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篇

怪石灘
  怪石灘位于廣西省防城港市江山半島燈架嶺前,是江山半島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怪石灘系海浪常年沖刷巖石而成的海蝕地貌,石頭呈褐紅色,故又名海上赤壁。由巖石構成的各種怪狀栩栩如生,有的象怪獸,有和似花木,有的象戰陣,有的似迷宮……,其中最逼真的要數“筆架山”、“金龜望海”、“袋鼠觀海”、“鱷魚跳水”、“雄獅守海疆”、“蘑菇石”等,無一不惟妙惟肖,引人入勝。漲潮時,更可觀賞到“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壯觀場面。站在燈架嶺上,朝可看日出,目睹紅日沖破0,從東方海中噴薄而出的壯觀情景;晚可觀日落,眼望碧海映紅霞,海天為一體,海面煙水茫茫,恍如散銀碎金,閃爍跳動,美不勝收的夕景。有詩曰:海上赤壁聽驚…[詳細]
石門摩崖石刻
  石門摩崖石刻--石門摩崖石刻位于貢山縣茨開鎮東400米當打村怒江西岸高50米的崖壁上。系貢山通福貢的古驛道旁,因地勢險要稱為石門。民國38年(1949年)設治局長梁之彥題刻石門二字。此處尚存石刻碑文三通,條幅二方。-萬家生佛四字。石碑之一,立于民國36年(1947年),碑文高1.3米,寬0.78米,書14行,全文316字,記述貢山民眾驅逐設治局長賴惠生的事件。石碑之二,立于民國34年(1945年),高1.9米,寬0.78米,直書16行,全文573字,記述設治局長陳應昌修路架橋,開辦學堂,取消葉枝土司等事跡,其中有當地群眾利用木材燒熱山體然后澆冷水令其開裂的古老開山方法的記述。另一條幅,橫書滇西…[詳細]
小興安嶺石林
  小興安嶺石林在小興安嶺北麓的黑龍江省伊春市湯旺河區境內,距區址7公里處,有一聞名遐邇的自然景觀——小興安嶺石林。它由三條∽型山脈和近百座花崗巖巨大石峰、石柱組成,每座峰柱都在密林中拔地而起,神工雕塑般此起彼伏,景象千姿百態,萬象叢生。其間峰柱自然天成猶如騰躍龍虎、展翅大鵬、嬉戲石猴、翹首悟能、佛手撐天、文殊誦經、濟公鉆布袋、天蟾戲松等栩栩如生。更有雄峰、一線天、情侶山、觀音隱、鐘馗嶺、彌勒頂等奇妙景觀,讓人嘆為觀止。其內古樹參天、小溪穿越、瀑布飛流、珍禽異獸棲息。集山、水、林、泉、洞于一身,融自然、人文景觀于一體,得天獨厚、猶具風韻。朋友,請到小興安嶺石林觀光旅游。這里的奇石山水,稀世罕見,身…[詳細]
九龍石窟
  九龍石窟九龍石窟(又名蝙蝠洞)游覽區,是一處長約3公里的溪谷,流水淙淙,瀑布成群,花奇果異,茂林修篁,谷深洞幽,風景絕佳;特別是其純凈無污染的自然環境更為游客所稱頌。源自山巖的溪水清澈潔凈,甘甜醇美,多有游客傾去瓶中的礦泉水,改盛溪中的巖泉暢飲。溪岸邊長滿了茂密的小竹叢,蒼翠欲滴。放眼四周,但見近處景物風情萬種,極目天際,遠山含黛,令人心曠神怡,暗忖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不過如此。四周群山上奇巖異石星羅棋布,如“出水珊瑚”、“猿猴望月”、“孔雀開屏”,特別是雄壯挺拔的“生命之根”,與溪下游的“生命之門”遙相輝映,渾如天作之合。沿著小溪前行,兩邊石壁徒然矗立,高達百丈,中間寬不過十多米,人行其…[詳細]
荔城報恩寺塔
  東巖山石塔(報恩塔)位于荔城區鎮海街道辦事處英龍居委會東巖山報恩寺內。乾隆縣志載,塔建于哲宗紹圣年間(1094~1098);又據林氏族譜載,塔建于隋開皇元年(581)。清代學者宋際春的《麟山開皇塔》詩中有“上有開皇磚”句,證知宋石塔前身唐塔為磚塔。三層八角樓閣式石塔,占地面積387平方米,邊長4.40米,須彌座高1.20米,塔身通高約13米。須彌座的上下梟浮雕仰蓮,上下坊浮雕覆蓮,束腰浮雕37只形態各異奔獅。塔身各層疊澀出檐。每層四面開拱門,第一層塔門兩旁俱有淺龕,內浮雕金剛武士,線條粗獷有力。底層塔室內壁嵌石級上通第二層,室頂作藻井式樣,塔頂的相輪塔剎以8根鐵鏈固定于塔頂角檐脊上。各層八角檐…[詳細]
普陀山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塊巨石底闊上尖,周廣20余米,中間凸出處將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塊巨石上平底尖,高達3米,寬近7米,呈菱形,頂端平坦,可容30人,曰陀。上下兩石接縫處間隙如線,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懸于一石之上。相傳曾有人牽線橫割而過,由此可以證明兩石并未相接,但以后試者皆未成功。磐陀石險如滾卵,如果你站在面前,可能會擔心一陣大風,將上面巨石吹滾下來。但卻安穩如磐,億載未動,萬劫不搖,兩石永遠是這樣相累相依。磐陀石頂巔平坦,常見有二、三十個旅客在其頂上嘻戲,它卻紋絲不動,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一大奇觀。磐陀石相傳是觀音大士說法處,石上有“磐陀石’(侯繼高書)“大土說法處”、“…[詳細]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位于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南35公里的石渭山。該寺依山建造,石窟開鑿在離地面千余尺的半山腰上,三面為懸崖絕壁,僅北側設鐵山門一處可通寺內。原于絕壁處置木梯,供人們攀登入寺,故名木梯寺。洞窟開在距山基200米的懸崖峭壁上,橫跨九梁十溝,長500米。有崖窟、摩崖龕、走廊、自然崖龕,均置木構遮檐,北側鑿山門。木梯寺明洪武初年重建。從現存窟龕造像風格來看,有一部分頗具北魏、唐代風格。現存窟龕18個,殿宇4座,保存有歷代造像78尊,壁畫234幅。其中五號窟高4.9米,寬6.7米,深5.4米,方楣穹官窿頂。全寺以古窟龕為主的建筑群還有主皇閣、三官殿等10余座建筑。2006年5月,木梯寺石窟作為南北朝…[詳細]
太子石
  在梵凈山老金頂南麓,牛尾河源頭處,聳立著一座海拔1748.2米,如劍劈斧砍成的石山,遠遠望去,儼然一巨人正在仰望,相傳為皇太子所化,故名太子石。相傳明萬歷年間,神宗皇帝的妃子九皇娘到貴州梵凈山修行。小太子見不到母親,不吃不喝,大哭大鬧。一天,他悄悄溜出皇宮,歷經艱難險阻,受盡痛苦磨難,終于去到梵凈山腳的牛尾河邊。太子仰望金頂,呼喊母親,撕裂人心、催人淚下的聲音在山谷里回響,在群峰間激蕩。神仙為之動情,母親為之痛心。太子正想從絕壁爬上山去見母親,卻被神仙施法定在牛尾河谷里。太子腳不能動,就每天引頸探望,長得很快。神仙生怕太子長高了見到母親,引起九皇娘思凡,又在太子頭頂栽了一棵菩提,菩提乃梵凈山鎮…[詳細]
石雨傘
       介 紹 石雨傘為花東海岸公路獨特的奇巖景觀,是自海岸延伸入海的礁巖,因形以雨傘而得名。當大浪一涌而上,沖擊著礁石,在巖隙間會形成好幾道飛瀑怒潮的奇景,值得一觀。 交 通 自臺東火車站前搭往靜浦的鼎東客運海線班車,于石雨傘下車,班次不多;或搭臺汽或鼎東客運到成功鎮后,轉搭鼎東客運往長濱的班車,于石雨傘下車。石雨傘景區位于三仙臺附近,可以順路游覽。臺灣臺東縣…[詳細]
石屏古州衙
  石屏古州衙位于縣城中央,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六年(1383年),坐北朝南。州衙左面是文廟,正對是賣米巷,足以說明當時州衙當局是重教興文和倡導民以食為天的。明清兩代州衙使用了五百余年,民國時期沿用石屏古州衙作縣政府。民國28年(1939年),由石屏富商張正堂捐資,拆除破舊房屋,新建了大堂、二堂、東西廂房、大門及監獄等,均為土木結構樓房,大堂更顯莊嚴肅穆,二堂清幽寧靜。后院花草盛開、秀麗別致。州衙的左邊是李恒升故居,右邊是文廟和玉屏書院。新中國成立后,古州衙仍作為縣人民政府所在地。2005年,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好石屏古州衙及附近的古建筑群,政府辦公地點搬遷至新區湖濱路,政府籌資對古建筑群進行了全面修整…[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自偷精品精品国产日韩 | 中文字幕在线操喷 |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 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1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