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石刻畫像,在嘉峪關市區以西約20公里的嘉峪里。這里山勢陡峭,地勢險峻,山溝寬約24米。畫像石刻散布在懸崖峭壁之上,共30余處,綿延約1公里。畫面古拙,手法粗獷有力,巖石呈黑紫色,刻石浮雕較淺。內容涉及狩獵、騎射、舞蹈等。黑山石刻畫像可能是羌族、大月氏、匈奴族的早期文化。黑山巖畫全稱黑山摩崖淺石刻巖畫,位于嘉峪關市西北約20公里處的黑山峽崖壁上,是1972年發現的。經查,共發現有自戰國至明代的巖畫5處,共計153幅。甘肅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9月10日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黑山,古稱洞庭山,是馬鬃山系的一個小支脈。巖畫就分布在石關峽口、四道溝、紅柳溝和摩子溝等處,綿延2公里的黑山峽兩側的峭…
[詳細]