雞村后堆疊而起,山頂由數座峰巒簇擁而成,由于峰巒的簇擁之勢形如寶鼎,該山便擁有了“寶鼎”的稱謂。寶鼎山數座相互簇擁的峰巒之中,獅子頭因其雄偉厚實和絕對的高度優勢成為了寶鼎山的主峰,該峰之北是由側峰圍護而成的一片平緩場地,相傳古代官府曾經在此駐軍演兵,因此這一場地至今仍叫小校場,主峰西南和另一座側峰之間是又一片面積數倍于小校場的大校場。寶鼎山之巔,嵯峨的巉巖唱響了堅挺與高峻的峰巒之歌,它們如筍如臺、如鳥似獸,為了億萬年的堅挺和永恒,這些青灰的巖石摒棄了曾為巖漿時的無形與善變,憑著堅硬和頑強成…[詳細]
重慶溫泉寺
  溫泉寺古為縉云寺下院,廟宇輝煌,石雕甚眾,寺內香火興旺。后經北周武帝和唐武宗兩度滅佛,毀壞嚴重,唐貞宗時期重建廟宇,并在后山巖間刻摩崖佛像。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溫泉寺受朝廷封賜為崇勝禪院。明、清時期,可算是溫泉寺的黃金時代,廟宇得重新修建,同時在寺前建造了接官亭,寺后迎流砌池,廣方四丈,上翼以亭,無論天晴落雨,游人均可下池沐浴,并利用溫泉水源和地形,修建了戲魚池、半月池等,供游人觀賞。1259年2月蒙哥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玨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1259年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后逝于溫泉寺。縉云寺下院,創建于南朝劉宋景平元年…[詳細]
莆田苦竹寺
  苦竹寺位于西天尾鎮下垞村苦竹山脈中段,南面與九華山相望,距莆田城關十三公里,海拔498米。寺院坐北朝南,群山環抱,院前寺后青松翠竹掩映,清幽寧靜。寺前梯田錯落有致,佛厝坑溪水溪水潺潺,景致絕佳。  據傳苦竹寺系唐會昌年間(841-846武宗李炎年間)千靈祖師創建。千靈為河南嵩山少林寺六祖慧能大師的高徒,云游前大師贈言:“逢苦即往,遇竹且居”。千靈云游至苦竹山時悟出大師偈語,決意創建苦竹寺。然此地有山魈作怪,遂與之斗法,千靈飲鐵針,山魈大驚,遁逃至九華山頂峰,化作燕子鉆進山洞。千靈示法以一石船倒扣鎮之。苦竹寺在明末清初曾被毀,清康熙年間(1700—1722年間)重建寺院前后殿,東西禪房,計120…[詳細]
報國寺
  報國寺位于峨眉山麓,海拔551米,是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峨眉山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四川峨嵋山的眾多寺廟里,報國寺是入山的門戶,是游峨眉山的起點。這里寺周楠樹蔽空,紅墻圍繞,偉殿崇宏,金碧生輝,香煙裊裊,磬聲頻傳。此寺坐西向東,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對鳳凰堡,后倚鳳凰坪,左瀕鳳凰湖,右挽來鳳亭,恰似一只美麗、吉祥,朝陽欲飛的金鳳凰。山門前有一對明代雕刻的石獅,造型生動,威武雄壯,就象左右門衛,守護著這座名山寶剎。山門上:“報國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御題,玉藩手書。正殿懸有“寶相莊嚴”匾。山門兩邊柱上那副對聯“鳳凰展翅朝金闕,鐘磬頻聞落玉階。”就是對報國寺這只“金鳳凰”周圍景物…[詳細]
溧陽報恩寺
  報恩寺為溧陽名寺。舊寺座落在溧城外黃家村,新寺座落在秀麗的天目湖畔。舊寺古色古香。新寺泰國式風格,四周林木參天,臨于煙波浩淼的天目湖北側。報恩寺點綴其間,給人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的美妙感覺。新舊兩寺重建于1994年,新寺占地面積33350平方米。報恩寺歷史變遷:報恩寺之名,系取自《佛說心地觀經》和《大方便佛報恩經》中“報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三寶恩。”禪寺始建于南朝梁代梁武帝蕭衍天監(公元502年-519年)年間。原址在溧城西北50華里處,在今上興、上沛鎮一帶。報恩寺的建立正值佛教鼎盛時期。南朝宋、齊、梁、陳各代皇帝都篤信佛教,佛教幾乎成了“國教”。梁武帝信佛教,曾4次舍身于建康(今南京市)城…[詳細]
武安青煙寺
  青煙寺又名法華洞石窟,位于河北武安石洞鄉青煙寺村東一公里的山黝里。這里山靜林郁車馬不塵,“宜其為群仙之洞府,宜其為諸佛之勝地”。拾級而登,抵寺。寺前有一小柏林,樹林內偶有鐘聲回蕩。在鐘聲環繞中,登山的體乏和意煩早于被洗徹一空。鐘聲落處,又忽地感到大山古寺的寂靜許或為一種沉寂!村因寺而名,鄉以石洞而稱。寺依山而建,山叫法華山,石窟也就被別稱為法華洞了。寺內原有的建筑,因年久失修而廢。院內還殘存有石窟、石象、石供桌、石碑、石柱等遺物。石窟開鑿在青煙寺院內東側崖壁上,座東向西。洞前有近代新建的木構窟檐一間,窟門略有坍塌,窟門上方有一個較大的明窗。洞內為一略顯不規矩的長方形構制,因巖石風化酥裂,洞內各…[詳細]
巫溪云臺寺
  云臺寺高高聳立在寧河邊,自成一道風景,因這里的山石環繞,懸于半空,一峰突起,遠處看來,不同角度形象不一樣,一說像一只乳房,所以古時稱乳臺山,一說像云朵,稱云臺山,現在人們統一稱云臺山。云臺山是一個風水寶地,一條上山龍,一條下山龍,前面連著一個烏龜,是一個活生生的玄武地,與著名的武當山十分相似,人稱小武當,是天然的神仙居所。過去的云臺寺叫云臺觀,始建于隋開皇二年,即公元583年。傳說一名道士,選址在大寧河邊建觀,準備好了建筑材料和一口大鐘,等他睡了一晚上,早上醒來,發現材料和鐘都不見了,他大吃一驚,到處尋找不到,結果抬頭一望,發現全堆在了乳臺山上的乳突上。他便知道是神人選址此處,就在這里施工建觀…[詳細]
南安龍峰寺
  南安龍峰寺  位于南安縣官橋鎮黃山村。  龍峰寺始建于隋大業四年(608)。相傳宋初擴建成為三殿二落,寺兩側有鐘樓、鼓樓各一座,寺前有一八卦蓮花放生池,規模宏偉,住寺尼姑百人之多,稱“百姑庵”。元代,百人尼姑四處躲避災禍,寺廟被掠奪焚毀;元泰定年間(1324-1328)重新修建。經明清兩代,又恢復先前氣勢,但清朝后期和解放前,又遭到破壞。  在2000年重新修復龍峰寺中,陸續發現古代該寺的40余件南宋初期遺物。  根據遺物,可初步判斷原先該寺規模比較龐大,估算大約占地將近4000多平方米,由三大殿組成,與當地的說法一致。在一塊石槽上依稀可見一行字跡:“紹熙三年(1192)內子□正月主持沙門□道…[詳細]
下巖寺
  從兩江廣場對面拾階而上,不一會,便來到重建的下巖寺。前一刻還身處鬧市,恍然間,便置身于綠樹紅墻、蒼松翠柏之間,濃郁的廟堂氣息撲面而來。山門殿居中聳立,鐘樓、鼓樓雄峙兩側,一派莊嚴肅穆的景象。廟里響起深沉而悠遠的鐘聲,仿佛從遠古傳來,思緒不禁轉向那早已淹沒江底的老下巖寺……從天然巖穴到重要名勝古跡下巖寺一名燕子龕,又號云巖寺,位于原云陽雙江鎮塘坊村江邊一天然巖穴內,秦漢之際即有人在此刻字、造像,唐時隨佛教的興盛而成寺院。唐末,定州(今河北)無極縣人劉道禪師云游至此,戀其景異而長住不去。劉道禪師于崖壁鑿石龕,大規模開巖造像,使寺院更成大觀,被后世尊為“開巖第一祖”。下巖寺規模宏大,景色優美。其洞高…[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未发育女AV一区三区三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不卡 | 五月天中文字幕综合网 | 在线成人国产公开视频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