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篇

白石羌寨
  白石羌寨位于茂縣鳳儀鎮西北方,南距成都171公里,北距九寨溝縣200公里,緊臨茂縣縣城,是九環線上的重要景點,為典型的羌族聚居區。這里地理位置優越,特色餐飲發展較為成熟,比較出名的有山菜王特色餐飲。農作物種植面積較廣,物產豐富,村寨背倚群山,泉水資源豐富,前有岷江,視野開闊。羌寨遠遠望去,一片黃褐色的石屋順著陡峭的山勢依坡而上,或高或低,錯落有致,其間碉堡林立,氣勢不凡,依山而建的村寨,遠看是層層疊疊,緊密相連的敞間和曬臺,形成了視覺豐富的景觀。…[詳細]
紫石關村
  紫石關村位于雅安市天全縣西南部,離二郎山遂道60公里,國道318線(川藏線)橫貫全村。紫石關村空氣質量全年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植被種類多樣,動物資源豐富。紫石關村起源于清末,文物保護單位眾多,天德茶坑和紫石關城遺址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市級文保單位2處,縣級文保單位4處,不可移動文物點2處,歷史民居建筑27處。村落民居以清末典型的川西民居為主,講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與環境觀,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經濟節約又與環境十分協調,鄉土氣息格外濃郁,同時把周圍的大環境引入封閉的小環境中,形成了人與住宅、環境的和諧統一。紫石關村是全國罕有保存較好的古關隘和茶馬古驛站所在地,歷史底蘊厚重。紫石關村自然環境…[詳細]
瀑布奇石景區
  瀑布奇石景區位于四會市北部邊緣地處四會、清遠、廣寧交界處,占地面積8平方公里,自四會市區駕車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十里奇石河從崇山峻嶺中鉆出,在茂密清脆的竹木林下流淌,蜿蜒彎曲的河水清澈透明,令人驚奇的是延十數里的溪谷堆滿了山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石頭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有的似蛙,有的似水牛……成千縱橫,勢成兵陣,有“十里奇石畫廊”的美稱。奇石河有千瓷百態的巨石,有泉水匯流而成的天然清水泳場,更有宏偉狀觀的銀簾大瀑布,是目前廣東省落差最大的瀑布;如騰空懸掛的巨型紗帳;這里是令人心曠神怡的天然氧吧,蜿蜒恬靜的通幽曲徑。奇石河風景區是利用奇山、奇水、奇石等自然資源開發,集觀光、休閑、娛樂、度假、美…[詳細]
南涅水石刻館
  南涅水石刻館南涅水石刻館又稱“二郎山石刻館”,位于沁縣城南的二郎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在沁縣城東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出土各類石刻造像1100余塊,據石刻題記,為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10年)至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歷代積累的民間石刻藝術作品,比云崗石窟、龍門石窟的年代還要早,為妥善保存這批文物,國家拔專款于1984年開始籌建“南涅水石刻館”并于1989年建成并對外開放,使這批藝術珍品重放光彩。乞是國內目前最大的一座民間石刻藝術專題陳列館,其數量之多,年代之久,內容之豐富居全國之首。其流派多樣,風格不—,多以白砂巖雕鑿而成,有濃郁的民間特色,堪稱藝術瑰寶。來到二郎山下的西湖…[詳細]
石頭厝
  “平潭島,光長石頭不長草,風沙滿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謠訴說著平潭島前世的寂寥。平潭島上多產花崗巖石,于是當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島上豐富的花崗巖建造房子。碉堡般的石頭厝,以古樸亙古的身姿成就了布景般的原生態景致,它不僅是風情濃郁的獨特民居,也是海島祖先“斗天戰地”生存智慧的結晶,承載著海島兒女打拼世界的濃濃鄉愁,也成為平潭旅游的新名片。 平潭島,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石頭厝(石頭房子),這些石頭厝猶如畫中景物分布在海島的各個角落。石頭,千百年來與平潭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距今近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平潭島上繁衍生息。在平原鎮南壟村的殼丘頭文化遺址,出土過石頭打磨成的各種器皿,證明平…[詳細]
紅石林
  紅石林位于茄通和斷龍山鄉境內,方圓上萬公頃,精華景觀達數百公頃。那遍布的紅彩奇石造型各異,姿態萬千,或依山而立,或拔地而起,古樸秀雅,氣勢宏偉,身臨其境,恍如仙境。一尊高12.6米的擎天石柱,猶如一東方巨人,指點江山;巨石對面,另一石則婀娜多姿,秀麗動人。另有一山頭遍布紅石,或高或低,或長或短,游人入此,頓覺撲朔迷離,難覓來路。入另一處石林,但見如墻似垣,高度不大,但排列組合得與樓蘭古城布局相差無幾。這里所有的石頭都披著一層細密的皺褶,如珊瑚礁一般,讓人想起幾萬年前這里是一片浩闊的大海,海浪時時轟鳴著一-沖擊著礁石。更為神奇的是構成紅石林景觀的石頭都會隨天氣,溫度的變化而變換色彩。當地老人說,…[詳細]
五羊石雕
  關于“五羊”、“五仙”傳說,前面已有介紹。“五羊銜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廣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來的神話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對古代的百越人民來說,還有什么比“永無饑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給廣州人民的優良稻種,加上廣州地區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條件,使廣州人民獲得大豐收,廣州也就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五羊石像坐落越秀公園內,該石像有一美麗傳說:五位仙人身著五色衣服,騎五色羊,從南海飄來,降臨廣州,五只羊嘴里各銜一莖六穗的稻谷。仙人將稻穗送給當地居民,并祝福永無饑荒,言畢騰空而去,羊化為石。廣州亦得別稱“羊城”和“穗城”。根據古老的傳說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詳細]
石徑彈院
  位于河曲縣城東北25公里的石城村。創建于民國八年。石徑彈院東、西、南三面石圪梁環抱,依山傍水,有大小、上下院落三進。整體建筑全部為磚面結構,坐東朝西,寺廟東北開一小門,過磚砌小洞,自然石階、獨木橋和“懸空界”,便是黃河懸崖絕壁上通往彌佛洞的懸空石徑,其長百余米。登臨五徑,俯視黃河,河水波濤洶涌,咆哮萬里,驚心動魄。兩岸百丈峭壁,儼然屹立。相傳峭壁上仍有大禹治水的痕跡。彌佛洞,坐落在一處三面環山的土原上。是河曲古剎中的奇跡。它的大部分是兩層共七排磚石砌成的拱形窯洞,內供如來佛、地藏王菩薩、財神、八洞神仙等塑像。…[詳細]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石刻
  宋武帝劉裕初寧陵,在南京東郊麒麟門江寧縣的麒麟鋪村。劉裕,字德輿,彭城綏輿里人,出身于破落士族。東晉初年,劉裕家從彭城(徐州)避難遷居京口(今鎮江)。永初元年(420),奪取東晉司馬德文帝位,在位三年。永初三年五月死,時年60歲。七月,葬丹陽郡建康縣蔣山(今南京鐘山)初寧陵。劉裕陵前現存石獸二,東天祿,西麒麟,1956年9月曾加整修。天祿原來倒在水塘邊,胸、腹部剝蝕嚴重,缺四肢,股殘尾斷。麒麟原立于民房墻角,頂顎殘缺,腰四肢均有裂紋,部分陷在土中。整修時,將天祿向左前方遷23.4米,因其四肢均殘,添做四個石墩,將天祿放置在上面。整修后的天祿高3米(連石墩子),身長3米,寬1.2米,西邊的麒麟向…[詳細]
資陽石筍
  (李小芬)很早便聽說二十公里外的石嶺鎮金帶鄉有一處較有名的石筍景點,朋友們都相約去看,我卻不以為然。曾到過石海,目睹那連綿起伏、一望無涯的嶙峋怪石,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游過石林,仰視那酷如竹筍、直插云霄的群群石峰,曾贊美它的奇偉峻拔。而石海石林皆屬喀斯特地貌之奇觀。本地屬川中丘陵山區,這么一處小景點,哪值得累足一觀呢。   此次國慶長假,我本答應帶孩子遠出旅游,恰遇朋友來訪,只得作罷。過了兩日,耐不住女兒的再三央求,遠游已錯過時間,正尋思著如何打發女兒了事,恰好在網上看見朋友寫了一篇“畫說資陽之一--鬼斧神工畫石筍”的帖子,圖文并茂,甚是精彩,于是便動了去看一看的念頭。   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sm | 亚州另类欧美综合一区 | 日本人妖中文字幕片 | 在线播放亚洲欧美日韩 | 思思热在线精品视频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