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窟篇

寺后坡石窟
  水浴寺石窟又稱“寺后坡石窟”,建于北齊時期,唐宋時有續鑿。其位于峰峰礦區寺后坡村西北200米處,與鼓山西麓的北響堂寺隔天宮峰東西相峙。因其規模比南、北響堂石窟小,得名“小響堂寺”。此處共有東西兩座石窟,兩處摩崖造像,兩座北宋的經幢,水浴寺石窟的東面有古建筑群一處,建筑多毀。在寺院西側的一處坐北朝南的矮崖壁上,鑿有二石窟。東窟鑿于北宋初年,進深2.1米,寬2米,高2米。窟內有三壁造像,北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西壁一佛二弟子,東壁一佛一菩薩。西窟是水浴寺石窟中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保存較為完整的洞窟。該窟始鑿于北齊,歷經唐、宋均有續鑿,為方形、平頂。在窟內正中雕有通窟頂的長方柱,柱后與窟后壁相連,…[詳細]
五個廟石窟
  五個廟石窟位于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由五個廟和一個廟組成。初創于北魏晚期,續修于五代、西夏時期。現存窟龕21個。五個廟開鑿于縣城西北20公里的黨河西岸崖壁上,分為南區和北區,兩區相距200米。南區現存洞窟4個,北區現存北朝晚期洞窟遺址15個。南區窟前堆積物和北區石窟均未清理。其中,五個廟第1窟為中心柱窟,窟內現存有釋迦牟尼八相變、文殊經變、普賢經變、水月觀音經變、金剛界曼荼羅、千手千眼觀音經變、熾盛光佛曼荼羅、涅槃經變等壁畫。壁畫大多保存完好,顏色鮮艷。第3、4窟均為佛殿窟,第3窟內存有維摩詰經變和勞度叉斗圣變,第4窟內存有釋迦牟尼說法圖、文殊經變和普賢經變。一個廟開鑿于縣城西10.5千米的浪河灣…[詳細]
云岡石窟第5窟(大佛洞)
  第五、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前四層木構樓閣為清初順治八年(1651)宣大總督佟養量主持修建,因巖結構,蔚為壯觀。即明代云中八景中的“云岡摩云”。窟門兩壁上層各雕一株枝繁葉茂的圣樹,二佛側身樹下對坐,神情安詳;下層金剛力士頭戴雙翼羽冠,身穿甲胄,威風凜凜。窟內北壁坐佛高17米,是云岡石窟中最高大的佛像,后世包泥彩繪,呈唐代風格。東西兩壁各一立佛,西立佛鼻直眉彎,略顯笑意,雍容秀典。后壁鑿有禮拜道。地址:山西省大同市云岡石窟景區類型:古跡雕像/雕塑世界文化遺產等級:AAAAA游玩時間:建議20-40小時電話:0352-3029625開放時間:周一-周日8:30-17:30(4月1日-10月15日);8…[詳細]
云岡石窟第6窟 釋迦佛洞
  第五窟與六窟為一組雙窟,位于云岡石窟中部。該窟為中心柱窟,亦名支提窟、塔廟窟,雕飾富麗,被譽為“云岡第一偉觀”,是世界雕刻藝術史上的奇跡。窟內中央方形塔柱分上下層,高15米。上層四面各鐫一立佛二菩薩,四角鏤雕大象承馱九級樓閣式方塔;下層四面開龕坐佛。窟內四壁上層環列立佛十一尊,華蓋承懸,氣宇軒昂。窟頂格狀,格間可見騎乘孔雀、獅子、虎、長尾鳥等動物的多臂多首天神。窟內現存反映釋迦一生的佛傳故事圖30余幅,集中表現了佛主從誕生、成長、婚姻,到出家、弘法等一系列具有標志性紀念意義的場面。這些故事圖雕刻,結構合理,手法簡樸,窟中墻壁幾乎全部布滿了雕塑。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使許多雕塑風化,顏色剝落或褪色,…[詳細]
查拉路甫石窟
  查拉路甫石窟是目前所知西藏唯一的一座石窟。這座石窟開鑿在拉薩布達拉宮西南0.5公里的招拉筆洞山(又稱藥王山)的東麓。洞窟距地面20余米,洞口向東,與著名的大昭寺遙遙相對。海拔37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窟。查拉路甫石窟是支提式窟。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洞口高2,56米,洞寬4.45—5.45米,深5.5米,面積約27平方米。洞內有一中心柱,中心柱與洞壁之間是浹窄的轉經廊,似寺內的轉經堂,寬0.75—1.3米.窟內共有造像七十一尊,分布在中心柱四面和石窟的南、西、北壁上除兩尊泥外,其余都是石像.這座石窟雖然很小,造像也只有七十一尊,但是造像內容、風格有別于我國其他石窟寺藝術,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濃…[詳細]
天都山石窟
  天都山亦稱西華山,位于海原縣西安州古城西15里,從山口循溝進約2.5公里,便可望見一座古剎,這就是天都山石窟。因民間傳說在山中發現過金牛,故此窟又叫金牛寺,當地人又因石窟中有-塑像亦稱之為老爺寺。另外,古代還有榮光寺之稱。在溝北朝南的山坡上,依山勢筑臺建寺,削壁鑿窟。自溝底而上,有盤山曲徑可以登臨。沿之字形路盤山而行,登上山坡,有土地殿和龍王殿。龍王殿下的一泓泉水古稱觀音湫,今叫龍王池。水從龍頭中涌出,甘洌爽口,朝山之人至此必飲。天都山石窟開鑿于宋夏時期,全山共有石窟6孔,大小殿宇13座。當時,國內佛教盛行,凡名山所在皆興建寺宇。據卓越志載,1046年西夏王元昊在此曾建避暑行宮。昔日的天都山寺…[詳細]
玉皇洞石窟
  玉皇石窟位于張家界市城西七公里的麻空山南麓,為清代鄉紳李京開獨資捐修,該景點臨近茅巖河漂流終點碼頭,是西線旅游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麻空山又名月斧山,屬咯斯特地貌,沿石壁頗多溶洞,石窟便利用這些天然洞穴天鑿而成。整座洞窟東西長300余米,共計8洞,分上中下三層,現存石雕像19尊,石刻50余處,保存較為完整,是中國西南唯一的石窟雕刻與塑造群像,是珍貴的歷史文物。石窟上層“天堂”為雷電洞;“人間”居中,自東至西依次排列為玉金、毫筆、墨池、虎龍、獅子、孔圣六洞;下怪為因果洞,即所謂“地府”。從“天堂”到“人間”,自“人間”至“地府”,上下三層距離分別為60米和70米,其間由寬不盈尺的曲徑于懸崖峭壁上相…[詳細]
廣海石窟
  廣海石窟要看石窟詩林,請先看<臺山佳處石窟口>:出廣海城西門,沿廣海至海宴公路行七公里,就到中興。中興,舊稱中興堡,民國十五年(1926年)殲滅陳祝三、葉蘭初等匪部七百多名后,飽遭土匪-的雙門、臨田、大洋等十余村聯合成立聯防隊,設公所于此,命名中興堡。此后經過七十多年,這里沒形成圩市,至今只有商店多間而已。到此北望不過一公里處的山口,就是石窟口。石窟口為康洞之水瀉落廣海平原的出口,巨石密布,形成石窟;石窟兩側高山,山勢緊束。這個高山平原交點,水流急,石頭滑,景色壯麗。左邊山上的石人公和山下的石人婆,一高一低地站立著,像在盼望南海歸航,富有詩意。就在這里,蘊藏著豐富的水利和水力資源。查石窟口水利…[詳細]
金川灣石窟
  金川灣石窟位于淳化縣石橋鄉金川灣村,是唐代初期建造的刻經石窟。石窟面臨冶峪河,背依仲山,山清水秀,林木豐茂,幽谷雅靜。唐代以后,這里是一處佛教勝地,宗教文化色彩非常濃郁。在1981年文物普查時,當地文物部門發現了這一刻經石窟。石窟由一石窟室構成,石窟窟形結構為簡單長方體,口小內大,頂部為平頂。南壁為正壁,中有大佛坐像一尊,東西兩壁滿壁刻經。刻經為佛教史上已湮滅的三階教教徒所為。其所刻經典,有三階教祖信行所撰之數種經典,為存世孤本。據《陜西淳化金川灣三階教刻經石窟》簡報論述,金川灣石窟為三階教的刻經石窟,窟中刻經對研究缺乏歷史資料記錄的三階教有重要意義。由于石窟中刻經十分珍貴、數量較多,也使金川…[詳細]
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于甘肅省涇川縣城東涇河北岸的溫泉開發區蔣家村,距涇川縣城9公里。據南石窟寺碑記載,北魏永平3年(公元510年),為涇州刺史奚康生所造。保存在洞內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題記,晚建于北石窟寺一年。南石窟寺又俗稱為東方洞。窟龕開鑿在涇河北岸紅砂巖上,現存5窟,1號東大窟和2號西小窟保存較為完整。東大窟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達13米,寬約17米,深14米,結構獨特,造型宏偉。入窟后迎面三壁圍立高達2米多的7尊佛像,兩旁有13座脅侍菩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為北魏風格。窟頂布滿浮雕,諸如舍身飼虎、宮中游戲之類的佛經故事。雕刻簡練概括,線條生動流暢,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和對未…[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 婷婷5月色综合色综合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