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石篇

黑山石刻畫像
  黑山石刻畫像,在嘉峪關市區以西約20公里的嘉峪里。這里山勢陡峭,地勢險峻,山溝寬約24米。畫像石刻散布在懸崖峭壁之上,共30余處,綿延約1公里。畫面古拙,手法粗獷有力,巖石呈黑紫色,刻石浮雕較淺。內容涉及狩獵、騎射、舞蹈等。黑山石刻畫像可能是羌族、大月氏、匈奴族的早期文化。黑山巖畫全稱黑山摩崖淺石刻巖畫,位于嘉峪關市西北約20公里處的黑山峽崖壁上,是1972年發現的。經查,共發現有自戰國至明代的巖畫5處,共計153幅。甘肅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9月10日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黑山,古稱洞庭山,是馬鬃山系的一個小支脈。巖畫就分布在石關峽口、四道溝、紅柳溝和摩子溝等處,綿延2公里的黑山峽兩側的峭…[詳細]
石佛院造像
  石佛院造像又稱仁王寺造像,位于杭州石佛山,現有五代錢越王時期所造石像五軀,造像最大者為位于石壁中間的阿彌陀佛站立像,其兩旁分別為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站立像。在三尊立像的兩側,又分別有釋迦牟尼以及天臺宗創始人智者大師坐像。石像毀壞嚴重,惟有智者大師造像保存相對完整,結跏趺座持禪定印。建炎初年,在金人的追擊下,高宗皇帝一行狼狽南逃。原東京開寶寺僧慧照大師法曄領徒從高宗南渡。至杭州后,奏疏行闕,請即錢塘七寶山改建仁王院,主大內祈禳事如故。在南宋潛說友撰修的《咸淳臨安志》中,便有七寶山開寶仁王寺中古石佛像的記載,石佛像開鑿于仁王寺創建之前,也即五代吳越國時期當為確信。石佛院從錢越王時期營窟造像開始,…[詳細]
龍高革命烈士紀念石碑
  龍高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福清市高山鎮高山村公園內。1947年,中共福清縣工委及其所屬的龍高、東張、琯口3個區工委發動群眾,組織武裝,準備開展自衛游擊戰爭,以東張靈石山據點作為中共閩浙贛區黨委城市工作部的指揮中心。4月,龍高區工委集中武裝人員準備攻打高山鎮,但行動因聯絡上的失誤而夭折。龍高武裝暴-動-夭折后,國民黨保安隊在高山地區、靈石山“清剿”,大肆捕殺共產黨游擊隊。全縣有100多位共產黨員、游擊隊員被國民黨保安隊抓捕,被殺害50多位,福清革命力量受到嚴重摧殘。為紀念1947年龍高暴-動-和龍高地區為革命犧牲的革命烈士,中共福清縣委、福清縣人民政府于1957年7月建成此碑。碑占地面積240平方米…[詳細]
曼尼古根隕石坑
  曼尼古根隕石坑又被稱為“曼尼古根湖”、“魁北克之眼”,是一個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古老隕石坑,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隕石坑之一,同時也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隕坑之一。這個巨大的隕石坑的形成年代是2億1400萬年前,因為一顆直徑5公里的天體撞擊而形成的。這個小天體在地球表面撞出了直徑100公里的大洞,但由于常年在風化作用侵蝕下,今日坑體呈一個直徑72公里左右的環形湖。這個環狀湖的面積達1942平方公里,湖中央為連尼尼華撤拉島(René-Levasseur Island),是由于小行星撞擊導致地面抬升所形成的小島。曼尼古根隕石坑是目前地表上已知的第五大隕石坑,在2007年,加拿大著名太空人馬克•加…[詳細]
通真巖摩崖石刻
  北宋—民國 陽春 通真巖摩崖石刻位于陽春市春灣鎮東南面的通真巖內。通真巖是由于宋真宗賜名“通真巖”而得名。原名銅石巖。巖內隋大業年間(605-618年)建有“德慧寺”,銅石禪林曾享譽全國。通真巖摩崖石刻琳瑯滿目,原有石刻因受破壞,現保留宋至民國時期石刻僅20題。其中宋代4題,明代5題,清代6題,民國2題,無年代3題。石刻字體隸、楷、行、草均有。宋真宗賜名“通真巖”三字,鑲嵌在寺門,為三通大理石所刻,每塊一大字,字徑0.35米。相傳唐景龍年間(707-710年),廣西貴縣劉三姐到此定居傳歌,后得道升仙。宋真宗皇帝聞知甚悅,將宋太宗御書藏于洞中,并賜名“通真巖”,意為通向仙境之巖也。石刻最早為北…[詳細]
石塘林
  石塘林是由多個火山口噴發的熔巖流而形成的熔巖臺地,熔巖充滿了山間的盆地和溝谷,在這里形成了一個長20公里,寬10公里的熔巖地貌,被稱之為“大黑溝玄武巖”,(玄武巖是巖石的一種,它富含鐵鎂氧化物,流動性強)。由于火山的作用,熔巖臺地上發育了大量的火山構造,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熔巖景觀,在這怪石嶙峋的熔巖臺地上還生長著落葉松、白樺、偃松、檜柏、金銀梅、杜鵑等多種植物,讓人們看出了生命的頑強和可貴。許多中外游人來到這里,無不被這石與林的結合而震憾,都贊其為世界奇觀“石塘林”。石塘林里的熔巖構造是極為豐富的,許多都在國內其它火山區域看不到的,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幾種獨特的熔巖構造。翻花石及石海,由于熔巖流向前…[詳細]
云浮石材博覽中心
  云浮石材博覽中心位于云城區河口街324國道與河楊快速干線交匯處,于2010年10月21日上午舉行竣工落成開業。中心總用地面積8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30000平方米,由云浮市亙隆投資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建設。石材博覽中心由主場館、特展館和商業配套組成,其中主場館建筑面積80000平方米,特展館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設置1000個產品展示區;商業配套建筑面積100000平方米,設置1000個商務用房和1600個地下停車位,將建設成為全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為齊全的石材交易博覽中心。該中心是集展示、貿易、物流、信息、金融、商務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石材展貿平臺,其建成運行,將承載國內外所有品種…[詳細]
大龍門摩崖石刻
  大龍門摩崖石刻位于淶水縣九龍鎮大龍門城堡西北0.5公里處,坐落在崇山峻嶺之中。峽谷兩側群峰競秀,斷崖絕壁高聳入云,峭壁如削,谷中溪流激浪奔騰,景色尤為壯觀。金、明、清各代均將此視為軍事要塞,在峽谷東部盡頭,建有城堡,歷代官家均派重兵把守,是一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軍事要塞,摩崖峭壁上刻有許多古代名人的詩詞題詠,系當時巡防駐守關隘的武官留下的真跡。全峽摩刻20多處,最為醒目的是明萬歷乙酉年(公元1585年)都尉使兵部右侍郎,山東嶧陽進士賈三進題寫的“萬仞天關”,字高2.7米,寬1.8米,氣勢磅礴,灑脫雋秀,堪稱藝術珍品。其余各處題字均為0.6米-2米不等,“天成形勝”,為明萬歷年間都門守口把…[詳細]
賓德雅石窟
  賓德雅石窟位于梅勒區(Myelat region)石灰巖山脊上,是緬甸最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和旅游景點之一。這一地區從南至北共有三個石窟,但目前只有南端的石窟可以進入參觀。經過一段約長400英尺的破舊小路便可以進入最南端的賓德雅石窟了,石窟內共有超過8000座金碧輝煌的佛像,這些佛祖雕像形態各異而且風格獨特,其發型、眼睛、鼻子、耳朵、所穿長袍也都不同于緬甸其他地方的作品。其風格從早期貢版時代(Konbaung Period)一直延伸到現代,是緬甸佛像雕刻風格最全面的地方。石窟內墻壁上還有石刻是關于這些佛像的介紹,比如這里最早的佛像可能建于1773年貢版王朝早期時代,但根據建造風格,一些學者認為有…[詳細]
嶧山奇石
  嶧山與其他名山最大的區別,是滿山的奇石。而且,幾乎每一塊奇石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為嶧山增添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嶧山的宕天梯北邊,有一塊向西南斜立的石頭,形狀奇特,上面花紋細密,呈土黃顏色,活像一領僧侶的袈裟。這塊石頭就是嶧山有名的八卦衣石。嶧山本是道教名山,為什么這里有佛家的袈裟?傳說嶧山曾經發生過一場佛道戰爭,佛家落敗,但是有一個叫智遠的和尚看上了嶧山這個地方,悄悄地留了下來。因為擔心道教的人驅逐他,就把袈裟藏起來。后來還是被道教的人發現。但是,他的真誠感動了道教的人,就把他留了下來。道家仙祖感其誠,把他的袈裟點化成色彩斑斕的八卦衣石,顯示佛家道家之誼。在嶧山南坡的東路山道上,有一塊神奇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成福利网站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线播放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看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